2018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凸显
文 本刊记者 杜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应用逐步向纺织、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扩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被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养老助残、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多种型号已经开始进入示范应用,清洁机器人、两轮平衡车和无人机等已经进入消费市场。
会稽山黄酒生产车间里,每天7条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井然有序的运行着,而自动化灌装包装生产的年产能可以达到10万千升……如今,黄酒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已逐渐摆脱经验作坊时期单纯依靠“以量取胜”的低毛利发展模式,不断拓展为追求高品质、高价格细分市场的高毛利发展模式。对于2018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来说,同样如此。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应用逐步向纺织、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扩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被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养老助残、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多种型号已经开始进入示范应用,清洁机器人、两轮平衡车和无人机等已经进入消费市场。
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课方式三个方面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约56%)、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约68%)两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有很大改进;而专业教师的上课方式方面大部分师生(72%)认为有改进,改变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课程建设的专业老师或者其他专业老师都在有意识地将信息化技术带入教学,从各方面进行改进。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产业集中度升高的趋势现在不是太明显,但是已有苗头。对于低成本、低价的企业来说,发展困难更大一些。
价格便宜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
第三,加强对干预效果和机制的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相比对健康儿童干预的研究,目前评估慢性病患儿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研究很少,中国此类研究更为缺乏。随机控制试验的研究方法被认为是评估干预项目效果的黄金定律。只有更多地使用此类严谨的方法进行项目效果评估研究,才可以为基于证据的实践提供基础。此外,更多的关于慢性病儿童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干预是通过何种机制对患儿及其家庭产生积极的效果,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有助于改善干预的机制,将干预措施与患儿个人及家庭的特征和需求更好地匹配,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018年的机器人市场,给陆文涛的感觉,就是产业越来越精细,客户对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对企业曾做过一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3.8%的企业预计2018-2020年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将超过20%。
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等因素叠加,促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过去6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平均增长率接近30%。2018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7.4亿美元,约占全球1/3。
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吹风会上指出,中国这几年机器人市场发展很快,特别是国内很多企业也在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比如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对机器人应用非常积极。他表示,整个中国机器人市场非常巨大,而且各方面对于增加机器人的使用,进行生产线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还是有非常大的前景和潜力。
中药制剂是与“证素”相对应“药素”的聚集体,体现共同“印迹模板”的特点,应是建立在结构与作用明确的有效成分群基础上可用于调配的、既体现固有疗效的一定成分群形式又体现在这种载体形式的调配制剂[32]。因此,中药制剂应是建立在“印迹模板”结构与作用明确的“药素”成分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配,既体现“药素”单位疗效的固有性,又体现“药素”动态的调配性。在完成上述系统研究后,将会建立以“药素”为单元,以“药素”的疗效、理化性质、提取与制剂性质、质量控制、体内代谢等迁移规律为核心,以“药素”为调配单元,拥有“药素”固定性与明确调配规律的测算性的完整中药制剂体系。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表现依然抢眼,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实现双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接近15万台,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服务机器人领域医疗和教育应用需求持续旺盛,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含特种机器人),同比增速接近40%。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的高低成为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文涛看来,目前主要有两种企业。一种是踏踏实实做企业,这类企业可以综合分析自己的情况,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研发计划。另一种是“快钱”企业,风投的进入让企业节奏变快,没时间思考自身发展之路,研发投入上指向性不清,后期往往缺乏竞争力。
>> 在天津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整装车间所有工位待装备件全部由234台搬运机器人提供。
“近几年机器人在市场的应用,厂家对产品的质量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光价格便宜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宋晓刚告诉本刊记者,“机器人产业集中度升高的趋势现在不是太明显,但是已有苗头。不同于2016、2017年的快速增长,2018年产业增速趋于平稳,这对于主打低成本、低价的企业来说,困难更大一些。产品没有自己的技术特点,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性非常大。”
发展应瞄准深度应用
(2)适度性原则。内容要适量,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分。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限度,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里可以学的知识不是无限多的,如果课堂容量过大,学生只能走马观花,难以理解,难以掌握,难以消化,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
刘壮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机器人属于高技术壁垒产业,行业进入难度较高,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均选择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机器人集成领域作为切入机器人行业的突破口,从而导致机器人低端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
在陆文涛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已不再是去产能、去库存,而是定制化,满足客户最关键的需求。对于厂商来说,谁最早找到客户最精准的需求,谁就能盈利,获得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应用行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107个行业中类,与上年相比应用领域更为广阔。具体应用范围涉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领域。
“瞄准深度应用”在宋晓刚看来,是2018年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之一。他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有些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提升,是因为这些企业可以瞄准一些细分的应用行业,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家居、建材、卫浴、抛光打磨等行业,这些领域在我国市场占比很大,涉及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招工难等问题,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通过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应用,这些企业找到了新产品开发的切入点,形成了有技术特色的产品,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以及缩短了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从应用的过程中找到产品开发的源泉。现在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就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分行业布局,有了一定的市场,为新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动力。”宋晓刚对记者说。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将倒逼机器人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逐步开拓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赛迪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壮告诉本刊记者,从机器人应用演进来看,机器人已从汽车、电子信息制造、钢铁等传统工业领域逐步延伸至酒店、餐饮、电影、旅游、银行等商业领域,不断推动各行各业进行深刻的智能技术变革,未来发展情景广阔。面对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表4可看出,VECLR检索结果MAP值比MR检索的低,说明跨语言检索过程中查询主题经过机器翻译后发生了主题漂移和词不匹配现象,而本文算法的MAP值比VECLR的高,由此可见,本文算法能有效地遏制查询主题漂移和词不匹配现象.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竞争力
该设计的优越性是在子站服务器、主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相关服务器配置好各类应用对应的数据模型的前提下,当岸基用户或船舶工作站有应用请求时,可快速、高效地从分布式数据库中准确提取数据,避免遍历数据造成船舶数据网络拥堵、耗时等。
工信部初步统计,我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然而,在产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机器人产业低端同质化竞争现象凸显。
截至2018年6月,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从我国工业机器人专利技术构成来看,B25J(机械手)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为7074项,占比26.63%;B23K(钎焊或脱焊;局部加热切割等)专利申请数排名第二;其余技术占比均在5%以下。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两个标准,把将实体经济定义为:基于实物资本的投资和运营,生产出具有实质性产品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可分三个层次,从狭义、中义到广义不断递进。第一层次的狭义核心实体经济是工业经济,范围涵盖了电力、热力、制造业等;第二层次的中义传统实体经济主要指工业与农业经济,新增了仓储、物流等内容;第三层次的广义现代实体经济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
“以前客户可能不懂什么是模式识别,现在通过手机等渠道,以及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很多顾客会对我们说,机器人也应该加入这样的技术。但是从工业品上添加人脸识别是很难的一件事,手机加入新技术成本比较低,但就特种机器人来说,本身一年的销量较低,很难完成更牛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陆文涛告诉记者,对于小批量的产品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成本很高。
具体而言,刘壮认为,从行业发展来看,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随着制造企业对精益化生产、人力成本控制、产品质量追求的不断提升,制造型企业将更加注重机器人应用效率、使用性能和精度。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随着消费者对高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将更加注重服务机器人产品在人机交互方面的体验感,低级智能产品将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因此,长远来看,中低端机器人产品将随着消费升级自然淘汰。
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前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张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北京和天津也给予了一些补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效果不明显。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将水土保持补偿定位为功能补偿,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组明确提出了补偿目标、补偿的责任主体、补偿对象、补偿额度计算方法、补偿实现途径等研究成果,这些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从政策、法律、技术层面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这一区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要明确补偿的各项内容,而且要形成完善的补偿体系。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低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乱象?
宋晓刚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对本刊记者说,机器人发展有一个过程。目前机器人的应用不全在重大工程上,加之过去十年,外资机器人公司通过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已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庞大营销网络以及本土化生产基地,在电子等行业优势地位明显,而且有些外资企业现在也在打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培育5-8家龙头企业,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融合发展必不可少,比如智能机器人一定是发展必然经历的一种方式,这不是单纯的像人一样即可,而是其视觉、感知、应用场景识别的自主程度更高一些。
“我国机器人发展大公司太少、小公司太多,而且重复建设投资的情况太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陆文涛认为,“机器人产业少点噱头,踏踏实实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40.2%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从机械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 8956台,同比增长22.3%,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2%,是销量第一位的机型。坐标型机器人累计销售8934台,在上年底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2%,在总销量中占比40.1%,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工厂物流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25.1%,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平面多关节机器人销售2388台,同比增长58.8%,占总销量的比重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圆柱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在50%左右。
87.4亿美元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中英双语版)显示,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29.7%。
60.8%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从应用领域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有60.8%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这一比重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17%,低于总体增速。其中用于机床加工、用于金属铸造和用于冲压、锻造、钣金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 88.7%、86.3%和 57.7%。
标签:工业机器人论文; 同质化竞争论文; 低端市场论文; 产业规模论文; 焊接机器人论文; 食品加工论文; 制造过程论文; 公共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