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益都获得了显著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效益的提升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措施,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运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各类科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涉及广泛。文章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指出了其未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趋势。
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就是融合了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可以实现自动掌握、更新电力,并自动处理其中故障,让电力系统运行环境更为安全、稳定,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概率。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劳动力成本的降低都有积极意义。
2电气自动化的优点
2.1信息化程度高
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发展,其中涉及的领域极多,电力系统自然也包含其中。信息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运行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在设备管理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使得内部各设备的距离不断被拉近,电气设备间的界限被打破,相互间的功能融合性更高,有利于推动新的电气设备的出现,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2.2维护与操作便捷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最新信息技术的实现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互联网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为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电力系统提供支持。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提升网络技术的可操作性、筛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其他复杂信息、简化排查维修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的操作步骤更为简单,相关工作者只需要进行网络操作就可以将操作指令传达至设备终端,实现在控制室远程操作设备,进而大幅提升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能力。
2.3提升工作效率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因电气自动化操作的便利性而大幅提高了电力企业人员的效率和能力,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及财力消耗,还使得供电系统更加平稳安全发展,从整体提升电力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电力运行成本的降低在促进电力系统平稳发展方面有积极意义。
3电力自动化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力故障进行全面检测与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保证供电工作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还能够根据线路中电流与电阻的轻微变化,找出线路中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并将检测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人员,使故障及时得到处理与维护,大大提升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将供电线路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保证电力企业成本。例如:某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中出现问题,智能技术可以在快速取得故障实际情况后,启动处置预案,再利用网络技术将处理指令下达到相应单元进行执行。对于整个电力故障的处理工作,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与显著的准确性,能够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效提升我国电力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仿真技术的实施
对于仿真技术而言,在当前人们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在电气制动化中,同时加入仿真技术,能够对电气自动技术进行有效分析、整理与计算,同时能够通过对一些电力设备及设施的模仿,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从而在工作中能够针对一些特定情况做好预防工作。而对于仿真技术的工作人员来讲,同样可以根据仿真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能够以此来对自身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提升自身对故障处理的准确性,实现对多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
3.3电网技术应用
电网技术朝着现代化发展,使电网技术的操作与调节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同时还能强化电网中出现的配电模型以及高级软件技术,从而增强电力系统在数字化进程中对信息的分析反应能力。我国电网调度工作实现了自动之后,想要保证国家电网的运行效率,满足当前人们的电力需求,需要电力工作人员能够拥有专业技术实现电力调度灵活性。
3.4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起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其一,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而这个系统由服务器、显示器、打印设备和工作站等环节组成。其二,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标志就是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电力信号电缆转变为当前的计算机电缆。其三,在智能电网技术中心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是电气自动化的重要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在发电、配电等环节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
4.1以国际标准为导向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还并不成熟,因此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尤其是电子智能设备(IED)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放在突出位置,此技术的完善将有利于更好实现信息共享,操作的便捷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国际上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已经制定了相关国际标准以促进此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中国必须予以重视,以国际标准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发展。
4.2加强科技创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探索和研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行业内智能化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机制内部改革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必须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等,提升高新科技的创新能力,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创新是生命,也是发展,必须重视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增强系统安全性。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工作效率、增强运行安全性,促使其向更加智能化方向。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推动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计算机技术、PLC技术和电网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电网调度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提高了供电效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我们不断吸收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重注功能集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白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23).
[2]于振江,彭龙生.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2).
[3]王文豪,景永明,代杰,孔祥发.PLC、变频器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构想[J].石化技术,2018,26(4):215.
[4]王方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及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3):13-14.
论文作者:焦慧明,胡毅飞,石培培,王核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仿真技术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