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变电工程建设投资不断增加。如何实现低投入、高效率的工程建设是电网发展的迫切需求。变电工程采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对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和方法创新,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程的整体水平提高,建设整个过程的环保节约,都有很大的作用。不仅仅有利于电网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更有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探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变电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工程;规划设计;全寿命周期成本;运用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翻新及拆除时期的造价管理。随着我国电网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工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对电网项目各个阶段实现“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需要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管理手段带动变电资产管理。本文从全寿命周期造价的角度,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理念分析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造价成本,为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评价提供新思考方向。
1 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论述
全寿命周期是指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就将产品寿命所经历的所有环节,并将产品的所有因素分阶段考虑,综合规划和优化产品的一种设计理论。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s,简称LCC),它的中心思想综合运用先进的管理学思想、技术手段为工具,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出发,对各阶段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设备物资的采购,施工阶段的安装、投产后的运行维护,报废后的回收利用进行集中规划、集中管理和集中优化,从而实现整体最优。其LCC计算公式如下:LCC=IC+OC+MC+FC+DCIC:一次投资成本,指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前,所产生的设备建设、安装及调试的成本费用;OC:运行成本,指输变电工程运行期间所产生相关费用的总和,包括能源、如果和环境等费用;MC:维护成本,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在寿命期内按照检修要求定期维护费用,以及抢修、维护、试验、巡检等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交通费等;FC:故障成本,区别于MC,指在故障发生后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DC:废弃成本,指输变电设备退役后,设备残值及清理、销毁项目需支付的费用。项目设计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中,须坚持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程度的能源,建设阶段的能源消耗,投运后维护运行的成本等,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提出设计方案。项目的规划优化决策,必须是从项目的开始至结束全过程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以达到项目成本计算最低,突破原先只注重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付出的局限性。
2 变电工程规划设计中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运用
2.1投资成本
所谓一次投资成本,就是指在变电站建设和调试期间内,在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涉及部分相当多,经过详细设计的变电站设计,工程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成本和预算费用、同时,成本估算也可以用于一些费用单元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可以以某一影响参数为自变量,由参数估算法建立其费用估算式,进行费用估算。
2.2运行成本
变电所的运行成本是指变电站运行期间的总成本,包括:能源消耗成本、人工成本、环境成本、维修成本及其他成本等。能源消耗成本:主要指变电站设备的能源消耗,如变压器油的消耗,站内的照明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消耗等。人工成本:主要指工作人员的培训费、工资,特殊岗位人员的补助,以及其他服务人员的劳务费等。环境成本:主要指从环境因素角度出发,采取的一系列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措施。维护保养成本:主要指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对零部件的替换,以及在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对设各的测试和维修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维护成本
维护成本(服务和计划性检修)由下列成本构成:工时成本(计划性维护),备品、备件的损耗、在程序中的一些特别支出,没有数据可供参考,询问相关专家估算费用、维修费用估算时应考虑变电站的维护模式、变电所的维护可分为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三种。定期维护保养,是设备定期检查;预防性维护是指设备的功能明显恶化前修理;故障排除是指修复故障,这部分费用根据变电站项目的特殊性,包括在供电中断的成本中。
2.4 中断供电损失成本
可靠性的提高,增加了电力企业生产成本,但将减少用户停电损失和紧急备用电源投资,故障引起中断供电损失成本是由多个因素所决定的。
2.5 报废成本
报废成本指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产品所支付的费用,其值可为正、负、零,这部分成本的估算一般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进行计算。在电网资产LCC中,投资费用主要发生在战略成本阶段,其他项目主要发生在作业成本阶段。因此,投资成本被视为原生性成本费用,其他项目是表现形式不同的派生性成本费用,单个设备的投资费用与维护费用、财务费用是正相关关系,与停运费用是负相关的关系,与报废成本视实际情况不同,正负相关均有可能。
3 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只有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才可能真正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单位应该根据需要不断提高监管力度,努力避免因基础性因素为工程造价带来的风险。
3.2 科学选择承包模式
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承包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模式。目前,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大型施工企业为主体的总承包以及设计单位牵头的总承包。在这两种模式下,施工单位在设计时能够很好地参与到项目实施中去,这对可施工性研究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3.3 选择总价合同
在进行施工合同签订的时候,应该对工程量总价进行控制,这样不但能够避免计算偏差风险,也能够避免因为合同履行而造成的造价索赔,这对工程结算是非常有利的。
3.4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施工开始之前,设计单位应该将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组织在一起,做好施工图会审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失误或者问题,并尽早解决,否则就会给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产生造价失控的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寿命周期成本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理念,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是电力企业成本控制关注的焦点,应将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输电线路设计全过程中,系统研究输电线路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相关理论方法,深入探索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各个因素与环节对整个输电线路使用周期的影响,构建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电力工程安全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隋岳峰.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成本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沈琪伟.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配电设备改造及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李杰.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电力变压器选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4]张静怡.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检修决策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6.
[5]王凯军,孙飞飞,兰洲,孙可.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实际电力网络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6,04:43-49.
论文作者:单吉星,宗海迥,韩振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成本论文; 寿命论文; 周期论文; 费用论文; 项目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