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 100195
一、研究背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文章的结构整齐,语言精美,再现了小兴安岭四季的壮美风光。如何从新的角度去教学这篇经典课文?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理解文本,感悟美景?能否在写景散文中运用语文与绘画关联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呢?这便成为一次新鲜而有效的尝试。
二、案例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经典写景散文,学生能较准确概况主要内容,感知森林的美丽与富饶。学生能够感受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作用,学生不能理解小兴安岭为什么是最有美丽大大花园和一座巨大的宝库。想要解答这些疑问,采用“品词析句欣赏四季美景 语文美术关联感悟主题”的策略突深入学习,解决难题。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一:前置学习。在学习完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季节,用绘画的形式再现出小兴安岭的美景。小组合作期间,学生针对选择的季节,画面的构图,选择的色彩等等进行沟通交流,在绘画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围绕着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创作。
环节二:课上交流。语文课上,学生们一起欣赏着小组的绘画,品读着语言文字,比较两种表现形式的异同,不知不觉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观赏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树海,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物产丰富,资源无穷。
(1)赏春图,抓住动词,感受生机之美。在分享春天的画面的时候,学生评价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正在融化的积雪。此时教师出示:“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留着。”让学生读一读抓住“抽”“融化”“汇成”“淙淙”感受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生机的景象;此处学生画的小鹿与校园中的小鹿两相对比,更凸显了小兴安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2) 描夏图,抓比喻,感悟繁茂之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组在描绘夏天的画面时,孩子们发挥想象,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对“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的理解,从图画上反映出学生画得与文字十分契合。学生再提建议时提到:“阳光画得有问题,森林上面的阳光不应该是直线的。树林里的阳光才像利剑一样。”在学生的疑问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得草地上。”教师教授给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比喻句的方法,学生便抓住了“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语,从而感受到AABB的词语更能体现出小兴安岭树木的茂盛,像利剑一样得阳光也是衬托出树木的繁茂。
(3)摹秋图,抓形容词,欣赏成熟之美。我们从小组画的这幅小兴安岭的秋景图变感受到了森林尽染的美丽。学生在分享时提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图上没有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野果子啊?”学生解释道:“画面上是有的,就是这一棵棵树上,只是点上了一个个小点点儿,所以看不清楚。”学生感受到:绘画不好实现远景与近景结合,语言文字既可以描绘远景,也可以描写近处的景物。
(4)赞冬图,抓拟人,赞叹寂静之美。学生喜欢冬景图上的憨厚的熊和散步的松鼠,能看到漫天的雪花,但是学生提到“大黑熊比小松鼠还要小,希望能改一改。”描绘冬天的小组也欣然接受了意见。配着学生的图画读着描写大黑熊和小松鼠的拟人句,着实让学生感受到了在寂静安谧的冬季,正在蕴含着生机。
环节三:教师总结。
(1)放映小兴安岭的纪录片,让学生在动态画面中回味全篇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一起总结:总写了小兴安岭的树多、面积大,春天的生机之美,夏天的繁茂之美,秋天的成熟之美,冬天的静谧之美。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环节四:课后作业。为小兴安岭旅游部门画一幅宣传画,并写出创作意图。
三、案例评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用语言文字展现了森林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而写景散文容易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将文字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脑海中的画面,为教学中与美术的学科整合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最初的理解,通过语言文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加工、想象,在脑海中根据语言文字想象出了一幅画面。语文学习和美术创作的教学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单纯的画面中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让文字和形象、色彩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清楚的是,语文和美术的关联,是利用美术因素来推动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学生采取口头表述的方式将自己所想展现的内容表达出来,利用语言的广发性和形象性来实现学生创作激情的激发和拓展,从而使课堂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对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在分享交流中推动学生口语的规范。
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材料的手段来塑人绘景,而美术最大的特点在于,画者通过构图、线条、色彩来表种可视的、直观的、清晰的美。尽管如此,语文科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到语言文字本身,让学生通过直观、动态的影片再次建构小兴安岭四季有没的画面之后,回顾全文,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来体悟语言文字绘景抒情的形象性,认识文章结构和语言上的突出特征,落实到语文教学目标。
四、结语
教学中,语文和美术从来就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二者在审美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共性。生动、传神的文学语言所展现的抽象美、和优美,动人的美术作品所散发的形象美,都为教师进行审美和美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这种学科关联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相关联,学生对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充满了热情。课堂上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都是以学生的语言训练活动推动教学的进程,学科关联激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种学科相关联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学习语言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大大地丰富美术创作中所需要的想象力;同时,美术教学中发展的学生联想力、观察力和思维力等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学科关联与融合的教学改进,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史春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小兴安岭论文; 学生论文; 美丽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画面论文; 之美论文; 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