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覃杰论文_覃杰

覃杰

(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537100)

摘要: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教师、学生的关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被普遍接受。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快速获得反馈,强化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值得教师去反复探索与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应用

1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必要性

作为一堂完整的教学课,需要将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然,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教学的全部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将教学信息优化组合,统一协调,交互应用。比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课文制作成PPT文件,配以图片,在适当的段落配以音乐,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会有视觉和听觉的一种体验,会让学生听起课来更有兴趣。

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呈现生动直观的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场景,助力高中学生实现对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内容的充分学习理解。例如,在针对高中数学中有关《指数函数》的知识内容展开教学讲解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由高中生物学中有关“全能细胞的有丝分裂”知识要素作为背景,借由视频课件演示的方式,以x表示分裂代数,以y表示分裂后的总细胞数,为学生演示指数函数y=2x的基础模型,继而助力高中学生实现对指数函数基础数学概念的全面充分学习理解。

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课程内容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

3.2课题背景

本案例选自新课标教材数学必修4中第1.5节,在本节教学内容进行过程中,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中的数学教学软件进行图像变化的演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动手实验、合作交流进而探究出本节课“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的重难点,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联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教学目标

3.3.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

(1)能够运用几何画板对参数A、ω、φ进行探究,进而找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中参数A、ω、φ所起的影响与作用。

(2)了解函数y=Asin(ωx+φ)的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3.3.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

通过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参与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真切的理解与感受到A、ω、φ这三个参数在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而来体会函数图像变化背后地本质、了解它的实际性意义。

3.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1)让学生理解由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

(2)让学生通过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化的探究过程,找到函数y=Asin(ωx+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进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高中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参数A、ω、φ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过程中的影响,能够熟练掌握正弦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两种不同的变换过程,本节课的难点亦是让学生可以掌握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图像的变化。在本节课的教授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经常运用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同时还添加了信息技术教学软件中的几何画板,通过这个软件进行动态演示三个参数A、ω、φ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过程中的影响,进而来理解这个图形变换之间的规律与方法。

3.4教学过程简介

3.4.1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引入课题

运用一体机向学生们展示交流电压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图形,展现实际生活

与我们本节课的一些具体联系,进而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从而顺利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1)探索如何由函数y=sinx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函数

y=Asin(ωx+φ)的图像过程;(2)探究三个参数A、ω、φ在函数y=Asin(ωx+φ)图像中所起到的作用。

3.4.2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1)教师运用几何画板引领学生来观察正弦函数y=sinx变为函数y=Asin(ωx+φ)的变化过程与规律,还通过实例演示:由“y=sinx”变为“y=2sin(2x+π/3)”的图像变换过程:

变换路径1:y=sinx→y=2sinx→y=2sin(x+π/3)→y=2sin(2x+π/3)

变换路径2:y=sinx→y=2sinx→y=2sin2x→y=2sin(2x+π/3)

(2)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观察并发现图像的平移变换规律:

3.5课堂巩固练习

(1)课后习题的1、3、4;

(2)展探练与本节课对应的探究部分习题;

(3)每日一练中的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3.6教学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来对图像的变化过程进行演示,明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得本节课在愉悦的过程中进行,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展示例题的过程中明显的增加了课堂容量,这也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的优势,同时也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这样的例题演示过程容易让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看”上,不能很好的自己动手来进行例题的演算过程,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弊端,如果以后能够将这些优点传承,弊端摒弃就能够真正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唐冬梅,陈志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v.1218:106-108.

[2]崔志.浅析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No.47810:93.

[3]崔艳姣.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数学三个世界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覃杰,(1978年10月—),女,壮族,广西贵港市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育,班主任工作。

论文作者:覃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覃杰论文_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