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予以特别的重视,使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感悟,在感悟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促使两者在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进中发展,以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13-01
现如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新课改理念正逐步实施,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乎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而且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新课改实施后,我国的语文阅读课文越来越有知识性,每篇文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俗话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学生的每次阅读也会有不同的体会。通过加强对高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优秀的作品来开阔眼界,增强文学素养,促进能力的提升。下面就简单谈谈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首先仍然应当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更好的设置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够创设更为高效的阅读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要不断提升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其次,也可以同学生间透过积极的交流沟通来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这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路。再次,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们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进入高年级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积累与阅读能力上的差异可以很大。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如果仍然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指导每一个同学,这将难以收获好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辅导,这也是凸显学生教学主体性的一种模式。阅读教学可以从不同维度逐渐展开,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以体现。
二、鼓励学生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其合作精神
教师在让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加强学习沟通和交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或群体性的交流与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的方式可为辩论式、汇报式、展示式、采访式等,交流内容可为学习方式、学习体会、学习成果等。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师生交流活动,教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在生生、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得到及时弥补,自主学习经验得到有效推广,自主学习成果得到共享,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的方法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重点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从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及教师教学角度提出了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精心选取材料
小学语文阅读的起点便是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在教学前期帮助学生选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要源于生活,有趣、实际意义强的阅读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寻求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的形成与其性格、知识结构相关的阅读习惯,从而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把握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有效的方法,并非指捷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要将阅读技巧的讲授置于教学内容之中,针对精读、泛读和选读等不同的文章,选取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速度,对于阅读习题等问题,学生可采用先读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不仅要清楚作者所讲的每一件事情,更要明确作者写作的意图及其所要表达的感情,抓住文章的主旨。此外,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可采用分层次等方法,逐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表达。
3加强日常练习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对阅读内容的讲解与练习,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水平,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
4培养阅读习惯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勾画出文章表达较好的地方,及时对作者描绘事件、风景及人物较好的地方进行记录,此外,阅读习惯包括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阅读,日积月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在写读书笔记和练笔的质量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弹性目标等措施,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便养成了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5课堂阅读掌舵,提高课外阅读学习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农克宁.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537-89
[2]颜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A].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2010:5.
[3]朱仕伦.浅谈加强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活动促进阅读能力[J].新课程(下),2011,08:81-82.
[4]张东兴.课堂教学中的“抓大”与“放小”――对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7:26-27.
论文作者:王方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主体性论文; 材料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