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摘 要】目的 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au蛋白(Tau protein)表达水平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并于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Tau蛋白含量,经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定认知功能,其中1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障碍组)、32例患者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基本资料的差异;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Tau蛋白变化与MMSE评分相关性。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但损伤部位、血清Tau蛋白含量及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血清Tau蛋白含量与患者MMSE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s=-0.721,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au蛋白有助于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性,并且血清Tau蛋白含量越高越有可能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血清Tau蛋白;轻中度颅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为凶险,需早期快速对症处理。目前针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手术或对症治疗[1]。虽然我们在治疗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远期并发症依然屡见不鲜[2]。Feigin等人一项研究发现5%-6%的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行为和身体功能缺陷,并且长期持续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远期并发症开展了很多研究,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工作及生存能力。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因为其病情的隐匿性不容易被临床医师及时发现,因此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监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采集血液样本监测Tau蛋白的含量,在其经过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收集总结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探讨Tau蛋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如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45.39±8.77)。其中联合损伤19例,手术28例。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
收集并分析可能影响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损伤部位、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血清Tau蛋白含量、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MMSE评分。
1.2.2MMSE量表评估标准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评估。MMSE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域,判定标准: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本测试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临床医师或实习医师在安静的房间内进行。根据MMSE测试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颅脑损伤后伴认知功能障碍组(障碍组)与颅脑损伤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正常组)。
1.2.3血清Tau蛋白水平测定
均于患者入院后24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上述操作与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知情同意后执行。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正态性分布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正态性分布数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如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2.2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入院时血清Tau蛋白与患者MSSE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s=-0.721,P<0.01。
3讨论
颅脑损伤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一直是各级医疗中心诊疗的重点。但是经常把重点放在意识及肢体上的损害,往往忽略了较为隐匿的认知功能的损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生存时间,进一步要求生活质量。目前一般在患者出现直接的生活质量及交际能力降低后怀疑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通过认知功能评估确诊认知功能障碍,因此我们需要可用于预测评估的参考指标。Tau蛋白为小分子质量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可维持微管稳定性,并与其他蛋白互相作用、调节其定位及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支架蛋白,Tau蛋白可于神经元受损时发生降解,故颅脑损伤后血清内Tau蛋白含量异常增高,且其增高幅度与脑神经元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且Tau蛋白检测相对简便,在基层医院即可完成,可用来早期发现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并早期干预。本研究数据提示Tau蛋白在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组高于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得出Tau蛋白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存在负相关,可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评估参考。
参考文献:
[1]焦保华,赵宗茂.《第4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2):125-128,145.
[2]赵继红,张红梅,武文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5):446-448.
﹡通讯作者简介:徐敬轩,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张勖,买买提伊里江·木合塔尔,努尔艾合麦提江·牙力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认知论文; 损伤论文; 蛋白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血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