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_审计软件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_审计软件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税征管审计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辅助审计思路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审计思路,即能否提出有效的“审计需求”。地税征管质量审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部分重点企业税收征纳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揭露和反映税收征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其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税收流失和执法腐败问题。因此,如何选择确定延伸审计调查的重点税源企业,以及确定重点税源企业后对企业的纳税申报环节和税收征管及税收会计核算环节的审查是地税征管质量审计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着力点。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认真组织审前调查,精心编制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方案。在审前调查阶段,通过对地税局的信息中心和计财部门的调查,充分了解掌握地税征管业务和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方案。通过该方案,一是要明确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标;二是要确定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主要内容;三是说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步骤与方法;四是统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要求等。针对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地税行业审计不太熟悉的情况,我们根据制定的审计方案制作了幻灯片,以利审计人员随时查阅,并对应每项审计内容都做了相关的“案例链接”和“法规链接”。在审计进点前,对审计人员详细讲解审计工作方案和有关案例,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经验等,还请税务部门的同志介绍了税收征管业务知识,帮助审计人员尽快熟悉业务,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二:数据下载和转换。由于各地地税部门数据库类型不同,其征管业务数据输出的格式也不相同。因此,我们首先根据审计目标将全市的数据导入到自己的计算机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税系统自身的数据导出功能,直接导出有关税收征管数据;也可以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等软件,利用其“导入和导出数据”功能下载数据库数据。在导入前,如能请地税部门将审计范围外的数据预先剔除,则可大大降低数据下载的时间。导入的数据主要包括企业名称、属地、行业、营业收入、利润、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税种的实现税金、入库税金和欠缴税金,除了导入本期数外,还导入同期数以及与同期相比的增长比率等效据。其次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将各种数据转换成审计软件能够处理的格式或生成数据表(如Excel格式,便于审计人员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上使用),再制作成不同类型的模板,使一线审计人员在不了解数据库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查询。

步骤三:选择恰当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简单地说,辅助审计就是设置条件让计算机在几十万甚至上千万条记录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结果。条件设置的来源是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需求”,即告诉计算机要查什么。在深入分析取得的电子数据基础上,我们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个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大量的计算机审计模块编制思路和解决方案,最终将审计人员多年税收审计经验与计算机处同志的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取长补短,结合审计方案的要求,针对各项具体的审计调查内容,我们编制出了一些实用审计模块,从线索的发现、问题的核实和排除到证据的取得等都最大限度地依靠和使用计算机,使计算机运用贯穿于审计调查整个过程,实现了计算机审计和手工审计的水乳交融。下面以实际审计为例作一说明。

(一)确定重点税源,找出审计重点

1.根据审计对象的业务量,确定相应的重点税源。首先选择某一征收机关的申报表,无条件地查询税单数量;其次在数据库中查询年纳税金额在一定数额以上的企业。

2.可以选择某一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如在税票库中查询含“房地产”的税票,列出该局所辖的全部房地产企业。根据房地产企业的收入规模等条件查询重点税源企业。

3、根据重点税源单位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再进行筛选,找出审计重点。

(二)延期缴纳税款的辅助审计

1、延期缴纳税款超过规定金额的审计。各地一般对延期缴纳税款数额的审批权限进行了规定。如我们可以将延期缴纳税款超过100万元的审批事项调出。首先打开已经导入的延期缴款数据库,在任一记录“税额”字段中,点击鼠标右键,在筛选目标框中键入“>=1000000”,回车后,即可得到所有延期税款超过或等于100万元的所有记录;其次根据相应记录审核原始延期缴纳税款审批表,检查审批是否符合规定。

2、延期缴款超期的审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的通知》规定,延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将延期期限超过3个月的审批事项调出。首先打开已经导入的延期缴款数据库;其次通过“(年(延期期限)—年(批准期限))×12+月(延期期限)—月(批准期限)>3”运行。

3.连续审批缓征税款的审计。根据“同一纳税人应纳的同一税种的税款,符合延期缴纳法定条件的,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申请延期缴纳一次;需要再次延期缴纳的,必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长批准”的规定,我们可以作如下查询:首先打开已经导入的延期缴款数据库,对数据按纳税人和税种进行排序,将同一纳税人的记录排在一起;其次将同一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应纳的同一税种的税款延期缴纳超过1次的记录挑出,调出原始延期缴纳税款审批表,检查审批是否符合规定。

(三)税款过渡户的辅助审计

税款过渡户为税务机关实施延压税款、混淆税种、挪用税款等违纪行为提供了便利,而且一般过渡户都没有详细的记录,涉及到的凭证较多且难以核对,审计工作量较大,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审计地税是否设有税款过渡户。我们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打开源税票数据库,将没有销号的完税证筛选出来,重点确定这些税款的去向,检查是否存在税款过渡户;二是打开源缴款数据库,建立查询。选中“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后,将“银行账号”作为需查找的字段,根据查询出的结果,将一些出现最多的账号和账号相同但纳税人不同的账号作为重点调查核实的目标,确定这些账号是否是税款过渡户;三是打开源缴款数据库,对“纳税人”字段进行检索,检查是否存在以“某某地税局”为名义缴纳的税款或“纳税人”字段为空。

审计出税款过渡户后,要取得该户的银行对账单。根据对账单的借贷方发生额逐笔在源缴款数据库和源税票数据库中“正税额”字段进行筛选,确定从过渡户中缴入国库以及纳税人缴入过渡户的税种和金额。对于从源缴款数据库中无法核对上的借方发生额应重点核实,检查是否存在挪用税款的情况。

(四)混淆税种入库的辅助审计

由于混淆税种入库尤其是混淆税款入库级次的性质较为恶劣,因而税务机关对这种行为大多做得比较隐蔽。一般来说其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税款过渡户,对纳税人开具完税证,再开具汇总缴款书,改变税种入库;二是开具更正通知书改变税种。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首先打开已经导入的源税票数据库,将完税证中没有输入缴款书号的记录筛选出来,然后在源税票数据库“缴款书号”字段中点击鼠标右键,在筛选目标框中键入“IS NUIL”后回车,根据检索出的记录核对原始税票和缴款书,就能确定是否存在混淆税种的情况。

(五)“过头税”的辅助审计

在导入的数据库中查询年底超过正常申报缴纳期以后缴纳税款的情况,注意其中实征金额为整数或大额税款的业务,找出疑点。针对疑点,进一步延伸审计税务所,注意是否存在为完成当年税收任务征收“过头税”的问题。

步骤四:根据各计算机审计模块发现的重大可疑线索进行延伸审计调查,向有关企业和税收征管机关进行相关取证,做出审计结论。

几点启示

1.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审计思路,即审计人员能否提出全面有效的“审计需求”。

2.计算机辅助审计并不难,熟悉传统中计方法的审计人员,只要学会运用逆向思维,将传统经验经过“条件化”,转化为计算机的审计需求,就能顺利地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3.了解被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情况是审前调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当制订详细的计算机审计方案,同时在审计通知中要包含计算机审计的内容,争取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

4.目前,对数据量很大的文件,现有的审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还不能很好地直接处理,计算机审计人员应当掌握一些数据库知识,以便直接在数据库中利用SQL语句进行查询。

5.要充分利用被审单位计算机系统自身的查询功能。审计人员采集、转换的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其完整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进行验证,利用被审单位计算机系统进行查询,既可以验证转换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直接进行查询,两者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标签:;  ;  ;  ;  ;  ;  ;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_审计软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