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航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 150600
摘要:我国对水运工程施工质量十分重视,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水运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应提升水运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水运工程施工质量,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以保障水运工程质量安全。但水运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施工前应对影响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水运工程;施工企业;科技创新;分析
引言::水运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我国水运的运输能力,更关系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为保证水运工程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与水运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对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具体的法律约束。但由于水运工程特征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在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影响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要想使水运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就应对影响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1.水运工程的特点
1.1规模大,投资高
一个大的水运工程投资要在千万到亿元以上,因为其中涉及建筑工程、码头等,每项投资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规模大、投资高是水运工程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突发状况,如建筑材料浪费或建筑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都会影响水运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增加成本。面对规模较大、投资较高的水运工程,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这也是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2施工工种多
水运工程的施工需要在水上或水下进行,恶劣的施工条件会影响水运工程。水运工程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十分高,施工过程主要在水中作业,施工人员状态不佳会影响水运工程施工质量,对自身安全也是一大威胁。此外,水运工程也有陆地工程,这对水运工程施工的要求更高,因为涉及系统操控的问题,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一定要求,良好的施工人员是保障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
1.3施工条件差
施工条件差是水运工程的特点。水运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水运工程与施工条件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施工条件可以促进水运工程施工发展,几乎每个水运工程都面临着水上、水下和陆地施工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地上建筑工程相比,会受到洪水、水流或台风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水运工程施工的难度。水运工程会因旱水时期、冬季大雨侵袭或冰冻影响,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水运工程施工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1.4施工环节多
施工环节较多是水运工程的主要特点,其对水运工程施工流程和技术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水运工程施工环节要求具备一定的机械和船舶,这些机械与船舶的规格和品种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这样才能加强水上、水下的施工默契,只有各部门做好配合,才能使复杂的水运工程变得更加简单。
2.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建议
2.1强化科技创新管理意识
“自上而下”的创新模式虽然可以满足短期创新需要,但水运工程施工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研制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就必须要长远地考虑。水运施工企业应逐步完善企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设立重点技术攻关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受施工区域水文、河势、泥沙等条件的影响,其工况不可能通过实验进行准确的模拟。为此,每个水运建设项目都具有其独树一帜的唯一性。企业在每个项目实施前要树立率先意识和超前意识,把每项工程都作为一次重点科研课题集中攻关的难得良机。树立起“建一项工程、出一批科技成果、解决一项重大技术难题”的科技创新管理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列入项目的总体实施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发挥好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水运施工企业应摒弃原有的“重施工,轻创新”的理念,充分尊重科技成果创造者的特殊贡献,体现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动价值,建立一整套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与创新业绩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对成果研制人员的相关奖励、分红政策,把技术创新人员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过程中所投入的复杂劳动与成果的潜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挂钩,让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收益,从而激发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3制定技术人才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生力军,没有人才,技术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创新人才队伍反映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资源的质量,反映了一个企业发展前景。因此,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实现技术升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战略导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创造公平竞争、协同合作、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企业创新机制与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与办法,有计划地加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吸收,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创新人才队伍结构。
3.水运工程施工企业科技发展的思考
3.1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在基础理念上求得突破,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与经济效益都具有现实意义,而前者所产生的长期效应是后者所不可比拟的。水运工程施工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科技创新中秉承“技术创新与基础理念研究并重”的原则。通过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不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的提升整个企业科技研发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手段。
3.2利用科技创新支持平台
科技创新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要素,而科技创新平台以其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水运工程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可以为企业的科技项目提供良好的技术扶持与保障。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开展重点科技项目的研发与推广时,可以借助科技创新平台技术力量。通过此类平台,为科技成果在专家评估、过程管理、成果鉴定、成果宣传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
3.3加大技术引进
相比外国的先进水运建设施工企业,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而技术引进无疑是施工企业缩短技术差距、节省科研投资、解决技术难题、迅速提高科技水平的一条捷径。企业在开展技术引进前,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充分立足于引进成果的实效,引进的成果要切合企业的实际。
总结:技术引进以后,企业要及时对被引进的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被引进的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企业应逐步开展技术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特色与优势,形成企业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英杰,叶光明.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62.
[2]李杰.水运工程引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措施探讨[J].珠江水运,2018(14):61-62.
[3]杨志国.水运工程施工船舶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137-138.
[4]李成成.水运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5):164-165.
[5]段友利.水运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事前控制与管理研究[J].居舍,2018(06):119.
[6]段友利.分析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J].居舍,2018(05):114.
论文作者:聂续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水运论文; 工程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