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

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

王利峥[1]2004年在《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笔者通过一学年的地理双语教学实践研究,认真总结完成的。 论文在充分阐述了地理双语教学的背景及国内外地理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状况的详细分析,制定了地理双语教学的整体计划,即将一学年划分为适应阶段和展开阶段两个阶段,然后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1.地理双语教学促进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2.地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地理学科的能力;3.地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4.地理双语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得出在开展地理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四点主要原则:1.以学科为主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面向全体原则;4.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

朱远来[2]2012年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叁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叁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任慧婷[3]2015年在《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双语教学是我国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所需要的。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对于新疆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科的特殊性,忽略了学科的差异性,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方向,我选定地理这一门学科进行更为详细的,具体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科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维吾尔族,也有少量研究是有关的研究,而哈萨克族作为人口仅次于维吾尔族的第二大民族,对其学科教学研究却比较缺乏。基于以上综合考虑,论文选择了不同的双语学校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调查,给予双语教学原理,民族教育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分析新疆哈萨克族中学地理的教学现状以及其困境,结合相关理论和调查结果,针对于其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的概念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基本情况调查的现状展示,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概述(中学地理双语师资的情况;中学地理双语教材的情况;中学地理教学条件的情况;中学地理双语课堂教学的情况)。第叁部分,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开展的困境。对照第一部分,根据以上维度的的现状分析,从中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提高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根据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大概从国家政治政策,学校,教师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钱和玉[4]2015年在《初中双语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开展双语教育有利于双语学生能力的发展。双语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具备地理学科素质,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识图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主要地理能力之一,在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时就会应用相应的识图技能。随着新疆双语教育的逐步推进,初中双语地理教学中学生正在形成一种共同的认知,地理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正在打开学生看世界的眼光。地理知识中,地图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但初中学生地理识图能力较弱,识图方法不准确,不仅影响学生对具体图形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而且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后续学习;在双语学生中,地理识图能力弱更是如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初中双语地理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地理识图能力的心理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和田地区双语班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状况通过实地课堂观察,调查双语学生如何判断、分析、识读图形过程和特征。同双语地理教师就学生识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讨论,进而通过调查问卷及测试卷作进一步考查,通过阶段性对比分析,掌握双语学生识图的真实情况。从中小学教学条件,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兴趣以及使用习惯等方面,分析影响初中双语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的因子,进而提出培养策略。最后,通过观察双语地理教师授课方式,呈现不同内容教学案例,以期为初中双语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提供教学方法支撑。

哈斯吾其[5]2010年在《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语教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国部分民族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生活所需要的,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发展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蒙汉双语教学的实施,使新疆蒙古族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增加了蒙古族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机会,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长期以来,对新疆蒙古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族源、语言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对其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尤其是对其双语教学(学科双语教学)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基于以上考虑,论文选择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博州蒙古族高级中学、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和硕县中学、和静县第一中学等新疆几所蒙古族中学(民汉合校中学)的地理双语教学(全部为蒙汉双语教学)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基于双语教学原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学等学科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分析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只有通过调整办学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地理双语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切实提高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水平。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实施概况、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概况、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与调查的实施情况,呈现本文的调查结果;第叁部分:对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第四部分:基于调查结果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五部分:对调查研究进行了总结,说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张爱琴[6]2010年在《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乡土教材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历经百年,没有衰竭,这说明乡土教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多限于乡土教材的历史追溯、文本分析和经验总结,很少对乡土教材的功能和生存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主要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个案对象,采用整体研究与专门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乡土教材进行搜集、调查和文本分析,在梳理宁夏乡土教材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野点进行深度调研,审视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成因与功能,试图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个案参考。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土教材以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是,受价值取向、社会制度、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土教材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正向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教材的功能隐性化、微弱化,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诱发了一些负向功能。当然,与乡土教材的正向功能相比,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非常微弱,是可以调节、控制和转化,却不能忽视的。乡土教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又要立足乡土社会。这是本研究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定位。只有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乡土教材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以生存;只有从乡土实际出发,乡土教材才能在乡土社会中立足。在对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角度全面、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乡土教育体系;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评价体制;形成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促进大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贺新宇[7]2016年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靖东阁[8]2016年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为传统教育的寺院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的学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合作,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必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视学校教育为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传统与现代的人为隔立,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也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社会接受传统教育,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是人们最普遍的逻辑;“传统教育守旧落后,现代教育开放先进”是人们流行的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异常重视与对传统教育的决然抛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藏区的个案研究,证明现代学校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寺院教育是藏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形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寺院曾经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尽管学校教育逐渐普及并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但寺院教育仍然活跃在藏族社会并焕发生命力,寺院教育在维护藏族社会内部秩序、完整传承藏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叁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介入藏区后,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担负起推动藏区社会发展和培养藏族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教育在藏族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的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弱化的倾向、培养的人都远离了藏族社会,这是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但是,藏区学校教育有局限、寺院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有价值,这不能成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由,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现实需求。学校教育在传承藏族文化、道德教育和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不尽如人意,寺院教育恰恰在这叁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寺院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缺陷;而寺院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有局限性,学校教育在这叁个方面也恰恰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对寺院教育的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使寺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二者的互补合作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相补充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在理论上,教育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含其他教育形式,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人施加教育影响。而且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天然的内在合作与统一。寺院教育作为一种宗教教育,看似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立,然而宗教具有教育性,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效果最佳,并且宗教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形态,不具有价值倾向性,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在政策上,国家有叁级课程管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与地方有关鼓励民办教育的法规等政策文件,支持学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鼓励寺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办出特色。在人民意愿上,藏族群众、寺院僧人和学校教师都赞同藏族青少年儿童既要学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考察藏区已经存在的互补实践尝试。通过田野考察发现,藏区已经出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寺院教育引入现代文化知识、宗教人士创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福利学校。这叁种形式是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通过对现有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类型的深入考察,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即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有限性,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寺院在引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上不够积极,即使引入部分现代知识也非常零散,对僧人的影响有限;宗教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生存状态堪忧,缺少资金支持,并且在办学上失去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特色,还有人对宗教人士办学有些许担心和疑虑。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观念上没有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寺院教育自身的封闭性,阻碍现代文化知识进入寺院,僧人不从事生产也就没有学习现代知识的动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福利学校的办学理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这些民办福利学校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进一步互补的建议,学校方面正确看待藏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与家庭、社区合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上层人士要积极引导僧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政府教育部门和宗教事务部门合作,促进寺院教育的现代转换;地方政府加大对宗教人士办学的政策支持,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企业和个人向民办福利学校提供经济援助。不同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让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形式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培养现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兼具的藏族人才。对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研究,并不只是解决藏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互补问题,而是以藏区为案例,解决一般意义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其他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共存,同样有现代学校教育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合作的类型,只是具体情况各异。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它是一个特殊问题,但其中说明的道理却是一个普遍问题,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

李适[9]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研究(1955年—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接触、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双语或多语现象,为双语教育开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首先在民族中学开设汉语课程,开启了双语学校教育的发展之路。60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新疆双语教育走过了从中学、小学到大学再到幼儿园的逐步发展过程,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学校双语教育体系。然而,尤其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改观却不够明显,仍徘徊在低水平状态。为此,加强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研究,不仅可以总结历史经验,而且还为解决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新思路。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实践考察,其政策、师资、课程、教材、管理、评价六个方面是中小学双语教育的主要结构要素,它们在中小学双语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又各不相同。其中,政策是导向,师资是核心,课程是内容,教材是载体,管理是手段,评价是保障,这六个方面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中小学双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对以上六个维度60年来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下六个维度每一发展阶段的变化及其特点,进而能真实地还原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历程。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比较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具体研究方法,遵循“回溯历史”——“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技术路径,凭借史论结合、以史为鉴的史学思维方式,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政策、师资、课程、教材、管理、评价六个方面的过去和现实以及未来进行深入剖析与展望,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第一,双语教育政策是主导,统领着双语教育的师资、教材、课程、管理、评价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决定着双语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走向。双语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既受到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教育政策的制约影响,又扎根于新疆本土多元文化发展以及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而制定的中小学双语教育政策,走过了以汉语教学为基调的探索与形成、以“民汉兼通”为目标的实践与发展、以双语教学为导向的改革与完善叁个阶段。第二,双语教育师资是核心,影响着双语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成效。新疆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以汉族教师为主体到以少数民族教师为主体的发展特点。在扩大招生名额、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少数民族双语免费师范生、支援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等双语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新疆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师资队伍绝对数量、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师资队伍发展意愿、师资队伍职前培养、师资队伍职后培训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第叁,双语教育教材是载体,起着联接教师与学生桥梁的作用。从60年新疆中小学双语教材发展历程来看,《汉语》教材的编写开发是其发展的主线,在不同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汉语》教材编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经历了以语法翻译法理论为主的探索化阶段、以《教学大纲》为主的规范化阶段、以《课程标准》为主的完善化阶段等叁个时期。同时,还积累以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实际、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地位、注重编纂群体的多元和合作、注重配套资源开发等值得推广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民语文》教材、理科类教材的开发和编写。第四,双语教育课程是实体,是双语教育发展的支点和依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课程发展走过了开设汉语课程——理科部分课程汉语授课——全部课程汉语授课并加授民语文的嬗变之路,实现了由一门课程到多门课程再到全部课程的逐步转变,且呈现出阶段性、科学性、差异性、有效性等发展特点。中小学双语教育课程在“民汉兼通”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在政府大力倡导与参与下,通过多种教学实验的探索,形成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多样课程模式。但也存在着双语课程设置不够明确、双语隐性课程开发不够普遍、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足等局限。第五,双语教育管理是手段,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加速器,能够保证师资、课程、教材的发展以及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对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具有改进与指导价值。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是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逐步推进的,根据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主要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而且通过各级政府的工作推进、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措施,保证了双语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和有序性。同时,第六,双语教育评价是保障,是双语教育发展的调节器。中小学双语教育评价经历了强调课程考试、成为高考科目、引入HSK水平考试、注重双语教学质量监控的四个发展阶段。通过研究发现,中小学双语教育评价存在主体单一、标准大体统一、内容不够全面、方法比较陈旧、结果不够开放等问题,要切实发挥评价作用对双语教育发展的改进服务功效,要对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保障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

阿儿孜古丽·卡哈尔[10]2015年在《维汉双语地理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汉语在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紧迫性。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关键。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新疆已经将中学地理纳入双语教学体系,教学方式采用汉语授课,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维吾尔族地理双语教师是新疆少数民族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因此,地理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提升双语地理教学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新疆师范大学参加双语培训的维吾尔族地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对目前地理双语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地理双语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有关对策,为更好地促进地理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依据。论文对维汉双语教学及维吾尔族双语教师的现状,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检索,确立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着重对维吾尔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分析了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找出中学地理双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维吾尔族地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维汉双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维汉双语地理教师对地理双语教学的认识还不足;二、地理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有限;叁、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较少;四、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化;五、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较少。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本文为维汉双语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希望对维吾尔族教师地理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及地理双语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 王利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2]. 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 新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任慧婷. 石河子大学. 2015

[4]. 初中双语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探究[D]. 钱和玉.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5]. 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 哈斯吾其.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6].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 张爱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7].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

[8].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D]. 靖东阁. 西南大学. 2016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研究(1955年—2015年)[D]. 李适.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10]. 维汉双语地理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阿儿孜古丽·卡哈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