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稍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的对比研究论文_皮定宇

攸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2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查中采用血液分析仪测定末稍血和静脉血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5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组265例,分别进行弄过静脉血及末梢血检验,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血常规结果进行测定,比较两组血常规结果的差异。结果:静脉血组的血小板(PLT)指标高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等指标均低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中间细胞(MXD)指标略低于末梢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样本检验的结果优于末梢血检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进行检测。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稍血;静脉血;对比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静脉血、末梢血是血常规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测标本。基于此,分析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3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血常规检查中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查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5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5例,女165例,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1.3±2.1)岁;健康体检人员234例,门诊患者296例,其中门诊患者中有,212例上呼吸道感染、51 例前列腺增生、33例腰椎间盘突出。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组2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入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HC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确保性能稳定,配套稀释液及清洗剂等试剂。所有患者检查前需禁食,空腹完成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的采集。采用真空采血法采血,采集手指血作为末梢血样本,采集量30μL,并加入EPK 稀释液160 μL充分混匀后,则可进行血常规检测。静脉血采集量2 mL,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三钾(EDTA-K3)抗凝的静脉血[2],充分混匀,防止出现溶血。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中间细胞(MXD)及血小板(PLT)等指标[3],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静脉血组、末梢血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中间细胞(MXD)及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显示静脉血组的PLT指标高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RBC、WBC、Hb等指标均低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MXD指标略低于末梢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检验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工作水平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中,全自动分析仪可以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中间细胞(MXD)及血小板(PLT)等指标,除一般患者的血常规检测外,还可对血液病患者及贫血患者的筛检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临床上血常规检验主要有静脉血检查和末梢血检查方式,由于末梢血和静脉血在化学组成、细胞成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两种血常规检测结果也将存在较大差异[4]。通过本组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脉血组的血小板(PLT)指标高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等指标均低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的中间细胞(MXD)指标略低于末梢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静脉血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末梢血,主要因为末梢血采集过程中狭窄的血管管腔导致血液沉积,进而引起白细胞数相对高于静脉血。之所以末梢血的血小板及血红细胞低于静脉血,主要因为末梢血过程中需挤压血管,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与损耗,同时在血管挤压作用下,血小板发生凝聚后会挤出一些组织液,对末梢血产生稀释作用,进而引起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减少[5]。有研究发现采血动作的快慢、采集部位及穿刺部位的深浅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末梢血的采集过程,同时也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6]。因此,在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并注重穿刺部位的深浅,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7]。在血液标本采用中,若采取静脉血检测方法,需在肘部采集静脉血样本,而末梢血样本需在手指或耳垂处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采集相对较简单,采血量相对较少,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8]。但末梢血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且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采血情况及温度等客观因素,因此末梢血在采集过程中无法保证质量[9~10]。而静脉血样本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且可重复进行检测,因此临床上应选择静脉血检测方式,以保证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冬梅.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605.

[2]陈丽芳.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62-2463.

[3]何昭霞,李灵,陈杰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10):1504-1506.

[4]王美瑞.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4):121-122.

[5]冯晓云.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37-138.

[6]戴永辉,陈方璐,康之裔等.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2):3032-3033.

[7]马劲,蔺志强.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60-61.

[8]陶虹.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6):180-181.

[9]李小霞.观察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160-161.

[10]张素媛.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性的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3):128-128,132.

论文作者:皮定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末稍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的对比研究论文_皮定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