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红英
(黄石市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 目的: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经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中选取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泌尿护理、输液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2.18±4.11)/min,心率为(102.35±26.93)/min,血氧饱和度为(92.77±5.36)%,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效果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380-0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使患者脑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临床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1-2]。相关研究表明,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93±6.74)岁;病程1~5小时,平均病程(2.31±0.95)小时。对照组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9.55±7.08)岁;病程1~4小时,平均病程(2.08±0.86)小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呼吸道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不清呼吸不畅易导致呼吸衰竭,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才能成功进行救治。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采用电动吸引器将患者痰液吸出,防止呼吸道的阻塞,如有必要则及时切开患者气管,遵医嘱在患者气管内滴入药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2)发热护理。患者体温出现升高状况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冰敷颈部两侧、用温水擦身、以冰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如体温持续升高不退,则应该立即告知医生予以抢救;(3)泌尿护理。患者在昏迷状态时会出现排尿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时护理人员可采用按摩膀胱、热敷等方法为患者引尿,若仍不能顺利排出,可实施留置导尿管,为患者定时开放排尿;(4)输液护理。护理人员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能够提升用药速度,使脱水剂与抢救药品能够同时应用。控制输液的速度,并对输液量进行准确的记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进行观察,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并进行常规术前准备,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持续的吸氧及心电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1.3 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大多是突然的外力作用,如车祸等意外伤害,其中伤后昏迷时间>6小时或出现再次昏迷则定义为重型颅脑损伤[4-5]。通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严重,相对缺乏自理能力,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护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做到细致而有耐心。
本文为研究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呼吸频率为(22.18±4.11)min,心率为(102.35±26.93)min,血氧饱和度为(92.77±5.36)%;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呼吸频率为(25.66±5.10)min,心率为(118.72±32.91)min,血氧饱和度为(83.01±5.22)%。将两组患者的三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综合性护理方法相比常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莹,关柏秋,王翠丽,贾锋.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40-142.
[2]郭小叶,车文芳,贺慧兰,范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1,26(22):87-88.
[3]何冰娟,李培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708-709.
[4]吴薇.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9):1656-1657.
[5]刘国英,吴小芳.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02):317-318.
论文作者:龚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方法论文; 心率论文; 饱和度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