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环境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珠江论文,外商投资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3)03-0077-04
珠江三角洲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块热土。珠江三角洲地区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开放度最高、外商投资最活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广东吸引外资占全国近30%,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能占到广东省的80%。至2000年底广东省累计利用外资额达1252亿美元,居全国首位。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2亿美元,高于国内其它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现有外商投资企业5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50多家投资于珠三角。珠江三角洲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珠江三角洲外商投资企业产值能占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0%,外商进出口额占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投资环境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带来的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国内其它地区的强烈竞争,而区域的优势越来越体现于投资环境的优劣。那么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环境状况具体怎么样,珠三角内部各城市的投资环境状况怎样,对此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理论综述
外商投资的区位因素与外商投资环境的研究是现代区域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也是各国发展经济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
投资环境被认为是一个涉及资源、区位、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法律和制度等方面,是一定时间、空间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能够对资金产生吸引作用的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其构成因素可以有多个分解方法。外资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是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定性分析最主要的有冷热比较分析法、多因素等级评分法和道氏公司的动态评分法等等;而定量的分析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等。
1.定性分析方法
1)美国学者Isiah A.Litvak和Peter M.Banting[1](P249-272)提出的冷热比较分析法,他们根据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的资料,分析出认为影响一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主要有7个,把一地投资中不利于投资的因素作为冷因素,打负分;有利于投资的因素作为热因素,打正分。冷因素与热因素分值汇总后,总分值的正负、高低,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反映出该地投资气候的优劣,并将其由“热”至“冷”排列,热国的投资环境优,冷国的投资环境劣。其提出的影响投资环境的七项因素是:(1)政治稳定性,政治越稳定,投资环境越好;(2)市场机会,一国的需求大,购买力强,则市场机会大;(3)经济的成长及成就,一国的经济成长程度、其效率及稳定性,皆影响到企业形成成长的环境;(4)文化一元化,一国的文化统一,各阶层人民相互融洽,则为利的投资环境因素;(5)法令阻碍,法令繁多,法令阻碍大,会限制企业活动,影响投资环境;(6)实质阻碍,一国的地理位置差,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会阻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7)地域及文化差距,投资者所在国与接受投资的国家如果文化迥异,思想差别会影响到交流,地域及文化差异大时,则为一冷因素。
2)多因素等级评分法,由美国学者罗伯特·B·斯托包夫(Robert B.Stobaugh,)[2](P857-867)提出。他把影响投资环境的内容划分为:(1)资金抽回限制;(2)外资股权比例;(3)对外商管制和歧视程度;(4)币值稳定性;(5)政治稳定性;(6)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8)近5年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然后对上述因素再分别划分出子因素。此后根据每一个子因素对投资的有利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最后将分值汇总,综合反映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
3)动态分析法是由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估法,它把影响中国公司投资经营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各40个因素。一类是企业业务条件,另一类是企业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压力,对这两类因素进行分析一应俱全,再作出投资决策。
4)我国对投资环境的评估没有一个统一的、被普遍采用的方法,较笼统的方法是把投资环境划分为软硬环境。按照软硬环境来划分,其硬环境因素可以包括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环境资源条件等方面;其软环境因素包括经济运行环境、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
2.定量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T.L Satty提出,用于系统工程中对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也是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用于多因素分析中各因素的确定和分析。通常在投资环境评价中,层次分析法常与模糊数学结合起来运用。
2)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一种,通过大型的统计软件(SAS或SPSS等)的支持,基于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的纯粹数学变换。该方法与层次法相比,能更客观反映出特定地区间投资环境的相互差异所在。在我国较早运用该方法的有鲁明泓等[3]。
3)熵值法。熵值法本来是反映系统内部质点乱程度的物理学概念。被一些学者用来计算评价投资环境的优劣。
投资环境的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文字描述,因而缺乏数据论证,主观性强,使人难以把握投资环境的系统逻辑性,作出综合评价,提示投资环境内部规律。而定量分析法将数学模型的运用,能一定程度克服定性分析的弱点,使投资环境的分析逻辑性更强、更科学,但定量分析没有定性分析全面。因而在研究投资环境时需要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二、珠江三角洲整体投资环境状况
在综合投资环境评估定性的各分析方法中,我们选取可对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各因素,将并对各因素作定性分析,并对各因素确定权重,采取因素打分的方法。将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分为三大类,一是风险因素,反映一地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外部竞争环境、资本自由度、通货膨胀因素及对外汇的管制程度等。二是市场机会,包括要素及产品市场环境与外资政策。三是运作因素,包括对外商投资过程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我们确定各个因素的比重,其中风险因素占25%,市场机会占48%,运作因素占27%。每类因素中的子项依各子项的影响程度各有一个权重,按5分制计,根据对每一因素的评估给出珠三角地区的得分。这种方法虽然无法精确计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对有些难以量化的因素,采取主观打分的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情况。在总的评价的时候,总得分越高就反映投资环境越好。
从得分来看,总得分在85分以上,就说明投资环境优良,70-85分则说明投资环境良好,60-70分则说明投资环境一般,60分以下就说明投资环境非常差。
我们对影响珠三角外商投资环境的具体评估如下表:
一、
风险因素 因素总分
权重
因素得分
(1)
政策环境
84/5 6.4
(2)
竞争环境
54/5 4
(3)
外资控制程度 44/5 3.2
(4)
货币稳定性及通胀
45/5 4
二、
市场机会
(5)
劳动力成本
53/5 3
(6)
人力资本及技术54/5 4
(7)
地价 44/5 3.2
(8)
自然资源
44/5 3.2
(9)
金融服务
44/5 3.2
(10)
企业差别待遇 65/5 6
(11)
关税 43/5 2.4
(12)
企业所得税 65/5 6
(13)
市场环境
54/5 4
(14)
地理位置
55/5 5
三、
运作因素
(15)
产业 54/5 4
(16)
基础建设
64/5 4.8
(17)
法律制度
63/5 3.6
(18)
政府效率
53/5 3
(19)
社会治安
63/5 3.6
(20)
文化环境
34/5 2.4
总得分为:79.00,其中风险因素17.60分,市场机会40.00分,运作因素得21.40分,得分率分别为85%、82%和0.7%。
从上表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整体投资环境良好,其中市场机会同宏观环境良好,但是运作因素有待改进和提高,即珠江三角洲在政府效率、法律制度、治安等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
三、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我们参照鲁明泓(1997)的方法,选取影响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通过计量方法,计算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综合指数,来判断各城市的投资环境优劣情况。我们选取如下几个因素:
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年流入量。在这里FDI为因变量,以下其它变量为解释变量。FDI是一个n×1矩阵,n代表观察值的个数,表示某一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反映某一地区的经济总量,用以考察市场容量的大小,作为市场容量的替代变量。从理论上讲,GDP与FDI呈正相关关系。
TR:用TR代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信息、交通、物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反映这些产业的发展程度。TR与FDI呈正相关关系。
AW:我们用AW代表某一地区人均工资水平,该指标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高低,平均工资水平高,则劳动力成本高,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高,则意味着该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较快。AW应该与FDI呈负相关关系。
BC:我们用BC代表某一地区政府的基础建设投入。基础建设投入多,对基础设施的改进就大,投资环境就应该相应得到改善,因此从理论上讲BC应该与FDI呈正相关关系。
FE:外资企业出口额占该地区的总出口额的比重,它反映该地区的外资企业的战略是占领该地市场还是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或其它资源,同时也反映该地政府对外资企业是否存在强制性的出口要求的严格程度。
URB: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我们通过选取以上的指标建立方程式:
ln(FDI)=β[,0]+β[,1]ln(GDP)+β[,2]ln(GDP)+β[,3]TR++β[,4]AW+β[,5]BC+β[,6]FEβ[,7]URB+ε
2.数据分析
选取珠江三角洲8个主要城市1991-2000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92-2001,以及珠江三角洲各市的统计年鉴各期。
(1)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
从最小二乘法估计FDI及各解释变量参数的结果来看,上述各变量中GDP、BC在1%的水平上对FDI有显著影响,其余变量在5%的水平上对FDI都有显著性影响(数据见下表)。
表一: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
系数
T值
常量
-4.700
(-3.401)
GDP
0.391
(4.108)
TR0.389
(2.670)
GGDP
0.091
(1.827)
FE-0.071
(-0.170)
AW0.401
(2.154)
BC0.197
(3.302)
URB
0.0092
(2.002)
F值
43.854
R[2] 0.827
调整后的R[2] 0.809
样本数80
表二: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URBFE
TR
AW
LNGDP
BC
LNGGDP
URB
1.000
FE -0.254 1.000
TR -0.221 0.144
1.000
AW -0.070 -0.262 -0.0082 1.000
LNGDP
-0.191 0.031 -0.035 -0.065 1.000
BC -0.597 0.041 -0.085 -0.019 0.017 1.000
LNGGDP 0.187 0.145 -0.063 -.0428 -0.634 -0.312 1.000
从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GDP对FDI有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为0.391。LNFDI与LNGDP之比,即GDP每增长1%,则会吸引0.391%的FDI流入。即珠江三角洲的市场是外资进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产业与FDI呈正相关关系,其系数为0.389。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FDI的流入量就越大。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金融、通信、交通及其它服务业发展程度越高,对外资流入的吸引力就越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越大,对FDI的吸引力就越大。一般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越大,则基础设施的改进就越大,基础设施良好对外资的吸引力就大,因而FDI与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正相关关系。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与FDI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主要目的是为了占领中国的市场以及利用珠三角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因而对外资出口的要求会对珠三角地区FDI的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2)计算投资环境综合指数
我们在上面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
我们设原始变量为X[,1]、X[,2]、X[,3]、X[,4]…X[,m]
主成分为Z[,1]、Z[,2]、Z[,3]、Z[,4]…Z[,m]
则因子与主成分之间的关系表示成X=BZ+E,其中B为公因子负荷系数矩阵,Z为公因子向量,E为残差向量。如果残差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写成X=BZ。
则主成分为:
Z[,1]=f[,1](ln(GDP),TR,∧)
Z[,2]=f[,1](ln(GDP),TR,∧)
Z[,m]=f[,m](ln(GDP),TR,∧)
写成矩阵形式为:Z=AX,Z主成分向量A为主成分变换矩阵,X为原始变量向量。利用SPSS分析工具,通过标准化变化,算出特征值及其比重为:
表三:特征值及其比重
因子
特征值
占全部特征值的比重(%) 累计比重(%)
14.144 59.199
59.199
21.070 15.281
74.480
30.696 9.942
84.422
40.488 6.975
91.397
50.283 4.037
95.434
60.208 2.973
98.407
70.112 1.593
100.00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各因子的特征值及其所占的比重。我们选取最初的M个特征值在全球特征值累计百分比大于等于95%决定M的个数,则M=6。6个主成分分别为:
Z[,1]=1.176LnGDP-0.153TR+0.388LnGGDP+-0.416AW-0.238BC-0.169URB+0.093FE
Z[,2]=-0.116LnGDP-0.243TR+0.065LnGGDP-0.083AW-0.410BC+1.515URB-0.223FE
Z[,3]=-0.084LnGDP+1.208TR-0.075LnGGDP-0.098AW-0.105BC-0.186URB+0.173FE
Z[,4]=-0.419LnGDP-0.117TR-0.222LnGGDP-1.508AW-0.119BC-0.072URB-0.183FE
Z[,5]=-0.052LnGDP+0.057TR+0.035LnGGDP-0.107AW-0.004BC-0.139URB+1.048FE
Z[,6]=-0.256LnGDP-0.139TR+0.204LnGGDP-0.144AW-1.781BC-0.714URB+0.031FE
E=4.144Z[,1]+1.070Z[,2]+0.696Z[,3]+0.448Z[,4]+0.283Z[,5]+0.208Z[,6]
将经过标准化变换后的各市解释变量数值代入,得到投资环境指数如下表所示:
表四、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指数排序
排序
城市 指数
1
深圳 10.62
2
广州 10.23
3
中山 8.97
4
东莞 7.46
5
珠海 7.31
6
佛山 7.28
7
惠州 7.05
8
江门 6.48
从上面的指数我们可以看出,各城市得分相差不是很大,应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在全国相对而言是较好的,各城市投资环境相对差别不是特别大。从得分来看,深圳得分最高,广州其次,均属于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其次是中山、东莞、珠海、佛山和惠州等城市,江门相对得分较低。
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深圳市的微观、宏观环境及基础设施等建设良好,加上是特区有优惠的政策,因而是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的好城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经济发展速度高,软硬环境良好,投资环境良好。东莞虽然各方面都不错,经济发展迅速,进出总量高,外商直接投资也高,但在一些微观环境方面有不足,因而投资环境相对不如深圳、广州。珠海虽然是经济特区,但前些年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因而整体投资环境不如深圳、广州。因此从现实情况的角度来考察上表指标,该指标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从排序上能反映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投资环境差异。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投资环境的评价与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单从某些方面的内容来评价某一地区的投资环境均不能系统、全面的反应投资环境,但也能从某些角度反映投资环境的优劣。
本文的分析均属于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数据的分析也仅仅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从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社会经济指标的内部关系来评介投资环境的优劣,缺乏对投资环境的微观分析,也未能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评价投资环境、缺乏对投资环境的制度性分析。因此本文只能从某些角度反映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的内容。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珠江三角洲的目前投资环境良好,但在一些制度因素方面如法律完善、政府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从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的排序来看,深圳、广州的投资环境最好。
从全文的分析来看,目前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较差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制度环境的有效保障。在法律制度完善,执法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缺乏力度。因此政府要在重视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上,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
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经济发展良好,但在区域的整体协调方面仍缺乏效率。因此珠江三角洲要以大城市为依托,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整合,重视投资环境的整体效应。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整体完善,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链条化而产生投资集聚效应等。另一方面,加入WTO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要转变,使政府行为与国际接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透明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完善,建立政府服务体系,创造企业创新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