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研究论文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研究论文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研究

叶萌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99)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杨冬权先生及国家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梳理了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自萌芽以来逐步发展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划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大阶段,并分析了其发展规律,认为其观点的变化发展源于实践,与时代背景、档案工作及个人经历的变化密不可分。此外,文章还从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对档案价值鉴定的认识等两大方面出发,系统归纳了杨冬权现已形成的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核心内容,使其更加体系化。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特点、价值和局限等三个角度出发对其观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发展过程;核心内容

档案工作者是开展档案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国家档案局前局长杨冬权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杨冬权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档案工作30余年,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十分扎实,特别是对档案价值鉴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便是以其相关观点的发展演变与主要内容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

1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演变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依托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及其个人工作经历密不可分。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笔者在对杨冬权及国家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梳理了其档案价值鉴定观自萌芽以来逐步发展的历程与规律。

1.1 萌芽阶段(1982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萌芽于1982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向国家档案局申请统一销毁“清理”后无处存放的十几万卷民国档案。此事对档案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此后,他便开始关注档案价值鉴定领域,并开展相关研究。

具体而言,由于杨冬权大学所学专业是历史学,尽管曾经利用档案开展史学研究,但并未系统学习过档案学相关知识。因此,他首先学习理论以夯实基础,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指出了当时我国在档案价值鉴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不重视历史档案及档案的第二价值[1]。20世纪90年代初期,杨冬权作为机关档案工作指导司地方处副处长,在一次讲座上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他对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解与认识。他强调,档案人员在鉴定工作中要充分认识档案价值,特别是要重视其历史价值,尽可能全面地保存档案[2]

综上所述,笔者将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萌芽阶段确定为1982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宏观层面而言,这一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档案工作亟待恢复的同时又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当时国家的五年规划中与档案事业相关的内容可见,这一时期的档案工作开始重视档案的历史价值及档案馆的建设等[3]。这样的社会背景为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时代基调。从微观层面来说,这一时期也是杨冬权初涉档案领域,逐步熟悉档案工作并相应地学习档案学理论知识的时期。他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将自身所学与实际工作充分结合,形成了对档案价值鉴定的初步认识。

1.2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3年)

之所以将这一时期称为发展阶段,是由于杨冬权在这一时期明确提出了其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两个重要观点,具体包括:第一,他通过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两条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即多留本单位形成的及其他单位形成的与本单位有关的文件。第二,杨冬权将其这一时期的档案价值鉴定观简要概括为“从宽从长”四个字,即文件归档范围从宽、档案保管期限从长。这一观点集中体现在2006年出台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过程中。杨冬权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以上述观点为依据对8号令的草拟稿做出了大量修改[4]

在档案价值鉴定方面,杨冬权所形成的核心观点涉及内涵与意义、实际应用、鉴定原则与标准及电子文件时代的档案价值鉴定等。

这一时期,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带来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面多层次的档案利用需求。其次,从档案工作的角度而言,电子文件的出现及其蓬勃发展倒逼了文档管理模式的转型,这为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在内的传统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促使其进行相应的变革。最后,从杨冬权个人经历的角度来看,他在这一时期逐步走上国家档案局重要领导岗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对档案价值鉴定的认识更加深刻,形成了其档案价值鉴定观的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1.3 成熟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是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之年,而推动其认识发展的重要事件则是其在阿里巴巴集团参观指导其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据杨冬权回忆,他在当时的参观中了解到,阿里巴巴集团保存着其自建立以来所形成的全部电子文件,并且对其实行了3种介质的异质备份以确保其安全[5]。该集团的这一做法对杨冬权业已形成的档案价值鉴定相关观点带来了极大冲击,使他意识到,档案部门必须转变强调保管成本、重视经济效益的观念,为党、国家和人民管好档案、守住历史。

2014年至今,我国社会发展及各项事业建设逐步进入了新的阶段。首先,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社会各方面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此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整个社会带入了大数据时代,指明了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其次,从档案工作层面来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为档案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档案工作亟待转型以寻求新的发展。最后,从杨冬权个人经历层面来说,他圆满卸任并开始专注于档案学研究,这更便于他开展档案价值鉴定研究并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他也确实对其原有观点进行了更新和修正,这正是其认识与时俱进的表现。

值此之际,杨冬权开始关注大数据和电子文件背景下的档案价值鉴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为了适应电子文件时代的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他修改了之前所提出的鉴定标准,提出了文件档案“全部留”观点[6]。退休之后,他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档案学研究,还准备在电子文件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围绕传统的档案定义、归档范围及档案鉴定理论等问题开展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7]。随着杨冬权的相关研究开始顺应当前档案工作发展趋势转向电子档案价值鉴定,其认识发展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由上文可知,一方面,上述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与标准都是杨冬权自身实践经验理论化的成果,这一成果又反过来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实际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他所提出的鉴定原则与标准在逻辑上是可以互推的,这两点都体现了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对应,又与我国档案工作文档管理模式不断转型的三个时期相一致,还与杨冬权个人工作经历的不同阶段相呼应。这充分说明其认识的变化发展与时代背景、档案工作及个人经历的变化密不可分,即其理论成果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可以说,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自萌芽以来的发展趋势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论。

如果在二级公路改一级或一级改高速项目时,可采用分离路基,一幅利用旧路进行改造,另一幅采用新建方式。在用地紧张或受限地区建议采用单侧加宽改造为整幅路基方式。

2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核心内容

至于档案价值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和因地而异四个方面。他特别强调了其中的因时而异,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不断变化的,随之而产生的档案利用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未来社会所需的档案价值形态很难从当前的角度做出准确预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而,他认为,档案工作者应当对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鉴定持以谨慎的态度,真实完整地保存好档案资源[9]

2.1 对档案价值的认识

与大部分档案学者所提出的观点不同,杨冬权对档案价值的认识是对其自身实践经验的理论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档案价值特性及其价值形态,二是档案人员对档案价值的认识误区。

第一,在档案价值特性及其价值形态方面,他指出,档案价值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多重性导致了不确定性。其中,档案价值的多重性是由利用主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导致的,这使得同一份档案对不同利用主体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他将档案利用主体划分为形成者、涉及者、研究者和所有者这四大类,并针对各类利用主体较为详尽地列举了其档案价值形态[8]

通过全面梳理杨冬权历年来发表的有关档案价值鉴定的文章,并多次访谈杨冬权及国家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对档案价值鉴定的认识两大方面归纳总结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核心内容。

第二,在档案人员对档案价值的认识误区方面[10],杨冬权将其总结为五条:一是误认为关于人的档案不如关于事、物的档案重要;二是误认为自身及下属单位形成的档案不如上级单位形成的档案重要;三是误认为专门性、过程性档案没有综合性、总结性档案重要;四是误认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不如具有现实价值的档案重要;五是误认为仅具有社会价值的档案没有具有经济价值的档案重要。这是杨冬权多年来从事档案工作的经验总结,能够很好地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工作。

2.2 对档案价值鉴定的认识

其中系数krai和krbi的求解也可根据经济化的逼近多项式算法[13],通过Tchebyshev多项式直接得到.

杨冬权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电子文件和大数据给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在内的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近年来,特别是在退休之后,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并研究电子文件和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价值鉴定,但目前暂未形成条理化、体系化的观点,仅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概念,学界已有许多表述。而杨冬权依据自身优势,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指出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工作者基于对档案价值的认识来判断文件、档案的处置方式的工作,具体包括归档与否、保管期限的确定、销毁与否及是否移交进馆等[11]

此外,杨冬权还从三个层面概括了档案价值鉴定的意义。第一,在档案工作者层面,价值鉴定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第二,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档案价值鉴定决定了档案的存留与否及其保管期限,决定了为未来保留多少以及怎样的档案资源,这事关档案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2]。第三,在历史发展层面,档案是历史发展最原始和真实的记录,因而档案价值鉴定成为人为地筛选和再现历史的过程,其影响重大、意义深远[13]

(2)档案价值鉴定的实际应用

另外,高校的科研奖励主要是针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及团队的主要成员,而忽视了科技成果教学转化人员。这直接降低了教师从事科技成果教学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种机制也直接导致科研部门对科技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关心,不重视,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课题的申报和评奖等工作中。

杨冬权针对不同的档案机构,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析了不同机构的档案工作者需要进行档案价值鉴定的具体情形[14]:第一,各级档案局工作人员在审核相关单位报送审批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以及本级各类档案馆报送审批的档案接收范围时、对有隶属或指导关系的档案馆或单位档案室进行业务指导和执法检查时。第二,各级各类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制定或修改本馆的档案接收范围时、接收相关单位的档案进馆时、向社会征集档案时以及对本馆所藏档案进行销毁鉴定时。最后,各单位档案室工作人员在制定或修改本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时、归档本单位文件或指导下属单位的文件归档工作时、向相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前以及销毁鉴定时。

经过上述对档案价值鉴定关键节点的梳理,有利于提升实际工作中档案价值鉴定的效率和效果,加强对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重视,进而做好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工作。

(3)对鉴定原则和鉴定标准的制定

菌株Penicillium sp. H1分离自广西北部湾海域沉积物(2017年11月采集于广西北部湾海域(N21°44′39″、E108°35′25″)。

首先,杨冬权分别针对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提出了两条价值鉴定的基本原则,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第一,在文件归档范围方面,他提出,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以及其他单位形成的与本单位有关的文件应当全部留存[15],即其“全部留”观点。他还从档案价值特性导致的价值鉴定难题、档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以及电子文件和大数据为档案价值鉴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第二,在档案保管期限方面,杨冬权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强调至少应永久保存关于个人、组织及国家权益的档案和涉及本单位基本职能和主体业务的档案[16]

其次,杨冬权还提出了一条其认为是根本性的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即档案内容的独一性。“独一”即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含有独一性内容的档案相对而言保存价值更高。根据这一标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特别是其中有关基本职能和主体业务的部分一般都具有独一性,应当全面收集[17]

不用说,冰激淋火锅一定是妹子们的最爱。目前,国内的哈根达斯也推出了冰激淋火锅,不过它的起源地却是美国。底料当然是加热融化了的巧克力酱,然后将冰激淋放在锅里一涮,就可以拿出来食用了。这样的冰激淋外热内凉,既有巧克力的香醇,又有冰激淋的甜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4)电子文件时代的档案价值鉴定

突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全局产业发展二次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强化集团管控,突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水利投融资平台的投资示范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建设,推进民生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

扬稻6号:常规中籼,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于199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扬稻6号是光温敏不育系和红莲型不育系的恢复系。以扬稻6号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及扬两优6号均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3]。

(1)档案价值鉴定的概念与意义

例如,他指出,传统档案工作受技术水平和保管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得不通过鉴定将其中鉴定主体主观认为价值更高的部分保留下来,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具备了完整留存档案的条件。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档案工作者应破除固有观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对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在内的传统档案学理论进行再研究[18][19]

3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系统评价

在对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演变过程和核心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从特点、价值和局限三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评价。

3.1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特点

结合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演变过程与核心内容,笔者将其特点总结为历史性、实践性和动态性。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数据已渗透于各个行业中,但人们还未能正确的认识到新事物的发展状态。以致于数据并不能充分的实现其价值。总而言之,人们对大数据现有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专业知识还较匮乏,认识过于碎片化,还无法使其适应新时期的种种要求。

首先,历史性是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最本质的特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第一,历史性是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萌芽的源头与基石。杨冬权具有史学的教育背景,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档案这一重要史料的历史价值。此外,其观点的萌芽还源自二史馆部分民国档案销毁事件,这一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更为其观点打上了深刻的历史性烙印。第二,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发展方向一直受历史性的影响,其全过程都显示出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第三,其观点的核心内容从多方面体现出历史性的特点。在对档案价值的认识方面,杨冬权始终强调历史价值的重要性;在对档案价值鉴定的认识方面,他提出的鉴定原则与标准无一不是基于维护历史原貌的角度出发的。

第四,好教育还必须体现在有一个多样化、丰富性、选择性、共享度高的课程体系上。我们经常说,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是由课程体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丰富多彩,既要遵循国家规定,体现国家意志,又要以生为本,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学校的好与不好,水平高与低,关键还要看课程体系和教学水平。课程决定培养规格,教学影响“加工效果”。广州要培养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课程要更丰富。共享度高的课程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内共享度高,跨年级有选择机会;二是推动校际资源共享,努力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实践性是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最鲜明的特征。与学界大部分研究不同,一方面,从其鉴定观的演变过程来看,它是随着社会发展、档案工作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又指导着实际工作的开展,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演进,与实际工作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从其鉴定观的核心内容来看,它大多是杨冬权三十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理论化成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冠脉造影检查:将心导管经皮穿刺右手桡动脉或下肢股动脉,至升主动脉根部,到达左或右冠状动脉口即可,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够有效显著患者的病灶情况。

最后,动态性则是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不断发展完善最根源的特征。这里所说的动态性是指它从未固化,而是一直随着档案工作实际的变化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超越,从而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实际工作的开展。

3.2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价值

作为档案工作者所提出的学术观,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在理论价值方面,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一方面为学界相关理论研究引入了历史学视角,有助于扩展包括档案鉴定理论在内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他的一些新观点如文件档案“全部留”,尽管也给相关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引发学者关注和推动新时代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再研究,进而使得相关领域研究更加丰富与完善。

在实践价值方面,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本就更多地来源于其自身的实践经验,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很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同时,这一鉴定观的实施还能够推动社会各方面档案资源的全面完整留存,有利于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全面构建国家和社会记忆。具体而言,表现为它能够较好地贴合基层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及各级档案局档案工作实际,满足各方面开展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其“全部留”观点的应用,实现了从基层档案室的归档鉴定到地区和国家层面的档案资源的全部留存,为子孙后代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宝贵历史和社会记忆。

是的,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价值,深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甄选和鉴别,而应该是为培养幸福而完整的人服务,要赋予儿童幸福的力量;于受教育者而言,学校教育的本意是使生命实现最优发展,使生存获得最佳状态!为未来成就幸福人生奠定品行基础、身心基础、能力基础、学业基础!是为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一撇一捺写就的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独特的“人”!那厚重的一撇应该连接着当下,蕴涵着丰盈的智慧;那凝重的一捺应该寄望未来,承载着高尚的情操。

3.3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的局限

为了对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也需要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性稍显不足。一方面,杨冬权在档案价值鉴定方面的观点尚未经过系统整理,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未能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的部分观点,诸如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价值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等,仅仅是对实际工作的总结,理论化提炼的程度不够。

第二,完善性仍需提升。首先,尽管他的档案价值鉴定观具备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20],但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仍不够全面。例如,尚未明确全部留存下来的档案的优先级划分原则,一般性鉴定标准也有待补充。其次,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档案鉴定方面,杨冬权目前仅提出了初步构想,具体观点需要在日后不断完善。就拿“全部留”观点而言,目前也仅仅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做法,并分析了其必要性,尚未对其具体实施可能引发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因此,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仍需不断发展完善,笔者的此项研究也应相应地继续深入。

注释与参考文献

[1][2][4][5][13][15][16]内容系笔者于 2018 年 11月18日对杨冬权进行访谈的记录。

[3]张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情况研究——基于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9(1):27.

[6]内容系笔者于2019年3月13日对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司企业处处长及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的记录。

[7]来自2018年6月14日杨冬权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做的主题为“档案价值鉴定”的专题讲座。

[8][9][10][11][14][17]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J].中国档案,2017(10):20-28.

[12]杨冬权.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是档案工作者的最大愿望(上)[N].中国档案报,2018-03-26(3).

[18]杨冬权.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N].中国档案报,2018-01-18(3).

[19]内容系笔者于2019年2月23日对杨冬权进行访谈的记录。

[20]冯惠玲,张辑哲等.档案学概论[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Yang Dongquan’s View of Appraisal for Archival

Values
Ye Mengmeng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s of ChinaAcademy Engineering Physics,Mianyang,Sichuan,621999)

Abstract: Through interviewing with Mr.Yang Dongquan and relevant staffs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of China,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Yang Dongquan's appraisal for archival value view since its inception,dividing his view into germination stage,development stage and maturity stage based on the important nodes.The paper also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regulation,thinking tha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his view stems from practice and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archival work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In addition,the paper als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ore content of his view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the archive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archives,making it more systematic.On this basis,the paper summarizes his view of archival value appraisal from three aspects:characteristics,value and limitations.

Keywords: Yang Dongquan;Appraisal for Archival Values;Development Process;Main Content

分类号: G270

标签:;  ;  ;  ;  ;  

杨冬权档案价值鉴定观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