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三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有患者54例。其中将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2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27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与对照组的77.78%形成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腹腔镜;宫外孕;围手术期;效果
前言
腹腔镜术是目前治疗宫外孕中应用最多且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在促进手术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作用,但由于进行手术的患者对腹腔镜术认知不足,再加上手术期间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导致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对于促进腹腔镜术临床疗效选择何种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采取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如综合护理干预,且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下治疗的54例宫外孕患者,且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7例,最小19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5.36±2.54岁;其中7例初孕患者、14例有生育史、6例有剖宫术史。研究组27例,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5.41±2.60岁;其中6例初孕患者、13例有生育史、8例有剖宫术史。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后无显著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病情监测、基础健康知识讲解、体征检查等方面,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术前护理 第一,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次数,以便详细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并做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实施腹腔镜术的目的、优点等,以此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了解腹腔镜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鼓励患者大胆说出内心的恐惧,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疑虑,并且利用以往治愈的病例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此期间,向患者详细介绍术中的麻醉方式、体位摆放等方面的内容,继而让患者做到心里有数,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第二,术前备皮。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将患者皮肤表面的毛发去除干净,一个是为了建立清晰的手术视野,为促进手术顺利提供保障,另一个是为了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此外,术前24h禁止进食、进水,排空膀胱,以此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2)术中护理 行腹腔镜术时,护理人员需做到有秩序的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治疗,快且准的传递药物、手术器械等。手术期间,护理人员不得讨论病情以及大声喧哗,以免恢复意识的患者对自身病情产生误解,增加不良情绪。另外,术中详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意识状态等,若有呕吐等异常情况发生,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取患者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此预防呕吐物吸入形成呛咳。同时,加强术后切口护理,观察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等不良情况。患者意识恢复后,护理人员需注意术后腹胀、膈下疼痛等状况的护理,并向其说明发生上述情况属正常现象。期间予以患者及时的鼓励,给予其更多的精神支持,或者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进行止痛。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即以富含维生素、清淡类食物为主,以此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除此之外,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提升胃部消化功能,促进腹部恢复进程。
1.3评价指标
根据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情况,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明显。同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S15.0软件,用 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后VAS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为6.21±1.20分、对照组为8.64±3.18分,可见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2.50)。
2.2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与对照组的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宫外孕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不仅会引起急性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诱发失血性休克,因此宫外孕的临床治疗工作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近年来,腹腔镜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在宫外孕治疗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加上其创伤小、恢复快等多种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和使用[3]。大量研究发现,在腹腔镜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既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能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为全面促进治疗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并且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术期护理工作,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则能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继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4-5]。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月,张玉新.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20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05):126-127.
[2]张莉.围术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宫外孕患者应用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23.
[3]冯雨婷.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3):334-335.
[4]杨福娥.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2):159-160.
[5]叶秀红.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02):47-49.
论文作者:刘阿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宫外孕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论文; 对照组论文; 腹腔镜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