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论文_王恩甫

如何管理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论文_王恩甫

新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 新疆阿勒泰 8368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反映着该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劣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更影响城市长远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与探讨了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通常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实现交通封闭,因此供其施工作业具有一定复杂性,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比其他工程项目更为零散、量大、连续性差。加上诸如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供热、煤气、给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一旦某些管线的位置不清楚,施工时极有可能把其挖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仅会给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2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路基及土方工程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2)混凝土板块裂缝 :由于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由于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角隅处便产生局部裂纹;切缝时间过迟,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致使板块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有荷载型裂缝;温度裂缝;反射裂缝;沉降裂缝。

3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材料进人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3.2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

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土方开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石方路堑边坡坡面严禁过量爆破,非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

3.3 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时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及抗腐蚀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应按骨科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要均匀、到位,先用插入式振捣器仔细振捣,再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覆盖养护不少于14d,防止强风和曝晒。胀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3.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要提高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来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对于压实产生的横向微裂,可在终碾前经过复碾予以消除,也可用热沥青灌缝,对路面开裂,龟裂,可采取刷油法处理,防止渗水使裂缝变大。

(2)可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预防路面造成损坏,同时,纵横向部位两边的厚度应力求一致,对压实不到位的地方,应派人进行找平。

(3)加强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C的石油沥青,如果是基层原因引起的,应先处理基层再做面层,如是面层原因引起的,在高温下加热烘烤发软后铲除,然后找补平顺,如是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挖除并作补强后,再修补面层。

3.5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工序质量

工序的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过程,其定义分为三类:

(1)一般工序:对产品质量起一般作用的工序。

(2)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可靠性质量起重要、关键作用的工序。

(3)特殊工序:其结果不能通过后面的检验和试验,而只能通过后期使用才能完全验证的工序。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总是处于受控状态。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要加强管理,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要形成一个闭环。根据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各个质量控制的环节落实到施工单位的基层班组中。为确保实施过程各工序紧密相扣、各专业同步交叉作业,工程项目部应加强协调的力度,合理的安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实施交叉作业,要一环紧扣一环,使工程建设呈现出紧张有序、质量进度相互协调、各分项工程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3.5 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施工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的工作,然而施工人员又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核心所在,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关联。因此,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做到人性化的管理,平等对待每一位施工人员,如果条件允许,在休息期间开展一些活动,拉近领导层与基层人员以及基层人员与基层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增强施工团队的凝聚力,同时为了避免违规操作和其他一些不良情况,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以此进行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严格按照规范、规程进行操作。此外,针对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水平和素质涵养偏低情况,施工企业在招收这类人员后,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展开相应的培训,促使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工作态度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为工程质量的合格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测,妥善安排施工各个工序,要遵循各项技术标准,从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求书. 高峰.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4).

[2]韩玉社.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隐患及解决对策[J].道路桥梁.2012.11.

[3]常国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交通建设[J].2012.09.

论文作者:王恩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如何管理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论文_王恩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