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霍月红1,席海英2,宋志宙3

 (1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山西大同 037000)

(2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 山西大同 037000)

(3山西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状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疼痛及抑郁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选患者感疼痛的有83例,占98.8%,其中以严重疼痛多见。抑郁评分均值为64±12分,抑郁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存在慢性疼痛,且抑郁发生率亦较高,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疼痛及抑郁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抑郁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35-0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金星秀自身免疫学疾病,至今发病原因不明,有着较高的致残率。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本身的影响,生理功能受限以及经济负担等因素,使得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心情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抑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发现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开展,大量关于疼痛与不良心理的研究,且证实了慢性疼痛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要症状之一即慢性疼痛,本文就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研究对象,探讨患者疼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两组间的相关性。

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男性20例,女性64例,年龄在32~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24±5.44岁,患者2部位以下疼痛者8例,3~4个部位疼痛者52例,4个以上部位疼痛者24例;疼痛病程在1年以下者36例,1~2年之间者28例,2年以上者20例。

2.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由专人经过问卷调查培训后,向所选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说明填写注意事项,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2.2 评估量表

对所选患者进行疼痛以及抑郁状况评估。

疼痛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进行评估,将疼痛强度看作一条lO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画线以表示疼痛程度,测量所划线段,精确到m, 0代表无疼痛;1~3cm代表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和睡眠不受到影响;4~6cm代表中度疼痛,日常生活和睡眠受到影响;7~9cm代表严重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10cm则代表最严重及无法忍受的疼痛。

抑郁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问卷共包括20个题目,包含四组特异性症状即精神性一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碍。量表按症状出现频度分为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按上述1~4级顺序评分,最高粗分为80份。将粗分×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评定结果与我国常模组比较。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分数越高则抑郁程度越重[3]。

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3.结果

3.1 所选患者的疼痛和抑郁评分

见表1,所选患者感疼痛的有83例,占98.8%,其中以严重疼痛多见。所选患者抑郁评分均值为64±12分,患者多存在有抑郁心理。

表1 所选患者疼痛状况分析

3.2 抑郁和疼痛相关性

经过分析,抑郁与疼痛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性(r=0.45,P<0.05)。

4.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常见的自身免疫学疾病,临床以关节疼痛、关节畸形以及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其疼痛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疼痛。本文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既往研究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在32%~72%之间,抑郁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本文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抑郁与疼痛呈现明显正相关性,提示抑郁患者与其疼痛强度存在紧密联系,表明疼痛是引发患者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关于抑郁引发的相关研究,提示长期的疾病或功能障碍、缺损朋友的关怀、对将来的不确定以及经历了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均是诱发抑郁的预测性因素。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存在的慢性疼痛则是一种明显的不愉快生活事件,因此考虑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对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慢性疼痛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学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多为严重疼痛,呈间断性,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疼痛。疼痛的发生会增加医疗费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功能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愉快感觉。个体在长期严重的慢性疼痛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易激惹等[4]。有疼痛科学者,将疼痛、失眠和抑郁归为一种三联征。疼痛严重干扰了睡眠,睡眠障碍会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阈值,疼痛引发患者抑郁,三者之间息息相关,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患者合并抑郁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他们会低估治疗的有效性,高估药物治疗副作用,医疗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还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自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开展,可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已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作为一种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工作中,需要仔细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苗金红等[5]在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进行了心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普遍存在着抑郁的不良心理,其长期的慢性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存在着紧密关系。临床上需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筛查和适当的治疗,针对抑郁引发的因素进行适当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这也是治疗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确定患者与抑郁有高度相关的因素,使这些患者得到针对性的抑郁检查及其相关干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Lisitsina TA,Vel'tishchev DIu,Krasnov VN,et al.Clinical and path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muno-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s and psychic disorders[J].Klin Med (Mosk),2014,92(1):12-21.

[2] Matcham F,Rayner L,Steer S,et al.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heumatology(Oxford),2013,52(12):2136-2148.

[3]吴小梅,邢菊芳,左永金.常见风湿性疾病的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1):1264-1265.

[4]谢晶芹,向珊,蔡德慧,等.恩施部分地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23-24,27.

[5]苗金红,徐玉生.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4):116-118.

论文作者:霍月红1,席海英2,宋志宙3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霍月红1,席海英2,宋志宙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