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的数量呈现持续攀升的大趋势,这不仅促使建筑类型更为丰富,更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应用频率也逐渐增多,应用范畴也发展阶段也不断扩展,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促使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达到最佳标准,就需要重点强化设计能效,促使设计方向及要点及工程要求高度符合,进而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合理规避。本文就围绕预制装配式建筑,对其设计要点进行了细化阐述及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在经济技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行业的集约化及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建筑行业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对技术进行优化转变,促使其发展实力不断提升。从当前形势来看,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行业建设中的大趋势,建筑工程作为能耗比重较高的产业类型,更应当将节能环保纳入重点范畴,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应运而生,在实际施工阶段,不仅能降低能源损耗,更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可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现代新兴的建筑形式,虽然该类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仍旧存在相应缺陷及不足,但是其优势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基于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工程在施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类建筑工程所应用的部件大多数都是在工厂加工并制作完成的,将其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建筑形态,这就能够降低材料损耗率及污染物产出量,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效率较高,这就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比重,不仅施工周期有所缩短,工程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证。可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在建筑环保性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建筑施工也更贴近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
其次,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向工业化方向靠拢,这就对建筑设计出了高标准要求。而工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一体化及现代化,因此,将建筑工程发展与之结合,就需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能效,以装配式施工为主导,打造并优化装修模式,促使其逐渐形成一体化形态,这在一方面能够弥补传统建筑施工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还能带动传统建筑施工形式的不断转变,进而在突破发展局限性的基础上,促使建筑产业的内部衔接作用逐步增强。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革新及转型的关键节点上,这就需要从思想上认定将革新发展的重要性,在转变思维模式的同时,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优化,促使建筑行业向着集约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1.平面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当以施工要求及模数协调性原则为主导,对设计中涵盖的各类要素进行精准把控,并严格衡量及控制模块尺寸,提高设计精度及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模块参数进行科学调整,二者高度契合,并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将其完善,促使建筑工程的内部空间所规定应用的预制构件更加趋于标准,在各个构件与装修元素相关联、通用指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还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提高应用技术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建筑工程质量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缩减。在实际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首先应当对建筑空间进行整体布局,而后应当结合建筑要求,对承重墙及管径为部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规划,促使其设置更具优化性及完整性,实现对结构布局功能的不断优化及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立面设计要点
系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是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时主要使用的设计方式。在进行预制外墙板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参照具体的情况对材料的颜色以纹理进行调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空间的使用上更加多变,可以与不同的外墙组件进行灵活的搭配并可以使效果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门窗、混凝土预制组件、外装饰组件与空调板等是组成外墙构件的主要元素,并且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剪力墙的装饰效果使建筑的外立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在对门窗进行设计时传统的建筑形式只考虑到通风和采光效果,装配式建筑设计则可以对窗框的类型、窗口的尺寸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填灰使其可以符合建筑比例。
3.预制构件设计要点
模数化原则和标准化原则是在进行预制构件设计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使构建更符合使用标准并适当的减少构件的类型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对构件的大小和重量进行设计和生产时应与建筑项目所在地的构建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相结合。首先,在进行预制外墙设计时,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并根据建筑项目所在区域选取适合其使用的建筑结构。在进行内墙材料选择时如果不是承重墙那么可以选择安装便利、隔音效果较好、可随时拆除的隔墙板。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空间和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主体结构与承重墙进行连接,以提升墙体的使用功能和抗震能力。其次,潮湿环境的设计,潮湿环境指的是厨房、卫生间等环境,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就要考虑到其防水性能,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清洁度,应巧妙的将空调和设备、卫浴和构件进行连接。在选择楼盖时应尽量选择叠合楼板,如果楼层的平面设计相对复杂且开放性空间较大可以及时的进行现浇楼盖施工,保正楼盖与墙体间、楼板与墙体间、楼板与楼板间的完整性。最后,空调外机架,可以采取与预制阳台相组合的设计形式,在阳台区域应先进行立管孔、地漏等相关区域的设置。
4.装修设计要点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内部装修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建筑与装修部件的一体化,并根据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标准来对部件进行设计以保证其达到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安全合理的目标。此外应建立集成化产品使用体系,在对构件进行成套化供应时应保证其可以符合相关标准。
5.专业协同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规模、布局和建设应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为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预制构件设计应该循的原则包括多种组合、方便施工、简化连接、减少规格等受力原则。建筑的柱、承重墙等垂直构件的连接应该直上直下,门窗洞应该从上到下对齐排成一列,转角窗则不宜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该考虑公共区域垂直管井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共享的实际性,尽可能地在容易检修的位置设置垂直管井,横向管线的设置应该相对集中减少交叉,尽量进行水平布置。
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及时做出优化转变,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实际设计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将建筑的节能及防火、防水等关键指标纳入重点优化范畴,通过在实践中加强对各个构件及节点的研究工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必要保障。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现场特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资源进行科学考量,通过持续优化设计,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 秦冬云.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00053-00053.
[2] 王交托.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
[3] 卢伟军,刘贵三,张威.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浅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021-00021.
论文作者:莫玉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建筑论文; 要点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使其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