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应关注个体传播者-以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例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应关注个体传播者
——以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例

杨开雨

(百色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人们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日益增长。一项针对中国赴泰国留学生的调查表明,作为个体传播者,留学生存在文化自觉不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产品,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强个体传播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重视文化产品输出的质量,将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文化传播 留学生

2015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在当下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学界围绕“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议题学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跨文化传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

数据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元素。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当中,数据会产生诸多漏洞,而不法分子则会利用这些数据漏洞来攻击计算机,致使计算机网络产生安全风险。如存在于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的节点数据,其就极易遭到攻击,数据信息被窃取、篡改的现象时有发生,致数据完整性遭到破坏。部分不法分子还会在数据脆弱部分对其进行攻击,通过攻击此部分内容来窥探内网的数据信息,致内网数据遭到泄漏。此外,利用数据漏洞还可给计算机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致系统瘫痪,无法运行。

一、跨文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翻译中,strategy向initiative的变换可见一斑。在最初对外宣传时,“一带一路”倡议被英译为“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由于“strategy”一词本身所带有的“战略”军事意义,将“倡议”译作“strategy”,有人会加以曲解!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将更符合英文表达规范,更益于国际社会接受的“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和“the land and maritimie Silk Road initiative”译法确定下来,规定“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辞。 国家领导人在各公共外交平台上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大量和全面的阐释,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这一事例表明,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个体文化传播者面临的问题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与紧密,个体传播者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接,民风相近,近年来在东盟博览会的推动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入。2016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在北京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其中以中国赴东盟留学生居多,约为12万人。按计划,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将双双超过10万人。可以看到,留学生已经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一支新兴力量,其作用不容小觑。鉴于此,笔者进行了一项针对40名中国赴泰国留学的泰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个体传播者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的一些较为突出的现象。

(一)传播者缺乏文化自觉。

调查表明,中国留学生有极大的热情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接近80%的学生表示“愿意向泰国人传播中国文化”(如图1所示),可是在被问及“您认为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这一问题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并“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文化自觉的命题早在二十世纪末就被费孝通先生提出来,他指出,“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传承中,中国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和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可以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难以比拟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斗争中凝聚下来的精神品格值得被世界了解和尊重。

(二)传播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不强。

跨文化传播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面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时,传播者需要有所侧重,切不可一概而论。要实现这个目标,传播者须对他国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对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较为敏感的意识,并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只有了解他国的禁忌与偏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讲述内容,选择讲述方法,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对他国文化不了解,不能很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跨文化冲突或是交际中断,不利于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图5

图6

图7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5%在前往留学国家之前对其文化进行过主动了解(见图5),对于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示“很理解”的学生不到半数(见图6),在被问及跨文化意识时,只有22.5%,即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很强的文化意识(见图7)。

(三)文化产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是对外传播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015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分别对美国、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以跨文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用国外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梦”“一带一路”和孔子学院的质疑[2]。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公共外交平台消除国外对中国的误读与误解,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为所有中国文化传播者上一堂生动的跨文化传播课程。

图8

三、启示与思考

(一)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比较泰国民众有兴趣了解的和学生有意愿传播的中国文化,不难看出,在“历史文化”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口(见图3、图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深层次的了解,文化自觉不足。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就难以从我国灿烂优秀的五千年历史文明和文化精髓中汲取养分,更难以对中国的核心思想和核心价值进行传播和讲述。

随着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他们渴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诉求一方面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对跨文化传播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的实现要求传播者对本民族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意见》的发布对于全国上下开展文化活动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必将促进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电视节目,主流媒体引领全民重温中国文化经典作品,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提升国人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提升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从大环境营造氛围、鼓励国人学习中国经典文化之外,针对个体传播者,如本文提及的赴国外留学的学生,进行短期的文化培训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权宜之策。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和总结,面向即将出发留学的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可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为他们可能进行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便利。

看看周围,天天讲创新,天天讲超过老师的,大都是些技不如师,品不如师的人,因为学不到老师的精髓,总以为被名师所压,只能剑走偏锋,指望通过与众不同、与师不同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及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调查时,选择通过影视作品进行传播的人数最多,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如《西游记》和《甄嬛传》等经典影视作品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受到认可和追捧,甚至被一些国家翻拍,反映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诉求。个体传播者求助于影视作品传播中国文化无疑是最简便的方式之一。

应该意识到,培养和提高跨文化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求学、求职与就业时会遇到更多的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校学习的每一门课程之中,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授课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应该有意识地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课堂知识的传授联系起来。通过比较语言表达的差别,引导学生注意到语言思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既学会在实际交际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完成跨文化沟通,又将他人想要了解的中国文化用适宜的方式传达。

(三)重视文化产品输出。

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近年来中国加紧了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海外输出,其中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要输出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在境外的中国电影展达100次,展映了578部国产影片,但是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输入与输出比高达3:1,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为4%,列第五位,落后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3]。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产品输出数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表现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推介到国外,有助于巩固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赢得更多的文化话语权。

工业控制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各种自动化系统的统称,用于实现工业生产的数据采集、过程控制、程序控制、图形显示等,如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可编程控制器(PLC)等。

此外,在东南亚国家广受追捧的电视剧《甄嬛传》却因翻译和剪辑等原因在美国遇冷,这应当成为文化产品输出的一个警示。剧中的名句“嬛嬛一袅楚宫腰”被直译为“the slim waist of the concubines of the Chu Palace”,难以表达出中文原句的浪漫和诗意。如何在加大文化产品输出数量的同时确保文化产品实现准确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应当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切实保障文化产品的文化传播功能将对个体文化传播者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

诸城市南湖区朱泮二村的吴桂田,今年已经70岁了,种了一辈子地的他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产业工人。他现在是国家级农林科技孵化器的一名员工,负责修剪苗木,一个月有2000多块的工资收入,还有流转土地的收入。“俺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到企业上班,比以前种地轻快,挣得也多多了。”吴桂田高兴地说。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庄恩平,陆婷婷.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范式[J].对外传播,2016(10).

[3]阮静.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7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跨文化视角下广西对东盟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的成果之一(17BYY004)。

标签:;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应关注个体传播者-以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