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探讨论文_谭柏恒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探讨论文_谭柏恒

广州市思哲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地域主要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这个空间中蕴含了自然、人文等多种要素,而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了地域特征。地域主要包含地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的特征,不同地域下的特点也不同,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只有体现出了地域特征才能显得独具特色。而不同地域中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蕴含,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特征。从古至今,非常经典的风景园林设计,无一不是充分利用并坚持了地域特征这一原则,这种将地域人文环境和地理状态相结合的方式,使景观呈现出了最佳的状态。本文分析了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要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计要点

城市中进行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具备非常大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的从宏观上去考虑,充分对各种影响风景园林工程的因素充分分析和考虑,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工作,保证风景园林发挥出其建设意义,让人们也能够有更加舒适的感受。

1地域特征概念分析

1.1地域概念内涵

地域也叫区域,它常指规模较大的区域空间,《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地域概念的内涵:①具有一定界限;②拥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③地域内部拥有相似和连续性;④地域之间有差异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体而言,地域的内涵带有明显的区域、自然、人文、系统性的特征,拥有历史和差异性的特点,它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的地域景观。

1.2地域特征阐述

根据对地域特征的相关理论分析,地域特征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地域自然特征与地域人文特征。地域的自然特征更多的是指地域受到一切不可抗力因素而形成的不受人类控制的自然环境,例如青藏高原地势高亢、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冰雪与寒冻风化作用普遍;华北平原沟谷众多、地面破碎、沟道流域内多级地形面形成黄土堆积地貌;这些由自然环境规律长期作用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地域自然特征。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地理环境与当地的环境和人文互相融合而被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性文化。它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更新换代的,与当地的发展和人文活动息息相关,在一定的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2.1自然特征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1.1地质地貌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地表的地势起伏和地貌差异使得地表在接收太阳辐射、热能和地表温度也有所不同,如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温度差异,而且不同的地貌类型通常会影响到生物的分布状况,如地貌复杂的地方生物环境通常也更复杂,另外,地质和地貌还会改变降水量的分布与格局。而基于地质地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很多,如地质公园的提出,一方面不仅保护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游玩的场所。

2.1.2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气候气象因素是自然特征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水土植被、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都会受到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实践方面作用也非常明显。如中国的古典园林便是典型的代表,无论是南方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皇家园林,在设计风格、尺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虽然涉及很多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南北的气候气象差异。我国北方通常冬季寒冷且干燥,常常出现大风天气,因此北方建筑通常都是大院小窗的形式,不仅能够抵挡寒冷,还能在院内收集雨水;而我国的南方气候湿热,雨季较长,因此南方的风景园林对冉也是用的封闭式布局结构,但是建筑多为庭廊,且墙上遍布花窗,不仅能够在炎热的天气通风纳凉,即使是在漫长的雨季也能够在建筑间自由穿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植被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相比于其他的自然特征,植被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地域特征的要素之一,也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最广的因素之一。在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植被的分布规律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植被类型通常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地域自然特征。如我国的北方处于温暖带,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松柏景观为主,而南方则多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因此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时通常会将这些植物适当地保留,不仅使人产生了亲切感和归属感,还体现出自然的美感。

2.1.4水文条件因素的影响及应用

人类天生对于水有着亲切感,远古时期人类就有着择水而居的习惯,甚至可以说地球的文明起源于大江大河。而在今日,水文条件也是人们最为喜爱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因素,因此水文条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对于水文条件的利用有很多种,如在公共开放的空间方面,可以在充分调查了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后,将湖泊规划为广场、公园和住宅等功能区,不仅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使市民感受到文化的熏陶、生态教育的发展以及旅游娱乐的乐趣,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2.2人文特征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2.1历史文化背景

在对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中,对当地的文化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吸收,让整个园林工程设计工作能够提升其质量和档次,通过与地域文化建设中各种历史相互结合,对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不断发扬。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对历史进行充分挖掘,将各种信息和文化通过一定的方法融入到园林设计中,这样艺术作品也具备更高的生命力。例如我国的杭州西湖景区中各项规划设计工作中,通过各种湿生植物的设置,让自然化的气息非常强烈,形成了一种湿地公园,在设计规划西湖景区时,还通过保护和恢复工作对一些建筑物实施的重新建设,恢复当地的景观植被之后,让整体上的设计意义更加凸显,游客通过浏览过程能够对历史进行还原和重视,杭州西湖景区的规划设计才可以大获成功。

2.2.2了解城市文化特征

为了能够将城市中的各种文化特色与风景园林工程相互符合和体现,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充分了解,与当地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城市档案馆中设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对历史问题进行充分认识,对城市文化通过记录进行了解,还能够在街边进行走访,对城市中一些文化信息进行了解,深入到当地居民队伍中,这样对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才能够更加贴合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让风景园林工程具备特殊性,与城市发展和建设整体风格相统一,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城市文化中设计工作人员要利用各种形式,与城市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和统一,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美观和个性。

2.2.3地域的社会层面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因为各个地区时代的发展意义和目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期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意义也有很大差别,从我国一些文人墨客笔下小数的各种园林后院设计中,常常通过一些景观来表示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况需,也在一些园林中通过雄伟壮阔的景观设计表述自己意气风发的精神喵毛。因为设计人员的不同,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有很大差异性,其中有一些园林设计中仅仅是娱乐形式,还有一些能够起到避世效果。对于历史上的园林设计师,也一直在追求园林的三可,即“可赏、可游、可居”。而园林景观现代化的设计中,主要是表现温暖、人性化的特点,与居民生活和生产相互联系,让景观能够具备很高的共享以及接近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充分发挥艺术、人文以及社会价值,在规划设计景观过程中,要积极的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互结合,保证建筑物建设风格与历史融合,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当前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后期工作人员在实际规划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构建,进而推动风景园林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贵良.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6.

[2]赵立娟.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

论文作者:谭柏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探讨论文_谭柏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