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考难度的对策_高考论文

提高高考难度的对策_高考论文

高考增加难度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难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全国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瞿振元透露,去年高考有些试卷和题目相对容易了一些,考生总分偏高,600分以上的过多,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今年,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高考试题难度将有所增加,拉开考生分数距离。

高考增加难度的消息“忽如一夜秋风来,千家万户添恐慌”,不光是“加把劲金榜题名,一疏忽名落孙山”的中等成绩的学生担心,连平常信心十足要向一流大学冲击的冒尖学生也担心名校梦会成白日梦。于是苦钻深难怪题的多了,心态平和的少了,他们要和瞿司长的一句话抗争到7月7日。

其实,这都是不理解惹的祸,少分析惹的祸。高考增加难度并不是一张试卷所有题都比原来难了一圈,基础题和中难度题仍然是大多数,和以往的高考一样,它们的比例应该在80%左右,只是剩下的20%的题比往年更难。而往年的这部分题是用来增加“区分度”的,就是拉开高分者和中高分者的差距,只是2001年的这部分题难度还不够,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不够,今年增加难度的也就是只占20%的题,目的就是要真正拉开各个档次学生的距离,让真正拔尖的学生浮出水面,便于一流的大学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

同时,水涨船高,水落船低,难度增加,全国皆然。整体而言,大家的分数都会有所降低,但拔尖的仍然会拔尖,中游的仍旧在中游(当然前提是大家都正常发挥),所以你就得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拔尖的和拔尖的竞争,目标是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中上游和中上游角逐,目标是地区性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大学;中下游和中下游比赛,目标是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民办院校等等。如果你本来是中下游,偏要去和尖子生争夺重点大学的名额,不管高考题目是难是易,最先到达终点的一定不是你。

所以,在复习对策上就很有讲究,一窝蜂地深挖深难偏怪题对大多数考生而言是病急乱投医,这往往不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相反会使他们更缺乏底气。每个人都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水平,在考生中所处的位置(你在班上的位置,班级在学校的位置,学校在地区的位置,地区在全国的位置),确定自己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然后按既定的复习计划、老师的复习安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抓好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对大多数的同学而言,抓基础仍然是第一位的,特别是今年全面铺开"3+X"考试,没有坚实的基础,"X"科(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断难得高分。如果要和2001年的高考题相比较,一般考生可比照它的难度,冒尖的考生则可练习一些比它难一圈的题。

事实上,高考题目难度增加带来的最大麻烦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填报志愿。今年不能比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如果纯粹从分数上看,今年的优生也许只相当于去年的中上水平,这样极易产生自卑感,不敢跳起来摘苹果。2000年清华大学被“挤爆”,导致分数奇高,而向来与清华大学不相上下的北京大学却差点招不满,后来分数降到580分就可上北京大学,就是受了1999年清华分低、北大分高的影响。今年试题增加了难度,如果考生仍然不理智地拿去年的分数来比照填志愿,这样的事还可能发生,而且这种“不对称性”可能会更严重。由于无法量化今年增加的难度,不能确定今年总体到底比去年低多少分,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尽量少受去年分数的影响(但根据去年的分数来估计各所大学所处的档次还是必要和必须的),成绩好的仍然要有向一流重点冲刺的勇气、信心和决心,中上的要向区域性重点冲刺,中下的要向一般本科和专科看齐。

题目难度增加,还要特别强调志愿要拉开档次,不但各个批次的志愿间要拉开档次,同一批次的各所高校之间、同一所学校的各个专业之间,也要有足够的落差——再强调一次,高考难度增加,志愿档次拉开距离更加重要。

标签:;  ;  ;  

提高高考难度的对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