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价值取向,以往的语文课堂只重视学习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因而失落了散发着芬芳和靓丽的人文性,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童趣盎然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蝌蚪处处彬彬有礼、活泼可爱,找妈妈找得好辛苦;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和蔼可亲,多像慈祥的长辈。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闪动着浓浓的亲情。
教学这篇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学习和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理变化上,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投入,通过读、演、说,让学生深深感受课文中纯美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可有位教师是这样教的: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就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概括成“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结果怎样”几个部分,然后标出每部分的内容在哪个自然段,文章思路理清后,再来学习生字词语。这样的教学太理性化了,虽然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但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一个学生提问:“小蝌蚪长大了就是青蛙,为什么还要找妈妈?”这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就无言以答。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会有兴趣吗?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找回失落的人文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么如何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呢?
首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如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葡萄沟》的教学:她根据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这一情况,设计聘“宣传大使”当导游的情境。导游这一角色的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立刻跃跃欲试。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组织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又从课文中走出来,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宣传葡萄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里出产的葡萄又大又多,五光十色,非常美丽,葡萄干色鲜味美,葡萄沟老乡热情好客……“小导游”边介绍边请“游客”品尝新疆葡萄干,还表演新疆舞,全班同学都沉浸在浓浓的新疆风土人情中。
其次,要注重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达到,而是要让学生潜心读书,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受到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却忽视从课文内容想开去,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就这样被忽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驰骋想像,浮想联翩。如窦桂梅老师上《葡萄沟》教“茂密”一词,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不停地画树叶,直到学生说够了才停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凭自己的体验感受什么是茂密。然后让学生体会在茂密的葡萄架下有什么感觉,这时窦老师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述: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来,在茂密的葡萄架下感觉非常凉快。这葡萄架像什么呢?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课文空白立刻被学生填补出来:这一片片翠绿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一串串葡萄个大色美,令人赏心悦目。学生对“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有了深切的体验。又如《镜泊湖奇观》有这样一段话:“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流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如抛撒万颗珍珠溅起千万朵浪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远数里。”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有气势,应该让学生好好地朗读,边读边想像:镜泊湖遇到悬崖,势不可挡,如万马奔腾倾泻而下,发出阵阵轰鸣;湖水飞花碎玉般向四面溅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情景是何等神奇美妙,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可见通过朗读可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二、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新的语文课程中,不能再简单地拘泥于教材,仅靠几本教参、教案备课;而是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琥珀》一类的科普作品,由于学生缺乏科普知识,对化石这种远离生活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课前教师就应引进课外学习资源,做好教学铺垫,布置学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课上利用琥珀的实物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对琥珀有一个初步直观的认识后,再组织学习课文,教学效果会很好。再如《大自然的语言》这类常识性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实地观察,课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论文作者:苏志贤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教材论文; 茂密论文; 妈妈论文; 这一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