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旅游业的特征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耿松涛,张鸿霞[1](2022)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使命、动力要素和推进路径》文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回顾旅游业发展历程,结合时代背景与产业特征,本文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旅游业发展划分为逐渐起步(1978—1991年)、快速推进(1992—2008年)、业态融合(2009—2018年)、高质量发展(2019年至今)四个阶段。进入新时代,中国旅游业面临着助推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重要使命,如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现阶段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依据系统理论,动力因素是激发系统活力的源泉,消费需求拉动力、资本投入驱动力、国家政策推动力、技术创新支撑力是推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基于此,本文又进一步提出要发挥政策优势,强化文旅融合;坚持创新引领,优化资源配置;立足消费需求,提升品质供给;注重生态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四条实践路径,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张晨,左冰[2](2021)在《中国旅游业鲍莫尔成本病实证检验》文中认为文章使用2002—2018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证明中国旅游发展并没有导致鲍莫尔成本病假说所预测的后果,原因是由劳动异质性引致的"价格传导阻滞"现象阻断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正向带动旅游相对价格上涨的路径,中国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旅游业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机制。伴随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旅游业开始逐步显现"进步"特征,旅游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增强使"刚性"旅游需求逐渐恢复弹性,从而杜绝了旅游业成本病的发生。文章既肯定了旅游业在中国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就业压舱石"功能,也揭示出伴随人口红利消失,推动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增长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策层面上中国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价格竞争优势,推进旅游市场经济建设,提升旅游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现代旅游业的助推作用,进一步促使中国旅游业向"进步"部门转型。
任波[3](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曹曦[4](2021)在《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迅速,经济持续增长,广佛地区位于珠三角核心腹地,更是走在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前端。广佛地区许多具有区位优势的传统村落在改革开放后抓住政策机遇加入了城镇化进程,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转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此类传统村落出现了产业结构欠佳、土地利用粗放、功能布局不合理以及生态体系破碎化等诸多问题,工业化不断瓦解着原有的村落的空间与功能,使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威胁。目前,我国提倡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径,乡村也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对广佛地区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进行研究也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文章在明确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价值及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村落空间演化历程、空间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各个传统村落,选定沙湾北村作为本文研究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的典型案例。然后,依据沙湾北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时间维度将沙湾北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主导,工业主导,以及旅游转型三个阶段,对各阶段沙湾北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产业转型下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沙湾北村的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清晰的对应关系。其次,结合广佛地区其余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及空间发展历程,分析出广佛地区此类型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与发展是村落内部动力与外部变量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通过对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之间的关系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其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作用关系,而空间主体“人”则是产业与空间运作系统中的重要要素。最后,通过对目前影响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分析,得出传统村落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此类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应该从保护与发展两个方面入手,使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形成良好的互动。
邓木子然[5](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高洁[6](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凌连新[7](2021)在《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历了从协作发展到协同发展的演变历程,但是仍然面临着三对突出的矛盾: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严重制约着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存在着空间割裂、产业同构、诸侯经济等现象,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因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论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分析研究难点,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系统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厘清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构成要素,构建内在逻辑分析框架,深化认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构成维度、动力、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等,系统分析协同发展形态与阶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依据史料系统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情况,阐述旅游业发展概况,系统分析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其突出矛盾,并提出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内容,依据理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协同发展轨迹,探索时空演变特征。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内容,运用面板VAR模型、VAR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复合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部分涵盖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在深入分析客观情况与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岭南—北部湾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运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练本文的核心思想,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创新点,客观地审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结论: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旅游业是循环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重要变革力量、价值链是发展目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具有联动、共生、进化的动态交互关系,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二是,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分为复合系统、子系统两个部分,均呈现高度集聚性、较强波动性、复杂性、较低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是复合系统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呈现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省域层面等级演化呈现三重集聚、高度波动性的特点,城市群层面呈现非均衡性、波动性的特点;其次,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也是呈现震荡式上升、非均衡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显着,持续时间长,只是在脉冲响应路径、峰值、冲击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四是,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动态交互作用,促进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等的,而且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差异性。五是,根据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时空演变特征,提出了五条靶向路径,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规划,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升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增强链核溢出效应、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另外,从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用海五个维度构建了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深入辨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的动态交互作用,深入阐述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动力、影响因素、传导路径、发展形态与阶段等方面。(2)根据理论基础建立测度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有效地测度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揭示复合系统、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3)采用PVAR模型、VAR模型现代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践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靶向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分析夯实了客观基础。
马建华[8](2021)在《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其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在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等发展任务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迅速发展之下的乡村旅游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无论是在市场规模、服务水平还是发展深度上均有很大完善空间,产品同质化和粗放经营的情况仍比较常见,面对游客如今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村落的旅游性更新改造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以“辽南山地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辽南地区在山海相依的格局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山地村落在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同时地区内的旅游业十分发达,这均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落空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旅游改造的主体和村落内涵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特征的解读是在改造中挖掘村落旅游价值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从“村落空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出发,重点探讨辽南山地村落在观感范围之外的“集群空间”、承载乡村交往模式的“邻里空间”以及人居尺度下的“单元空间”三个层面内容,从外在形态特征追溯其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精髓根源,并将其作为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使得辽南的乡村文化魅力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展现和延续,并希望通过本文思考为乡村的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研究内容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主要内容包括对选题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的阐述,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内容纲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包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基础研究。第二章是对“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从旅游体验和遗产保护两个角度分析其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并且对村落更新的相关理论、案例和基本方式进行初步探索。第三章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资料,从集群空间、邻里空间、单元空间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辽南山地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是对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的策略提出及设计实践内容。第五章是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下针对辽南山地村落的具体更新策略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价值延续和改造方式。第六章选取了大连市东马屯村作为改造策略的实践对象,从整体空间规划、邻里空间以及民居建筑改造三方面对前文理论研究加以实践论证。
龚天聪[9](2021)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久远。茶产业与旅游融合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当时中国各茶叶产地纷纷推广饮茶文化、普及茶叶知识,力图通过茶产业与旅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1990年的国家级评选中,信阳毛尖品牌的绿茶综合品质就赢得了第一名,被冠之“绿茶之王”的美誉。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旅游业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反复性的考验,需要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发掘国内消费潜力,完成产业转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行业,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可找到茶产业和旅游契合点。自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信阳市浉河区以茶旅融合为主线,通过多渠道及多平台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但是目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融合度不足,和茶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研究结合SERVQUAL理论评价方法,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方面建立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实例结合数据分析来论证,提出了影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即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以期为茶旅融合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作用。本文的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诸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茶旅融合、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并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茶产业、旅游产业、茶旅融合、茶旅融合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产业融合理论、旅游体验质量理论、旅游服务质量理论,以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对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访谈茶产业中茶农和茶企的现状以及茶旅融合后的发展、信阳市浉河区现有茶旅融合现状三方面分别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用SERVQUAL模型构建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样本进行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质量分析,包括信效度分析、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第五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策略。根据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得出目前与旅游的优质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为了促进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提质增效,应该从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三个方面来促进旅游质量的提升。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郑艳星[10](2021)在《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60%,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快速城市化也推动了大量新市民阶层的诞生,城市居民在充分享受现代化都市带来的繁华和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竞争压力、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潜在的身心健康透支等城市化负面影响,伴随着交通的发展,外出旅游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广泛的需求,而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备受青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为乡村产业的新引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肯定了乡村旅游在振兴乡村文化、助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开发乡村旅游精品,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地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冀中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的邢台市,背靠京津西依太行山脉,乡村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突出、数量巨大、文化底蕴深厚。近几年,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极具潜力。本文以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邢台市乡村旅游资源和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指出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目前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乡村旅游产品层次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管理服务水平低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前文的研究指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包括资源开发不充分、营销宣传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四个方面。同时,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邢台市发展乡村旅游要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公共服务品质的对策建议。
二、现代旅游业的特征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旅游业的特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使命、动力要素和推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并划分阶段 |
(一)逐渐起步阶段(1978—1991年) |
(二)快速推进阶段(1992—2008年) |
(三)业态融合阶段(2009—2018年) |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 |
三、明确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 |
(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助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
(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渠道 |
(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
四、探索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 |
(一)消费需求拉动力 |
(二)资本投入驱动力 |
(三)国家政策推动力 |
(四)技术创新支撑力 |
五、创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
(一)强化文旅融合 |
(二)坚持创新引领 |
(三)提升品质供给 |
(四)改善人居环境 |
(2)中国旅游业鲍莫尔成本病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本病的核心机制及旅游业对成本病构成的挑战 |
2 假设修正 |
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3.1 模型设定 |
3.2 变量 |
3.2.1 被解释变量 |
(1)旅游就业比重 |
(2)旅游相对价格 |
3.2.2 核心解释变量 |
(1)社会劳动生产率 |
(2)剩余劳动力转移乘积项 |
(3)互联网发展乘积项 |
3.2.3 控制变量 |
(1)实际旅游需求 |
(2)产业结构 |
(3)政府干预 |
(4)金融发展 |
(5)商品零售价格 |
(6)居住消费价格 |
3.3 数据来源 |
3.4 描述性分析 |
4 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 |
4.1 单位根检验 |
4.2 基准回归结果 |
4.3 分地区估计结果 |
4.4 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视 |
1.1.2 传统村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
1.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转型过程复杂,矛盾问题突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地调研 |
1.5.3 跨学科研究 |
1.5.4 历史归纳与逻辑演绎相结合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村落 |
2.1.2 村落产业转型 |
2.1.3 村落空间重构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 |
2.2.2 传统村落产业-空间关联研究 |
2.2.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4 分析框架 |
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基础研究 |
3.1 传统村落概况 |
3.1.1 广佛地区概况 |
3.1.2 传统村落区位分布 |
3.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社会文化背景 |
3.1.4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及特殊性 |
3.2 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概况 |
3.2.1 产业发展历程 |
3.2.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3 传统村落的空间概况 |
3.3.1 村落空间演化历程 |
3.3.2 村落空间现状及问题 |
3.4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3.4.2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
3.4.3 沙湾北村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 |
4.1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形成至1978年) |
4.1.1 农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
4.1.2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空间特征 |
4.2 工业主导时期(1978年至2012年) |
4.2.1 工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
4.2.2 工业主导时期的村落空间演化 |
4.3 旅游转型时期(2012年至今) |
4.3.1 旅游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 |
4.3.2 旅游业转型下的村落空间演化 |
4.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的互动关系 |
4.4.1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
4.4.2 沙湾北村空间演化的整体历程 |
4.4.3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 |
5.1 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5.1.1 产业转型外在因素 |
5.1.2 产业转型内在因素 |
5.1.3 产业转型内外耦合驱动机制研究 |
5.2 产业发展对村落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5.2.1 直接影响 |
5.2.2 间接影响 |
5.3 村落空间演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1 直接影响 |
5.3.2 间接影响 |
5.4 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趋势及空间重构策略 |
6.1 产业转型趋势分析 |
6.1.1 产业转型影响要素分析 |
6.1.2 未来产业转型趋势 |
6.2 产业转型下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
6.2.1 传统村落的更新与保护 |
6.2.2 助推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发展的空间重构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天空地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
1 土地覆盖 |
2 石漠化类型 |
3 植被覆盖度 |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
1 旅游业总收入 |
2 旅游从业人数 |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 旅游者人数 |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
6 旅游设施数量 |
7 基础设施变化 |
8 生活保障变化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因子选取 |
3 指标筛选方法 |
4 指标体系 |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
1 系统目的 |
2 系统登录 |
3 系统操作 |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
5 数据采集 |
6 旅游文件上传 |
7 评分标准 |
8 热点客源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1 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
2.1.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
2.1.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复合系统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创新链理论 |
2.2.5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特征分析 |
3.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旅游产业链 |
3.2.2 旅游创新链 |
3.2.3 旅游价值链 |
3.3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
3.3.1 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 |
3.3.2 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 |
3.3.3 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整合价值链 |
3.4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型分析 |
3.5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形态与阶段分析 |
3.5.1 协同发展形态分析 |
3.5.2 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
第四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与突出矛盾分析 |
4.1 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分析 |
4.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4.2.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夯实了客观基础 |
4.2.2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均衡性突出 |
4.2.3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集聚性明显 |
4.2.4 旅游景区数量不断上升 |
4.2.5 旅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
4.3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4.3.1 区域旅游合作历程 |
4.3.2 分工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网络有待增强 |
4.3.3 区域合作略显成效,合作纵深化有待加强 |
4.3.4 全球价值链初步嵌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
4.4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
4.4.1 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 |
4.4.2 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 |
4.4.3 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 |
4.5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
第五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与发展轨迹分析 |
5.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
5.1.1 评价体系构建 |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2 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第六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估计 |
6.1.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2 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2.2 省域层面 |
6.2.3 城市群层面 |
6.3 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3.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3.2 省域层面 |
6.3.3 城市群层面 |
第七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分析 |
7.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选择 |
7.1.1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
7.1.2 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
7.1.3 增强链核溢出效应,掌握价值链话语权 |
7.1.4 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7.1.5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1.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1.1.3 乡村研究工作尚有完善空间 |
1.1.4 乡村旅游性更新改造仍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村落的保护 |
1.2.2 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索 |
1.3 研究视角选取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乡村旅游 |
1.4.2 辽南地区 |
1.4.3 山地村落 |
1.4.4 空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概述 |
2.1 内涵解析 |
2.1.1 空间内涵 |
2.1.2 社会内涵 |
2.1.3 文化内涵 |
2.1.4 生态内涵 |
2.2 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分析 |
2.2.1 体验空间和体验需求的互动关系 |
2.2.2 遗产保护和延续利用的存在关系 |
2.3 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4 旅游行为相关理论 |
2.4 更新的基本方式 |
2.4.1 保留维护 |
2.4.2 功能置换 |
2.4.3 新建增建 |
2.5 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
2.5.1 莫干山庾村 |
2.5.2 袁家村 |
2.5.3 案例总结 |
2.6 更新面临的问题分析 |
2.6.1 传统风貌的遗失 |
2.6.2 生态环境的破坏 |
2.6.3 整体空间的不协调 |
2.6.4 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
2.7 本章小结 |
3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3.1 辽南地区概况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人文条件 |
3.1.3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宏观层面特征——以村落为主体的集群空间 |
3.2.1 村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
3.2.2 集群形态特征 |
3.2.3 组成要素特征 |
3.3 中观层面特征——建筑之间的邻里空间 |
3.3.1 交往活动下的空间特性 |
3.3.2 空间形态类型 |
3.4 微观层面特征——以建筑为中心的单元空间 |
3.4.1 空间性质 |
3.4.2 地域材料应用 |
3.4.3 装饰风格特点 |
3.4.4 典型平面布局 |
3.4.5 院落空间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4.1 发展概述 |
4.2 发展优势分析 |
4.2.1 自然资源丰富 |
4.2.2 乡村产业类型丰富 |
4.2.3 市场潜力大 |
4.3 面临问题分析 |
4.3.1 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 |
4.3.2 旅游形势单一 |
4.3.3 地域竞争压力大 |
4.3.4 客源地过于集中 |
4.3.5 淡旺季明显 |
4.3.6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4 大连市小南村实例调研 |
4.4.1 概况 |
4.4.2 旅游发展现状 |
4.4.3 问题分析 |
4.4.4 调研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5.1 更新导向分析 |
5.1.1 更新目标 |
5.1.2 更新原则 |
5.1.3 更新思路 |
5.2 宏观层面——集群空间更新策略 |
5.2.1 延续集群空间特征 |
5.2.2 构建系统性旅游功能 |
5.3 中观层面——邻里空间更新策略 |
5.3.1 延续邻里场所精神 |
5.3.2 重塑旅游功能邻里空间 |
5.3.3 完善公共设施 |
5.4 微观层面——单元空间更新策略 |
5.4.1 延续建筑地域风貌 |
5.4.2 适应性调整空间功能 |
5.4.3 提升人居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大连市东马屯村 |
6.1 项目前期分析 |
6.1.1 概况 |
6.1.2 旅游发展SWOT分析 |
6.1.3 发展定位分析 |
6.1.4 设计分析 |
6.2 整体空间规划 |
6.2.1 集群特征的延续与更新 |
6.2.2 道路系统组织 |
6.2.3 功能组团划分 |
6.3 邻里空间营造 |
6.3.1 街巷空间 |
6.3.2 滨水空间 |
6.3.3 广场空间 |
6.4 单元空间设计 |
6.4.1 改造案例介绍 |
6.4.2 宅院功能调整 |
6.4.3 地域风貌延续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茶产业 |
(二)旅游产业 |
(三)茶旅融合 |
(四)茶旅融合景区 |
(五)旅游高质量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旅游体验质量理论 |
(三)旅游服务质量理论 |
小结 |
第3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一)浉河区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和旅游融合归纳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访谈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企访谈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
(一)宏观规划建设茶旅融合为核心的五大板块 |
(二)微观打造核心环南湾湖茶旅融合精品观光带 |
(三)发挥茶旅优势,建设百里茶廊 |
小结 |
第4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构建 |
(二)SERVQUAL评价模型的构建 |
二、基于调查样本的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质量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二)信效度分析 |
(三)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四)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五)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
一、旅游战略提升 |
(一)健全治理架构,完善整体智治 |
(二)以质量效果为导向,精准定位建设 |
(三)培育市场体系,优化产业发展赋能 |
二、茶旅融合质量提升 |
(一)加强融合平台建设,促进完成三个转变 |
(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处理投诉 |
(三)提高社区参与程度,优化社区服务供给 |
三、旅游体验质量提升 |
(一)提升游客信任感,加强景区监管约束 |
(二)提升游客参与度,提倡个人定制 |
(三)活化融合创新度,顺应数字化产业趋势 |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调查问卷 |
致谢 |
(10)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乡村旅游产品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1 邢台市概况 |
3.2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2.1 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
3.2.2 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
3.2.3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3 邢台市乡村旅游内外环境分析 |
3.3.1 外部环境分析 |
3.3.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四章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游客对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调查 |
4.1.1 游客基本情况 |
4.1.2 游客出游情况 |
4.1.3 游客满意情况 |
4.2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乡村旅游产品层次低 |
4.2.2 品牌影响力不足 |
4.2.3 空间布局不合理 |
4.2.4 公共服务水平低 |
4.3 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资源开发不充分 |
4.3.2 营销宣传不到位 |
4.3.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4.3.4 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1 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2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3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1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2 浙江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3 河南焦作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对邢台市的启示 |
5.3.1 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
5.3.2 强化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 |
5.3.3 凸显乡村文化特色,增强互动体验 |
5.3.4 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品质 |
第六章 邢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
6.1 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
6.1.1 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
6.1.2 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
6.1.3 开发深度互动体验项目 |
6.2 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
6.2.1 打造特色品牌 |
6.2.2 拓宽宣传渠道 |
6.2.3 创新产品营销 |
6.3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6.3.1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 |
6.3.2 加强乡村旅游专项支持 |
6.3.3 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 |
6.4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 |
6.4.1 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 |
6.4.2 强化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支撑 |
6.4.3 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邢台市乡村旅游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
四、现代旅游业的特征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使命、动力要素和推进路径[J]. 耿松涛,张鸿霞. 宏观经济研究, 2022(01)
- [2]中国旅游业鲍莫尔成本病实证检验[J]. 张晨,左冰. 旅游科学, 2021(03)
- [3]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D]. 曹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7]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凌连新. 广西大学, 2021(12)
- [8]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马建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龚天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郑艳星. 浙江海洋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