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文化哲学】

摘 要 马克思理想生活观以唯物主义为基石,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构筑了完整的理想生活体系,包括自然界是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物质前提、无产阶级革命是摆脱资产阶级剥削的必要准备、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成为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应然状态等内容,因此,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理想生活观;当代价值

理想生活观既要凸显生活中的现实性与斗争性,也要彰显突破现实框架的桎梏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性憧憬。马克思理想生活观体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双重轨迹的有机统一,它的提出充满着特定时代所固有的不理想生活境遇,因而马克思构筑了面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图景,对我们今天构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具有启迪开慧的作用。

由表2可知,分蘖数是处理6最高为9.13万蘖/亩,依次是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分蘖率和分蘖成穗率变化趋势与分蘖数一致。

一、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为未来理想生活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自然界作为其逻辑前提,无产阶级阶级革命是其现实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及理想生活实现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真正实现。

(一)自然界——理想生活观的物质前提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自古就有探讨,自然界究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何种地位,人类应该以何种眼光看待自然价值?原始社会中,“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1],自然界以人所未知的拓延性存在,对人类构成震慑与威胁。到了近代,极端理性主义发展到工具理性阶段,人与动物分化的理性标尺遭到异化,并且这种异化越来越多的使人成为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存在,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以唯物主义为基石,旨在通过实践达到人与自然的双重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革命。

首先,自然界作为一种感性自然而存在。马克思自然观中的自然不同于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抽象的感性自然,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承认这种感性既肯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也肯定了自身关系。其次,自然界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说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如果人们失去依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资格或者人与自然始终处于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状态,那么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永续性是无法保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人类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超越自然的可能性,其在现实性上仍然摆脱不了对自然的依赖。最后,自然界是人的对象性存在。人类通过实践手段将自然越来越多纳入对象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对象化被异化取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马克思构建的未来理想生活则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认为自然与人同样具有主体价值。

(二)理想生活的必要准备——无产阶级革命

邓小平曾对全党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11]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中继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12]共产主义是我们穿透现实阻碍追寻理想生活价值引领和最终指向,是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现实境遇下构建的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自由幸福的生活蓝图。马克思理想生活观实际上是对现实感官中与人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限的批判与突破。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种不满足现状,不断追寻更加美好生活的动态过程,但是马克思又指出这个动态过程的一切运动是以现有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另外,“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13]。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有其实现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但这并不是说无法实现或实现不了。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践之持之以恒的行动,奋勇开拓,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不断接近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8]自由在这里意味着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不断突破自然限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无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得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在更高程度上使物质生产获得了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在这时便具有消灭一切阶级存在的必要物质基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成为理想生活的应然状态。

无产阶级的生活处于极端困苦的境遇,一无所有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最显著的特征,并且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革命对这个阶级想通过特定手段摆脱现实状况中的不理想生活境域而言,是一种无奈且必须的选择,而要完成这种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就是要形成革命的意识和革命阶级。无产阶级革命从诞生起就以代表全社会的形象而出现,因而包含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这个程度上而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孕育着胜利的胚芽。同时,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正确的理论指导必不可少。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不光要有凭借“革命作用”的物质因素,还要有能够促进无产阶级从事更大规模、更长远斗争的精神因素。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根本保证

2.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煤炭资源开采由浅部向深部发展是客观的必然规律,也是世界上众多产煤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德国、波兰、俄罗斯、英国等的开采深度部分矿区超过1000m[1,2],目前我国东部新汶、平顶山、淮南、徐州、开滦、邢台等矿区相继进入了超千米开采阶段,最大开采深度到1450m[3,4]。煤炭资源进入超千米开采后,地应力急剧增高、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巷道围岩呈现出明显的软岩变形特征,导致巷道维护极其困难,成为制约超千米深井煤炭资源高效开采的关键。

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渐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是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不仅如此,对这些生产资料进行管理调配也属于资本家的权力,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被动因素”与“主动因素”更加集中在资本家手中,从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无产者,因此,为了对抗这种资本逻辑对人的“物质”以及“精神”的异化,必须从根本上废除这种私有制。“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6],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取消城乡对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7]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城乡对立是第一次大分工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分工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反,农村人口却在这种分离中愈加愚昧与贫苦化,因而,要消弭这种对立障碍,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理想生活观的应然状态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说道:“如果说历史是血腥的,那也不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天性邪恶,而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屈从于物质方面的压力。”[4]物质生存条件不仅表示着人们生活发展所需要的丰富物质资料,而且还表现最低的生存限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一方面,理想生活的应然状态应该是人的自由发展。人越是在深度与广度上认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人的自由的获得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一,人的自由发展表现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自由:“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居于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于这个社会的机关。”[9]在剥削阶级社会,自由是畸形的、片面的,是与人的个性相悖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才具备真正实现的条件。第二,在主体层面,个人自由的实现程度既是个体理想生活的衡量标尺,也是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与高度的理性标识。马克思在意识形态中谈到了未来理想生活:“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0]自由最重要的标尺就是时间与空间,当社会真正消灭了私有制,取消了分工,人的自由发展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理想生活的应然状态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以交往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支配交往与生产的全面化。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个人在全面普遍的社会中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社会指引价值

1.有利于增强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信仰

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这样说道:“无产阶级由于其身为无产阶级而不得不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3]无产阶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因而背负社会最沉重的枷锁。无产阶级只有实现了整个社会的解放,自身才能获得解放,而要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即发动普遍的无产阶级革命。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5]只有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当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政权后,除了逐步的夺取旧的生产资本,还要将一切可以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因素全部集中在无产阶级手中,在此条件下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克服旧的制约因素的基础,而且是迎接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

今天,实现共同理想就是中华民族为走向最高理想所做的真真切切的努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敏锐洞察人民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中所提出的代表广大人民共同利益需求的理想目标,它体现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中国的实际表达与具体发展,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的,但是它的实现需要以当前人们的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为前提,这是它的现实性。说它具有理想性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生活的建构目标,在当前一个时期和一个阶段是不能实现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积累也不会在一个时期内完成,因此,实现共同理想仍然是一个可期的理想目标,有待我们努力践行。

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近些年来,生本课堂的构建问题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有了大量的实践,生本课堂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凸显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角色地位。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构建生本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进行学习小组的创建,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学习小组创建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二)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个人指引价值

1.有助于廓清影响个人理想实现的认知迷障

马克思理想生活观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条件,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人类在整体上进入了更加文明的阶段,但是资本主义文明具有其特定时期的狭隘性,因此,马克思提出的理想生活的实现就是摆脱私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图景。今天,我们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世界历史有了更大的内涵和外延,社会主义社会在各个方面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资产阶级思想仍然在伺机行动,企图瓦解或弱化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理想信念。在今天,我们继续坚持马克思理想生活观有助于廓清影响个人理想实现的认知迷障,从而使生活更加美好。首先,有助于冲破享乐主义的现实迷雾。享乐主义强调感官的享受与刺激,追求自我欲望的无限满足,强调及时行乐,否定人的价值的实现,主张在当下放纵自我,享受大好时光,因此,加强马克思理想生活观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实做起,将有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用自己的奋斗开辟理想新世界。其次,有助于摆脱极端个人主义的狭隘视域。极端个人主义尤其以自我利益与需求的实现为至上原则,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毫不犹豫地保全个人利益,马克思理想生活观强调集体主义则是对这种个人主义的有力打击。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凝聚每个人的力量,需要人人拼搏、共同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闪耀着每个人梦想的光芒。

2.有助于激励个人为理想生活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每个人都有理想,亿万中国人的梦想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现,国内外各种分流理想的错误价值观念不断变换着形式对我国民众的正确价值观造成冲击,越来越多的人的信念开始动摇,失去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因此,今天我们重提马克思理想生活观,就是要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人们坚定理想,重拾奋斗的勇气和毅力。首先,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伟大变革。马克思理想生活观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4]实践不仅是对真理的印证,更是接近真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接近理想生活。其次,马克思理想生活观强调现实的个人理想的实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力促自我梦想的实现,也就是在同种程度上促进共同理想的实现。最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阻碍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是空虚的,在实践中是缺乏奋斗毅力的。以马克思理想生活观为指导能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中夯实本领,从而实现以个人梦为中国梦助力添彩。

本系统需要的卫星遥感数据由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提供,包括:经过预处理的MODIS数据产品,如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等。

参考文献

[1][7][10]本书编写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51.30.

[2][6][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2.304.5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2.

[4]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76.

[5]唐爱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70.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9.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12]马云志.深刻的阐释 创新的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J].党建,2018,(9):21-22.

[13]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725(2019)08-0033-04

作者简介 李青青(1994-),女,陕西宝鸡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  ;  ;  

马克思理想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