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肾脏内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随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以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效果显著,对救治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一、前言
随着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课题凸显出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则被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PB),是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手段,目前,已逐渐应用到危重症患者中。现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作为对象,分析其临床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作为研宄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2.3±10.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CRRT为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过滤,主要血管通路则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当无特殊情况时可在患者锁骨下方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状况采用:生理盐水3000ml,0.5%葡萄糖275ml和灭菌注射用水725ml,10%葡萄糖酸钙40ml,硫酸镁3.2ml,氯化钾10-20ml,上述药物选择前置换或后置换,2000ml/h,血流量为180ml-200mL/min,采用肝素0-5ml/h,CRRT治疗时间大致为4-72h。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选择针对性护理,其护理内容大致为以下几点。
(一)心理疏通
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对血液引出体外具有严重的恐惧感,同时对疗效以及预后丧失自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此时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疏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CRRT的主要治疗意义,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液体平衡
在进行CRRT治疗的过程中应使用置换液,当液体在配置时会出现不规范现象,产生平衡失控,形成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对溶液进行配备,在配液以及换液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液体应现用现配,以免产生输液反应。而超滤液以及置换液的大量使用会使机体中的内环境出现失衡现象。护理人员对单位时间内液体出入量进行相应的计算,并详细记录患者每小时的出入量,从而确保内环境处在稳定状态中。
(三)体外循环
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应对患者的循环管道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对滤网中是否存在血凝块进行观察,如果血液逐渐变为暗色,其滤器会呈现出黑色条纹状,说明体外循环出现凝血现象,需要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同时观察患者的动脉压,每隔30min对其呼吸支持手段、呼吸支持平度、潮气量等进行记录。每隔1h对患者的尿量进行检测,每隔2h对其血气进行检测。
(四)静脉置管
创建血管通路,使其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CRRT血管通路在正常情况下则选择中心静脉进行置管,为了避免受压、打折以及脱出现象的产生,不应在循环导管位置处进行输血或者采用脂肪乳剂。当敷料出现被污染现象时,及时更换,1次/d,此外还应查看伤口是否产生出血、红肿以及疼痛等现象。对于存在出血现象的患者,需要通过1:500肝素液进行封管。治疗前,需要常规消毒,随后将上次封管时所遗留的肝素液进行抽取,以免出现血栓渗入到血循环的现象。
(五)抗凝
采用CRRT的患者通常为危重患者,因此一般会产生出血现象,所以应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无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普通肝素超滤进行治疗。CRRT治疗之前需要浸泡肝素化滤器,同时还需要将置换液进行稀释,其血流量应控制在180ml/min左右。同时观察患者的脏器组织、皮肤黏膜等。
(六)生活以及皮肤护理
采用CRRT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治疗,同时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呼吸机的采用、引流管所形成的限制、患者的体位为被动状态,因此极易形成压疮现象,所以需要增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除此之外,还应重视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5日后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预后状况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宄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经治疗以及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四、讨论
体会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抢救重症ARF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CRRT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已从单纯替代肾脏功能扩展到非肾脏疾病的救治领域。因其仪器设备的可移动性及缓慢、连续清除大中分子炎性介质及有害物质,替代肾脏功能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CRRT体外循环血容量90ml,病人易耐受,不会因体外循环血容量减少而致低血压。
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机体各系统均处于应激状态中,极易产生高危出血现象以及消耗性低凝现象。CRRT为连续性体外循环,因为患者自身的凝血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抗凝M。同时危重患者无良好的循环状态,极易产生低血压情况,对脏器的血流灌流会形成严重的影响。当除水量较少时,无法解除所出现的问题,当除水量较多时其血容量则会在一定时间内呈现下降趋势,会出现低血压休克。所以,液体的出入量应按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相关指标进行调整。采用CRRT治疗时应具备充分的血流量,通常情况下则会选择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此方法对插管具有一定的快速性,同时具有充分的血流量以及安全可靠性,对患者的活动并未形成严重的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护理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护理策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孙森,王佳,赵晔,等.危重症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60-62.
[2] 武超,王新颖,李维勤,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外科危重症病人静息能量代谢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02):115-116.
[3] 史华民,李震生,李继芳,等.危重病早期个体化连续性血液净化时机模式和终止的难点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9):88-89.
论文作者:孟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患者论文; 连续性论文; 血液论文; 肝素论文; 现象论文; 危重症论文; 静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