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张素华

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张素华

个旧市第二人民医院,邮编:661017。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病情的康复,并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该病症发病较为危急,会导致患者并发休克、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而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由于患者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使的心肌急性坏死,其致残率、死亡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1]。因此,及早治疗,并选取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所选取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其中,常规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5±3.21)岁;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51-81岁之间,平均年龄(65.7±3.5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上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分析。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要要热情接待患者,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规章制度,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为患者营造出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等,向患者宣教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预防措施、饮食禁忌等,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

(3)生活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食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饮食,并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而加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针对排便费力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度的腹部按摩,并使用开塞露,告诫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能力,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1.3效果评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疾病知识了解度等。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86分及以上为满意;65-85分之间为较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组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计量资料表示用“ ±s”,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n),组间率用(%)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卧床时间(d)住院时间(d)疾病知识了解度(分)

研究组32 2.4±0.87 21.3±2.08 97.4±11.52

对照组32 3.7±0.65 29.4±2.81 75.6±14.31

2.1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满意19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6.86%;对照组护理后,患者满意13例,较满意11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75.00%;经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该病症发病较为危急,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病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旨在以患者为工作重心,对患者进行优质化、整体化、科学化的护理,进而增强预后效果,促使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优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与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4]。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规律饮食、适度运动,促使病情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均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为96.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促使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爱霞,金蓉,马爱琴.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7(04):15-16.

[2]周莲,江敏,文玲.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6-1378.

[3]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03):236-237.

[4]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1):13-15.

作者简介:张素华,(1965年9月-),云南建水,汉族,主管护师,大专,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张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  ;  ;  ;  ;  ;  ;  ;  

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张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