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母公司报告所得税费用信息内容测试_合并报表论文

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信息含量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得税论文,报表论文,母公司论文,含量论文,费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会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所得税会计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都必须依赖税法规则而非会计原则,税法遵循的实现原则使所得税费用具备了判定会计盈余质量的监管功能。根据Hanlon和Heitzman[1]以及Graham等[2]的总结,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会通过所得税费用信息的使用来进行决策,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信息相比于净利润在解释当期股票回报和预测未来股票回报方面有增量信息含量。Lipe[3]对所得税费用的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后发现,所得税费用相对于其他利润表项目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含量。Amir[4]、Ayers[5]和Dhaliwal等[6]研究发现,所得税费用与股价或股票回报负相关。Lev和Thiagarajan[7]利用所得税费用占企业总税负的比率来计算有效税率,发现有效税率的变动与股票回报正相关。Ohlson和Penman[8]将收入和各种费用对股票回报进行回归后发现,所得税费用与股票回报显著正相关,但他们没有对正相关关系做出解释。Thomas和Zhang[9]也发现,所得税费用与股价显著正相关,但他们把这个结果解释为应税收益是企业经济利润的另一种衡量方法。可见,对于所得税费用信息含量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各国合并报表模式的不同,也使得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具有争议性。在会计及财务学术研究中,使用合并报表信息已经成为惯例[10]。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母公司报表的取舍,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并形成了“单一披露制”和“双重披露制”两种不同的模式。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归并及加总等技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遗失[11-12],使得投资者对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会计信息在理解上出现系统性偏差,从而导致估值决策失误。目前对于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信息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双重披露制”的国家或地区,“单一披露制”国家或地区的母公司报表数据由于无法获得,限制了研究的广泛性。Walker[13]在研究合并报表的信息含量时提出,在利润报告上,合并报表并不比母公司报表更好。Herrmann、Inoue和Thomas[14]研究发现,在预测合并报表盈余方面,母公司和子公司盈余都有相关性;同时,股价精确地反映了母公司盈余的持续性,但对子公司盈余反映不足,即股价对合并—母公司盈余差异有不同的反应。Darrough和Harris[15]发现,日本的合并报表相比于母公司报表几乎没有增量信息含量。戴德明等[16]基于我国1996~2004年的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两种报表对集团的盈利、现金流量预测能力无显著差异,而合并报表相比于母公司报表有相对或增量信息含量。Pellens和Linnhoff[17]对德国的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合并报表的负债比率、盈利比率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母公司报表比率。Abad等[18]发现,在西班牙马德里证券交易所(MSE)上市的公司中,合并报表比母公司报表或不合并报表更具有价值相关性。Damijan Dolinar[19]研究发现,在英国,合并报表比母公司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王鹏等[20]利用我国2001~2007年的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合并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地,学者们进行了合并—母公司报表增量信息含量的研究。Barth和Clinch[21]发现,美国公众公司分别按美国会计准则、英国和澳大利亚会计准则核算并相应调整的会计盈余,其产生的美—英、美—澳盈余差异对股票回报解释具有信息含量。陆正飞等利用我国1996~2007年的样本,通过对新旧准则合并—母公司净利润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差异在旧准则下没有价值相关性,但在新准则下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含量。可见,对于合并报表是否比母公司报表更有价值相关性,各种结论的争议加大了所得税会计信息含量研究的难度。

所得税会计和合并报表诞生于美国,由于外部治理机制存在差异,我们必须对基于美国资本市场主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进行审慎的考察。中美市场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差异:一是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差异。美国APB No.18《普通股投资会计处理中的权益法》要求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而我国CAS 2《长期股权投资》要求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实质上,合并—母公司报表导致的偏差在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并不严重,但采用成本法就可能扩大这种偏差。二是合并财务报表披露模式的差异。美国母公司只需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即采用“单一披露”模式,而我国是“双重披露制”。三是纳税方式的差异。美国《国家税收法》规定,只要符合关联集团(Affiliated group)定义的,都可以合并纳税,而我国2009年以前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企业集团才可合并纳税,①即只有106家中央企业,其他则为母子公司分别纳税。

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准则CAS 18选择了单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规定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主要的、重大的变化之一。那么,基于我国合并报表披露的“双重披露制”实际,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信息含量如何?所得税费用是否对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否对年度股票回报有相同的信息含量?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所得税费用差异(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差异),即主要是子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信息,能否提供增量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我国CAS 18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施效果、财务报表“双重披露制”列报模式的合理性及相关准则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在作为纳税主体的母公司报表中,对于符合条件的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DTA)或递延所得税负债(DTL),并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则需要从合并的角度考虑DTA或DTL的确认和计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对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DTA和DTL进行调整。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所得税费用的差异如表1所示。

所得税费用作为企业重要的支出或经济利润的替代指标,是影响投资者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所得税费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按当期应交所得税确认的,不包含市场预期因素,而递延所得税费用主要是根据当期DTL和DTA的变动差异确认的,包含了市场预期因素,投资者会根据预期进行相应的估值决策。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对年度股票回报无信息含量,而递延所得税费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在我国的市场上,由于国有股占主体地位,公司购并实质上是一个购并利益相关者多重利益均衡的博弈过程,公司购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关系更加复杂化,形成“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张宗新、季雷,2003)。同时,企业并购中也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黄新建、段克润,2007)。出于以上原因,市场非常重视企业子公司变动、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及税负变动信息。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H3a:合并—母公司报表当期所得税费用差异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H3b:合并—母公司报表递延所得税费用差异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在信息含量上,由于新准则合并报表是按实体理论编制,其包含的母公司信息和子公司信息较为充分,比母公司个别报表在信息内容上更为完整。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相对和增量信息含量。

H4a: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相对信息含量。

H4b: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增量信息含量。

(二)模型设定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了混合横截面数据和平衡面板数据两种数据类型。

1.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信息含量的检验

模型1——混合横截面数据模型:

(三)样本选择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2007~2009年,3年非金融类A股总样本为5 922个,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2 486个样本后,有效样本为3 436个(3年分别为1 089、1 143和1 204个)。同时,我们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成分的信息含量检验中,进一步剔除了相关数据不全的样本2 893个,剩余的有效样本为543个。所有样本来自于CSMAR和聚源数据库。

三、实证检验

(一)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数据的信息含量检验

1.描述性统计

由表3可知,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基本每股收益(EPS)、基本每股收益增长(GrowthEPS)、所得税费用(TAXEXP)的最小值均为负,但两表差异较大;同时,两表的均值基本相等,但合并报表比母公司报表的波动要小(标准差)。实际上,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EPS、GrowthEPS、TAXEXP的Wilxcon符号秩检验Z值分别为14.872、2.580和43.823(未报告),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Pearson相关系数

由表4可知,所得税费用(TAXEXP)与基本每股收益(EPS)和基本每股收益增长(GrowthEPS)显著正相关,表明报表利润越高,所得税费用越大。

3.回归结果

从所得税费用的信息含量来看,不论是合并报表还是母公司报表,混合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中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与显著相关,符号为正,这验证了H1,即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所得税费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说明所得税费用不同于企业一般的费用项目,是企业经济利润的反向衡量指标,这支持了Thomas和Zhang的观点。另外,母公司报表比合并报表所得税费用的信息含量更多,具体表现在:合并报表检验中两种数据分析下的系数分别为5.184和13.985,而母公司报表检验中的系数分别为9.811和17.168,后者比前者系数大。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合并报表是报告主体而非纳税主体,而母公司是独立的纳税主体,从纳税主体的角度看,母公司报表比合并报表更为可靠。

从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信息含量来看,不论是混合横截面数据还是面板数据,合并报表的拟合系数都高于母公司报表,其中,混合横截面分析中调整的分别为0.347和0.333,Vuong检验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面板数据分析中调整的分别为0.063和0.035(总体),说明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对股票回报有相对信息含量,这验证了H4a。

从其他数据来看,Growth的系数在两种数据分析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这说明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短期市场,投资者的投机性强,股票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短期的盈利增长,并将当期的每股收益增长作为主要指标进行投资决策。在混合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等于3,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在面板数据分析中,Hausman检验显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故对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回归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另外,从每股基本收益与其虚拟变量交互项EPS_·的系数来看,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分析中,不论是混合横截面分析还是面板数据分析,其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盈利信息比亏损信息对股票回报更有信息含量。

总之,实证结果验证了H1和H4,说明我国沪深两市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具有信息含量,且合并报表比母公司报表有增量信息含量。

(二)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的信息含量检验

1.描述性统计

由表6可知,合并—母公司报表差异(DIFF_TAX)均值分别为0.002,波动较大(标准差为0.004),说明绝大多数公司合并—母公司报表差异还是存在的。从3年平均来看,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均占当年合并所得税费用的46%(未报告),说明子公司和合并程序产生的所得税费用信息,至少在信息量上不容忽视。

2.Pearson相关系数

由表7可知,所得税费用差异(DIFF_TAXEXP)与基本每股收益(DIFF_EPS)显著正相关,说明子公司报表利润越高,所得税费用越大。

3.回归结果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混合横截面数据还是面板数据分析,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DIFF_TAX)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与年度股票回报显著正相关,说明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主要源于子公司的所得税费用,对股票回报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这验证了H3,即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对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

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尤其是解释变量DIFF_、DIFF_Grth和DIFF_TAX的系数显著为正,由于模型是以母公司报表为基础,说明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有增量信息含量,这验证了H4b。

另外,在混合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等于7,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总之,合并—母公司报表信息差异提示我们,子公司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容忽视。

(三)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成分的信息含量检验

1.描述性统计

由表9可知,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DTAXEXP的均值为负,这主要是由递延所得税资产造成的;DIFF_CTAXEXP和DIFF_DTAXEXP的平均值为正,说明存在子公司所得税费用。

2.Pearson相关系数

由表10可知,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之间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递延所得税费用主要体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见表6)。

3.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混合横截面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受约束的F检验值分别为95.03和117.18,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面板数据分析更优。因此,本检验只列出面板数据结果。

从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信息含量来看,不论是合并报表还是母公司报表,当期所得税费用(CTAXEXP)的系数均不显著,而递延所得税费用(DTAEXP)的系数在约2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验证了H2,即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对当期股票回报无信息含量,而递延所得税费用对当期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同时,与表5相比较可知,面板数据分析中总所得税费用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系数分别为13.985和17.168,表12中DTAXEXP的系数为11.024和9.627,CTAXEXP的系数为1.227和8.046。直观地看,DTAXEXP的系数更接近于表5中所得税费用的系数,而且呈现统计显著性。这表明,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基于包含预期因素的DTL和DTA变动决定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比按税收法决定的当期所得税费用,更具估值的信息含量。

从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成分差异的信息含量来看,合并—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差异(DIFF_CTA)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差异(DIFF_DTA)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验证了H3(H3a和H3b),即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差异)对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与表8进行对比可知,在面板数据分析中,DIFF_TAX的系数为27.976,而表12中DIFF_CTAX和DIFF_DTAX的系数分别为16.313和15.550,两者对合并—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差异的解释力几乎相等。值得注意的是,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没有显著的信息含量(H2),而子公司当期所得税费用(DIFF_CTAX)则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对于年度子公司运营信息,特别是母公司可能通过购并等资本运作方式对股东权益的影响比较警惕。

另外,模型5中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调整分别为0.178和0.142,这再次验证了H4a,即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具有相对的信息含量。Hausman检验的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所以我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沪深两市中,市场会对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所得税费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定价,而对当期所得税费用反应不足。但是,市场会对合并—母公司所得税费用差异及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定价,说明市场对于子公司的所得税信息非常关注。各检验结果均表明,合并报表相比于母公司报表具有相对和增量信息含量。

四、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数据,检验了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对年度股票回报的信息含量,以期为我国CAS18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施效果、财务报表“双重披露制”列报模式的合理性及相关准则改革提供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信息具有解释年度股票回报的信息含量,包括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母公司报表差异三种信息。从所得税费用成分来看,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对股票回报无信息含量,而包含有一定预期信息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对股票回报有信息含量。进一步地,合并—母公司报表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差异和递延所得税差异也与当年股票回报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市场非常关注购并等资本运作模式对股东收益的影响,这说明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合并报表相对于母公司报表对年度股票回报有相对和增量信息含量,说明我国“双重披露制”下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分工与协作对提高会计信息含量是有利的,至少从所得税费用信息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为了全面分析我国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信息含量,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在理论上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和逻辑基础问题,在实证上进一步澄清所得税费用的“费用观”和“经济利润代理观”。由于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与具体的所得税方法有关,还应深入研究各种所得税方法选择的理论问题和实证证据。

注释:

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企业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19号)规定,为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的平稳实施,根据新税法第52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对2007年12月31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或按国务院规定条件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在2008年度继续按原规定执行。从2009年1月1日起,上述企业集团一律停止执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标签:;  ;  ;  ;  ;  

合并-母公司报告所得税费用信息内容测试_合并报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