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论文_全水英

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论文_全水英

摘要: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作为建筑工程的重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使建筑工程能够有效防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本研究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建筑设计思维进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创新思维设计方法和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建筑设计创新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创新;设计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高层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工艺。由于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国家,因而,研究关于建筑行业的创新设计问题和建筑物创新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方案的设计,然后再制作出施工图,但是,现代建筑的设计要贯穿在整个过程当中,一些基础的设计工作要做,但也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还要对设计进行评价。传统的建筑设计的重点往往在技术上,现代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另外,其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的功能,这样设计就更加专业。传统的建筑设计的进程或者步骤之间并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现代建筑的设计就讲究设计的逻辑,强调设计的进程,要有依据,这样就能避免设计中的一些错误。传统的设计一般是个体来完成的,利用图板、计算器等工具来工作。现代设计中,是部门之间的配合,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绘画,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

2、建筑创新思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创新思维设计目标适用性不强。我国建筑创新思维设计部门规定的设计目标是安全、稳定。当然,此建筑设计目标不具有全面性,仅适用于普通类建筑,其并不对所有的建筑物都适用,对实践不具有指导意义,因而很难执行。现阶段,国际上主要倡导多层次、灵活化、多形态的建筑创新思维设计目标,在建筑创新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多重性设计目标进行创新等级划分。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物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不同类别的设计目标,进而确保建筑创新设计目标选择的灵活性。

(2)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规范不合理。我国施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设计等级的划分与国外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合理 性和不科学性。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目标等级设定时,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结构、高度和建筑设计规范的合理性,使得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能够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我国建筑创新思维设计师应当根据具体的建筑施工情况,按照不同分区的建筑结构烈度,将建筑结构的设计目标分为一般、较为严重、严重和很严重,这会导致针对同一次建筑结构设计划分出不同等级的情况出现,使得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符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不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建筑结构设计性能。

(3)建筑结构设计的参数选取不合理。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具体参数选取过程中,由于缺乏建筑工程的具体勘察资料,使得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环境勘察资料的收集与初审工作,导致选取的设计参数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效果不相符合,又需要重新选取建筑设计和工程预算的相应参数,降低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这也会 对高层建筑物的质量保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尤其是部分建筑物的高度过高,使得建筑物内建筑结构的负担不断加大,不利于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4)建筑结构设计的形式比较单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艺术灵感,使得现如今建筑设计缺乏创新,存在形式单一、复合性较差问题,尤其是建筑物的设计方式比较抽象化、模糊化,导致现代高科技得不到充分地结合与运用,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审美需求,无法将时代精神和传统的历史传统进行完美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完善建筑设计 方案与传播建筑文化,因此,建筑结构缺乏独特的设计风格。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风格形式雷同、套用因素,使得设计师缺乏真正的自我创新意识,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十分刻板、乏味,不能够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完善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的策略

(1)设立适用性强的建筑结构设计目标。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按照规整、均匀、对称的原则进行建筑物创新设计的平面布置,尤其要设立适用性较强的建筑结构设计目标,对不同的建筑结构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此来防止建筑结构整体出现变形。此外,在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的创新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有效控制对建筑物的薄弱层,避免该层出现变形的问题和随意转移的情形,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水平。

(2)完善建筑设计的具体规范。为了合理设置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多道建筑结构设计防线,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事先仔细勘察建筑物的地质、地形,收集具体的勘察数据,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推广与实施工作,提升高层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设计人员还应当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变形程度进行有效的合理检测,对于不同地段的建筑物应当采 用灵活性的、延性的建筑框架结构,以此来保证建筑设计具体规范的贯彻与落实,完善建筑构造的创新性与整体性,避免建筑物设计规范出现未得到贯彻实施的情形,防止建筑物出现薄弱层。

(3)选取合理的、精确的建筑结构设计参数。为了有效选取合理的、精确的建筑结构参数,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对复杂的建筑结构进行全面有效的建筑物变形分析,采用灵活的设计方案,根据精确的设计理论,实现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有效确定。建筑设计人员尤其要合理引入建筑物设计的整体调整系数,完善建筑物各环节的截面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还应当及时全面地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对建筑工程的地质勘探等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危险地段,明确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运用参数。

(4)推进智能化、科技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为了节省建筑资源,降低建筑工 程的整体能耗,建筑物要积极推进先进的建筑智能技术,推动生态型、节能型的新型资源的高效率运用。现代建筑结构的设 计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工作,运用先进的科学创新设计技术,将智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相结合,创新利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设备应用,比如运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通信网络技术,增加一定的光学纤维技术引进的成本投入,发挥建筑材料的生态功能与环保功能,实现对建筑物温度与湿度的合理化、智能化调整,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审美需求,享受到健康、亲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整体品质,促进建筑结构创新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完善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案,有利于创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流设计理念,推进艺术化、绿色化的生态建筑,推广智能化、科技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推广人类的环境节约意识,促进建筑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价值,规范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相关人员朝着规范化和低碳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国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12):75-79.

[2]贾雨欣.高层建筑结构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J].自然科学,2014,(15):112-113.

[3]李铁.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6(02).

[4]于鹏.浅谈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08).

论文作者:全水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8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论文_全水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