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果,保障电力企业生命活力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将综合浅谈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工作效果的新思路,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工作效果;新思路
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能坚定员工的思想政治立场,升华员工的政治素养,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本文将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国梦”,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密度,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三个方面来简析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工作效果的新思路。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国梦”
“中国梦”是习近平主席在2012年于中共十八大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重要执政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弘扬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将“中国梦”与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员工对“中国梦”的深刻理解,坚定员工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心,丰富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而且能够指导员工认知中国的发展史和当代国情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激发员工投身于本职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促进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国梦”,电力企业首先要让员工认知到“中国梦”代表中国最先进、最新执政理念和文化思想,涵盖了中国二百年的梦想发展史,指导员工更清醒、更科学地认知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基本国情,分析社会民情、党情和世情。员工在学习和树立“中国梦”的过程中能意识到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达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需要解决制约当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妨碍机制。此外,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中国梦”可以教导企业员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中国文明历史,关注社会时事,寻找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总结解决问题障碍的科学方法,投身于兴国安邦建设事业。
另一方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时代化,促进了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步入大众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指导方针。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理论的来源,而科学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为实践提供了指导方向,而“中国梦”这一伟大理论就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指明了道路。目前,“中国梦”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重点就是“教导学生将‘中国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显而易见,促进“中国梦”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利用新媒体语境传输“中国梦”,开展多种与“中国梦”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可以教导员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中国梦”,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密度
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密度,首先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思想政治理念的先进性与企业管理文化的开放性,创设良好的企业网络文化管理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通过建立“党课培训”机构来激发全体员工的政治热情与潜能,丰富员工的政治修养,让他们获取多样化知识,熟悉本职工作技能,升华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企业可以结合全体员工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热情来优化企业文化管理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组建“政治论坛”、“文学角”、“影视网”和“网页设计”等,引导员工在网络平台中学习与探讨政治理论知识,发表政治文学论文,整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照片,构建“企业思想政治知识库”等,全面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
其次,电力企业理应借助企业文化载体引导工作人员认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企业文化中融合思想政治理念,在促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密度时,需要凝练核心价值观,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实体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成员普遍存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反映了企业成员共同的认识和追求,是企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政治定势和价值取向,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理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如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人员构成等。而且,要考虑电力企业外部环境,有针对性地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使之符合外部环境的要求。在电力企业价值观初步确立后,要征求企业成员的建议,调查企业成员的认可程度,反复修改,直至筛选出符合企业特点且企业成员接纳程度比较高的核心价值观。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既体现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又融合宣传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突显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是加强员工思想政治素养和敬业精神的核心力量[2]。
另外,制度建设主要包括领导风格、企业结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领导风格是企业领导个人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素养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立场,与企业文化是一致的。企业结构是企业为了有效整合资源而规定的领导与协作关系,主要受领导体制、外部环境、企业目标、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机构的设置是一定的企业文化特征与思想政治立场的反映。完善制度建设是在领导企业风格的前提下建立合适的企业结构,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使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3]。
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理应构建高素质党建队伍,优化党组织建设的政治教育职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作用与政治优势,企业管理人员要注意落实党建目标,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做好指引工作,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在项目开发、召开会议、成本预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全面融合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培养团结向上的员工队伍和企业文化氛围[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工作效果,理应注重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国梦”,指导员工更清醒、更科学地认知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基本国情,分析社会民情、党情和世情;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密度,通过建立“党课培训”机构来激发全体员工的政治热情与潜能,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丰富员工的政治修养;全面加强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团结向上的高素质党建队伍。
参考文献:
[1]梁婷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1)
[2]廖芳玲,谢嘉梁.关于电力企业党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12,(02:2)
[3]王锐.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03:3)
[4]柳湘.论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方式[J].企业文化建设,2012(09:4)
论文作者:周于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中国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