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准确地把握国情,二是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国情和时代特征看似两个问题,实则是一个问题。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是发展;当代世界的特征是争取和平与发展,主题是发展,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所以,在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就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问题。由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就是:一般地说,它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特殊地说,它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含义:在社会主义方向下推进现代化(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在现代化进程中搞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最终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选择)。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并使它们各自都改变了自己表现形式,这就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而这一特点的形成,则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自那时以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防止亡国灭种危险,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争取国家的富强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现代化,赶上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就构成了近代以来我国历史进程的主题。洋务运动从工业和技术的层面开启了我国现代化的历程。戊戌变法初步涉及到制度层面的变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五四”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进一步深入到文化层面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使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近代以来我国历史的主题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以来,我国就现代化道路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反思。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其实质是封建主义的改良主义,即在不触动封建主义制度(体)的基础上,引进西方的工业和技术(用),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戊戌变法主张变革封建制度,从扫除制度方面的障碍着手,实现现代化;但他们并未想彻底革封建制度的命,因而也是一种改良主义,当然已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范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改良型道路,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是一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也未实行多久,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之就在中国大陆结束了。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选择,源于“五四”新文化的主张,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它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探索和选择的第一个历史形式是新民主主义;第二个历史形式是社会主义。前者是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现代化,后者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毛泽东制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在经济上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政治上主张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文化上主张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目的就是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文化上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为一个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文化上文明先进的新中国。因而,它实际上是一个准现代化纲领。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过短,我们很快就提出以社会主义取代新民主主义,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纲领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一化”是工业化,这是现代化在当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而“一化三改造”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第一个形式。过渡时期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犯了严重的错误,主要是超越了我国的历史实际,实行了一套“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并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纲领。这个纲领在政治上的集中表达就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理论上的体现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方针政策上的概括就是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表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解放生产力,全面进行改革开放,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不搞思想僵化,也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因而,这条基本路线内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在初级阶段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在这条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这条基本路线也就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基本框架。
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
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这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终选择。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但是,如果事情仅仅到此为止,我们还只是解决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用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去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然而,后一个问题是更加重要和更加关键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甚至是南辕北辙。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也企图用社会主义方法去实现现代化,但是,我们理解的社会主义,还是从书本上、从别国模式那里搬来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并没有引导我们顺利实现现代化,反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失误、挫折,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导致严重的破坏和倒退。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种社会主义,既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不符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要求,是我国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只有切合初级阶段实际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要求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但是,在中国,真要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因此,我们不是一般地讲“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是要切实地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具有这种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才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现代化在当代的基本标志是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其中,市场化和知识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基本推动力量。正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才创造了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正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创造了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总之,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和产物。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政治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我们正是在推进这样一种全面现代化过程中来搞社会主义的。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就不仅仅要依据我们不发达状况的国情,搞切合初级阶段实际的社会主义,而且还要依据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搞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不依据初级阶段的实际,我们就会搞主观唯心主义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但仅仅只考虑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因素,我们也可能会搞一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虽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但它究竟具有独立性的要求和意义。因此,现代化要求与初级阶段论,对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因为只有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才是具有时代精神、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因而才是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就选择了符合现代化历史要求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端正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避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中国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选择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就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传统看法,修正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成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敢于和资本主义竞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给中国社会主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些内容中、对社会主义本身带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这三者将决定着中国今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面貌。
从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种根本变革,其意义非同寻常。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搞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一种基本方式。但市场经济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技术性配置,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社会性配置,不仅仅涉及到生产力结构的调整,而且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搞市场经济,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搞市场经济,就要改变传统的公有制实现方式,发展以股份制、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组成的混合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搞市场经济,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按劳分配实为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建立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搞市场经济,就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所以,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经济关系,它内在地包含着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因而是一种生产方式,是生产方式的现实存在形式,因而又是一种带有经济基础性质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它社会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是理解我国今后体制变迁的一把钥匙。
社会化,是现代生产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来,社会主义与社会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社会主义应当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在规定,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社会化的意思。从历史上来看,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这就是说,社会化和市场经济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市场化是社会化的经济基础。但是,我们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在认识和实践上却把社会化与市场经济割裂开来。斩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而把社会化置于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把计划化等同于社会化。然而,计划经济实际上是国家权力经济,它的特点是把整个社会经济变成了由国家统一经营管理一个大工厂,于是,国家化代替了社会化,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也就此中断。历史证明,搞计划经济,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整个社会经济,一方面,社会化失去了它的经济基础(经济市场化),另一方面社会的经济职能被剥夺,这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和经济的社会化。国家和社会是两个不同范畴。国家对社会的管理虽然是全面的,但不可能是社会化的;社会化只能由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自主管理才有可能。因此,要实现生产和经济的社会化,一方面,我们要重新恢复、建立和发展它的经济基础——经济市场化;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把本应由社会管理经济的那部份职能交给社会。国家与社会的相对独立,经济与社会的同一,才会使经济和政治、国家和社会各自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完善。这样一来,传统的政治体制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传统界定和看法也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经济全球化是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的、全面的、大量的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互相融合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我国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必须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我们面对的挑战很多,如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短缺和薄弱;但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方面的政策、规则和法律。实现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的转变,制定适应国际通行的法律和规则,同国际经济运行机制接轨,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首要条件。这样一来,又必然会引起对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变革。这种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此前我们仅仅依据对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化的一般理解进行的变革。因为这种变革,是参照国际通行原则的,因而是具有国际化标准的。这样一种变革,必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的整个社会面貌。
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将决定我国今后经济体制的基本状况。这种经济体制的状况又将决定我国今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基本状况。不过,从现在来看,我们只能大致地知道这样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对于许多具体的东西,我们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们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和对事情的认识,从量的方面来说,需要改进和修正的比不需要改进和修正的要多得多,未知的比已知的要多得多。现代化对我国社会主义面貌的影响,在有些方面我们今天还可能想象不到。因此,只有当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基本定型和比较完善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比较确切地描绘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和特征。到那时,我们才有充分的把握说: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