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柴石滩水库已于2001年8月建成,自建成运用以来,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但由于资金等原因,配套灌区工程尚未实施,水库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从保证粮食安全、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保护高原湖泊阳宗海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灌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粮食安全;阳宗海;生态环境;必要性
1、概况
柴石滩水库是珠江流域规划中南盘江中上游梯级的龙头水库,具有灌溉、供水、发电、防洪和保护高原湖泊阳宗海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1640.40m,总库容4.37亿m3,有效库容2.55亿m3,为年调节水库。
柴石滩水库工程2001年下闸蓄水后,灌区的水源已经得到解决,但渠系工程至今没有建设,柴石滩水库农业灌溉、保护高原湖泊阳宗海的主要开发任务至今没有实现,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长期不能发挥,灌区工程建设对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阳宗海高原湖泊、提高区域抗旱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脱贫致富均具有重要意义。柴石滩水库灌区的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
2、灌区工程建设是充分发挥已建柴石滩水库工程灌溉效益的需要
2009~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宜良县受灾面积达29.43万亩,成灾24.2万亩,干旱绝收面积15.6万亩, 10万多人饮水困难。在如此干旱的年份,2009年柴石滩水库最高蓄水量36099万m3,2010年最高蓄水量38100万m3,还有极大的供水潜力。
宜良县隶属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该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作历史悠久,历来是云南省商品粮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所确定的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和《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49个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县市之一,也是昆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石林县北部的南盘江与巴江流域分水岭的丘陵区,是石林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由于该区域干旱少雨、旱灾频繁,目前除几处小型水库、塘坝外无骨干灌溉水源,现状农业生产能力低,灌区的土地、光热、低纬度高海拔等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灌区农业结构向特色、高产、高效方向调整的步伐。
柴石滩水库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灌溉,水库调节能力强,是柴石滩灌区的重要水源保证。但是由于柴石滩灌区工程尚未实施,水库的灌溉效益难以发挥,目前仅有电站尾水引水灌溉3.1万亩,约有24万亩耕地缺灌。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实施后,控制灌溉面积达到37.81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80%,对增强灌区抵御旱灾能力,促进农业向特色、高产、高效方向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修建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是充分发挥柴石滩水库灌溉作用的迫切需要。
3、灌区工程建设是保障灌区粮食安全供给的需要
目前,由于灌区工程未建设,宜良片31.54万亩耕地至今仍依靠一些小型水库、闸坝、泵站等进行分散灌溉,灌区渠系不配套,缺乏骨干工程控制,灌溉保证率不到40%,大部分耕地靠天吃饭,干旱现象严重,特别是北部丘陵地区,耕地分布高程较高,缺乏水源工程。宜良县人民生活口粮以大米为主,小麦和玉米仅为少量辅食,饲料用粮主要是玉米和豆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宜良县现状稻谷年产量5.17万吨,人均稻谷产量121kg/人,但人均稻谷消耗量约183kg/人,年外购量2.65万吨。为满足宜良县对粮食安全的需求和建设宜良县商品粮基地,需改善灌溉条件保证农业生产高产稳产、提高粮食产量。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建成后,水稻由亩均300~500kg增产到700~820kg,小麦由亩均100~180kg增产到350~400kg,玉米由亩均300~500kg增产到550~650kg;灌区建成后通过改善灌溉条件、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复种指数,宜良片稻谷年产量可增加4.8万吨,人均稻谷产量提高到214kg/人,每年可出售稻谷1.6万吨,商品率15.7%。通过柴石滩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可满足灌区粮食安全供给的需要。
4、灌区工程建设是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石林风景区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利用石林的知名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交通优势,2008年12月17日,农业部、国台办以农明字〔2008〕第151号文批准设立了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的全国第11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石林台创园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石林台创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荣誉称号,目前已成为提升昆明市与台湾农特产业合作发展交流水平的重要平台。目前,石林台创园核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在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效益提高及辐射带动周边农业发展等方面初具成效。园区种植业用地面积3.27万亩,主要以种植果树、苗圃、花卉等为主,现状园区亩均产值已经超过万元,土地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但由于台创园所在地区水资源缺乏,为优先发展台创园建设发展,促进两岸农民合作交流,现状石林台创园主要靠挤占下游灌溉用水维持,水源保障不足,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由于下游灌溉用水受到挤占,原来种植水稻区(是当地主要口粮)改种旱作物,致使下游群众利益受损。
石林片台创园建设发展迅速,由于缺水,不少高效特色农业项目被搁置或推迟,发展前景受水资源制约的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2003年以来园区规划范围内发生较大旱灾19次,累计造成0.16万人、0.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合计5333万元。柴石滩水库与石林片毗邻,具有向石林片供水的水资源条件,是满足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唯一可选的骨干水源。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建成后,石林片多年平均从柴石滩水库引水1306万m3,其中可为台创园供水500万m3,是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建设发展,带动石林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效益显著。
5、灌区工程建设是保护高原湖泊阳宗海生态环境的需要
阳宗海位于南盘江支流贾龙河以及支流汤池河上,属天然高原湖泊,平均水深20.0m,总库容6.14亿m3,但集雨面积只有192km2,现状承担沿湖工业用水和宜良坝子6万多亩农田的灌溉,平水年缺水量500万m3,遇到干旱年份,缺水情况更为严重。在柴石滩水库原设计中明确提出由柴石滩水库替代其部分灌溉任务,以保护其生态环境。但由于柴石滩水库灌区配套工程未建,且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造成阳宗海水面萎缩、水位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国务院批准云南的“桥头堡”建设战略,阳宗海保护已列为珠江生态屏障。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实施后,可通过自流灌溉替代阳宗海原有灌溉面积5.55万亩,减少阳宗海灌溉用水量3458万m3,使阳宗海水资源供需达到基本平衡,为保护阳宗海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6、结语
柴石滩水库建成后,因资金等原因其配套灌区工程一直没有建设,灌溉供水和保护阳宗海生态环境等主要功能一直未能有效发挥。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建设可充分发挥已建柴石滩水库的灌溉效益,有效增加宜良县和石林县的灌溉面积,提高灌区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保护高原湖泊阳宗海生态环境,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田亚南,张跃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灌区论文; 水库论文; 宜良县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高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