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自觉实践智慧与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若干基础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性问题论文,人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代中国的划时代转变,呼唤着以塑造自觉担当划时代重任的新人为宗旨的新人学。当代中国人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人学研究只有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指导下,才能摆脱先验人学的束缚和困扰,明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内容,真正担负起塑造承当划时代重任的当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结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划时代的历史转变。新的历史任务需要具备新能力的新人和新的人学。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问题的讨论虽几经曲折,而又不断以新的角度和命题出现的原因所在。针对原有哲学教科书体系忽视人的问题的缺陷,有人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的命题,用人的本质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来解释人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继而出现用主体性来解释人和人的历史发展的观点。进入九十年代后,人的问题又分别以人文精神和人学的命题出现。人文精神讨论中出现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人文精神与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核心的封建主义人文精神的对立;人学讨论中出现将人学等同于哲学并将哲学归结为人学进而归结为自我意识之学的倾向,与将人学作为哲学和历史观的一个分支,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一历史观命题作为人学的基本命题,从而取消人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倾向的对立等。这些对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现实的人的问题的研究,归结为旧有的哲学概念,使旧有的哲学概念成为研究现实人的问题的出发点。这就使旧有的哲学概念(那怕本来正确的哲学概念)成为先验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产生的人的本质上的个人本位主义与社会本位主义的先验两极对立,就是此先验研究思路的产物。
这种先验对立的人的本质观,无助于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权力本位主义等种种干扰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思潮,反而起了为之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无助于反而有碍于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生成与发展。这就暴露出人的问题的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不协调的根本缺陷。造成此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学研究没能真正做到从新时代新实践的全局这个哲学、人学及一切学说由以产生的现实根据出发,没能将人学研究置于反映新时代新实践真实脉搏的时代精神之精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而是从先验的哲学概念及其规定性出发,推演出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这个先验对立的人的本质,这种思路和结论很难与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规定固定化、先验化的先验人学划清界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扬弃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旧制度和旧实践的崭新时代的崭新实践。这崭新的实践是产生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基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从整体和根本上扬弃束缚各个学科发展和创新的旧观念的根本武器,是各个学科获得新时代气息和风格的普照之光。人学研究只有从先验概念基础回到现实实践基础上来,从盲目接受先验个人本位主义与先验社会本位主义两极对立的先验理念的支配,转变到自觉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上来,才能担当起培育新人的历史重任,才能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繁荣。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自觉实践智慧。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理论、人的全面发展观理论等这样几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领域所组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划分。通常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三个组成部分,这是以学科区别为标志划分的。世界观理论领域、历史观理论领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理论领域、人的全面发展观理论领域等四个理论领域的划分,则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的一般的理论层次,演化并上升到具体的个别的理论层次(以作为自由个体联合体之前提的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即此理论层次),这样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在逻辑关系着眼的,这种划分是与马克思本人建构其理论体系过程中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逻辑规律一致的,也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中产生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特点相符合的。从“由抽象到具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仅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会贯通,而且也有利于从学科区别和联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贯串着一个活的灵魂,即自觉地以自觉实践为最基本的根据和立足点,来分析解决世界观理论领域、历史观理论领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观理论领域、人的全面发展观理论领域等各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批判和扬弃从先验化、固定化和两极化的概念出发,强加给各个领域的先验固定概念和由此造成的两极化对立。
在世界观领域,马克思主义是以自觉实践为根据,来正确解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确立物质对于意识的第一性关系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关系,及物质和意识各自的辩证规律性。批判和扬弃先验的机械物质实体观和先验意识实体观,以及旧有两极对立前提下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范围的问题。但人们能否正确解决问题,却要看人们能否自觉地以自觉实践为根据来分析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自觉实践是解决基本问题的基本根据,二者不能混淆。在“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有人将实践上升到本体的地位,并以之取代物质本体,这显然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
在历史观领域,是以自觉实践为根据来正确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只有从自觉实践出发才能揭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及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才能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创造者。否则,便会颠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便会把神仙、皇帝看作历史的创造者,或者把某种神秘精神实体看作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观理论领域,是以自觉实践为根据来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必然趋势,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道路问题。从先验的实践概念和僵化的实践方式及不变教条出发,便不可能揭示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便会将社会主义的特定发展模式(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模式)固定化,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严重挫折。
在人的全面发展观理论领域,是以自觉的实践为根据来揭示自觉的人及其具有的全面的能力(多尺度统一的全面的能力),以自觉的实践为根据来揭示人的能力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形式、文化形式、政治形式等在自觉实践过程中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规律,防止从先验概念出发来研究人及其能力,将人的能力先验化、外在化,把科学人学变为先验人学,从而给人的能力的发展带来种种先验理性和非理性局限的错误倾向。
这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各领域中的、从自觉的实践出发来分析解决各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自觉的实践立场、自觉的实践观点和自觉的实践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即:自觉实践智慧。自觉的实践智慧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各理论领域都有各自的基本精神,各领域的各基本精神的共同精神实质即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自觉实践智慧。各领域的基本精神是自觉实践智慧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各理论领域及其基本精神和自觉实践智慧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会因时代的差别和民族的特点而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的特色。因而根据时代特点的变化,把握住三者的相互关系,对于完整准确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及其各理论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完整准确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更加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理论。“既要注意从总体上和科学体系上领会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注意从这一理论论述较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见1997年3月18 日《光明日报》)毛泽东在讲到完整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时,强调要把完整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各个理论领域,着重学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三者结合起来。邓小平在讲到完整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时也强调了同样的主张。今天,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要把握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领域和各领域的基本精神及自觉的实践智慧三者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自觉实践智慧对各理论领域的融会贯通作用,才能在“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上,真正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不仅对于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自觉实践智慧指导下,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不仅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重要性,而且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历史观理论、社会革命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提炼出各理论领域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力更生,德才兼备,及其共同实质——自觉实践智慧。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及其活的灵魂的几个方面。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体制相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方式。邓小平在解决发展道路问题的同时,把人的发展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0页,第3卷第380页)为此,他郑重提出了努力培育新时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更明确提出“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取得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并重的位置,一个与世界观、历史观、社会主义发展观并重的相对独立的当代中国人学的雏型已经形成。其基本精神和理论核心就是人的自觉能力的发展。所谓自觉能力,是指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相适应的能力。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具备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世界观理论、历史观理论、社会主义发展观理论、人的发展观理论所组成的理论体系,自觉的实践智慧是其共同的精神实质,这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广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它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意义,特别是其基本精神和活的灵魂,更具有贯通一切时代一切地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通性。这正是我们将自觉实践智慧称之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原因所在。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马克思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学科特点、基本内容和实践作用,加强人学研究上的国际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人学研究中的优秀成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这样一篇谈论人学问题的文章中,用大量篇幅谈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似乎有点文不对题,其实不然。我们是在时代转变和时代精神转变的条件下探讨人学问题的,能否确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人学,首要问题在于这种人学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是具有自觉实践智慧这样的时代精神,还是体现先验哲学理念这样的旧时代精神,这是关系当代中国人学建设之成败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三、以自觉实践智慧为活的灵魂的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领域之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自觉个体能力全面发展规律的学问。古今、中西人学都是以个体能力为研究对象。以自觉实践为根据来分析个体能力,便可发现,在什么是人的能力的问题上,存在着自觉实践能力与先验理性能力的对立;在人的能力发展规律上,存在着人的能力的自觉实践发展规律与先验理念发展规律的对立;在个体能力的作用即其历史使命也即人学的历史使命上,存在着自觉实践使命与先验理念使命的对立。以自觉实践为根据,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指导下,正确分析解决这些矛盾,是建立当代中国人学的基础性工作。
(一)关于人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自觉个体能力全面发展规律的学问,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一个与世界观领域、历史观领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观领域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个理论领域,它与其它领域一样共同贯串着自觉的实践智慧这个活的灵魂和基本精神。这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领域及各领域的基本精神与自觉实践智慧这个活的灵魂的相互联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把人学等同于哲学,或把人学归属于哲学,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或把马克思主义人学归结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都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共同点在于没有能解决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定位和学科定位问题。前两种错误在于混淆了人学学科与哲学学科的区别。后一种错误则在于其人学学科定位,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自觉的实践相互联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特点。以往妨害我国人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倾向是将人学等同于哲学或归结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并由此走上了一条以哲学概念为基础来研究现实的人的先验人学道路。它所导致的结果,或是将现实的个体的人,先验化抽象化为个体本位主义人学思潮;或是将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总和这个人的现实的社会本质,先验化抽象化为社会本位主义的人学思潮。这两种思潮所用的语言虽然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语言和现时代的语言,但其思想内涵及理论结果却往往是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或封建的道德理想主义。克服先验人学研究思路及其研究结论的消极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导地位,必须解决当代中国人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学科定位问题,这是当前人学研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关于人学的对象。人学以个体的人为研究对象,还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更确切地说,人学以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现实能力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还是以人的社会联合体能力为研究对象,这在当前的人学研究中并没有真正解决。人学应当以现实的个体的人、现实的人的能力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而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联合体能力,则更多属于历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领域的问题。研究个人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研究如何消除生产力总和的力量和社会关系总和的力量与现实个人的分离,使之成为个体全面发展能力,使个人能力从抽象相片面的局限中解放出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当然也是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问题。这里的个人当然是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个人能力是与社会联合体能力相联系的。理论领域和学科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交叉渗透性并不妨害各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别性和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所以要以个人能力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观,与关于私有制必然为公有制所取代的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关于以“自由个体联合体”为特点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观点等,不仅是一致的,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而且研究的侧重点又是相互区别的。
同样,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人的问题也都是以与消灭私有制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的“个体能力”为论述对象的,如毛泽东的“德才兼备”的能力,邓小平要求培育的“四有”新人的能力,都是指个体能力。
(三)关于个人能力的内涵问题。关于人的能力,从自觉实践出发和从先验理念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康德将人的能力区分为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但认为人的能力是受先验理性形式,即先验认知理性、先验道德理性、先验审美理性支配的,是以先验理性形式为根据的先验能力。当代中国人学也必须深入全面地研究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研究以自觉实践为根据,从自觉实践产生、并为了自觉实践、自觉推动实践发展的能力,即自觉的实践能力。严格讲来,“个人的自觉实践能力”或“自觉的个人的实践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对象。它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建设的又一项基础性工作。
(四)关于个人能力的发展规律。以自觉实践为基础来分析此问题,和以先验理念为基础来分析此问题,也将会得出不同结论。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等,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过程,人的能力从绝对理念产生,在绝对理念运动过程中展开,并最终回归绝对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等,都是人的实践能力的不同方面,它们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并通过推动实践的发展而使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实现。个人能力由先验的抽象片面能力,向自觉的全面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在盲目实践向比较自觉的实践直至自觉实践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的。实践也是历史的。旧有的实践方式将个人能力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相割裂,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成为外在于个人能力的神秘精神实体的力量,成为高居于个人能力之上并统治个人能力的先验力量,成为先验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等,从而造成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越是全面发展,而个人能力越是抽象、片面和相对贫乏的后果。新的自觉的实践方式在否定旧有实践方式的过程中,将先验精神实体力量回归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占有和支配,使生产力(包括科技力量)和社会交往形式及社会交往能力在自觉的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各个个体的全面能力,转变为各个个体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转变为推动自觉实践发展的自觉实践能力,从而使个体自觉能力经过自觉实践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建立起一种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和规律。先验认知理性、道德理性、审美理性,被人的自觉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及其发展规律所扬弃,它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则是描述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等的理性逻辑形式。个体能力经过自觉实践而实现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相互转化机制和规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个体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决定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于实践的自觉性程度,而实践的自觉性程度又是与人的能力的自觉能动作用在实践中的发挥相联系的。因而,对人的能力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必须重视自觉的实践智慧在提高实践的自觉性,提高人的能力发展的自觉性方面的能动作用。
(五)关于当代中国人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培育自觉的实践主体,推动自觉的实践发展为使命。自觉的实践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自觉的实践主体在当代主要表现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自觉的个体能力主要表现为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邓小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应具备以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为内涵的意志能力,高尚的道德自律能力,现代科技文化能力,严守纪律的他律能力,应具备自觉而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献身精神,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生活情趣,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团结协作精神等,这些无疑是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必备的能力。有了这样高素质和全面能力的自觉的社会实践主体,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样一个将全面培育人的能力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结合的方针,为新时期人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人学研究应沿着这个正确方向,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自觉实践方式运行过程中,个体能力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方式相互转化的具体规律,研究个体能力再生产与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关系,研究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生成的具体规律和条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觉能力的健康发展,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生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邓小平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