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硕果满枝头——常熟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熟市论文,硕果论文,枝头论文,扎实论文,创建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常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特别是1997年常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示范点”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提高市民素质、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创建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拓展创建空间,精心打造现代文明城市。在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去年一举夺得“六冠”: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县)市。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瞄准新的目标,召开了由3000多人参加的“双创”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杨升华号召全市人民:向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进军,打造现代文明城市,让千年古城更美丽,让百万市民更满意。
一、融入大局,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常熟市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政府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纳入政府及各部门的年度目标,健全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和7个专业工作组,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步步抓牢,环环扣紧,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市以“三创一建”为抓手,用现代眼光建设城市,用城市标准抓好农村,用市民要求培育农民,用文明理念打造社区,用满意程度衡量行风,实现城乡一体文明。把创建文明社区(小区)工作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安定有序、优美整洁、方便舒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创建文明行业(单位)工作同应对入世挑战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内部管理,打造诚信单位,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以一街五市场八店为重点,扎实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诚信经营,诚信服务,诚信兴业,擦亮城市“窗口”。花香蝶自来,筑巢把凤引。常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呈现出外资、内资、民资均创历史新高的喜人局面。今年1-7月,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79项、增资项目29项,同比分别增长65%和142%;新签内资项目81项,投资总额50亿元;新办私营企业1735家,同比增长25.1%,新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4.98亿元,同比增长56.9%。文明城市的创建,形成了服务中心、融入大局、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常熟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国民经济实现了较高平台上的新跨越。
二、打造形象,使千年古城扮靓做美做优
按照把常熟城市做大、做优、做美、做强的总体思路,努力塑造文明城市新的形象,突出城市个性,注重整体协调,使创建文明城市的旋律更美。常熟市在这方面高奏“三部曲”:
文明城市的前奏曲——城市规划。常熟市从长计议,远近结合,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突出“古城、名城、水城”特点,延续历史文脉,重点围绕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引进现代城市理念,抓好城市景观设计,使建筑与青山相映,城市与山水共辉,建设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交融,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的相互协调,人和环境的高度亲和,形成了“山上有景,山下有园,显山露水,城景交融”的“绿色城市”格局。
文明城市的协奏曲——城市建设。一是城乡交通路网改建全面推进,苏嘉杭和沿江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4国道常熟段创部级文明样板路取得实效。新老城区交通“瓶颈”得到解决。二是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海虞等5个镇建成省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王庄等4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任阳镇蒋巷村等5个村建成省级生态村。三是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区“拆违建绿”、“透山亮绿”工程成效明显。2年多来,投入近10亿元资金,实施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形成景随步移的三维立体景观。目前,常熟城市绿化覆盖率56.21%,绿地率55.12%,人均公共绿地15.3%平方米,在全国领先。去年,常熟成为全国第一个跨入“国家园林城市”的县级市。四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既保护先人和大自然赐予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又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先后建成博物馆、名人馆等“十馆一所”,今年又启动了新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片区等,使城市文化品位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
文明城市的交响曲——城市管理。常熟市在城市管理中,做到教管并重,依法行政,严明法纪,加强监督。教,就是组织开展“新世纪常熟人形象大讨论”,抓市民思想教育,发动市民参与管理,增强“常熟是我家,洁美靠大家”意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个个都是城市形象,使“讲卫生、爱清洁、守秩序、倡文明”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管,就是修订《常熟市市民守则》和《常熟市市容环境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同时,按照“十个不见”要求,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日”为契机,通过两次集中行动,全市出动劳力40多万人次;整治脏点9600处;清运垃圾4.9万吨,取缔露天粪坑2.5万只,城乡“脏乱差”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如今的常熟,天蓝地净,山青水秀,遍地葱绿,鲜花盛开,让人赏心悦目。
三、选优载体,使创建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在“三创一建”工作中,常熟市精心设计、组织活动载体,使之有“新鲜感”,对市民有吸引力,让市民成为活动主体,并通过活动陶冶情操,凝心聚力,提升素质,使创建活动富有生命力,常创常新。
站在发展的大局抓载体。常熟市把创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组织开展了“做致富带头人,当发展排头兵”、“志在富民,乐在奉献”、“常熟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等主题活动,使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抢抓机遇,心往率先处想,劲往强市处使,汗往富民处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经济跨越式发展。至今年1-7月,常熟市完成GDP198.46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财政收入22.94亿元,同比增长期23.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09亿元,增长48.7%。
站在群众的需求抓载体。常熟市把群众在环境、卫生、交通、治安、行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作为创建的第一要务,激发群众的热情,实现群众的利益。在综合整治城乡环境上,组织开展了“向脏乱差宣战,向不文明告别”、“清洁市镇、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等活动,通过抓改水、搞改厕、清死角、治脏点、纠违章等,使常熟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城市绿化上,组织开展“认绿、养绿、护绿”活动,并采取了拆房补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租地种绿、亮山增绿等措施,构筑了城市大绿地,荣获首届“江苏人居环境奖”,并使常熟城市绿化建设等11个项目获奖。在社区建设上,组织开展了“创文明社区、建美好家园”、“七进社区”等活动,使市民安居乐业。虞山镇颜港(枫泾)社区成为省级文明社区示范点。在维护交通秩序上,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创交通文明、建平安大道”等活动,初步形成了“车不堵、行有序、路平安”的交通文明环境。在文明村镇创建上,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户”评比、“新风杯”竞赛和“十个一”文明示范工程的文明新风“五进家”活动,优化了家风、村风、民风。任阳镇蒋巷村成为全国文明村。在行风建设上,组织开展了“万人评行风”、“诚信经营,服务于民”、“守信、守约、守纪”、“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使方塔街成为“全国购物放心、满意服务一条街”,使诚信立业、诚信立市成为各行各业永远的追求。在群文建设上,巩固文化特色基地、团队,发展特色文化;在重大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大型文艺晚会,举办了六届文化艺术节,每月举行一次广场文艺活动等,各类群众文化搞得如火如荼,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
站在稳定的角度抓载体。常熟在加大创建力度的同时,注意市民的承受程度,把握社会情绪,时刻维护稳定。在扶贫济困上,组织开展了“我为再就业献一计”、“假如我是下岗职工”的大讨论,多次组织“关爱与奉献”、“爱的奉献”等大型文艺义演活动、“真帮实扶薄弱村”和“结对扶贫帮困”活动,抚慰弱势群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稳定治安上,组织开展了“创三安、讲文明”等活动,抓防范意识,抓基础工作,抓严打斗争,抓群防群治,确保了一方平安,使常熟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