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1]2003年在《数据仓库技术在《金匮》文献整理和研究中的应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金匮要略方论》(以下简称《金匮》)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尝试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对《金匮》的文献信息全面进行整理和挖掘,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以此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现《金匮》的知识结构,为《金匮》的教学,提供一个师生共同讨论的信息分析平台,同时为《金匮》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为《金匮》的临床应用提供信息支持。 数据仓库是近数年来兴起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是数据库技术的一种新的应用,主要面向决策分析。数据仓库技术,目前被公认为最好的决策支持方案,其特点是对数据的合理储存,信息转化与集合,实现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以及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的实现。 本课题研究以“数据采集→信息储存→知识发现”为基本流程。 在“数据采集”阶段,以何任主编《金匮要略校注》为标准,提取出简体的《金匮要略方论》,作为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标准版本;理论数据库与方剂数据库标引所涉及的理法诠释参考《金匮要略讲义》五版教材;标引主题词表选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信息研究室研制开发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信息储存”的处理过程,是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发的“中医药基础数据库系统”为平台,在中医书籍库系统、中医理论库系统、中医方剂库系统、中医现代文献库系统等建立和完善的前提下,根据《金匮》的文献特点,对《金匮》全文进行存储、解析、标引,并将近13年的以《金匮》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文献的摘要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进行结构化处理,建立《金匮》全文数据库(简称全文库)、《金匮》理论数据库(简称理论库)、《金匮》方剂数据库(简称方剂库)、《金匮》现代文献摘要数据库(简称现代文献库)。 建成的《金匮》数据库,力图实现对《金匮》全方位的信息处理。各分库分别具有如下功能: ◆全文库:全文浏览;自由词检索。 ◆理论库:主题词精确查询;关键词模糊查询;查询结果分类集中浏览;对《金匮》理论信息纵向和横向的统计分析。 ◆方剂库:主题词精确查询;关键词模糊查询;查询结果分类集中浏览;对《金匮》方剂各方面信息的统计分析。 ◆现代文献库:主题词精确查询;关键词模糊查询;查询结果分类集中浏览;对《金匮》现代研究文献的目的、方法、技术、结果等诸多信息的集合。 “知识发现”是数据仓库技术的最终应用目标。系统对《金匮》文献全方位的整理和挖掘,获得规律性信息,为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帮助。本课题根据系统运行结果,对以下内容初步进行了探讨: 1 《金匮》理论知识结构的发现与讨论 以“《金匮》文献,主要论述了哪些主题?”为例,看数据库系统对《金匮》理论知识结构的整理情况。这个实例讨论的思路是从《金匮》的整体理论文献出发的。此方法和步骤还适用于从《金匮》的某一篇章、某一病证、某一治疗出发的各种思路。<WP=5> (1)查询《金匮》理论库,共获得398条主段主题记录,集合得到213条主题列表,主题由“主题词”捆绑“副主题词”来表达,其中“主题词”反映的是知识点,“副主题词”反映的是知识点所属的知识层面。 (2)通过纵向的主段知识点关系集合表明:“病证”是《金匮要略方论》讨论的绝对重点,占据所讨论主题的91%,包括了15个大类的疾病,其中又以“运化疾病”为最多,其次为“血津液疾病”,其它还有“妇人疾病”、“神志及脑疾病”、“外感热病”、“肌骨骼疾病”、“虚劳”、“呼吸疾病”、“耳鼻喉疾病”、“肿瘤疾病”、“泌尿及男性生殖疾病”、“虫疾病”、“皮肤疾病”、“损伤中毒疾病”等类别;诊断、治疗、预防、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知识点仅占所讨论主题的9%,但这些方面的讨论都贯穿在病证主题的讨论当中。 (3)再分别进行横向的知识层面关系集合,通过“仅限主段”与“不限主段”的比较分析,总结出《金匮》的以下特点:①以疾病的治疗为主要内容;②治疗内容中包含有辨证过程,特别重视疾病的诊断,尤其重视脉诊;③对疾病的特征表现有较为详实的描述;④单纯对病机的阐释较少,多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连带提及。 (4)再通过知识点和知识层面的互动交叉分析,建立点、线、面结合的《金匮》理论二维网状数据结构,这样,就比较清楚地理顺了《金匮》理论知识结构。 (5)根据二维网状数据结构,系统提示我们,《金匮》在内科病证的界定方面,在内科具体病证方面,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很有可能有完备的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遣药组方系统思维,甚至可能具备在“辨证思维体系”方面的整体结构。而进一步结论的产生,则有待我们利用数据库系统深入地做下去。 2 《金匮》方剂数据库知识发现与讨论 (1)金匮方剂的一般分析 《金匮》方剂库所有方剂共219条,除去重复使用者共171种。系统统计分析共涉及病名种类109种(涉及消化系统等15个系统的疾病),病机种类205种(包括不同组合),证候158种,病因70种(包括不同组合),病位86个(包括不同组合),立法198种(包括不同组合)
张胜昔[2]2004年在《从《金匮》方现代应用信息分析看《金匮》学术的继承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金匮要略方论, 以下简称" 金匮" 是中医经典着作之一, 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结合的奠基之作 .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过调研发现 ,近年来临床中医师们运用" 金匮"的治病方略应对大量的疾病, 疗效卓着,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素材 ,并以医案的形式记载下来.然而, 对这些资料系统, 深入的总结、 分析, 梳理和论证工作却鲜有人涉及 ,充分采集和利用这些临证文献数据 ,把它们转换成有价值的, 可以再次开发的信息, 用于学科发展的决策支持.这是本课题的立意所在.课题研究运用数据仓库技术 ,Datawarehouse DW 手段, 以我校中医学信息研究室研制的, 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为指针, 对" 金匮" 现代相关医案全文进行存储、 解析、 标引, 最后,导入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进行运算分析。 实现多层面, 多角度的查询、 信息汇总、 信息分析,并将结果与" 金匮" 历史资料进行比较 ,实现信息发掘和知识发现 .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为文献收集、 解析、 标引、 信息化存储 、数据分析。总结: 具体工作如下:1 搜集整理 1994 初~ 2002 年底, 所有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上发表的、 有关〈金匮〉 的论文计5,294篇文献2 从中筛选出与 "当归芍药散" 和" 桂枝茯苓丸" 两个方剂相关的所有医案计274条, 518个诊次, 613个方案 ,涉及53本医学期刊.3 在Access97 数据库上把这两个 <金匮> 效方相关医案作标引、 解析, 实现信息化存储.4 导入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进行运算分析, 实现病种, 辨证, 治则, 组方, 用药等相关内容的查询, 主题集合 ,信息统计, 方药分析 ,并进行了医案库功能调试.5 对比历史资料, 探讨了< 金匮> 学术思想, 特别是两个< 金匮 >常用方剂应用思路的一些继承和发展的动向.6 在标引, 解析工作的基础上 ,制定了中医医案现代文献标引解析细则规范.研究结束时, 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1 二方的中西医适应病症 ,症状体征, 舌脉表现 ,病因 ,病机 ,证候, 立法, 方药等的一般信息统计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原文献缺省的相关内容.2 从一般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的某一层面深入 ,在组合查询的基础上, 实现专题信息统计分析 ,探讨了二方在某类(某些) 病症治疗中的应用思路.和原文献比较 ,近年当归芍药散证最突出的变化趋向是:1 适应症的扩展: 凡证属肝郁脾虚、 气滞血瘀、 湿浊阻滞和血虚血瘀证之痛证 、水肿、 带下、 症瘕、 泄泻 、眩晕、 痴呆、 鼓胀等均可应用, 而痛证仍旧是本方第一位的适应症。 本方用治水肿的实践提示某些难治性水肿除了从脾虚湿困辨证外 ,从水血相结, 肝郁脾虚的角度辨治可能有很好的疗效, 而以本方治疗痴呆 ,不仅原书未载, 后世也较少提及亦为近年本方的拓展应用。2 对病因、 病机 、证候分析有所侧重。 在〈 金匮〉 原文献的病因、 证候、 病机的基础上,更重视气血瘀滞和水 、湿、 痰、 瘀互结的病理机转。3 药味应用趋势, 在现代临床应用时多保留原方药味 ,现代常用白芍、 于土中泻木、 以<WP=6>2 从〈 金匮 〉方现代应用信息分析看〈 金匮〉 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契合柔肝健脾的大法 ,方药立法在原方补脾柔肝、 健脾利水、 利水渗湿 、养血活血的基础上更重视其疏肝 、行气、 活血的运用。 应用时常加入健脾、 活血、 利水、 止痛、 疏肝药、 增强某个层面的方剂作用趋向。本方是〈 金匮〉 治疗、 水与血结, 的代表方剂 ,融柔肝, 健脾之功用为一身 ,通过调理肝,脾两个气血关系密切的脏腑, 调节水与血的生成、 运行、 输布障碍、 方药虽简、 却与相关病症的病因、 病机、 病位丝丝入扣 ,故应用广泛 、疗效卓着, 临证运用时把握住水, 血相结的病机与肝, 脾两藏的侧重,据之调整两组药味的比例,可以执简驭繁,拓展应用。和原文献比较 ,近年桂枝茯苓丸证最突出的变化趋向是。 1 广泛的适应症: 桂枝茯苓丸原方仅用于妇科妊娠期之症病下血, 现代临床有很大的拓展,调研发现 ,本方仍最多用于妇科, 其次是内科、 男科、 外科 、骨伤科、 产科、 皮科。 凡证属气滞血瘀、 血瘀成积、 血瘀痰凝的症瘕 、石瘕等肿瘤类疾病 、痛经、 不孕、 带下病、 产后恶露不绝等妇科经带胎产病症、 胸痹、 心悸等心脉疾病 ,癃闭、 淋病等泌尿和男性疾病 ,以及头痛、中风、 眩晕等脑部疾患 ,皆可斟酌使用。 2 对病因 、病机、 证候分析的侧重: 在〈 金匮〉 原文献的病因 、病机 、证候的基础上, 近年较重视血瘀痰、 湿、 凝的病理机转, 这与本方善于治疗症瘕等肿瘤类疾病有关 ,将本类疾病和痰瘀病机联系起来, 并以本方辨治是现代医家对 〈金匮〉 水与血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之一。 3 药味应用趋势: 在现代临床应用时基本药味与原书差别不大, 多保留桂枝 、茯苓、 桃仁、芍药、 丹皮等药。 而由于本方多用治症病等有形结聚, 以血瘀成积立论, 故常用赤芍“ 于血中活滞” 此与当归芍药散不同。 本方基本药味可分为气分和血分两组药, 前者以苓桂健脾化气利水 ,后者以芍 、丹、 桃活血祛瘀, 桂枝斡旋其间, 协同两组药味增强相应作用,是该方拓
王勇[3]2006年在《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代表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们鲜活生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名老中医,继承与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加快中医事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加速培养当代名医,已经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启动了“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本课题是其分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挖掘方法研究”(2004BA721AO1HO4)的一部分。当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主要表现为师带徒、文献整理和专家系统研制叁种形式。“师带徒”的模式有其局限性,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当前它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问题。如何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仍将是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中医药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建设、中医药信息网络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虚拟中医药研究机构以及中医药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应该紧随时代的脉搏,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1.目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本研究提出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新思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以数据库为载体,实现学术思想的数字化和系统化整理,以网络为传播途径,实现学术思想的快速、广泛的传播,使学术思想的教育作用最大化,使更多的学者受益。本课题拟从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入手,尝试在传统的学术思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以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方法进行探索。2.方法与结果2.1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本课题首次对任应秋治《伤寒论》的学术特点与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并归纳出其治《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体系。任应秋治《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早期推崇陆渊雷,践行中医科学化;师承柯琴,主张六经为百病立法;效法柯、徐,分类研究《伤寒论》;以经学启蒙,治伤寒如治经。任应秋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体现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叁个方面,其中以文献研究为重点。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伤寒”和“伤寒论”的认识、对“叁阴叁阳”的认识、伤寒学派的研究以及《伤寒论》学习方法的研究。
丁侃[4]2012年在《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示研究》文中认为方剂是由药物配合组成的医方。据统计现存有名和无名方剂20余万首,记载于2000余种中医古籍中,以古代的书面语言形式存在并传播。知识表示是指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与知识关联起来,以便于识别和理解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前提和基础,任何知识组织方法都要建立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上。自然文本中所记述的知识是由多个概念集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一定的关系而构成的,学者们对文献的理解也是通过对相互关联的一组词的分析理解,然后获得一个完整的概念。文献中的一个词通常不能表达某个完整概念,往往是一组词的相互关联,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我们把中文文本中这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称之为知识元。知识管理发展的趋势显示,人类知识处理经过了以篇为单位的文献处理时期,正在进行以数据库为单位的信息处理时期,将要进入以知识元为单位的知识处理时代。历代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内容众多的方剂学知识,既包含有海量的关于疾病治疗的方法和经验,又蕴涵着丰富的中医学理论。面对这样一座恢弘的知识宝库,我们一方面为这些珍贵方剂知识得以传承至今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爬梳文献的艰难过程倍感无奈。传统的古籍整理手段以及知识获取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中医学继承发展的需求,古籍知识利用难的问题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二十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管理理论在古籍整理工作中的应用,催生了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的发展,古籍方剂中由于蕴含大量中医学证法方药间规律性的知识,并因其知识自身结构性较强,成为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的一个热点,数据挖掘这一方法被介绍到中医药研究中最早所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是与方剂相关的。然而就目前见诸报道的研究成果,尚达不到知识服务的水平,距离语义检索、知识发现等高级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随着"e-Science"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知识发现方法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既有数据基础上发现新知识成为科学研究新的范式,这样就对古籍自然文本向科学数据的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在中医古籍数字化领域的应用长期得不到深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古籍产生的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内容、结构复杂,各种关系的命题不清晰,蕴涵的复杂逻辑关系得不到充分表达。若要借助于计算机帮助实现对古籍知识的获取,就必须建立一种深入文献内部的知识组织方法。将古籍数据由自然记载形式过渡到适合计算机处理的表示形式,建立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知识结构和语义关系网络,在对知识合理表示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获取。传统古籍整理做章句的方法,以及编撰类书的工作经验提示我们,古籍文本中同样存在着可被抽取和单独管理的知识单元(知识体、知识元)。因此通过对中医古籍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构,揭示中文文本中蕴含的知识和信息,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基于此,柳长华教授结合多年来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经验,结合传统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这一指导中医古籍资源深入开发的新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使得对中医古籍知识的管理,由间接的文献层面深入到直接的知识层面。本文以中医古籍方剂知识元研究为核心,拟通过对古籍文献中知识元的抽取与标引,结构起以知识体为单元的知识组织体系;通过对语义成分间关系的标引,关联起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语义网络。从而构建起以知识元为核心的知识表示体系,并尝试对该体系采用形式化的手段进行表达。主要内容包括:一、通过对《五十二病方》、《肘后备急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方论》、《普济方》、《医方考》、《祖剂》、《古今名医方论》、《汤头歌诀》、《绛雪园古方选注》,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丹溪心法》、《本草纲目》、《傅青主女科》、《临证指南医案》等30余种包含方剂知识的各类古籍文献体例的研究,在分析方剂知识特征的基础上,对方剂知识体、知识元存在于古籍文本中的各种形式进行系统梳理。1、古籍方剂知识特征(1)从文献学角度分析: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现为内容众多、分布广泛、重复性高、相似度大、体裁多样、版本差异等特点。(2)从科学数据角度分析:中医古籍方剂知识存在自然语言的高度歧义性、概念间语义关系复杂、数据缺失等问题。2、方剂知识体与知识元在古籍文本中的存在形式(1)方剂知识体聚类出现;方剂知识体与其他知识体相关出现。(2)方剂知识元分散分布;方剂知识元聚合分布。二、参照中医古籍方剂语义元数据规范,对方剂元概念所指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通过对古籍方剂知识体、知识元进行结构化定义,为知识体、知识元的抽取和标引提供客观依据。1、中医古籍方剂语义元数据体系中医古籍方剂语义元数据体系包括10个核心元数据:“方名”、“出处”、“功用主治”、“组成”、“制法”、“用法”、“加减”、“方解”、“附方”、“附案”,及在此基础上的扩展规则。2、知识体、知识元结构化定义BK:=<ID, LC, RS, BKT, BKC, BK, RBK, KC>EK:=<ID, LC, RS, EKT, EKC, EK, EB, KC>叁、从古籍文献中分析抽取出典型的方剂知识体、知识元,将自然文本中逻辑统一的数据分割成可以独立管理的知识单元(知识体、知识元二级),结构起以知识体为单元的知识组织体系,并以此作为方剂知识语义网络研究的素材。四、对知识元构成要素——语义成分,进行归纳、分类,厘清各种语义类型,从而规范中医方剂知识领域内的各种概念。对语义成分进行合理分类,可以为高效、简洁、可理解、低歧义的形式化表达奠定下重要基础。1、定义了中医古籍方剂知识领域25种语义类型方剂、方类、药物、炮制、剂量、单味药、病证、证候、病因病机、治法、经络、脏腑、部位、食物、时长、时点、频率、器具、火候、规格、时令、地域、人群、人物、书籍。2、对概念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比较。五、通过对方剂知识中各种概念间关系的研究,定义各种语义关系,将古籍中的方剂知识抽象为命题化的表述形式,并对各种运算和推理规则进行设计和定义。1、定义了中医古籍方剂知识领域46种语义关系等同关系、属分关系、整部关系和为数众多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包括:组方关系、炮制关系、用量关系、代用关系、功效关系、治疗关系、导致关系、表现关系、配伍关系、祖衍关系、合和关系、归经关系、君药关系、臣药关系、佐药关系、使药关系、鉴别关系、先煎关系、后下关系、包煎关系、单煎关系、溶化关系、冲服关系、溶媒关系、赋形关系、药引关系、包衣关系、制时关系、制程关系、制火关系、制器关系、贮器关系、规格关系、用时关系、用频关系、用程关系、适用关系、禁忌关系、刊载关系、编着关系、创制关系、发挥关系、评按关系。2、对容易混淆和产生歧义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说明。3、尝试给出部分命题的推理运算规则。六、建立面向中医方剂知识领域的符号命名规范,对知识体、知识元、语义类型、语义关系进行命名;建立面向中医方剂知识领域的符号运算规则体系和符号推理规则体系,符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知识表示体系形式化表达的工具。1、知识体、知识元符号命名2、语义类型符号命名规则3、语义关系符号命名规则七、将中医古籍方剂知识领域各种语义关系分别纳入关联含义和关联对象两种分类体系下,进行比较研究,以进一步实现对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的精确化定义。并对其符号命名规范进行验证与修正,从而设计出最为合理适度的符号表达方式。八、利用以上构建的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示体系,对方剂知识进行解析,通过从具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献中抽取方剂知识体、知识元,并对其进行标引,示范方剂知识解析的方法和步骤,并以此验证该知识表示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起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示体系,借助于该体系,实现古籍方剂知识从描述性原始信息向含义准确、结构合理的科学数据的转化。
贾恒[5]2011年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止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呕吐是一种内科常见的临床病证.其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呕吐也是在治疗肿瘤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常见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这致使广大患者恐惧治疗、放弃治疗。目前国内外对防止呕吐的中药复方研究较少,尚无专治呕吐的中成药物,西药虽有疗效较好的抗呕吐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但其价格昂贵且本身也有头晕、腹泻、便秘等副作用导致难以普及。因此探究中医防止治呕吐药物成为目前医药工作者共同目的。目的本课题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古今治疗呕吐的方剂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发现他们对于呕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等方面的共性认识,揭示出古今止呕方剂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并为中医方剂的信息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古今止呕类方为研究样本,共收录1348首主要针对呕吐治疗的方剂,通过数据的预处理完成数据的规范化准备工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采用Excel建库,主要包括古方止呕数据库、期刊文献止呕数据库以及近现代名医名家止呕数据库。通过引入数据挖掘分析中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频繁集等算法,对包括药物频数、药组、药对、归经、四气在内的多项关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频数分析,我们发现古方止呕数据中使用比重最高的前15味药物是生姜、陈皮、甘草、半夏、人参、茯苓、白术、丁香、厚朴、干姜、藿香、肉桂、大枣、木香、砂仁,其中生姜、陈皮、甘草、半夏、人参、茯苓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40%。期刊文献止呕数据中使用比重最高的前15味药物是半夏、生姜、茯苓、陈皮、白术、竹茹、大枣、甘草、代赭石、党参、旋覆花、砂仁、甘草、黄连、人参,其中半夏、生姜、茯苓、陈皮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40%,且半夏的使用率高达77.13%比生姜的使用率高出28个百分点。近现代名医名家止呕数据中使用比重最高的前15味药物是半夏、陈皮、生姜、茯苓、竹茹、黄连、白术、厚朴、藿香、紫苏、代赭石、枳壳、党参、吴茱萸、大枣,其中半夏、陈皮、生姜、茯苓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40%,且半夏的使用同样高达70%以上。2.通过药物归类属性频数分析,古方止呕数据中使用比重最高的药物归类属性为补气药、理气药、温里药在7347次药物使用次数中使用次数的总和为3323次,使用率为46%。期刊文献止呕方剂数据中使用比重最高的药物归类属性为补气药、温化寒痰药、理气药,其使用频率总和为45%。近现代名医名家止呕方剂中使用比重最高的药物归类属性为理气药、补气药、化湿药,其使用频率总和为36%。3.通过数据挖掘聚类与关联规则的计算方法,我们挖掘出了治疗呕吐的核心药对是“半夏-生姜”的组合,药组为“半夏-生姜-茯苓”的组合,并进一步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出药物与证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我们探究了四气与归经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绝大多数药物归为脾经且为温性药物。结论将数据挖掘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医方剂领域,可以对方剂资源进行数字化与量化考核,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由电脑自主处理数据资源,能够使所得知识结论更具客观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掌握祖国医学中对于治疗呕吐疾病的经验与方法。同时也能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客观而详实的理论支持。在所得数据结论中我们发现一部分结论与既往所得临床和理论经验不相符合,这说明对于数据的结构化和数据挖掘的方法上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必要。此外,本研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所收录的方剂可能有不全、错误或遗漏的地方,这些整理工作有待日后的进一步修改完善。
庞博[6]2012年在《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1.1通过Weka (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软件的应用,重点探索贝叶斯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应用前景,进一步探索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学术流派发展的有效方法;1.2应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和继承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1.3引入循证思路,形成适合中医学特点,借助集“规范化采集”“网络化存储”“标准化处理”“多元化挖掘”四位一体的中医医案信息化共享平台,探索由“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研究多元化途径。2方法2.1数据采集以施今墨学术流派具有明确传承轨迹的4位医家,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诊治的糖尿病医案为研究对象。参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要求的病例采集格式,采用统一设计、标准规范、项目齐全、重点突出的病例信息采集表观察、采集、转录一般资料、病史资料、刻下症、体格检查与四诊资料、理化检查资料、中医诊断、证候诊断和立法、处方用药、辅助疗法与医嘱及医师临证思辨经验、语录。2.2数据录入对符合规范的病例信息采集表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14.0.6112.5000进行双人双录入,其后转化为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等统计分析要求的数据格式。2.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应用规范统一的病案采集表并经过统一培训控制采集质量,双人双录入,逐条核对控制录入质量,借助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译程序控制数据质量与数据结构转换质量。3.4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采用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对D性别,E年龄,G应诊医师,J诊次,K病案类型,N主诉,Q刻下症,S舌象,T脉象,U既往病史,X空腹血糖、餐后血糖,AB病因,AC西医诊断,AD中医诊断,AF中医证候,AH证素,AJ治法(归约),AK处方,AL处方药物,AM主方,AN剂量,AO药味,AP剂型等项目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数据频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应用Weka3.6软件对Q刻下症、AE中医诊断(归约)、AG中医证候(归约)、AH证素、AJ治法(归约)、AL处方药物、AM主方等“病-证-症-法-方-药”核心属性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关联等分析。应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ce Analysis System, CPIAS)(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信息研究室研制中)网络版对4位医家典型医案的相对药量、药性、药味、归经、方剂功效、筛选功效、症状重排、证素、筛选证素、方剂证候进行个案分析。3结果3.1纳入情况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遴选,研究纳入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以下简称4位医家)诊治糖尿病病例938例,其中初诊414例,复诊524例,回顾性病例487例,前瞻性病例451例。施今墨诊疗病例23例,其中初诊12例,复诊11例;祝谌予诊疗病例337例,其中初诊121例,复诊216例;吕仁和诊疗病例447例,其中初诊203例,复诊244例;赵进喜诊疗病例132例,初诊病例78例,复诊病例53例。共收集4位医家诊疗经验包括辨证要点、病因分析、病机变化、治法思路、遣方用药特色与经验等共计1904项,其中施今墨诊疗经验59项,祝谌予诊疗经验1015项,吕仁和诊疗经验503项,赵进喜诊疗经验327项。3.2描述性分析结果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患者男性475例,女性463例;患者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年龄中位数为55岁,平均年龄为55.56±12.290岁;初诊共计出现口渴多饮等48个症状;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的392个月,最短的3天,平均73.41±71.821月;共计出现2型糖尿病等60个西医诊断疾病及消渴病等59个中医诊断疾病及脾痒(期)、消渴期、消瘅期3个疾病分期,其中前3位的是:消渴病930例,占总数99.04%,消渴病肾病249例,占总数26.52%,消渴病·风眩215例,占总数22.90%;共计出现久病正虚等13个病因,其中前3位的是久病正虚121例,占总数29.23%,饮食不节78例,占总数18.84%,情志不舒62例,占总数18.84%。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疲乏等259个症状,其中前3位的是:疲乏332例,占总数35.39%,视瞻昏渺249例,占总数26.55%,口渴多饮154例,占总数16.42%;共计出现细脉等56个舌象、脉象;共计出现气阴两虚等138个中医证候,其中前3位的是:气阴两虚334例,占总数35.57%,肝肾亏虚264例,占总数28.12%,经脉不活195例,占总数20.77%;共计出现血瘀等49个中医证素,其中前3位的是:血瘀776例,占总数82.73%,肾730例,占总数77.83%,肝692例,占总数73.77%;共计出现活血等98个中医治法(归约),其中前3位的是:活血806例,占总数85.93%,益气620例,占总数66.10%,健脾595例,占总数63.43%;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降糖对药方等125个中医处方主方。其中前3位的是:降糖对药方257例,占总数27.40%,狗脊饮子121例,占总数12.90%,当归补血汤106例,占总数11.30%;共计出现丹参等365个中药药物,其中前3位的是:丹参626例,占总数66.74%,黄芪513例,占总数54.69%,地黄402例,占总数42.86%;医案处方汤剂921例,蜜丸2例,水丸14例,中成药1例,外洗3例;医案处方最大剂量60付,最小剂量1付,平均剂量为13.96±4.375付;医案处方最大药味数36味,最小药味4味,中位数15味,平均药味数为14.70±3.151味。3.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结果施今墨医案以“阴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5.65%,Kappa值0.7767,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57条,如以脏养脏->尿多(0.917)等(括号中为条件概率值),其父项(节点)与子项(节点)之间互相关联并形成一定规律,如茯神->不寐->心->茯苓,体现了茯苓、茯神与心、神证素和不寐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气阴两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6.86%,Kappa值0.7315,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002,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1.0433)、疲乏(0.5515)、大便秘结(0.4878)、小便浑浊(0.4869);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山药、黄芪,党参、黄芪,五味子、黄芪,天花粉、山药、黄芪,麦冬、黄芪,绿豆衣、天花粉,山药、玄参、黄芪,山药、五味子、黄芪,天花粉、黄芪,玄参、黄芪,瓜蒌子、天花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祝谌予医案以“调气活血方(黄芪)”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9.41%,Kappa值0.9773,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68条,如健脾->肾(0.995)等,再如经脉不活->寄生->续断->夜尿频多,体现了寄生、续断与经脉不活证候和夜尿频多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山药”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9.91%,Kappa值0.5661,并得出药-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0.9998,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0.9771)、腰痛(0.9476)、遇劳加重(0.8744)、弦脉(0.8203)、口渴多饮(0.8146)、尿多(0.771)、大便溏(0.7271)、紫红舌(0.6176)、善太息(0.5521)、食欲不振(0.5504)、腻苔(0.4971)、头痛(0.4875)、烦热(0.4829)、滑脉(0.4643)、疲乏(0.4614);SimpleKMeans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调气活血方(黄芪)+桑寄生、鸡血藤,类别2为降糖对药方+桑寄生,类别3为降糖对药方+温清饮,类别4为降糖对药方+生脉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芩、黄连,黄芪、黄连、黄芩,北沙参、五味子、麦冬,玄参、麦冬、五味子,地黄、苍术、丹参,黄芪、玄参、葛根,黄芪、玄参、葛根,地黄、苍术、丹参,葛根、丹参,苍术、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吕仁和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70.6935%,Kappa值0.4122,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98条,如消症->鬼箭羽(0.901)等,再如茵陈->栀子->清热->火热->解毒->毒,体现了茵陈、栀子与火热、毒证素和清热、解毒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丹参->活血->血瘀->消症->鬼箭羽->细脉,体现了丹参、鬼箭羽与活血、消症治法以及血瘀证素和细脉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散结”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4.18%,Kappa值0.76,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5764,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荔枝核(2.618)、夏枯草(1.6079)、土鳖虫(0.9953)、桃仁(0.7243)、鬼箭羽(0.7023)、乌药(0.6656)、山药(0.6571)、太子参(0.5925)、瓜蒌(0.5773)、紫苏梗(0.5322)、红景天(0.4631);药物EM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滋阴清热生津为主的玄参、知母、地黄、黄连、葛根,类别2为以赤芍疏肝益肾为主的牛膝、狗脊、枳实、白芍、枳壳、川断、杜仲、柴胡,类别3为以益气活血、理气和胃为主的丹参、丹皮、枳实、枳壳、川芎、太子参、佛手、香橼,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川断,类别5为以补肾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牛膝、狗脊、续断;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桃仁、红花,丹参、当归、黄芪,牡丹皮、狗脊、丹参、川牛膝,续断、川牛膝、狗脊,赤芍、枳壳、白芍,当归、黄芪,川牛膝、续断、狗脊,续断、狗脊,杜仲、狗脊,续断、川牛膝,枳壳、枳实,丹参、牡丹皮、狗脊、川牛膝,赤芍、白芍,白芍、赤芍,枳实、赤芍,赤芍、丹参、牡丹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赵进喜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3.13%,Kappa值0.8489,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81条,如消渴病肾病->解毒(0.83)等,又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北沙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枳壳之间的2条直线条件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网络关系,揭示气虚、气阴两虚、气滞与理气治法和北沙参、枳壳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少阴阴虚体质”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0.15%,Kappa值0.5109,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皮肤瘙痒(2.0101)、急躁(1.6854)、咽喉不利(1.2308)、口干(1.1764)、遇劳加重(0.8922)、咽干(0.8128)、目眩(0.6759)、憋气(0.5439)、消瘦(0.5396)、视瞻昏渺(0.4876)、自汗(0.4857)、气短(0.4734)、腰膝无力(0.4694);药物Simple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以益气养血、利水渗湿为主的加味当归补血汤,类别2为以益气升陷、为主的加味升陷汤,类别3为以清热养阴、活血散结为主的降糖方,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泄浊解毒、为主的芪归升降散,类别5为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为主加味四逆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僵蚕、姜黄、蝉蜕,当归、僵蚕、姜黄,蝉蜕、僵蚕,白芍、柴胡、赤芍,土茯苓、川芎、当归,黄芪、当归、川芎,川芎、当归,荔枝核、鬼箭羽,丹参、白芍、赤芍,赤芍、白芍,当归、黄芪、土茯苓,姜黄、当归,丹参、鬼箭羽、葛根,荔枝核、葛根,丹参、黄连、葛根,白芍、赤芍、柴胡,土茯苓、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土茯苓,鬼箭羽、丹参、葛根,黄连、葛根,葛根、丹参,地黄、葛根,当归、黄芪,柴胡、白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此外对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典型医案4例共7诊次进行基于宏观量化技术的CPIAS个案分析,得到相对药量、综合药性、综合药味、综合归经、筛选功效、症状权重、筛选证素、方剂证候等信息。4结论研究采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进行了有益探索,挖掘了学术流派名老中医思辨规律定量数据,证实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系统,临床经验丰富,大量总结工作亟待开展;基于“以人为本”“点面结合”“常变兼顾”“量性双重”思路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能;基于循证思路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探索。
赵杰[7]2017年在《孙桂芝教授论治肿瘤学术思想及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孙桂芝,1937年生人,籍贯山东。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中国癌症康复会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孙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已经40余年,中西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在中医肿瘤界具有较高声誉。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学术思想渊源、全面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内涵、详细分析了其治疗肿瘤的特色治法,并以病案为依据阐述了其辨治各种肿瘤的学术观点。临床研究以方药为线索,基于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人机结合等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分析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证治规律,进而总结其学术思想,并通过采集孙桂芝教授临证病例,形成前瞻性病例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验证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形成其辨治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获得名老中医专家本人及传承人的高度认可,成熟度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目的]1.系统总结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渊源、内涵及临床经验,凝炼孙桂芝教授论治肿瘤的学术思想,阐述其诊疗特色。2.系统研究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经验,重点对其用药经验进行总结,藉此探讨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学术思想。3.观察和验证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孙桂芝教授辨证论治大肠癌经验的稳定性可靠性,并进一步补充完善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临床经验,形成孙桂芝教授中医诊疗大肠癌方案。[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①跟师实践通过跟师临诊,仔细观察老师四诊方法,认真做好跟师笔记、撰写月记,并对典型及复诊病例进行详细记录,分析老师用药经验和辨证思路,探索老师临证用药规律。②研读经典认真研读老师所列中医古籍书目,虚心向老师请教,结合临床认真书写经典学习心得,夯实中医药理论功底。③访谈回顾通过与老师访谈和整理老师本人及同门前辈的着作、发表的学术论文,探求老师学术思想渊源,深入理解老师学术思想。④临床应用将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主动用于临床,进一步总结和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并在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2.临床研究部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及人机结合的研究方法。①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近10年孙桂芝教授诊治大肠癌处方数据库,以大量临床病例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②通过建立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前瞻性病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前瞻性66例经孙桂芝教授诊治的大肠癌患者结构化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1.理论研究(1)学术思想渊源孙桂芝教授于1972年入门中医,通过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曾受诸多中医名家授业,逐步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学会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掌握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通过反复研读经典着作、查阅医学期刊、跟随专家抄方学习等方式,不断夯实中医理论,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与其曾经跟随着名肿瘤专家余桂清教授和段凤舞教授学习和工作经历密切相关,深得二位名师的真传,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科研实践有所创新。工作中善于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注重将临床的发现通过实验研究予以验证,以达到理论上的升华;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通过临床与科研相互促进,二者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了学术水平,对其学术思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孙桂芝教授学术思想立根于岐黄理论,兼纳各家学说之精华,受余桂清和段凤舞二位老专家影响最大。学术思想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勤学善记、严谨治学以及渊博通达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基础,形成于临床经验积累和科研探索,最终形成了扶正祛邪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2)学术思想内涵气血为本,重视脾肾: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生与人体气血关系密切,肿瘤正气虚损之本在于气血失调。气血生成有赖于脾肾,即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的共同作用。故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宜从调补气血入手,健脾益肾、补气生血是具体治法。痰瘀为标,癌毒是根:血气不平,癌毒从生。肿瘤的发生是在正气亏虚或失调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内外因素激化而成为癌毒。癌毒内蕴,津液输布不畅,聚而为痰浊;癌毒盘踞,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停而为瘀;癌毒耗伤正气,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也能致瘀;癌毒痰瘀纠结,常常郁而化热,形成热毒内壅;癌毒阻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谷津液,可致湿浊内生;癌毒盘踞,不断掠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导致五脏六腑失去气血津液濡润,以致正气亏虚;正虚邪盛,又易致恶性肿瘤迅速生长、扩散及转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孙桂芝教授认为癌毒是肿瘤之根,是病因病机的关键因素,病理产物“癌毒”一旦蕴育而成,即推动本病的发生、发展,贯穿疾病始终,在恶性肿瘤病机变化及转归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形之邪癌毒,导致人体气血津液失调从而表现为有形肿块,具有质地较硬、发病迅速、易肿易溃等特点,与痰瘀性质相关,因此痰瘀为标。中西汇通,病证结合:孙桂芝教授善于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注重将临床的发现通过实验研究予以验证,以达到理论上的升华,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结合中西医理论,提出“在肿瘤诊疗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是必要的和有效的”的观点。在肿瘤的诊治过程中,首先深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病位的肿瘤选用相应类别的方剂和药物。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主诉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选方用药。并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肿瘤选用相应药味,将辨证与辨病完美结合。攻补兼施,复方多法: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治病求本、审证求因、综合分析,选取适当的治疗手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既要以攻毒之品以祛邪抗癌,又要时刻考虑保护患者的正气,在治则上采取扶正祛邪兼顾的策略,将多种治法有机配合,选方用药上攻补兼施,方中有方,药中有补有攻。治疗肿瘤时主张攻补以适事为度,用药宜平和之剂,不过用大补之药、大毒之药,治疗应采取复方大剂以全面地兼顾病情。在一张方子里,集众味于一方,融数法为一炉,一张方子的药物往往多达二十余种,然而法度森严,井然有序,不同药物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扬长避短,注重整体综合调节,整个处方多靶点、多途径发挥疗效,从而收到常法难以企及的效果。天人相应,既病防变:孙桂芝教授善于将“天人相应”、“治未病”的思想理念运用到肿瘤的防治中,对促进肿瘤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肿瘤的治未病思想在于既病防变,即肿瘤根治术后适宜调摄,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其复发,特别是春秋两季尤为重要。春季自然界阳气上升,人体内的肿瘤细胞也会在春季活跃起来,因此需要在春季用药物来提高正气抵御病邪的复苏。秋季阳气下降,人体常易受凉燥之邪侵袭,秏伤人体阳气,致正气亏虚,机体免疫力下降,肿瘤细胞易乘虚而入。因此,在秋季也要服用中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防治肿瘤复发转移。身心同调,综合以治:孙桂芝教授强调“治身在于动,治心在于静”,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心情开朗,树立与肿瘤抗争的决心,达到最有利的治疗效果。在临证中语言诙谐幽默,善于用生活中的常识举例,深入浅出地将肿瘤防治中的一些知识讲给患者,既让患者理解了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目的和意义,也让患者听后心情豁然开朗,正确选择肿瘤治疗方法。老师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将肿瘤比喻成敌人、把肿瘤治疗的叁个重要方法手术、化疗、放疗喻为“正规军”的“叁大战役”,化疗就是化学战,放疗就是原子战,将中医药治疗比喻为人体的“公安部”,为人体能够正常运转进行日常的保驾护航。她说:“中医中药就是小米加步枪,虽针对肿瘤的治疗不如西医手术、放化疗效果那么猛烈,却一样可以战胜肿瘤这个敌人,保持人体的长治久安。”循经施治,靶向治疗:中医肿瘤的诊治多属内科范畴,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多以脏腑辨证为主。孙桂芝教授熟谙中医基础理论,不仅擅长脏腑辨证,更将各种辨证方法融会贯通。其辨治肿瘤学术思想之一即是将经络理论灵活运用于肿瘤的辨证治疗中,达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孙桂芝教授特色治法总结软坚解毒法:包括软坚散结消其形,清热解毒折其性,专病有祛邪专药叁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为病理物质异常积聚形成的局部肿块,质地较硬,为有形之邪。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在祛邪法中首重软坚散结之消法,其代表药对为“炮山甲、鳖甲”。孙桂芝教授利用穿山甲走窜之性通经活络通其瘀滞,再配以鳖甲软坚散结化其有形之结聚,二者相须为用,“无坚不摧、无结不散”,是其治疗肿瘤的关键药物。其次,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病性属热毒,治宜清热解毒之品苦寒直折,清解郁蕴结聚之邪毒,所以清热解毒法是肿瘤祛邪的重要治法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清热解毒药不仅能够抗炎减毒抗癌,还能调整机体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清热解毒法的代表药物主要有重楼、菝葜、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等。孙教授认为:这几味清热解毒药物具有广谱抗癌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必用药物。此外,还从气、血、津液叁大方面将孙桂芝教授特色治法总结为调气六法、治水五法、治血二法。调气六法包括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补气法,实脾补肝法,健脾补气法,疏肝理气法,理肠胃之气法(升降消调胃气法、提壶揭盖调大肠气机法),理下焦之气法;治水五法包括泻肺利水法、益气行水法、通阳利水法、健脾利水渗湿法、温阳化饮法;治血二法包括健脾益肾补血法和益气活血法。(4)孙桂芝教授学术思想应用临床经验是孙桂芝教授论治肿瘤学术思想的具体应用。根据孙桂芝教授对不同部位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基础方、祛邪方及验案举要叁个方面总结了孙桂芝教授从肾辨治脑瘤、从肺肾辨治肺癌、从热毒辨治鼻咽癌、从肝辨治乳腺癌、健脾益肾法辨治食管癌、实脾法辨治肝癌、祛腐生肌法辨治胃癌、从肝脾辨治胰腺癌及胆囊癌、扶正解毒辨治肾癌和膀胱癌、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从肝论治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治疗肿瘤放化疗并发症的经验。2.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临床经验研究在系统总结孙桂芝教授论治肿瘤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两个部分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基于孙桂芝教授临床诊治大肠癌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形成的电子病历、处方信息及前期课题研究中的病例数据,初步总结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的辨证及用药经验;第二部分是本人在跟师学习期间,对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进行的较系统的应用观察研究,进一步完善孙桂芝教授辨证论治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形成孙桂芝教授中医诊疗大肠癌方案,同时验证其经验的稳定性。(1)基于临床用药的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证治规律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老师辨治大肠癌的用药经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从药物功效看,处方数据库中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补虚药居首位,说明补益虚损是孙桂芝教授比较重视的治疗方法,第二、叁大类为清热解毒药和活血化瘀药,二者所占比例无较大差异,与居第一位的补益药相差也不悬殊。其他如利水渗湿药和理气药所占比例基本相同。说明孙老师治疗大肠癌并非一味进补,而是攻补兼施。②将各类药物按功能具体分类后,排在前4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补气药、清热解毒药、补阴药、破血消症药。发现补虚药中又以补气药为第一位,其次为补阴药,说明大肠癌气阴两虚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孙老师辨治大肠癌以补气养阴作为扶正培本之法,清热解毒和破血消症为祛邪之法。③根据中药的功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方法多样,体现了她擅长复方多法的特点。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法、益气活血法、消肿散结法、利尿利湿法、散结止痛法等。④从药物的使用频次、剂量及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看,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遣方用药涉及332味药物,根据出现频次归纳总结了20味最为常用药物,分别为醋山甲(2180)、甘草(2134)、鳖甲(2124)、黄芪(2110)、重楼(1739)、大血藤(1616)、北败酱草(1518)、太子参(1457)、白花蛇舌草(1372)、藤梨根(1385)、白花蛇舌草(1372)、鸡血藤(1278)、麸炒白术(1246)、酒黄精(1223)、枸杞子(1199)、金荞麦(1168)、虎杖(1081)、土茯苓(1045)、酒女贞子(956)、醋鸡内金(927)、清半夏(915)。单味药物使用剂量均为常用量,结合其煎服方法为“一剂药服用两天,每次服用50~100ml”的情况,说明孙老使用药物剂量偏轻,这与大肠癌患者多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的情况相符,体现了孙老大病缓治的治疗思路。此外,最常用的20味中药中扶正类药占40%,祛邪类药占60%,体现出孙老师在扶正祛邪相结合治疗大肠癌的过程中,更注重祛邪的学术特点。所有处方中,药物四气分类上,频次由高至低排列次序为:寒、温、平、凉,极少使用热性药物。说明孙桂芝教授处方用药寒温并用,总体偏平、凉,这与其对肿瘤病性属热的认识相关。药物五味分类上,频次由高至低排列次序为:甘、苦、辛、咸、酸。按药性理论进行分析,说明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多用味甘、苦、辛、咸、淡的药物。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体现了辨治大肠癌扶正培本的思想;苦能清泄火热、燥湿、坚阴,辛能行气行血,咸能软坚散结,淡能利水渗湿,说明大肠癌具有湿、热、瘀、滞互结的特点。⑤通过社团划分法,根据药物之间关联密切程度,划分出4个类别的常用处方,从4个常用方组成看,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处方主要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滋阴为扶正培本之法,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祛邪之法,每方均注重使用调胃气的药物,体现了其重视胃气的学术思想。⑥为进一步明确药物组成的层次关系及配伍规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平台,多层次网络算法,分别计算4个处方的核心方药及药物加减,挖掘分析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核心处方和药物配伍规律。根据方证对应关系,采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分析出孙老师辨治大肠癌常用证型有4个,分为湿热蕴毒型、瘀毒互结型、脾虚气滞型、气阴(脾肾)两虚型。4个证型也体现了大肠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证候表现,初期正气充足,多为气血瘀滞、湿热毒蕴所致,以抗癌消瘤为主;中期正气尚可,兼有湿、瘀、热毒等征象,祛邪兼以扶正;后期属正虚邪实,故治以攻补兼施;晚期正气耗伤,气血亏虚为主,治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软坚散结,重在扶正培本。常用对药有:“醋山甲、醋鳖甲”、“重楼、白花蛇舌草、菝葜、金荞麦”、“藤梨根、虎杖”、“生蒲黄、蜂房”、“全蝎、蜈蚣”、“生麦芽、醋鸡内金”、“大血藤、北败酱草”等。根据研究结果发现,“气虚”“阴血亏虚”“热毒”、“瘀血”、“痰湿”、“气滞”为大肠癌主要证候要素。说明大肠癌病因病机主要以“气、血、津液”的失调为叁条主线。气机失调,则表现为:气虚、气滞;血行失调,则表现为:血瘀、血虚;津液的失调,则表现为:湿邪内蕴、痰浊内阻、阴津亏虚。临床中各种证候之间又经常相兼存在。大肠癌的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血阴亏为本,热毒内蕴、气滞痰瘀为标。当治以补气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同时也表明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是孙桂芝教授防治大肠癌学术思想的核心内涵,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是其基本治疗原则。(2)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在初步挖掘整理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证治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66例前瞻性大肠癌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再度总结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临床经验,以验证前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完善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证候临床表现特征,形成孙桂芝辨治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结果发现:①通过核心方比较,并结合处方功效特征相似度比较,前瞻性研究病例所获得的四个分类与非前瞻性研究病例的四个分类基本吻合,能够形成前后一一对应的关系。说明前瞻性病例研究结果与非前瞻性病例研究结果拟合度较高,提示前期数据挖掘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②采用卡方检验,通过计算类别与症状间的p值,筛选p<0.05(代表类别-症状两者间相关性很强:这个症状和这个类别关系很紧密)密切关联的症状,得到各类别特异性症状信息,结合与孙桂芝教授访谈,将专家临证思辨认识与临床实际数据相结合,得出孙老师辨治大肠癌常用4个证型“湿热蕴毒型”、“瘀毒互结型”、“脾虚气滞型”、“气阴(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表现特征,进一步总结完善了孙桂芝教授辨治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形成并验证了临床有效方药的构成、适应症和随症加减等内涵,从而形成孙桂芝教授中医诊疗大肠癌方案。[结论]孙桂芝教授学术思想立根于岐黄理论,兼纳各家学说之精华,受余桂清和段凤舞二位老专家影响最大。学术思想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勤学善记、严谨治学以及渊博通达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基础,形成于临床经验积累和科研探索,最终形成了扶正祛邪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学术思想内涵包括:气血为本、重视脾肾;痰瘀为标、癌毒是根;中西汇通、病证结合;攻补兼施、复方多法;天人相应、既病防变;身心同调、综合以治;循经施治,靶向治疗。特色治法包括:软坚解毒法、调气六法、治水五法、治血二法。其学术思想应用体现在其从肾辨治脑瘤、从肺肾辨治肺癌、从热毒辨治鼻咽癌、从肝辨治乳腺癌、健脾益肾法辨治食管癌、实脾法辨治肝癌、祛腐生肌法辨治胃癌、从肝脾辨治胰腺癌及胆囊癌、扶正解毒辨治肾癌和膀胱癌、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从肝论治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治疗肿瘤放化疗并发症的经验。临床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近10年孙桂芝教授诊治大肠癌处方数据和前瞻性病例资料,通过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及人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导师辨治大肠癌的证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孙教授辨治大肠癌以“气虚”“阴血亏虚”“热毒”、“瘀血”、“痰湿”、“气滞”为主要证候要素,大肠癌病因病机主要以“气、血、津液”的失调为叁条主线,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血阴亏为本,热毒内蕴、气滞痰瘀为标,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是孙桂芝教授防治大肠癌学术思想的核心内涵,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是其基本治疗原则。孙桂芝教授运用气血津液辨证符合大肠癌病机演变规律,能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孙桂芝教授辨证论治大肠癌经验是稳定的和可靠的,形成了其辨治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导师经验提供了客观依据。
高菲霏[8]2013年在《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仁和教授叁型四候法治疗慢性肾炎数据资料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肾脏病及其病程终阶段的终末期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其病死率、治疗成本高,知晓率、治愈率低、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各类肾脏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如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肾性蛋白尿,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衰退等。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下中医药已进入现代化进程,面对当下海量的临床数据资料,数据挖掘等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这一进程中的促进因子,其在包括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工作的中医药各领域发挥了独具特色的优势作用,本文目的是希望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寻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规律。临床研究以收集到的经吕仁和教授叁型四候法治疗的203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数据源(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处方用药等),依托肾脏病数据库,运用计算机挖掘技术重点探索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型、临床主要症状与处方用药,中医证型与处方用药之间的关系及药物潜在配伍规律。研究发现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气虚为主,主证以肾气阴虚为主,标候以血脉瘀阻最多;四候证型多兼夹出现。关联分析结果:证型间关联结果:血脉瘀阻候与叁证型间存在密切关系;肾气阳虚证、肾阴阳俱虚证则分别与血脉瘀阻候、痰湿内停候存在密切关系;血脉瘀阻候与肝郁气滞候、血脉瘀阻候与痰湿内停候存在双向强关联关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联结果:主证肾阴阳俱虚、标候血脉瘀阻与轻中度镜下血尿、蛋白尿存在双向强关联规则;药物与实验室指标关联结果:仙鹤草、穿山龙、牛蒡子、莲子肉、当归、鬼箭羽、叁七、川牛膝、茜草、紫草、丹皮等与血尿关系密切;倒扣草、猪苓、六月雪、黄芪、牛蒡子、石韦、芡实、萆薢、山药等与蛋白尿关系密切;当归、猪苓、莲子肉、生黄芪等与浮肿关系密切。与血尿、蛋白尿均关系密切的有黄芪、莲子肉、女贞子、太子参、牛蒡子、仙鹤草、穿山龙、川牛膝等;与蛋白尿、浮肿均关系密切的有猪苓、石韦等;药物间关联结果:双向强关联规则的药组有:生黄芪、女贞子;生黄芪、太子参;生黄芪、莲子肉;莲子肉、女贞子;炙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女贞子;莲子肉、石韦;仙鹤草、叁七;太子参、女贞子、生黄芪;龟板胶、鹿角胶;石韦、芡实、金樱子;鬼箭羽、川牛膝;紫草、茜草;构杞子、黄精;猪苓、茯苓、石韦、萆薢;炒枳实、炒枳壳、柴胡;柴胡、白芍;穿山龙、牛蒡子;川芎、鬼箭羽、丹参、川牛膝;丹参、丹皮;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白花蛇舌草、连翘。研究表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吕仁和教授叁型四候法治疗慢性肾炎病例数据的知识发现上是可行的,其挖掘出的规律符合临床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提示意义。数据挖掘方法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探索研究临床规律的作用前景非常广阔。
薛飞飞[9]2008年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肝郁脾虚证研究》文中提出中医学是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几千年的传承为中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而从这些资料中发现新的知识是中医科研的目的之一。数据挖掘是从数据库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非平凡的过程,它融汇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数学、数据库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和方法。证候研究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证候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本研究以肝郁脾虚证为切入点,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肝郁脾虚证的古今文献进行了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认知肝郁脾虚的辨证论治规律,也为证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学上的探索。研究目的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无论是古医籍还是现代期刊文献都为证候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都以零散的形式,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文献或资料中。本研究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发现肝郁脾虚证证候的一些普遍性规律,为肝郁脾虚证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探索。研究对象1、以《中华医典》中“肝郁脾虚证”、“肝郁证”和“逍遥散方证”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集。2、以现代期刊中的“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集。研究方法用数据挖掘中的方法之一——数理统计为挖掘工具,如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古文献中肝郁脾虚证和肝郁证,以及现代期刊中的肝郁脾虚证的数据进行挖掘试验,从而发现并总结规律。研究结果1古代文献1.1肝郁证数据挖掘试验频数分析:情志因素如恼怒、思虑为肝郁证常见的病因;胸胁胀痛(闷)、腹胀(痛)、呕吐为肝郁证常见的症状;乳房疾病和胁痛在肝郁证所占的比例最大;逍遥散类方和柴胡疏肝散是肝郁证常用方剂;白芍、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是肝郁证常用中药;弦、沉、涩叁种脉象是肝郁证的常见脉象;情志过极和误用温热之剂是肝郁证最主要的禁忌。在有性别记录的医案中,肝郁证常出现于女性。因子分析:古代文献中肝郁证的主要兼证为肝气犯胃、肝郁脾虚和肝郁化火。逍遥散方在古代文献的肝郁证中应用比较广泛,理气、清热、化痰类药也是治疗肝郁证常用药物。1.2肝郁脾虚证数据挖掘试验频数分析:肝郁脾虚证症状频率超过10%的有胸胁胀痛(闷)、月经不调、脉弦、食欲不振、身热、乏力、腹胀(痛)、骨蒸潮热、口渴、烦热、呕吐、嗳气、急躁易怒、口苦。因子分析:古代文献中肝郁脾虚证的主要兼证为肝气犯胃、肝郁脾虚和肝郁化火和虚热证。卡方检验:与肝郁证相比,肝郁脾虚证中月经不调、食欲不振、身热、乏力、便溏、脘痞、面色萎黄、口渴等症状出现几率较高;而肝郁证的腹胀(痛)、便秘、头痛、腰背痛(酸、胀)、善太息、苔白腻等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2现代期刊2.1临床科研资料频数分析:总体和几种疾病的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最多的前5个症状都为:腹胀(痛)、胸胁胀痛(闷)、脉弦、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和便溏,只是顺序稍有不同。古今文献相比,古代文献中各症状的出现率整体明显低于现代文献中各症状出现频率,症状比较分散,而现代文献记载的症状比较集中。卡方检验:肝病肝郁脾虚证频率高于其他疾病且有显着意义的症状有:乏力、面色萎黄、善太息、情绪抑郁;胃病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有: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胃脘痛;肠道疾病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泄泻、肠鸣、善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腹胀(痛);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情绪抑郁、脉涩/细、善太息、肠鸣。判别分析:乏力、面色萎黄和胸胁胀痛对肝病的贡献度较大;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胃脘痛对胃病贡献度较大;便溏、腹胀和泄泻对于肠道疾病贡献度较大;情志抑郁、善太息和脉弦涩对抑郁症的贡献度较大。对肝病、胃病、肠道疾病中几种疾病分别做了判别分析,并建立函数式,通过系数估计了各个症状对各种疾病的贡献度。2.2动物实验资料神经内分泌和中医肝脏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于神经递质类指标而言,海马和杏仁核往往结果相反,特别反映在CA1区和BLA。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系统的变化比较一致,神经肽在各部位都呈升高的趋势,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指标在各部位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可以由此推断慢性束缚应激大鼠在临床上更接近于中医的肝郁脾虚证,逍遥散的调节呈现出区域选择性、时相性和双向调节作用。结论:1、古代文献中肝郁脾虚证和肝郁证症状组成基本相似。肝郁证常见的兼证为肝郁脾虚、肝气犯胃和肝郁化热。2、现代文献中,腹胀(痛)、胁肋胀痛(闷)、脉弦、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和便溏6症在各病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都很高,可以看作是肝郁脾虚证的核心证候,说明疾病各自的症状特点,并未掩盖总体证候特点。3、各病的肝郁脾虚证依然呈现着各自的特点,因此需建立疾病之上的共性标准及基于疾病的个性诊断标准。4、通过判别分析,对肝病、胃病、肠道疾病和抑郁症的肝郁脾虚证初步建立了计量诊断函数,为肝郁脾虚证的规范化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5、以方测证,现代文献中记载的肝郁脾虚证造模方法比较成功,逍遥散的调节呈现出区域选择性、时相性和双向调节作用。
付先军[10]2009年在《中药归经(肺经)理论和肺系方剂配伍规律的解析及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新的海洋药用资源大大增加,丰富了海洋中药的资源种类。如何加快研发速度,将海洋新的药用资源尽快应用到临床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海洋中药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的化学成分以及粗提物的分离提取和药效研究等层次,不能解决海洋中药研发中面临的应用问题。本论文根据海洋中药几千年的发展规律,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和对海洋中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新的科学技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鉴陆地中药的发展轨迹,采用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选择归肺经中药及肺系方剂的研究作为突破口,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样本量的中药化学与生物药效信息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数百种归肺经中药及肺系方剂化学成分、临床功效、药理作用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数十万条,创造性的引进数据挖掘及化学信息技术,结合化学成分分析、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等实验方法,解析并验证中药归经作用与方剂配伍规律,进行了以下的研究:1.通过文献检索,对归肺经中药化学成分、临床功效及药理作用信息的分析与知识挖掘,总结归肺经中药在化学成分构成、临床功效及药理作用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1)化学成分类别方面,归肺经中药归经作用的主要药效成分可能与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及甾体类化合物相关,还可能与Fe等微量元素有关;(2)临床功效方面,止咳、利咽、润肺功效与归肺经作用的关联程度最高,其次是平喘、祛痰;(3)药理作用方面,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归肺经中药中最常见,而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与归肺经作用的关联程度较高。通过实验研究,对典型归肺经中药桔梗进行了成分分析及其药理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归肺经中药无机元素,验证了数据挖掘结果。将这些规律应用于海洋植物中药归肺经作用的预测和评价,准确率较高。2.通过文献检索,采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的挖掘技术,对肺系方剂中药组成及其配伍规律,以及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肺系方剂化学成分类别的构成情况及可能的配伍关系,尤其是君臣佐使药化学成分构成特征。结果发现:(1)从用药情况看,肺系方剂所用中药大部分归肺经,不归肺经的中药多与归肺经中药配伍;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是肺系方剂中应用最多的药物;(2)从方剂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看,肺系方剂主要药效成分可能与萜类、生物碱及甾体成分有关,而君药成分可能与生物碱、黄酮成分有关,臣药及佐药成分与萜类及甾体类成分有关,使药成分多与萜类、生物碱及甾体有关,其中君药、臣药成分在肺系方剂组方中具有重要意义。3.对比归肺经中药及肺系方剂主要化学成分构成,萜类、生物碱、甾体类成分可能是归肺经中药及肺系方剂的主要药效成分;结合君臣佐使药的化学成分构成特点及肺系方剂组成中药的归经构成情况,肺系方剂组方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先考虑归肺经中药,在应用不归肺经中药时要配伍归肺经中药;二、组方时应考虑含萜类、甾体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中药;治疗肺咳病及咳嗽症状时可以考虑含萜类化合物的中药,治疗气喘症状时可以考虑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中药;叁、在确定组方中药或化学成分配伍关系时,君药多考虑含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臣药、佐药可以考虑含萜类及甾体类化合物中药;使药可以考虑含萜类、甾体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思路的可靠性,从海洋藻类植物中药肺系方剂中筛选了高频四味药团昆布、海藻、干姜、细辛的配伍,符合肺系方剂的组方设计思路和中医组方配伍原则;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辅用昆海姜辛汤可以提高临床总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以上的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海洋中药研发可以增加研发的针对性,尤其是归经理论的研究应用可以更好的确定海洋中药药效靶向系统,而复方配伍组合可以提高其药效,缩短其研发周期,使海洋新的药用资源可以更快、更加安全有效的进入临床应用;为海洋中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让海洋中药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及成分研究数据资料的大量积累,数据挖掘技术和化学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祖国传统医药的又一新思路,数据挖掘技术和化学信息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将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数据仓库技术在《金匮》文献整理和研究中的应用初探[D]. 刘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2]. 从《金匮》方现代应用信息分析看《金匮》学术的继承和发展[D]. 张胜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3].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D]. 王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4]. 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示研究[D]. 丁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5].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止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D]. 贾恒. 贵阳中医学院. 2011
[6]. 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D]. 庞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7]. 孙桂芝教授论治肿瘤学术思想及从气血津液辨治大肠癌临床经验研究[D]. 赵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
[8].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仁和教授叁型四候法治疗慢性肾炎数据资料的探索性研究[D]. 高菲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9]. 基于数据挖掘的肝郁脾虚证研究[D]. 薛飞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0]. 中药归经(肺经)理论和肺系方剂配伍规律的解析及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 付先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现代中医论文; 中医论文; 丹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