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多少外汇储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汇储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7月我国政府外汇储备已达356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不仅引发了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其规模适度性的讨论,而且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最近一段时期,它甚至成为美、日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一个直接理由。那么应如何看待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中国需要多少外汇储备?
经济实力和外贸增长的体现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有的外汇资产。它既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结果,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封闭运行,对外经济交往甚少,造成外汇储备稀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我国对外经济往来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外汇储备也呈现逐年增长势头,到1990年我国外汇储备已出现110.93亿美元的结存。1994年为了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加速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政府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调低人民币汇率,实行汇率并轨,极大改善了我国外贸和引用外资的制度环境,使我国国际收支进入了持续顺差的良好状态,外汇储备也随之和到了快速增加。据统计资料,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量为212亿美元,外汇体制改革后,1994年底该数字增到516.20亿美元,增幅达143.50%,其后外汇储备以每年新增百亿美元,甚至数百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2002年中国加入WTO运作,外资顺差虽有所下降,但资本项目顺差增幅较大,当年外汇储备余额仍达2864亿美元,今年7月这一数字又刷新为3565亿美元。
外汇储备是怎么增长的
从数字上看,中国的外汇储备确实惊人。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管理需要,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供给具有某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性。
从理论上说,一国外汇资产应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拥有的外汇资产。由于我国从1994年起,对居民个人外汇允许其开立外币账户自行保存外汇,但对企事业单位的外汇收支则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对外汇银行则实行外汇周转限额管理。使我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实际包含了本应属于企业和银行的大部分外汇,形成了外汇储备的“准全民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纯官方性”,因此,与实行意愿结汇的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庞大,而企业、银行持汇量则相对很少,全国拥有的外汇总量实际远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政府一直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为其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在我国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外贸、外资连年增长的形势下,被迫大量从市场吸纳美元外汇,以保证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维持在1∶8.27左右。这种宏观上的主动调控措施,客观却造成了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
此外,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前,我国政府对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对外经济交易有着种种严格管制,例如,在商品贸易方面,政府采取退税,信贷支持等手段鼓励出口创汇,而对进口则实行许可证、配额等制度加以限制;在资本流动方面,政府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则对本国资本向外流动执行着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以限制资本流出;在个人外汇方面,鼓励个人将外汇调回国内,但对个人的外汇提用和汇出实行着较严格的数量管制。一系列管制措施虽说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是必要的,但这些措施客观都造成了我国外汇收支的进多出少,使外汇储备得以增加,可以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我国严格的外汇管制所形成的。
外汇需求呈现新特性
随着中国对世贸组织条款的履行,对外经贸往来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外汇需求亦会随之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在需求上呈现一些新的特性。
进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压力增大。今后,我国在贸易上继续执行奖出限入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更多地开放国内市场。由于近年我国国内经济增长强劲,对进口有强大的需求,所以从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看,不断增大的进口需求必然会造成对外汇储备的更多消耗。事实上,今年一季度我国商品贸易已出现了10亿美元的逆差,贸易顺差45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的34%,可见,进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压力正在呈现。
资本项目逐渐放开对外汇储备需求增大。开放资本项目,允许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已大为增强,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国内企业,银行乃至个人对外投资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景观,资本的大量外流必然导致外汇储备的耗减。
人民币实施自由兑换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增大。人民币实现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的完全自由兑换是我国既定的货币目标。充足的外汇储备既是一国货币走向自由兑换的必备前提,也是一国货币实现自由兑换后坚定货币信心和保障货币汇率稳定的物质条件。因此,人民币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作基础,才能保证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实现和安全,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声誉。
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对外汇储备形成了新的需求。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抵御和化解金融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事实证明,1997年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就是凭借其严格的资本管制和强大的外汇储备使中国逃过大劫,保证了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局。香港政府也借由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及政府的声援,成功击溃国际投机者的攻击,保住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和港币的国际地位。可见,在国际经济环境变数较多,经济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保障一国经济金融安全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