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海洋与国际政治_海军论文

近代以来的海洋与国际政治_海军论文

海洋与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代论文,海洋论文,政治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各国在寻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如何估计海洋的作用,认识上并不一致。国与国之间对水域的争夺不亚于对陆域的争夺,而某些国家对陆域的争夺也往往利用海域上的优势,使矛盾尖锐化。因此,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世界海洋新秩序如同建立陆地新秩序一样刻不容缓,其中发达的海洋国家应率先采取实际行动。本文就海洋在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述以浅见。

一、海洋功能的发挥是近现代国际政治体系形成的主要前提之一

人类较全面地认识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自觉地利用海洋来实现国家向外扩张的目标,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西欧是资本主义发祥地,也是资产阶级运用国家力量争夺海洋的出发地。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它的海上威力初露锋芒。17世纪,英国在同荷兰三次大规模海战中,摧垮荷兰威震海洋的地位,为自己称霸海洋铺平了道路。在18世纪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英国依靠强大海军及其它海上力量的优势打败了法国,开始掌握了世界许多海区的制海权。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海洋上与英国抗衡,英国独霸海洋的角色一直扮演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在这一个多世纪中浩瀚的海洋对英国国家威力的增长有何作用?

1. 奴役和贩卖非洲黑人,增加资本原始积累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奴隶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到1770年,西欧国家贩卖黑奴的半数由英国的船只运载,共计5万名。当时北美洲英国殖民地中有50万名黑奴,几乎都是英国商人贩卖与装运过去的。同年,仅利物浦用于奴隶贸易的船只就达96艘,到1792年竟增到132艘,每年给英国带来30多万英磅的纯收入。惊人的利润诱使英国无视国际上停止贩奴的呼声,从1795-1804年,利物浦商人运奴高达323,770人,伦敦商人运奴为46,505人,布里斯托商人运奴为10,718人,到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奴隶法案止,英国在几百年的奴隶贸易中获得了难以计算的暴利,“奴隶贸易是它进行原始积累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8页)。

2. 垄断海上贸易,攫取惊人利润

由5,000多个岛屿组成的不列颠群岛,其地理位置恰好在欧洲与美洲各国间交通的中途,它又是西南欧至北欧,西北欧至非洲和澳洲航线的枢纽。北海是许多欧洲国家远洋航行的海上出口。而英伦三岛正好是该水域各航道的要津。英国的海上交通确实四通八达,导致海洋运输在英国运输业中占有特殊地位。“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商船遍及各大海洋,各种大贸易公司还雇佣了8,000艘各国商船运载货物。历史学家认为,没有近代海上运输业,就没有近代英国,此说不无道理。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械的应用为代表的产业技术获得了空前的进步。英国和其他欧洲先进国家以及美国相继完成了首次工业革命。它的重大后果之一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而对各国劳动分工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国际贸易规模也迅速膨胀。“以世界贸易量为标志,从1720至1820年的一百年间,世界贸易量仅增长1.74倍,而1820至1870年的50年间世界贸易量则增长了6.7倍。”(陶军主编:《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华中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当时世界贸易货物量的90%都是通过海洋运输进行的。英国各主要港口一片繁荣景象,仅伦敦港“在18世纪时即占全国对外贸易货运量的3/4。”(陈柱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页)19世纪,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与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并实行减免关税,以利于英国一国垄断世界市场,推动航运业的发展。19世纪英国的商船和舰队在世界船舶总吨位中占压倒优势,海洋运输成为重要外汇来源。

3. 建成无与匹敌的强大海军,维护“最大殖民威力”的国家地位

英国海军崛起于“七年战争”。当时英国的“海军建设计划是雄心勃勃的”,不惜工本建造各种类型的先进军舰,破格提拔青年有为的海军军官,充分“使用海军力量这个可怕的武器”,击垮法国的海上力量,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战后,英国有装备精良的120艘主力舰在各大洋游弋,7万名海军官兵由于连续几年的海上作战,使其战斗力大大提高。英国在海洋上没有一个竞争对手,它对世界各地的掠夺不受到任何限制。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认为,革命将削弱法国的实力,眼下可“借助大陆上的君主国家来破坏法国的海上贸易,兼并法国的殖民地,并且完全摧毁法国争霸海上的野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53页)于是,英国带头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同时注重控制制海权,以确保本国领土及海外殖民地不受法军的侵犯。在法国远征埃及的过程中,英国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率舰队追赶法国舰队。1798年8月1日,两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湾展开大决战。法国庞大的舰队被英国海军击溃,入侵埃及的法国陆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使占领印度的计划成为泡影。拿破仑执政后,又拟定了横渡英吉利海峡,入侵并击败英国的计划。“几万工人不停地建造新军舰、运输船、驳船以及横渡英吉利海峡所需要的一切”(李元明著:《拿破仑评传》,中国科学出版社,第154页)。他宣称只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制海权,就能摧垮英国。英国迅速作出反应:加强英吉利海峡的防御设施,组织新的反法同盟从陆上牵制法军;扩建海军,充实舰队,扩大纳尔逊上将的指挥权限。1805年,拿破仑决心越过英吉利海峡,以实现称霸欧洲的宿愿。他在布伦港集结16万大军,又在沿海峡的法国港口集结舰队,并联合西班牙海军在英国登陆。1805年12月下旬,纳尔逊指挥英国舰队在大西洋西班牙沿岸的特拉法加海战中,一举歼灭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仅法国就丧失了18艘主力舰。从此,拿破仓被迫放弃了登陆不列颠岛的计划,而英国就是凭借海上实力一方面确保国家安全,另方面继续充当反法同盟的盟主。在1815年为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而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迫使会议同意它占有马耳他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从荷兰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和锡兰以及法属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等,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道,利用海洋的运输功能进一步巩固了对殖民地的统治。

“从1815年战胜拿破仑后,英国凭借自己的工业优势,岛国的特殊地位和海上霸权,长期实行一种所谓‘光荣孤立’政策。”(陶军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第154页)其主要内容是:不间断地扩充海军实力,组成几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舰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皇家舰队已拥有600艘战舰,总吨位高达50多万吨,这些舰队分别巡航于各大洋之上,紧握制海权,坚守从欧洲到亚洲航道上所有战略据点,确保本国商船不受惊劫;遵循运用海洋保护国土及殖民地的方针,尽量不与大国结成永久性同盟,以保持外交行动的自由。到19世纪末,英国利用海洋的各种功能扩大殖民地,行使权力的范围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人口的1/4,对外投资额高达40亿英磅。

4. 争夺丰富的海洋资源,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对于像英国这样的海洋国家来说,了解和利用海洋的条件得天独厚。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在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感性知识,人们对探索浩瀚海洋奥秘的渴望,就像铁屑飞向磁石那样有强烈引力。据记载,英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大洋探险活动。18世纪后期英国海上霸权地位确立后,国力大增,工业革命推动造船技术迅速发展,新型船舶和舰只不断涌现,为系统探索海洋运动规律提供了物质条件。在18、19两个世纪中,英国是世界上进行大洋地理探险和对海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次数最多、成就最大的国家。其中有几次取得了显著考察成果。1831-1836年退役的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装配能测定船只经度仪器天文钟,进行南半球航行考察,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与此项活动。“当时英国海军部宣布,贝格尔舰此次探险航行,目的是考察南美洲等地区,测绘水路地图,对环球各地作精确的时计测量工作(即确定各地经度),而且多次声明,特别是要收集和研究各地区自然史方面的标本和资料等科学知识”(周邦立编:《达尔文年谱》,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当然也不排除它有为本国军事和商业扩张的目的。1839-1843年探险家罗斯率船队完成环绕南极洲航行,初步了解到地球南端水域和陆域的基本面貌。“到19世纪中期,世界大洋地理的基本轮廓就已经大致清楚了。”(杨殿荣编:《海洋学》,高教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随着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及工业的发展,揭示海洋运动规律的仪器和方法有了突破。英国在先前勘探海洋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而系统地大洋考察活动。1872-1876年“挑战者”号环球考察的成功,使人类全面认识海洋的各种潜在特性产生了飞跃。“挑战者”号在近3年半的时间里,考察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程12.6万公里,“观测项目主要有测深、测温、测流、采水、生物和底质取样,另外进行了气象观测和地磁测量。”(同上,第9页)这次综合性科学考察在海洋生物、化学、地质和物理等方面均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为尔后这些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起了欧美许多国家考察海洋的兴趣,从而加速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英国称霸海洋并不意味着它独占海洋。被它打败的葡、西、荷、法从未放弃经营海洋的政策,尔后德、俄、美、日也都相继开拓海洋事业,如美国的马汉就主张,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先控制海洋。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大工业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通过海上通道把落后地区和未开化民族卷入资本主义一体化的漩涡;当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已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列强为建立殖民统治秩序而展开的外交与军事活动。至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但这个体系的中心在欧洲,其“核心”是英国。简言之,近代西方世界得益于海洋而繁荣,依靠海权而强盛,海洋对近代国际政治的形成与演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遭战争的严重破坏,仅商船就沉没了70%,国力元气大损,海上威力开始衰落,无力和美国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在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被迫接受美国提出的英、美、日军舰吨位比例为5:5:3方案,以保持现有的海军强国地位。同年2月6日,英、美、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5个国家主力舰的吨是:英国52.5万吨,美国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国17.5万吨,意大利17.5万吨。这意味着英国承认英美主力舰均等原则,也标志英国独霸海洋的时代基本结束。但在国际航运业方面,英国商船队仍居世界首位。1939年,它有商船7,000多艘,共约1.8068亿吨。庞大的商船队同时经营本国和外国的客货运输,西欧其他国家也都有一定的经营海洋的能力。海洋各种功能的发挥仍然是西欧维持国际政治中心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国、意大利遭到惨败,法国遍体鳞伤,英国疲惫不堪,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彻底崩溃,引出了美苏在全球的对峙局面。

二、海洋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1. 战后美国一度独霸海洋

美国是在马汉的“海上实力论”的指导和影响下开始扩充海上力量的。它把海洋作为进行对外扩张的主要通道和战场。其海军经过1898年美西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若干次海上实战而发展壮大起来。

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在两大阵营的格局下,美国的海外驻军遍布50多个国家,海军舰只吨位400万吨左右,兵员50多万人,另外退出现役或封存起来的军舰达2,000艘。这样一支庞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使美国从大战结束到60年代初一直独霸着海洋。由105艘核潜艇、12艘常规潜艇、15艘航空母舰、27艘巡洋舰、105艘驱逐舰和65艘护卫舰组成的美国第二、三、六、七4大舰队扬威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上,其战略目标是:确保海上优势,能够及时以武力应付各类危机;对空中、水面、水下加以控制,保证美国通往世界各大洋区航道的安全,并扼制若干海上咽喉要津。1978年2月美国海军部长克莱特宣称:“近30年来,在200次危机局势中,使用了美国武装力量,……在80%的情况下,都有海军参加。在100多次事件中,只使用海军。”(高兴祖等编:《战后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十分明显,美国海军的作用,一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扩张的重要工具,二是与盟国海军一起构成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支担负重任的武装力量,三是参与破坏及镇压广大第三世界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四是资本主义世界生存和运转的保障之一。可见,马汉的海权论在当代仍然作为保卫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军事手段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美国为了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回击苏联海上力量迅猛增长的挑战,把扩充海军力量放在优先地位,海军的军费连续多年居诸军种之首。目前,“一支以15个航母战斗群和4个水面战斗群为核心,以数百艘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核潜艇为护航兵力的600艘舰艇的远洋舰队接近组建完成。”(张召忠:《未来世纪:海军大有作为》,载《军事展望》1988年第1期第32页)这些航母可搭载1,000多架各类飞机,其中5艘核动力航母能够绕地球航行数圈;常规战舰也具备吨位大,储备燃料多的特点,可以连续航行4,000海里以上;拥有足够数量的补给船,在世界各战略要津的300多个海外基地能给予有力支援;采用精良装备与技术设备,如舰载机、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战斧巡航导弹和“宙斯盾”系统等。航母是国家力量的缩影和海军威严与战斗力强的象征。当前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拥有31艘航空母舰,美国一家就占有15艘,而且都是排水量在6万吨以上的重型航母,如尼米兹级航母为9.1万吨,体大坚固居首位。近10年来,美国十分注重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发展,研制成数种射程远、精度高的潜射弹道导弹,又在大量水面战舰上部署了战斧巡航导弹,使核武器的发射出现与陆地平分秋色的局面,形成所谓“四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体系。美国海军的各种优势,使其综合作战能力高于数量庞大的苏联海军,也是和平时期遏制苏联向海洋扩张的中坚力量。由于海军的陆战队和舰载飞机兼有陆军和空军的作战能力,可以相对独立地在遥远海外进行局部战争和参与解决地区冲突,因而美国海军又充当水上警察,不断干涉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摆脱贫困的斗争。不难看出,当前美国仍然是掌握着制海权力结构的关键部位的国家。

战后40多年来,海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日益深化和完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开发海洋热潮。掌握制海权的美国,是海洋开发的激烈竞争者。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开发海洋计划,1966年政府又颁布了《海洋资源与技术开发法》。从1961到1973年的12年间,美国为发展海洋科学与开发的拨款,由2,216万美元增加到6.7190亿美元,递增近10倍,到1977年,“用于海洋研究的经费已超过用于防务的费用而居首位。”(杨殿荣编:《海洋学》,第14页)同时海洋开发的产值也相当可观,仅1968年它就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00亿美元左右。80年代前期,美国海洋水产养殖业的年均收入约近10亿美元。90年代,美国海洋经济的产值将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0%。目前美国在海洋开发的许多领域里都居领先地位。如:197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科学卫星,用来搜集海流、潮汐、波浪和海水温差等方面的重要资料;1980年美国制定并实施锰结核开采法,现已拥有日采5,000吨的开采设备和日加工50吨的锰结核试炼厂;美国于70年代末就在夏威夷海面利用海水温差发电首次试验成功,1982年又在瓦胡岛建设了岸式和海上试验电站各一座,功率均为4万千瓦;1985-1990年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共建立了4万公顷左右的“海上农牧场”;海洋石油开采最早开始于美国,其探测和采掘技术一直保持先进水平,花了16年时间,在阿拉斯加州的普鲁德霍海湾找到了大油田。在目前世界海洋石油年产量已达8亿吨中占有较高份额。在人类进入海洋开发关系到粮食、原料、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于1982年通过了《海洋法公约》,确定了以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核心的海洋新秩序,使各沿海国家获得的海洋国土占海洋总面积的35.8%,美国可以管辖的海域面积增加了相当于其陆地领土的2/3,成为全世界最大受益国。但它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依靠强大海军作后盾,仍妄图掠取更多的公海资源与未来的生存空间,故而不仅拒绝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上签字,还拒绝承认公平开采公海底层资源的国际协定的法律效力,并准备从航运、资源、军事利用、污染清理、海岸带和大陆架开发等多方面垄断海洋,借助海洋的增值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海上威力,以便在由东西南北关系构成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中,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

2. 战后苏联海上力量的不断增长并能在海洋中同美国抗衡

战后初期,苏联经济实力有限,只得推行近海防御战略,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大的海上防御力量。但它对美国称霸海洋耿耿于怀,决心打破美国独掌制海权的局面。60年代苏联开始实施远洋进攻战略,建造直升机母舰和大型导弹舰艇。70年代,苏联利用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而执行战略收缩的机会,大肆扩充军备,推行全球战略。从1965至1975年的10年间,苏联在造舰方面比美国多化了50%的经费,建成舰艇的数量比美国多4倍,终于把海军建设成一支拥有45万官兵,400余万吨舰只,1,200多架飞机,900多枚弹道导弹的海上武装力量,并编组4个舰队,其部署是以摩尔曼斯克为基地的北方舰队,以加里宁格勒为基地的波罗的海舰队,以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的黑海舰队和以海参崴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同时派遣出地中海常设分舰队和印度洋分舰队。苏联还经常把舰队驶入加勒比海和南美洲海域,甚至到美国东西海岸游弋。苏联海军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方面都能与美国海军抗衡,同时在攻击潜艇等领域取得对美国的相对优势,拥有各类潜艇共323艘,其中战略潜艇63艘。核潜艇的出现,使苏联海军具有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绕地球航行一圈的能力,这既能完成水下战略攻击,也能完成水面上的各种战斗任务。苏联有关人士得意地说,世界海图上难以找到苏联舰只航行不到的地方。苏联海军的战略任务是:战略攻击,摧毁敌海上力量,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和保卫自己的大洋交通线,支援陆上作战和支持国家对外政策。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被迫承认战后以来首次遇到竞争对手,它能“限制美国使用海洋的自由,苏联的弹道导弹潜艇已经威胁着美国的工业心脏区。使用这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攻击潜艇,苏联可以切断美国的海上交通线。”(〔美〕米勒著:《美国海军史》,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第317页)于是美国大力扩充海上军事力量。80年代前,美国海军增加了62艘水面舰只,22艘攻击潜艇,其中有6艘攻击能力极强的俄亥俄级三叉戟导弹潜艇,两个航母战斗群。苏联随即调整和充实其海军发展规划,加速建造重型“第比利斯”级核动力舰母,继续建造“毒蜘蛛”级轻型导弹护卫舰和最快攻击型核潜艇数量,以增强海上核报复能力。“完善潜艇、水面舰只、航空兵和海岸部队导弹武器的过程,目前还在继续。”(〔苏〕戈尔什科夫著:《国家的海上威力》,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337页)总之,前苏联当时拥有的海上实力,使它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均能掌握一些海洋区域的制海权,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海洋强国。

3. 当今海洋强国依然致力于扩张自己的海上势力

苏联解体后,世界向多极格局演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国在陆地的竞争付出代价大,获取成果小,而海洋和太空却成为它们施展本领的重要场所。太空竞争以军事用途为主,产生物质价值很少;而海洋则不然,它除了具有极为重要军事战略作用外,还是一个巨大的物资宝库。因此,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快扩充海上实力的步伐。它们正在各个海域争夺地盘,一个多极化的海洋格局正在出现。

80年代以来,国际裁军斗争涉及到各个主要军事领域。除了核武器之外,裁减常规军备,禁止生化武器和太空武器的斗争日渐突出,通过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海基发射的核武器和海军规模与武器基本没有削减。美国甚至带头表示不愿谈判裁减海军。法国海军近几年发展迅速,1988年动工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并已拥有两艘航母和相当数量的核潜艇、驱护舰和海上反潜巡逻机等配套装备,力图跻身世界强国的前列。英国海军装备精良,服现役的有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其他各种海上作战设施齐全。英国宣布,到90年代中期陆军将削减4万人,空军削减1.4万人,而海军仅减少8,000人,这表明英国要继续维持海上作战的进攻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各种舰艇161艘,26.4万吨,飞机257架,兵员4.2万人,承担着保卫日本1,000海里航道安全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空中保护之责,因而日本军方强烈要求建造航母,以提高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发达的海洋国家之所以争先恐后地扩建海军,是因为国家海上威力最根本的要素是海军,它的强大是促成一些国家进入或重返世界强国行列的重要保障。

当今世界人口增加,环境恶化日趋严重,陆地易于开发的资源日益减少,加剧了人口与经济的矛盾,导致人类对海洋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许多海洋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做为各自的基本国策,制定各种开发“蔚蓝色”地域的战略。各国在实施具体开发计划的过程中,对最有利的开发区域的占领、海上开发基地的建设和运输航线系统的安全,都需要本国海军舰队的支持。因而在未来开发海洋中的争夺仍然是激烈的,而优胜者当属拥有强大海军的一方。

对于当代世界各国来说,海洋是相互交往的通道和发展经济的资源宝库;而对一些军事大国来说,海洋还是布置其战略武器的天然基地,与陆地基地相比,它具有流动性和隐蔽性的优点,保证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具备第二次打击的能力。由此可见,不管是出于保持军事威慑力量的需要,还是确保海洋经济部门的发展,或是作为政治斗争的筹码,都要求海洋国家拥有由海洋高科技、先进海洋运输工具、功能齐全的港口和装备现代化的海军构成的综合海上实力作后盾,总之,发达国家对海洋的争夺将是长期的。海洋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及演变的影响力将日渐提高。

标签:;  ;  ;  ;  ;  ;  ;  ;  ;  ;  ;  ;  ;  

近代以来的海洋与国际政治_海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