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性化的:广义意义上的文化本质探析_文化论文

文化是人性化的:广义意义上的文化本质探析_文化论文

文化即人化——广义文化本质的探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广义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的生活圈层里,文化现象千姿百态而异彩纷呈,文化字眼广为运用而所指不一,文化定义层出不穷而视角多端。虽然这是文化现象复杂情形所必然导致的文化本质探求的困难处境,但拨开复杂现象的浮云迷雾去揭示一般文化也就是广义文化的本来面目,以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理性认识,便利人们对于文化的自觉实践,帮助人们在时刻发生的文化行为上尽可能地少遭困扰免入误区,仍然必须列为地球人类亟待解答的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的深刻命题之一。

文化一词由来久远,德文写成Kultur,英文写成Culture,其源头都出自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普通含义是文治与教化。《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礼正义》卷三,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第37页);汉刘向《说苑》指出“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礼亡诗》说“文化内揖,武功外悠”;(《辞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第1版,第二册,第1357页。)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1页);元耶律楚材《太阳十六题》“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优游致太平”(《汉语大词典》1990年12月版,第6册,第1515页);如此等等,大都取的是文治教化之意,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词义相关,但不完全相同。十八世纪以后的西方社会,文化词义逐渐演化为个人和民族的知识、思想、精神素养,文学、艺术、学术作品的汇集,乃至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涵义表述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才能与习惯。这一文化界说,在西方学界拥有较大的权威性,为文化概念的制订与文化本质的探求提供了更加明晰的线索和域限。在中国近代学界,梁启超于1922年12月发表《什么是文化》一文,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一文化定义,发掘国人对于文化涵义的传统理解,并采借外来词义,其研讨路向及成果也受到肯定并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然而,人们对于文化本质的探求并没有止步于此。有人统计,从1871年起往后的80年间,世界知名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时至今日,在文化研究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文化定义据说已达1万种以上。(参见胡潇《文化现象学》,湖南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1页。)这固然说明文化现象的复杂和文化本质探求的困难,同时也启示人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深入探求文化的本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文化本质探求的真理彼岸。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试图从文化本质探求的思维路向入手,经由文化本质探求的关键问题的分析,得出文化本质探求的必然结论。

一、文化本质探求的思维路向

林林总总的文化定义,各自表现出的思维路向不外乎点、线、面、体四大形态。

对于文化进行定点描述或推断,表现出点状的思维路向。前述泰勒的文化定义,将文化定点或等同于文明,从知识、信仰许多方面罗列出文化的种种现象,虽然对文化因素有所分析,能够给人以比较具体的外观印象,但是限于对文化概念的外延进行描述或推断,停留在文化现象的表面而未能深刻揭示文化概念的内涵,未能对文化本质进行高度概括和抽象,这就是一种点状的思维路向。类似的文化定义还有我国学者梁漱溟的“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文化建设与西化问题讨论集》(下集),帕米尔书店第1980年版,第392页);“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的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苏联大百科全书》“文化”条目,1973年版);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辞源》“文化”条目,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第1版);等等。显然,这些定义只是罗列或提示了一些文化现象,就事论事地回答什么是文化而没有真正回答出文化是什么,甚至将“文明”、“生活”、历史发展水平、人们创造的财富等等与文化混为一谈,忽视对于文化自身本质的说明,都不能从内在的方面探求到广义文化的本质。

对于文化实行价值认定与行为取义的定义方法,表现出线状的思维路向。比较典型的文化价值认定说有黑格尔的“文化……是解放的高度的工作”(转引自胡潇《文化现象学》,第5页);苏联文化史学家马尔卡良的“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手段,生存的手段”(同上,第7页);以及前述梁启超的文化定义等。比较典型的文化行为取义说有我国学者胡适的“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胡适文存》3集,第1卷);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的“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合和他的表现”(《文化哲学讲录》,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版,第二卷,第155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南达的“文化作为理想规范、意义、期待等构成的完整体系,既对实际行为按既定方向加以引导,又对明显违背理想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等等。上述两种文化定义的思路,都涉及到文化的价值体系或行为体系等另一个相关的思考点,由两点相连构成线状的思维路向探求文化的本质。这样的思路,虽然拥有了更能说明问题的参照体系和抽象程度较高的属概念范畴,但文化的价值功能和行为体现都不直接等同于文化本身,因而还是不能从根本属性或总体属性上达到探求文化本质的目的。

对于文化展开全面的结构分析与源头追溯,表现出面状的思维路向。比较典型的文化结构分析说有:(一)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指出:“我们把文化体系本身看作是复合的,内部有所区别的体系。按照任何一种行为体系的四个根本职能划分的变化表,我们相应地在四个范畴(提供知识的象征、道德评价的象征、表情象征和制度性象征)对它进行分析。”(转引自胡潇《文化现象学》第6页。)实际上,这是把文化看作一个体现价值和规范的象征体系,从真、善、美和社会制度的层面去观察分析文化及其结构。(二)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凯利认为:“文化是在历史的进展中为生活而创造出的设计,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理性的、非理性的和无理性的,在任何特定时间内,这些设计都作为人类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同上)实际上,这是把文化看作适应和选择环境的一系列行为设计。比较典型的文化源头追溯说有“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沉淀物”(《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是“社会地获得并通过符号社会地传递的行为类型”(同上);“由人类调适于环境而产生的事物”(《社会的文化基础》,世界书局1926年版,第3页);等等。这些定义从文化发生、社会遗传的层面,指出了文化和自然事物相区别的社会性、人为性和历史承续性。总之,面状思维路向的文化定义开始从某一侧面接触到文化本质,但其涉及的本质规定依然只是某一侧面而非各个方面,未能顾及到文化本质的整体和全部。

对于文化加以多层面,全方位的透视,从中探求文化本体的质的规定性,表现为文化定义的体状思维路向,从主体立意或用意识解读,近似于此类思维路向。主体立意就是以社会的人作为实践和认识文化的主体,强调文化现象中人的主体的作用,力图从中揭示文化的本质。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胡潇《文化现象学》第9页);奥地利精神分析论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文化是人“以本能的遏制为基础,”“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的全部知识、方法和体制(同上,第14页);我国学者胡潇认为,“文化是人积极展开的生命活动及其方式和成果的类化物”(同上);意识解读就是从意识或社会意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中立体地破译文化内涵,探求文化本质。法国心理学家莫尔说,“文化是人的周围世界的抽象因素”(转引自《精神文化》,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页);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文化是富于表情的象征意义和意义的领域”(同上,第272页);苏联学者阿尔诺尔多夫认为,“文化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类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掌握世界和改造世界”(同上,第6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似乎不曾给广义文化专门下过完整的定义,但对于当作观念形态的狭义文化是进行过论述的,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明确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624页)。尽管广义文化不只是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技术),也不只是用主体性就可以完全界说的,但体状思维路向在对文化本体的把握中强调主体和意识等文化特质,较之前述各种思维路向,确实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化本体,探求文化本质。

二、文化本质探求的关键问题

主体及其意识作为文化的特质,必然引发相关的一些问题讨论。其中有关文化本质探求的最关键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组。

第一组,文化的内化和外化。

文化的内化,指文化首先是人对事物的体认而形成于内心世界的观念性形态,通常被称为精神文化或精神形态的文化。从根本上说,文化首先是外部事物在人的内心世界的意识化,是作为知识、观念、规范、价值等内在于主体人的意识之中,活跃于人的心灵世界的东西。人类虽然能够创造外显的文化,创造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人文景观,但“我们知道,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一切外显的文化形态,无一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无一不是人的精神文化或文化观念的物质化与现实化。物质形态与现实形态的外显文化并非文化的本身,它们不过是人的内在文化的体认塑型与移情寄趣。精神生活是人类独有的生活,精神世界是人类独有的世界,产生于精神生活(包括直接发源于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并活跃于精神世界的精神文化,于是也就成为主体人的无可争辩的文化特质。同时,主体人的全部活动、方式及其成果,也会无可争辩地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反映和形成内化。因此,任何文化都必然是或曾经是进入了人的意识并被人的心理内化了的精神形态的文化。

然而,许多文化事物以非精神形态的方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一类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或物质形态文化,一类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制度文化或制度形态的文化。实际上,人们对于文化通常采用的上述说法,在文化科学研究和文化本质探求中是不够确切的。文化事物可以是物质形态的或制度形态的,但文化的本身和特质却不是物质或者制度,而是我们前此已经分析的精神形态的文化即内化的文化。确切地说,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文化,不过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是文化在人的内心世界之外的显在化,可以简称为文化的外化。精神形态的内隐的文化一经外化,在物质形态上一方面显示为人类生活宏观环境的人工开发和治理,形成陆海空自然资源不断延展的写意式的物质文化景观,一方面显示为人类生活中观、微观氛围的人工设计与造就,构成衣食住用行社会设施不断丰富的工描式的物质文化景观;在制度形态上则显示为社会生活的习尚、典章、法规、律令、舆论、权威等社会行为方式与成果所导致的制度文化现实。另外,人的身体发育和生理发展,在相当大的范围和程度里也可以视之为构成文化外化的重要内容。人类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缓慢变化着的身体素质、外部形象乃至大脑构造,便是这一方面文化外化不可忽视的客观表征。

文化的内化和外化,是文化存在的两大普遍的样式。具有主体意识特质的人类文化,必然伴随高级类人猿身心发展的自然前提,并经由劳动锻炼而与人类意识和内语言的产生同时产生。人类文化一经诞生,也就不可避免地通过内化与外化的相互转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当然,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重大的自然、社会和人身变故,曾经被内化或外化的文化形态有的会被毁灭、中断、藏匿、遗忘等,但人类的文化整体是须臾不可中止的。相互依存、相互涵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即是内外文化相互转化的必然,也是人类生存赖以维系的必需。

第二组,文化的进化和播化。

如果说,文化的内化和外化是文化整体所表现出的特质形态和衍生形态,则文化的进化和播化便是文化局部所表现出的历时形态和共时形态。换句话说,文化的进化指的是不同时期内文化之间的变化形态,文化的播化指的是同一时期内文化之间的变化形态。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海岸、流域、高地、纬度等,社会环境如民族、城乡、阶级、阶层等,造成了各各有别的文化局部。这些局部文化是在各处单独生长发展,还是由某一局部发源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及各个群落的?自从19世纪中叶文化人类学诞生以来,这一关于文化的进化和播化的关系问题,似乎在持续不断地引起争论而未能得到圆满解答。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影响到文化本质探求的关键问题。1895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后,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家如摩尔根等人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而拥护文化的进化观。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开始使用“传播”一词系统研究文化现象。到19世纪末,由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真正揭开了文化传播主义的理论序幕。此后,德国、英国、美国的文化传播学派群起参战。他们针对文化进化观认定各处文化可以单独生长单独发展,并象人种进化那样各自由低级进化到高级的理论片面性,以各自研究文化传播的实证与理论,揭示了各处文化经由商旅、交通、殖民、战争、外交、通讯等,可以接受外来影响而形成文化播化变迁的事实与道理。这在欧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度取代了文化进化观的主导地位,并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学界和传播学界。

文化传播的人类学理论作为文化进化观的对立物而诞生,但在实际上,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当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主要持社会和文化的进化观,但他们并不否认文化传播的重大作用。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61页);“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第24卷第65页);“在这些产业部门中,经济上重要的,只有交通工业,它或者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第24卷第65页)。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在这里肯定了文化传播在物质交往、生产力传续、产业布局等生产结构要素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把广义文化中与物质生产相联系的思想、观念、意识、语言、发明、消息、书信、电报等,与只是反映社会存在的那些意识形态不作一概而论。这说明对于文化的进化和播化,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不能偏执一端;同时对于文化本质的探求,也不能因为文化的主体意识的特质而忽略其特质的主体意识。

三、文化本质探求的必然结论

纵观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归结成千上万的文化界说,剖析悬而难决的文化要义,我们已经不难发现:文化的主体意识的特质就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即“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的“意识”;而文化的特质的主体意识就是主体意识特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精神“内化”和物形“外化”,历时“进化”和共时“播化”等;前者是文化的内容规定,后者是文化的形式规定。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合二为一,用简易和抽象的学术用语可以表述为:文化即人化;用充实而鲜活的日常用语可以表述为:文化是人生的象征。

文化即人化还可以展开表述为这样一个公式:广义的文化的本质=自然的人化+人的对象化=人对身外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双重认识与改造+人对自身自我和身外自我的双重认识与改造=人们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求的意识内容与表现形式之和=人化。其中,“身外自然”可以理解为人外物体,“自身自然”可以理解为物外人体,“人对身外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双重认识与改造”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的意识内容和表现形式;“自身自我”可以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身外自我”可以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外化,“人对自身自我和身外自我的双重认识与改造”,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的意识内容和表现形式。

文化是人生的象征也可以展开表述为如下一个公式:广义文化的本质=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的文化物形=人生的表征含义+人生的含义表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外显迹象的内含意义和内含意义的外显迹象=人生的象征。在这里,“内在的文化精神”、“人生的表征含义”相互对应并分别对应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含意义”;“外在的文化物形”,“人生的含义表征”相互对应并分别对应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外显迹象”,它们是共同构成显示文化的实体事物的全部意蕴,但并非显示这些意蕴的实体事物本身。

总之,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切外显迹象的内含意义或内含意义的外显迹象,都是人们精神内化或物形外化的结果,都是人类历时进化或共时播化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地构成为人生的象征,构成为本质上属于人化的文化,构成为表征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物质文化,表征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制度文化,表征人与自我相互关系的精神文化。由此反观人类社会的现代文化,无论就其整体而言还是局部而言,本质上的人化水平始终未能摆脱相当初级的形态。精神文化中真善美圣与假恶丑卑的争斗至今难分高下,制度文化中先进与落后、公正与偏倚、革新与守旧、建设与破坏的较量至今未决胜负,物质文化中贫困与富有、发展与发达、节俭与奢华、创造与耗费的差距至今无所消弥;人类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相互关系远远没有进入协调发展的理想境地,地球人类的生存还时常受到来自战争、疾病、灾荒、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生态失衡乃至神秘太空的种种威胁;和平发展的人类精神与文化精神亟待建立,人类社会应当凝聚而不是互耗自身力量去向大自然的广度深度进军;这一切,都有待人们首先加强对于人类自身文化的认识与改进。

文化以外,人类别无所有;人化以外,人类别无他求!

标签:;  ;  ;  ;  ;  

文化是人性化的:广义意义上的文化本质探析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