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继强,肖一亮

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继强,肖一亮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48

摘要:当今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概念设计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进行。所以,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要求科学可行,这样有助于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1结构概念设计的定义

概念设计是一种实现结构设计的多样化要求的手段,是建筑设计师基于设计经验、设计理论以及将要建设的项目工程的特点,对建筑结构的抗震结构以及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并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初期对设计方案进行概念性的分析估算与比对。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定性准确、概念明确、便捷的优势,从而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将概念设计的步骤分为分析、综合以及评估三个不断向着满意阶段靠近的连续阶段。其中分析阶段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但是存在着分析数据不完整与不准确的特点,为此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质。综合阶段是工程师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掌握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实现工程设计规划。最后评估阶段是一个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循环实施的过程,直到得到满意的方案为止。设计人员实施评估的过程中要借助于数据统计计算等工具,从而获得技术上以及经济上可行的方案。

2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应用,结构设计人员过分依赖设计软件的现象日益普遍,在设计中常常陷入只凭计算的误区,而没有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大量经验以及艰辛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概念设计是一种设计的思路,是定性的设计,一般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主要原因有:首先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因此,结构工程师只有加强结构概念的培养,才能比较客观、真实地理解结构的工作性能。其次还在于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结构概念,选择效果好、造价低的结构方案,为此,需要工程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结构概念,深入、深刻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

3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是概念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一个适用的、经济的、合理的结构方案是概念设计的首要选择,这其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

3.1合理选择利于建设的建筑场地

建筑场地的选择时设计的首要必经阶段,一个合理的利于项目建设的场地对整个结构概念设计后期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筑场地的选择首先应遵循这几个基本要素:建筑退界、防护距离、防火间距、日照间距、防噪间距、建筑高度控制、通视要求、现有地形分析等。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中,建设的场地应尽量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地点,尽量避免在不利于抗震的危险地段建造建筑,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不利影响,一般在初步设计前就要进行勘探和选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选择建筑基础

完成建筑场地的选择后,再根据不同建筑的地形特征和结构形式选择合理的建筑基础。一般常包括有桩基础,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这三种建筑基础形式。

(1)桩地基:普遍应用于地质松软并且负载较大的多层建筑结构。使用天然地基无法足够承载时,而采用桩地基可将荷载由上部结构传送到下部坚实的持力层。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其整体刚度适当,可以将荷载通过上部结构均匀地传至下部基础中,从而使结构组成良好地得以嵌固,并且降低了箱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抗灾承受力。

(3)筏形基础。该基础适用于低承载力地基、大荷载上部结构的建筑工程。其特点是刚度大结构整体良好,可以将上部结构的超荷载有效地进行分散从而将基地的压力有效的调整并解决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3.3合理选择结构规则和对称的建筑主体

主体建筑结构选择必须合理、简单和对称,布局合理的结构可减小扭转力,稳定非结构件工作状态,降低耗材成本。通常建筑结构的对称是指抗侧力主体结构的对称,可选择较容易对称的平面结构如简体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另外,建筑内结构的对称亦需要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其进行合理布置。实现结构基本对称的方法可通过调整结构刚心、建筑物质心及平面形心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靠近。

3.4合理设计抗震抗灾防线

作为一个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震和重力承载的能力。设计中应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和消耗地震发生时的破坏性。可以采用适当的控制结构动力来减轻建筑物受震动时破坏程度。若建筑结构遭受强烈震动的时候,通过赘余杆件的变形和屈服可以耗散地震的能量,同时可使赘余杆件停止工作从而将避开共振效应,使整个建筑结构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的体系。

3.5合理选择结构刚度

设计中选择的建筑结构必须具备一个适当合理的刚度,同时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可忽略的指标之一。选择合理的结构刚度,可加长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从而减小地震作用的危害。合理的结构刚度,主体承受的水平力,倾覆弯矩,地基基础负担都能有效的减少,从而配置合理数量的建筑构造材料,减少耗材。同时,合理的主体结构刚度,可有效减少结构占用空间,提高建筑平面的利用率,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3.6合理选用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概念设计结构计算的基础,选择合理的计算简图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否则,不当的计算简图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发生。设计合理的计算简图的同时,设计师应同时提供构造措施进行相应的保证。

结束语

建筑行业近些年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的我国,建筑的低投入与高产出一直以来都是终极目标。但是在这一原则下还要求建筑体现出一定的自身特性,为此概念设计可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利用概念设计可以构造出更为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并达到节省原料的目的。随着概念设计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接受了这一设计方式,并逐渐成为结构设计的主导思想。我们相信概念设计在以后建筑结构中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实惠与便利。

参考文献:

[1]林同炎.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高立人,土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___概念设计[J].工业建筑,1999(1).

[3]吴爱菊.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应用[J].温州: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许燕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O2).

论文作者:黄继强,肖一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黄继强,肖一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