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牵引是以电能为动力驱动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运行的一种牵引动力型式。它是当今交通运输三种牵引动力型式(蒸汽、内燃、电力)之一。牵引所需电能取自公用电力系统,并经专门的牵引供电系统变换成符合用电要求的电流、电压,向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等供电。电力牵引具有起动快、速度和效率高、运输量大、运营成本低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获广泛应用。本文对电力机车预布线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针对传统布线方法的问题,基于精益求精的理念,提出了电力机车预布线工艺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研究;预布线工艺;
电力牵引按照向电力机车、动车组供电的电流性质不同,分为工业标准频率(50Hz或60Hz)单相交流制,简称工频单相交流制,是20kV,25kV,低于工业标准频率的低频(一般为162/3Hz)单相交流制,电压为110kV,15kV和直流制,电压为600,750,1500,3000V等4种类型(该分类不适用于磁浮铁路)。按照应用领域,则区分为干线线路电力牵引、工矿运输电力牵引、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和城市有轨电车等。各种电流制的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机车、动车的设备有较大差别。
电力牵引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增加了供电系统装置,使其一次投资费用按其他牵引动力形式要高些。另外,交流制整流器电力机车和动车产生高次谐波和负序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有一定影响;谐波的存在和高压接触网及其回流网络的不对称,对沿线平行接近的电信线路将产生干扰电压,影响通信质量和人身安全;直流电力机车和动车负荷在回流时存在迷散电流,对地下金属管道和地下建筑物形成腐蚀作用,都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和限制。
一、项目背景
(一)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步骤和缺点
1、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步骤
(1)按测算的长度并留有一定余量进行下线;(2)将下好的导线简单绑扎成束上车或散线直接上车;(3)将上车的导线在车内按线槽或穿管分类放线并敷设;(4)将线槽和穿管端部伸出的导线按终端设备的接线位置确定留线长度,剪掉多余导线,并进行捆扎和防护;(5)将这些导线压上端子或连接器,连接在终端元件上。
2、传统布线工艺的缺点
(1)由于导线上车后,在车内要进行放线、分线、布线、压接端子或连接器等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总装时间;(2)由于车上和车下布满了各种部件,导致布线时障碍多,易出现刮伤导线绝缘层、碰坏插头、线号丢失等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的不良现象;(3)由于下线长度无法准确确定,所以一般工艺预留线长度为柜子内为3m,各电气设备为1m,制作成本较高。
(二)研究内容
通过对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的研究,对其进行细化、分解,将下线与布线部分工序合并,进行图样式下线与预布线设计,在导线上车前,就将导线按走线路径成束制作(而不是一根一根敷设),并将大部分连接器和端子在车下压接安装好,然后,整体线束一起上车捆扎固定。加快牵引系统总组装的速度,提升作业效率。同时,在车外预布线时,场地平整宽松,材料放置、工具安排、工装仪器配置,都可最大限度的满足布线需要,为提高劳动效率和布线质量,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且图样式预布线位置精确,通过优化下线表使线缆制作成本降低。
二、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原则的研究
(一)导线截面的选择
导线截面面积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导线电缆的允许载流量;(2)导线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3)导线的允许短路电流;(4)电路的电压损失。通过对导线通电后的温度变化测试,可以验证选型是否合理,通常按经验载流量取3--5A/mm2。
(二)布线电磁兼容性解决措施
电缆易受电磁干扰,同样它也可能成为干扰源。在电力机车中1500V高压回路电缆、电机电缆、制动电阻电缆和辅助逆变器电缆易产生干扰,而MVB电缆、PIS和ATC信号电缆容易受到干扰,1IOV控制电缆既可能受干扰又可能成为干扰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电缆敷设时,所有的电缆均应按电磁兼容性进行电缆类别分类,根据《EN50343-2003铁路应用一机车车辆布线规则》电力机车上电缆可分为A、B、C三类。(2)属于各个不同电缆种类的电缆应分开放置,并必须保持最小间距。(3)输出线和回流线相邻铺设,特别是电源电缆(电机电缆等)。(4)电缆应尽可能靠近车辆地板放置(封闭的金属电缆管、金属管道等采用导线连接到车辆地板),以利用其产生的衰减。(5)在各电缆种类的最小间距不能保持的情况下,有必要采用管道、封闭的金属板、管件等达到分开的目的。(6)C类电缆应总是被屏蔽。
三、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的设计
常规布线时,车上布线需六人三个生产节拍完成(总装按每三小时为一生产节拍),是总装生产线的瓶颈工序之一。为实现均衡生产,为减轻总装生产线的压力,保证下工序的按时开工,对车上线槽布线进行工艺改进。
(一)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组成
电力机车牵引系统车上布线主要为6mm2以下导线,有AC380V、AC220V、DCllOV、DC24V等电源线、控制线及部分低压信号线、网络线等,布线设计方式为根据具体车型结构特点,采用内绝缘材料线槽及线管保护固定,按照交直流、强弱电分开布要求置。
(二)电力机车牵引系统预布线工艺设计
基于精益生产的理念,对电力机车牵引系统车上布线提出了图样式预布线工艺,即采用与实物比例为1:1的线束图样(实际设备定位)进行预布线的工艺方法。
1、布线工艺整合与优化,
消除下线与布线的中间重复工序,消除劳动浪费,将在车内的布线、压接端子和连接器的工作转移到车下。
2、预布线工装设计
(1)预布线工作台的设计
按照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结构的特点设计并制作预布线工作平台,该工作台可实现在TC、MP以及M车中快速切换,工作台分别由细工木板台面、铝合金立柱用螺栓组装而成,所有部件的连接没有采用焊接工艺,这样,既保证了工作台面的平滑避免损伤线缆,又使得整个工作台比较美观。并选用美国泛达(Panduit)的BR2-1.3-X线缆固定卡进行线缆固定。
(2)预布线图样的设计
为使图样式布线更加准确,以电器件为中心,并辅以该设备的始末端,线缆的长度由相邻图样的距离来决定。图样表格中包含了该电器件所需导线的线号、线型及去向,并在表格中对线号的颜色进行了标记以区分低压、高压及信号线。将塑封的图样依照图纸量出各个电器件的具体位置1:1定位。
3、编制预布线表
将下线表按照布线路径进行更改,并在下线时,将同一路径的线束捆扎成一捆,不同长度的在线束两端做好标记,用以配线时位置区分。由于图样式下线位置精确,减少线缆浪费,控制线缆工艺预留量为0.5m/端。
(三)实施效果
例如,从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第3列生产开始,实施牵引系统车上线槽预布线工艺改进,提高车上工作效率30%,减轻总装生产线的压力。在工装上完成线束预布后,只需将线束整体上车并按工艺要求固定即可,布线工作1天就可以完成,且将下线布线部分工步合并,从而实现均衡生产。
四、结论
目前,许多国家的铁路运营实践表明,牵引动力电气化已成为铁路技术改革的方向,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本文对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工艺进行研究与改进,配置了相关工装、设备,形成了一套车下下线、布线、配线,成束上车的成熟工艺,工艺流程清晰完整,质量控制科学、合理。
上述方法和规范都有利于解决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布线过程中,所遇到的节约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改进产品质量等问题。尤其是预布线工艺的新颖独特性,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其对其它工序及其它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华祥.预布线技术在和谐型电力机车中的应用.铁道机车车辆,2008,28(1):9-11.1.
[2]TB/T1507--1993.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
论文作者:李令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电力机车论文; 导线论文; 电缆论文; 工艺论文; 图样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