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是集建筑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建筑材料检测、建筑热工检测、建筑声学和光学检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于一体的市属综合检测单位,具有各项建筑检测资质,隶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作为检测所技术负责人,闫熙臣的肩上担负着检测所发展的重任。在闫熙臣看来,检测所的发展一靠技术,二靠团队。因此多年来,他始终把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作为检测所发展的根本动力,带领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一路前行。如今,作为中国知名的建筑领域综合型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所在建筑检测检验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承担国内检测项目5000多项,并在韩国、越南、埃及、西萨摩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外承揽了检测检验业务。
在建筑结构检验检测领域,闫熙臣已有十多年的资深经历,不仅熟知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更精通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和性能评价等领域内业务。同时,他还是建设工程设计图复核的报告审核人,以专业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项工程检验检测业务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围绕着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和建筑幕墙等检验业务,闫熙臣带领下的二检所在工程结构检测检验方面独树一帜,为北京市及外省市的众多建筑提供了高质量、现代化的工程结构检验检测服务,多次获得北京市、建设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大工程包括北京展览馆工程结构安全鉴定,北京电报大楼结构安全鉴定,首都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结构安全鉴定等。此外,闫熙臣与检测所还承揽了韩国、意大利、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外检测检验业务。
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既有建筑工程,对于涉及建筑工程安全的主体架构工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鉴定都是尤为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年来,闫熙臣与团队结合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的需求,针对建筑架构工程安全、可靠性鉴定与抗震能力评定,研究开创了多项检测新方法,解决了负责结构工程安全鉴定中的诸多难题。
从技术创新者的角度出发,闫熙臣致力于优化检验检测技术,革新检验检测方法,从而提升工程质检质量。现如今,BIM、云平台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日趋数字化、智能化,因此加快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质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围绕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建设,闫熙臣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主研发一系列智能建筑结构检验检测系统,形成包括既有建筑玻璃幕墙震动频率测试系统软件v1.0,建筑幕墙数据库信息管理分析系统V1.0,既有建筑幕墙普查方法及管理系统V1.0,建筑工程检验检测管理系统V1.0,既有结构检测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和既有建筑石材幕墙震动频率测试系统软件V1.0在内的多项软件著作权。这些系统软件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运用到实际结构检测工作,大幅度提高了检验检测处理的精度和效率,有效解决了国内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工作人工处理的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检测和鉴定成果的表达不直观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在广泛推广应用后,得到企业用户和行业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推动中国建筑结构检验检测智能化发展后,闫熙臣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地方级建筑结构检测行业标准的编制,积极促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为保障中国建筑结构安全鉴定做出重大贡献。自2015年至2019年间,他共参与编写北京市地方标准《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和《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脱硫石油焦渣粉在蒸压硅酸盐制品中应用技术规程》、青海省地方标准《青海省建筑结构监测技术实施与验收规范》等。其中,2019年发布的《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是全国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的第一次修编。闫熙臣与其他起草人充分结合目前应用的实际案例,进行修订,以满足当下对于管理城市建筑,特别是人员密集建筑的日常检查与安全评估制度建立。
经过长期的执业经验积累,闫熙臣与检测所已经在如何更有效、科学、准取地进行建筑结构检测方面拥有深入研究。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评估的新方法”、“北京地区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标准的选取”、“某三角形框架_核心筒结构的抗震鉴定”等论文成果的刊登,以及《建筑结构图工程检测鉴定手册》和《建筑抗震设计计算算例》的出版,闫熙臣逐步将自己在建筑结构工程检测鉴定中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形成理论体系,更惠及众多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技术人员、推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论文作者:陈锡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鉴定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北京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