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文本学解读论文

《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文本学解读论文

《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文本学解读*

梁燕晓

【摘 要】 商品拜物教之谜,是《资本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肇始于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从社会意识、文化心理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与拓展,但这一研究范式已经偏离了马克思阐释的具体文本语境,从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语境转换到以人的异化为核心的哲学语境。事实上,商品拜物教的产生与价值形式的展开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马克思运用“抽象力”对商品的价值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等价形式须“以自然形式表现社会形式”的特点中,窥探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拜物教的形成机理,并揭示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分裂着的商品生产社会才是孕育价值形式的社会土壤,进而诉诸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的转型来破解这一物化结构的藩篱。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劳动的社会性质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资本论》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此皆有所阐发,但是他们或借用外部理论资源,或从社会意识、文化心理等角度切入,如卢卡奇的带有强烈韦伯色彩的物化现象、本雅明的意向崇拜、鲍德里亚的符号拜物教以及齐泽克的“物恋”精神分析等。事实上,这一研究范式已经偏离了马克思阐释商品拜物教的具体文本语境,从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语境转换到以人的异化为核心的哲学语境。正如佩里·安德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走向所作的判断那样,即“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中心由经济学和政治学转向哲学”[注]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6页。 。针对这一倾向,本文将立足于《资本论》的文本世界,尤其着眼于商品章的整体脉络,从价值形式的展开矛盾中揭示商品拜物教之谜。

一、现代社会的新宗教形式: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中的“拜物教(Fetischismus)”一词,原本是一个宗教术语,意指在超自然属性的信仰中对某些物体的崇拜。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它经常被用来指涉非洲特别是西非部落社会的宗教信仰。马克思也正是借助宗教的比喻来解释商品拜物教的,“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不过,这里的宗教并不仅仅局限于原始的自然(物)崇拜,也包括人格神崇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崇拜的神最初都是人脑的产物,都是人的创造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导言”中,马克思曾对自然宗教(神话)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页。 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类力量的有限性促使人们只能在思想中想象式地征服自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借助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逻辑揭露了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人们的精神抚慰,为了暂时逃避现实的苦难,人们才创造了脱离尘世的宗教。

在宗教中,原本被人所创造的神最后却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力量,成为了能够创造人的神秘力量。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一种异化,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也就是说,在宗教异化理论的视野下,“宗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宗教是人脑的产物,人创造了宗教并赋予它生命,因此宗教世界的基础是世俗世界;第二,人却误以为宗教是一种本身具有力量、进而可以支配人的独立存在,因此对宗教充满了崇拜之情。

近代以来,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主体性力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对自然的畏惧与对上帝的崇拜正在衰退,自然宗教的退场与启示宗教的式微意味着人类正进入韦伯意义上的“祛魅”的时代。但在马克思看来,宗教异化并未在现代社会真正消散,它只是转变成一种新的形式——商品拜物教(更宽泛地讲,也包括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与自然物、上帝等相比,商品作为人的劳动产品,其创生过程是可为人所经验的,不过,也正因其来源的可视易见,其“封神”的结果才更令人惊叹,更充满神秘性。

马克思将宗教异化理论应用到现代经济社会领域,“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商品拜物教这一称谓便应运而生。与宗教异化相比,它的主语由宗教变为了商品,商品接过了宗教的崇高光环,开始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因此,从类比的角度来看,商品拜物教也应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商品世界是人创造的产物,商品所具有的“魔力”一定来自于人;第二,人错误地认为商品本身具有独立性、具有神秘力量,因此对商品崇拜有加。所以,现在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商品世界究竟具有怎样的魔力,此魔力的现实表现是什么?另一方面,如果说世俗世界的矛盾与苦难造就了宗教世界的“繁荣”,那么究竟是人类世界的什么“事件”造就了商品世界的魔力?

当然,仅仅从价值形式、从使用价值对价值的遮蔽的层面来揭示商品拜物教的形成逻辑,对马克思来讲还远远不够。马克思必然要深入到历史的深处,从社会内在矛盾来阐发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及其破除的路径。就如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所作出的评价:虽然肯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世界、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指出了费尔巴哈的不足,“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消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4页。

事实上,使用价值、价值和劳动的社会性三者的“奇妙组合”,所揭示的便是商品形式。而商品谜一般的性质便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也就是说,“从商品和商品世界来看,作为体力和脑力耗费的人类劳动的质的规定转化为商品的价值规定,可以用时间来测度的人类劳动的量的规定转化为商品的价值量规定,体现劳动的‘社会性’的劳动者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商品之间的物的联系。从这三种转化中来的三种‘物的形式’就如同三件外衣,加在作为主体存在的人类劳动的身上,将之牢牢地包裹、掩藏起来”。[注] 牛变秀、王峰明:《价值存在和运动的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核心命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51页。

可见,在价值形式的展开中,作为等价物(如“20码麻布=1件上衣”中的上衣)或一般等价物(如货币)的商品,虽然本质上是价值的代表者,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代表者,但是表象上它们却是以使用价值的面目出现,即物的形式出现,因此,在频繁往复的交换中,人们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误认:商品的物质外壳是有天然价值的、是自己价值的创造者。由此,商品拜物教现象便滋生蔓延开来。

如果说使用价值、价值和劳动的社会性,这三者是不能各自独立地造就商品的神秘性的话,那么三者的“奇妙组合”可不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呢?从前文对“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分析来看,它的核心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深深遮盖。在这三种因素中,只有使用价值主要是以物的形式呈现,一切社会状态下,它在人们眼中都是以直观的形式出现;而价值与人的劳动的社会性则是站在“帘幕”背后,人们通过观察眼前“活生生的物”并不能轻易看到背后的关于人的关系。因此,“奇妙组合”的奥秘在于:以“物”的形式呈现的使用价值冲锋在前,价值和劳动的社会性在后,久而久之,人们遗忘了后两者,误以为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商品自身是价值的源泉、是独立存在的。

其次,使用价值、价值与劳动的社会性等因素,本身并没有神秘性可言,也不能单独赋予商品魔力。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排除法来寻找原因。第一,商品的神秘性不是源自它的使用价值。因为“就商品是使用价值来说,不论从它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这个角度来考察,或者从它作为人类劳动的产品才具有这些属性这个角度来考察,它都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人们只是依照自己的需要对物质的形态进行一定改造。例如,由木头做成的桌子虽然改变了木头的外观,但它仍然是木头,对人们来说仍然可以轻易地进行感觉与辨识。第二,商品的神秘性也不是来自价值规定的内容,具体来说,既不是来自价值的质也不是来自价值的量。因为价值的质无非来自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人类的各种生理机能(如脑、神经、肌肉等)的耗费并不具有神秘性。同样,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在一切社会也都是“可见的”、是人们所关心的、所熟悉的。第三,商品具有神秘性不是因为劳动是在社会形式中进行的。因为“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也就是说,一切生产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注] [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4页。 故而,劳动生产具有社会性,也显然是没有神秘性可言的。

在此,问题还没有彻底阐释清楚,使用价值是如何排除异己——价值、劳动的社会性——独占鳌头的呢?因此,现在的任务变成了,考察价值和劳动的社会性被使用价值所遮蔽的具体过程与内在机理。

二、价值形式的展开与劳动价值的隐匿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的形式就具有谜一般的性质”,“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90页。 因此,商品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需要得到澄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并且交换价值的基础在于价值。就商品和劳动产品而言,二者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交换价值就成为二者的分水岭:商品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劳动产品。既然如此,那么在商品交换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故”,导致商品较之劳动产品突然有了“魔力”?这便涉及到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问题。

(二)营造茶文化浓厚氛围。一是挖掘茶文化故事。在全区范围内采集有关永川秀芽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结集成册,编排茶文化节目,深入百姓日常开展宣传。二是设立全民饮茶日。现场表演手工炒茶技艺,展示茶席、茶礼、茶艺、茶具及茶文化创意产品,邀请市民游客免费尝饮国内各地名茶及特色茶饮,普及全民饮茶理念,共享和谐健康生活。三是举办系列茶文化活动。由相关部门牵头,定期以茶为媒,开展茶事、茶艺活动,举办茶王赛、斗茶、品茶活动;通过摄影、书法、绘画、征文、短剧等多种形式宣传茶文化,在永川营造浓厚茶乡文化。

实际上,从价值形式的角度对商品拜物教之谜进行解读,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自己的学术源流,在文献学上也有着扎实的证据支撑。诚如前文所述,学界长期盛行的诠释商品拜物教的模式,是从马克思早期作品的自我异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等偏重社会意识的哲学角度切入的。但是,除此之外,在《资本论》的诠释史上也存在着侧重价值形式分析的政治经济学解读路径,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写作《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论文集》[注] Isaak Illich Rubin,Essays on Marx ’s Theory of Value ,New York: Black Rose Books,1973.的苏联学者伊萨克·伊里奇·鲁宾(Isaak Illich Rubin),1965年以来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以汉斯—格奥尔格·巴克豪斯(Hans-Georg Backhaus)[注] Hans-Georg Backhaus,Dialektik der Wertform .Untersuchungen zur Marxschen Ökonomiekritik , Freiburg: Ça ira Verlag,1997.为代表的“新马克思阅读”运动,以及近年来在英美世界崛起的以克里斯·亚瑟(Chris Arthur)[注] Christopher Arthur,The New Dialectic and Marx ’s Capital ,Boston: Brill Leiden,2004.为代表的“新辩证法”学派等。

此外,如果仔细看一下通行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文本结构,会发现商品章被分为了“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四个小节。据此,传统的观点倾向于,将第4小节看作单独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只立足于此小节或援引外来理论资源对之进行阐释,同时将第3小节“价值形式”仅仅当作货币起源理论,这样,也就必然割裂了价值形式与商品拜物教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资本论》第一卷有着一段复杂的出版史。马克思生前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德文1版、德文2版和法文版,此后恩格斯主要参考德文2版和法文版编辑了德文3版和德文4版,目前世界通行的版本大都是以德文4版为模板进行翻译的。但是,关于价值形式和商品拜物教的阐述,德文1版和德文2版之间存在差异,在德文1版中这两个小节是连在一起的。巴克豪斯强调了这样一个文献事实,即马克思第一次阐述商品拜物教时,把它放在了“等价形式的第四个特点:商品形式的拜物教在等价形式中比在相对价值形式中更为明显”[注] 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 (MEGA 2),Band Ⅱ /5,Berlin: Dietz Verlag,1983,S.637.,而等价形式是在价值形式理论的简单价值形式中被阐发的,因此,巴克豪斯认为:“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二版中被构思和扩展为第4小节而现身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只有在被当做成第3小节的一部分时,才能被理解”,[注] Hans-Georg Backhaus,Dialektik der Wertform .Untersuchungen zur Marxschen Ökonomiekritik , Freiburg: Ça ira Verlag,1997,S.45.并且特别强调要在关于等价形式特点的理论中破译商品拜物教之谜。

具体来说,使用价值对价值的遮蔽会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价值的质的规定被遮蔽和价值的量的规定被遮蔽。一方面,在商品交换中,价值的人类劳动规定性被遗忘,“可见,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在交换过程中,人们颠倒了人类劳动与劳动产品的主客关系,把商品的物质外壳直接当作价值的发源地,并从物本身价值的相等设定生产它们的劳动的等同性。另一方面,在商品交换中,价值的劳动量的规定性也被遗忘,“产品交换者实际关心的问题,首先是他用自己的产品能换取多少别人的产品,就是说,产品按什么样的比例交换。当这些比例由于习惯而逐渐达到一定的稳固性时,它们就好像是由劳动产品的本性产生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在交换过程中,人们错误地以为决定商品彼此间交换比例的是商品自身的本性,是商品天生所带有的价值量,而非蕴含在一定社会劳动时间里的劳动量。

马克思把价值形式的展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如 “20码麻布=1件上衣”;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如“20码麻布=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或=1夸特小麦”;C.一般价值形式,如“1件上衣=20码麻布,10磅茶叶=20码麻布,40磅咖啡=20码麻布”;D.货币形式,如“1件上衣=2盎司金,10磅茶叶=2盎司金,40磅咖啡=2盎司金”。我们以简单价值形式为例进行说明,因为所有的价值形式的秘密都可以在简单价值形式中找到萌芽。在“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20码麻布”所表示的是“相对价值形式”,它的职能是把自己内在的价值呈现出来,故而可被看作是一种“被表现”价值的商品;而“1件上衣”所表示的则是“等价形式”,它的作用是要把其他商品的价值展示出来,起等价物的作用,所以可被当作是一种“表现”价值的商品。从实质层面来看,麻布和上衣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具有“同质”的价值,而这一“质”上的同一性从根本上确保了二者“量”上的可比较性。不过,从表象层面来看,麻布的价值形式是通过上衣的自然形式来表现的,也就是说,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某一商品的自然形式直接充当了其他商品的社会形式。这种以物的样态表示价值背后人的社会关系的“惊险跳跃”,就为日后作为物存在的商品取得“虚幻的独立性”埋下了伏笔。同理推之,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中,人们会越来越误以为商品的使用价值自身就是价值的固有来源,产生对商品这种物的崇拜,乃至出现货币拜物教,“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2-113页。

工科新教师培训的目标网络必然体现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理念培育、行为养成、能力发展目标的相辅相成与互促互进,实现短、中、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犯了与费尔巴哈同样的错误。诚然他们致力于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基础,但是也仅仅止步于此,根本没有将价值形式分析纳入视野之中。“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从来没有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们“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8-99页。 不对价值形式展开分析,也就无法洞察现代社会的商品拜物教现象,更无法揭示滋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李嘉图等人的这一疏忽,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价值量的分析吸引住,而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他们“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未理解“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错误地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作是永恒的社会生产形式。作为商品拜物教世俗基础的价值形式,其展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内在矛盾,本质上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而这一对立并非是永恒的存在,事实上,它只隶属于商品生产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故而,李嘉图等人“在劳动中发现了价值的秘密之后,就应当继续在理论上批判劳动本身,并在实践中革命地改造劳动”。[注] Hans-Georg Backhaus,Dialektik der Wertform .Untersuchungen zur Marxschen Ökonomiekritik , Freiburg: Ça ira Verlag,1997,S.52.

“工作坊”英文为“workshop”,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现代建筑设计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的“工厂学徒制”教育理念[6]。“工作坊”是一种开放的交流方式,其构成要素包括:主题内容;学习方法;活动序列和社会环境[7]。“工作坊”的运行包括四个环节:工作坊创设-分组实训-成果交流-实训评价[8],具体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集体分享、团体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点评等[6]。

三、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历史特殊性

首先,商品所具有的魔力正是它颠倒人与物关系的力量。“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可见,马克思认为,商品背后本应代表的人及其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关系,竟然在现实中被商品的天然的物理性质及物之间的关系所代替、所掩盖。这便是商品的魔力,它居然在人们面前“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源自于人自身的力量说成物固有的力量。更为惊奇的是,人们不但对此表象背后的本质毫无察觉,而且对此种表象深以为然。

水平接地线用混凝土暗敷距离地面300mm,与电气设备的槽钢底座联成可靠的电气回路,接入接地干网接地电阻测量点选取:有多处预留测量点可选

实践活动系列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主要通过艺术活动,挖掘学科和活动的美育功能,展示学生个人才艺。其中,表演类包括合唱比赛、校园歌手比赛、音乐会、各类汇报演出等。展览类包括绘画现场比赛、作业展、学生自选作品展、风景写生展、书法展、摄影作品比赛及展览、动漫设计和工艺作品比赛及展览、瓷版画设计比赛及展览,还有各类教育活动宣传画的创作比赛及展览等。

前文曾提及,劳动具有社会性并不足以说明商品的神秘性,因为一切生产都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进行的。但是,当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揭示出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历史特殊性之后,使用价值对价值、进而对劳动的社会性质的遮蔽所造成的神秘性便有机会被祛除。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主要分为古代共同体社会、商品生产社会和“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劳动的不同社会性质。古代共同体中,商品生产处于从属地位,基于血缘、人身依附的劳动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社会中,劳动是以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形式呈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表现为共同的、直接社会化的劳动。

具体来讲,在商品生产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人与人之间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才彼此发生关系,构成“形式上”的总的社会劳动。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独立的私人劳动的存在,使得人与人、劳动与劳动之间发生关系只能依赖于劳动产品的交换,人的社会关系只能由物之间的关系来代言。代言的最终结果是,物的关系日益凸显,人的关系日渐消弭。“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显然,只有改变商品生产社会,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独立的私人劳动状态,才能避免使用价值对价值的遮蔽,也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商品拜物教。但是,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看来,商品生产社会却是人类的永恒状态。对此,马克思严厉地批评道,“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在作为商品生产社会“前世”的古代共同体中,也存在着商品交换,但尚处于从属地位,在那里,占主导地位的是基于自然血缘联系、人身依附关系的劳动,例如中世纪的封建制、农村家长制等。[注]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和农村家长制是马克思修订德文二版时才补充的。参见孙善豪:《价值形式与拜物教——〈资本论〉一、二版之部分比较》,《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6期。 在封建制下,存在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的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占主导,劳动的特殊性、自然性直接表现为劳动的社会性。每个农奴都清楚替领主服役的消耗来源于自己的劳动付出,俗人也明白向僧侣缴纳的什一税源于自己的劳动。故而,中世纪的“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始终表现为他们本身之间的个人的关系,而没有披上物之间即劳动产品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衣”。[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而在基于血缘的家长制中,每个人的劳动直接就是家庭的共同劳动。可见,“这些古老的社会生产有机体比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有机体简单明了得多”,[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在其中,没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截然对立,无需商品这种物作为二者相关连的中介。

(1)提出了一种将电子数据存证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系统,电子数据的存证用于对各类数据的存储和验证,区块链技术用于对获取到的电子数据进行固定保存。

在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产主义中,不再需要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个体的劳动是可以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劳动与产品价值的关系也就不再“隐匿”,人们可以清晰、直观地意识到,自己才是产品价值的创造者。“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做生产资料……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6-97页。 可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共同使用,劳动产品按一定的原则分配,这使得个人劳动不需要借助商品才能与社会劳动发生关系,而是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存在。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缺少滋生商品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土壤。

四、结语

肇始于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偏重从社会意识、文化心理角度解读与拓展商品拜物教理论,不过,这一研究范式已经将马克思阐释商品拜物教的政治经济学话语置换为哲学话语,进而脱离了《资本论》的原初阐释语境。立足于《资本论》的整体篇章结构,会发现“商品和货币”部分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从“货币转化为资本”部分开始,剩余价值才成为了新的理论地基,所以商品拜物教必须要在劳动价值论的地基上获得阐释。价值形式所聚焦的便是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问题,“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对这种形式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 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更是将其置诸于视野之外。只有马克思运用“抽象力”深入分析了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从等价形式必须“以使用价值表现价值”的特点中,窥探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拜物教乃至货币拜物教的形成机制,并揭示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分裂着的商品生产社会才是孕育价值形式的社会土壤,进而诉诸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的转型来破解这一物化结构的藩篱。

A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Commodity Fetishism in Capital

LIANG Yanxiao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 The mystery of commodity fetishis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cannot be avoided in the study of Capital . Western Marxism,which began in Lukács,attaches importance to interpreting and expanding 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However,this research paradigm has deviated from the specific textual context explained by Marx,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context centered on labor theory of value to the philosophical context centered on human alienation. In fact,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commodity fetishism and the way in which value forms are developed. Marx uses the “abstract force” to carry ou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value form of commodities. He explo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modity fetishism in the process of commodity exchang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equivalent form must “represent the form of society in the form of nature”,and reveals the commodity production society in which private labor and social labor are divided is the social soil that breeds value forms,and then resort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forms to break the barriers of this materialized structure.

Keywords :commodity fetishism,value form,use value,social nature of labor

*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8062104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723(2019)01-0031-08

【作者简介】 梁燕晓,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郑伟]

标签:;  ;  ;  ;  ;  

《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文本学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