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
导言:沥青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常用的路面结构,具有维护方便、舒适性好的优点。但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缺乏施工技术经验,沥青路面耐久性较差,制约了沥青路面的发展。
1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1.1沥青混凝土材料、机械监测工作的落实
沥青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物。在混合这些材料时,不仅要使用合理的材料混合物,还要保证混合施工设备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施工过程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既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又能有效地结合当前的施工情况,也就是说,在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还必须确保材料本身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2图纸会审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事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所使用技术的有效性。在公路建设中,确保图纸评审的有效实施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路规划,考虑路基和路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图纸。也就是说,施工图纸的存在和图纸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的质量,也对施工技术的运用有一定的影响。在施工图纸设计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为了保证技术的有效实施,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反复沟通。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优化
2.1根据道路建设的需要,合理使用改性沥青。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高质量,减少路面病害的威胁,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使用某些功能性沥青改性剂(聚合物、树脂、塑料、炭黑、无机盐等)。其质量和类型选择对路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沥青改性剂有sbs、eva和pe。在初步施工设计的技术准备阶段,应根据路面性能、施工成本控制、工艺条件、与基层沥青的相容性等具体要求,综合确定改性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在具体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应参考不同的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如混合料的混合温度,以达到施工效果的优化。
2.2为有效控制道路施工质量,准确控制技术参数,持续优化工程造价,施工前必须安排试验段施工。确保混合和传播。通过对滚动系数、工作长度等参数的精心安排、有效安排和科学开发,为整个工程提供准确、高效的开发数据和技术参考。
2.3合理控制各施工阶段的工作温度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施工阶段的温度控制。混合料拌和后,在装车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帆布保温措施,保证混合料的基本温度不低于120℃~150℃;施工过程中的室外温度不应过低。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的控制也应考虑试验室外温度。此外,终轧结束时的温度控制应结合轧辊的不同型号确定。钢轮压路机终轧后温度不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振动压路机不低于65℃。
2.4 加强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施工前,有关部门应当会同专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做好详细的技术准备工作,使基本施工人员和配套单位的具体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施工设计意图。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施工计划和具体技术指标的系统培训,保证技术计划的有效实施和质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3.1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秩序
保证公路建设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施工企业应约束市场行为,使工程负责人以工程建设为主体,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和责任。
3.2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施工材料
施工效率与施工工艺有关。有鉴于此,有必要选择符合项目要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项目的整体运营。分散时选择的混合料应符合底座、连续施工连接层、表面层等的质量要求。
1)在粘结层上喷洒适量的沥青,操作完成后,进行隔离处理,防止滚动操作。
2)将预热沥青混合料均匀涂在接触面上,进行混合料的扩散刮擦,完成上述操作,并检查中心线的平整度。如果不能保证其平滑度,则采用混合压实法。其中,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较高(约100摄氏度),复合压力下温度约95摄氏度,最终压力下温度约65摄氏度。注意,在滚动施工时,应以纵向高→低阶的匀速进行。
3.3改进水损施工情况
在沥青道路上,若发生失水,在道路空隙严重时,会在短时间内渗入沥青层及矿体。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进行损害预防和控制。由于骨料破碎,很容易使结构更加粗糙。因此,有必要及时清理表面的骨料,以减少对粉尘附着力的不利影响。此外,应合理使用液体防剥剂,以控制沥青路面的张力,并确保在集料和沥青表面有不同的电荷。此时,集料表面较湿润,可保证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性能。此外,对接接头的施工是维修施工中的一个问题。将接头和不完全沥青混合料清除。
3.4制定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机制
公路工程管理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运营、施工进度、经济效益等。因此,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做好管理工作。参考道路建设管理机制的内容,严格控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期和成本,选择适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施工技术和材料。
3.5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质量控制是道路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理制度,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连续监理水平。这样,施工企业就能有效管理项目质量,缩短工期,有效降低投资成本。施工企业必须禁止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以免发生施工事故。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公路工程技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技术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正确、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防止内部开裂、渗水等质量因素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公路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对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体制的实施,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性,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成龙.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 2018, (Z2) :44-45.
[2]宁玉杰.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8) :182.
[3]徐丽玲.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8, (1) :112+114.
[4] 张琪.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环球市场, 2017 (10) :206.
[5]赵杰.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低碳世界, 2017 (6) :221-222.
[6]肖恩.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 2017 (9) :174.
[7]李新辉.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 2017 (31) :158-159.
论文作者:倪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