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力线路检修是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电力线路检修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文章就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力线路;检修;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电力线路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时有各类故障发生。理论上来说,要完全避免电力线故障的发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电力线路故障发生后,及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诊断进而快速排除故障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还要确保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性。
一、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
(一)故障隐患
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多与故障隐患密切相关,如线路损坏引发的泄露现象、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环境、交通事故导致的断杆、雷击导致的绝缘子破裂,这类电力线路故障隐患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也很可能受到威胁。以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环境为例,大风、暴雨、雷电导致的电力线路故障往往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快解决故障,电力检修人员往往需要在恶劣天气下进行维修施工。但由于电线电阻会受到阴雨等天气的影响出现绝缘设备绝缘性能丧失问题,这就使得带电的绝缘体很容易威胁电力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故障隐患催生的危险因素可见一斑。
(二)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属于电力线路检修的重要内容,但作业器具不合格、线路特殊结构均可能导致带电作业威胁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以作业器具不合格为例,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绝缘安全工器具磨损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而如果电力检修人员忽视绝缘安全工器具的检测和试验,带电作业现场便很容易出现不可控局面;线路特殊结构指的是同杆双回线路等较为复杂的电力线路结构,过于复杂的结构不仅会导致操作难度提升,密集的线路、狭小的作业空间也可能催生安全问题。
(三)其他因素
忽视现场勘查工作、电力检修人员安全能力不足、电磁感应产生的危害同样可能威胁电力线路检修安全,具体威胁如下:①忽视现场勘查工作;②电力检修人员安全能力不足;③电磁感应产生的危害。
二、电力线路检修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控制电力线路检修危险点的措施是增强电力线路检修工作的安全问题,要增加各流程的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需要确保电力检修工作从作业流程和个人中高质量完成。
(一)加强作业现场勘查
为尽可能提升电力检修作业的安全水平,作业现场勘查的加强必须得到重视,同时还应避免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作业。在正式开始电力线路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详细勘察和检查电力线路、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此在检修工作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危险隐患问题的出现、扩大可由此得到较好抑制。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保留的带电部位以及并架或邻近、交叉带电设备均需要通过现场勘查明确,现场勘查的记录、作业方法的选择、技术和安全措施的编制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考虑到恶劣天气下的电力线路检修存在较高危险性,各供电局应在原则上避免恶劣天气下电力检修人员开展带电作业。同时,供电局应还应与当地气象局开展深入合作,以此实现对天气变化的及时掌握、超前预警,对于需要抢修的电力线路,电力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开展检修操作,配合24h值班制,即可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因素,供电局还需要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恶劣天气紧急应对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合理开展带电检修
为避免带电作业威胁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必须保证带电作业的检修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且持证上岗。同时供电局需定期进行检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其具能够较好掌握相关操作规范、规程、方法,并能够运用有效的紧急救护方法和触电急救方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的学习与考核也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带电作业用静电防护服均能够较好服务于带电检修,电力检修人员可结合实际合理选择相关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其中绝缘器具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质量、防潮性。还需要关注使用的便捷性、耐磨性。在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使用前,电力检修人员必须开展全面检查,按照规定测试其电气性能,日常存放则需要避免在潮湿环境放置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
(三)增强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电路检修作业的顺利实施,以及掌控现场危险点与工作人员的检修技术有的直接联系,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增强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变革,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培训通常是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检修技术学习能力、规避安全风险等方面。
(四)增强检修安全管理工作
检修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并要具备责任心,这是管理人员的主要素质。检修人员在电路线路检测中是主体,其他人员起到辅助作用,能够保证作业后勤,可独立开设监督部门来监测检修环境和手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让工作人员可及时维修,做到预防尽责复查,全方面保证执行检修工作。
(五)增强巡视检查工作
为提高线路安全,对管辖范围加强巡视,工作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巡回检查。由于外力受损至电线线路,因此需要减少巡视时间。巡视内容有:首先查看路线标桩是否完整敷设,地下的电力线缆是否出现异常,不允许建筑材料和矿渣堆积在电线线路上。其次是专业设备疏通排管,电力电线管段,查询是否有断裂情况,并查看电缆是否有拖拉过紧情况;第五,做好监督、监视工作。为防止电力电线运行出现事故,则应加强监督工作。首先应进行负荷监视,为防止电线温度过高,缩短电线使用寿命,应对电力电线线路外表温度进行测量。其次应实施腐蚀监视,是因电线金属会有微生物腐蚀,所以应做好腐蚀监视,在线监测报警装置在检修安全区。此种方式能够让安全隐蔽性、不透明技术得到解决,防止出现误判情况。让辨别更加准确、快速,最终做好预防工作,在电线维修中,抓住误判误操作的工作内容,使用在线监测报警工作,防止因突然来电伤害人身安全。严格把控电线质量,购买合格的电线材料,科学维护安全工作,实施创新探索技术,提升线路安全运行,减小经济损失,为电网运行提供保证。
(六)其他安全保障措施
为更好保证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性,电磁感应危害应对、检修作业的实施和监督、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具体的保障措施如下:①电磁感应危害应对;②检修作业的实施和监督;③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检修人员必须在作业中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这一控制需严格遵循供电局发布的电气安全距离表,而如果特殊情况下无法实现规范的安全距离控制,检修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绝缘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电力生产安全的保证是控制和预防,电力检修作业对危险点的预防是动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它可实现全程掌控危险点。在电力检修中,危险点的显著特征是复杂性、多边形,当条件变化时,即使控制危险点,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危险点。所以应保证在电力检修中,动态控制住危险点。总结电力检修作业危险点,适当调整预测控制法,保证让电力生产事故发生率减小,从而让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获得保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明陆.电力线路故障原因及检修办法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10)
[2]何伟强.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J].建材与装饰,2018(14)
[3]刘慧.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04)
[4]汪强.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
论文作者:赵英杰1,吴扬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作业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电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