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_叶如艳

(四川省西昌市安宁中心卫生院;四川西昌615013)

【摘要】 目的:对应用新型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对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新型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牙周疾病治疗总时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牙周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新型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对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新型牙周基础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放线菌对牙周造成感染,大多数情况会同时伴随出现牙齿松动现象【1】。现阶段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需展开龈下菌斑检测,90%以上患者的龈下菌斑均可以分离出放线菌。其发病群体通常情况下是一些年纪相对较轻的患者,病情的发展快,会对牙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在来院就诊时,患者多会出现脱落、牙齿移位、松动等症状,且发音、咀嚼、美观均会存在一定的伤害,未目前临床牙科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为棘手的疾病【2】。本次对应用新型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了评价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这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计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包括男性25例,女性19例;体重42-86kg,平均体重(53.9±7.4)kg;患者牙周炎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5.1±0.7)个月;年龄19-73岁,平均(43.7±8.5)岁;治疗组包括男性24例,女性20例;体重40-83kg,平均(53.5±7.1)kg;患者牙周炎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5.5±0.4)个月;年龄18-67岁,平均(43.8±8.3)岁。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新型牙周基础治疗,具体内容为:① 治疗过程中,经洁治器械对龈上位置的牙石、菌斑进行处理,对牙面实施磨光处理;② 治疗过程中,经龈下刮治器对牙周袋内根面牙石、菌斑进行处理;③ 通过对牙齿的外形展开磨改,使创伤性咬合消除;④ 针对急性炎症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维生素C、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药物展开系统用药,经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展开局部冲洗处理,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放在牙周袋的内部位置;⑤ 针对松动的牙体展开固定处理,经舌侧夹板固定的方法保持,并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牙周疾病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牙周炎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正常;有效:在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结果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但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牙周炎症状在治疗后没有减轻,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基本未改善,或病情加重。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当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X2检验。

2 结果

2.1 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基础治疗后,侵袭性牙周炎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0.5%;治疗组采用新型牙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后侵袭性牙周炎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9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牙周疾病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0.94±2.61)d,治疗组患者牙周炎疾病共治疗时间为(7.39±1.54)d,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有9例发生了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有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疾病的一种,在该病患者牙龈下,广泛存在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微生物,并且会引起菌斑,进而会分泌出相应的毒性物质,进一步增强了牙龈炎症反应程度,扩大病变的面积,进而造成牙周袋症状,为现阶段临床上公认的,对成人牙齿健康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3】。新型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多经龈下刮治、龈上洁治、根面平整等技术对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将龈下菌斑、发生病变的牙骨质完全去除,并使根面处于光滑状态,可以充分避免菌斑和牙石在短期内能够再次的附着,使牙周状况得到显著性改善,是牙周疾病治疗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手段【4】。临床上的诸多学者在研究之后发现,通过基础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牙周状况得到显著性改善【5】。以牙龈损伤状态的实际分布情况为依据,将侵袭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两种类型。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牙松动症状,并且能够使龈沟液中的IL-4的浓度水平升高,使TNF-α浓度水平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郭敏,张俊道,刘铭利,等.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2083-2086.

[2]王迪,曾莉,王丽泉.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0(1):23-25.

[3]任东艾.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58-59.

[4]杨艳君.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9):1308-1309.

[5]赵柄雯.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64-65.

论文作者:叶如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_叶如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