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论文_邱海燕

浅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论文_邱海燕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3011

【摘 要】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和多发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对女性健康及生活带来很大不良影响。采用中医辩证疗法利用中药配伍治疗月经不调,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月经不调;辩证治疗

月经不调,是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月经改变包括初潮年龄的提前或者延后、月经周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痛经等等,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和退化)的长短。一般女性的月经周期在28天~30天之间。正常的经血呈暗红色,其中混有粘液或子宫内膜碎片。,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但是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谓的月经不调。

一.月经不调的原因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首先应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现代中医认为月经可受到肾脏,肝脏,脾脏等器官的影响。女性体内正气不足或各种原因导致脏腑紊乱,气血失调至阴阳失衡,饮食不洁等原因均可诱发其冲任空虚,导致行经规律出现异常导致月经不调。

二.临床表现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三.辩证治疗

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临床治疗必须按照有经验的妇科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内分泌情况、月经不调症状、病因、年龄等进行辩证论治,以“滋阴养血”的中医方法入手,在临床治疗月经不调中得到良好的疗效。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分为8种典型:(方药为基础组方,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减治疗)

1.脾肾气虚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量多,经色淡红,质清稀薄,纳少便溏,面色白光,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小腹冷坠,小便频。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沉无力。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党参20 克,黄芪20 克,白术15 克,炙甘草6 克,熟地20 克,川续断15 克,补骨脂15 克,菟丝子20 克,艾叶10 克,首乌30 克,当归12 克。

2.肝肾阴虚型。

主证:经行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平时腰痛膝酸,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苔少,脉弦细;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8 克,干地20 克,白芍15 克,玄参15 克,麦冬15 克,山茱萸12 克,菟丝子15 克,五味子9 克。

3.气血虚弱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当归15 克,熟地30 克,白芍12 克,川芎10 克,党参15 克,黄芪15克,白术12 克,茯苓20 克,鸡血藤30 克,黄精20 克,首乌20 克。

4.肝郁气滞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柴胡12 克,白芍15 克,当归12 克,茯苓15 克,白术9 克,香附12克,郁金12 克,木香6 克(后下),炙甘草6 克,每日1 剂,水煎服。

5.血寒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桂枝10 克,艾叶10 克,熟附子9 克,当归15 克,川芎12 克,炙甘草6 克,党参20 克,白术15 克,牛膝12 克。

6.血瘀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经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治法:活血祛瘀调经。

当归12 克,川芎9 克,赤芍12 克,熟地15 克,桃仁10 克,红花6 克,炒蒲黄10 克,五灵脂10 克,益母草30 克。

7.痰湿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腻。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法夏15 克,陈皮6 克,茯苓20 克,苍术10 克,白术10 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 克,枳壳12 克,当归12 克,川芎9 克。

8.湿热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暗红,量或多或少,质粘腻,可有臭秽,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小腹疼痛,胸闷呕恶,口腻纳呆,小便黄短,大便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调经。

黄柏10 克,苍术10 克,薏苡仁30 克,绵茵陈15 克,赤芍15 克,丹皮12 克,香附12 克,车前子15 克,败酱草20 克,银花藤20 克。

四:结语

月经不调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发病起因主要与自身脏腑紊乱,气血失调以及生活饮食不洁等多种原因引起,且病程长,中医治疗时宜采用调理气血,疏肝,补肾,健脾的方法,达到气血调和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论文作者:邱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浅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论文_邱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