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件生产加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三苯”检测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朱福康[1](2021)在《低浓度苯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我国主要接苯地区的苯暴露水平,掌握我国目前重点接苯行业的分布特征,并评估低浓度苯作业工人的健康水平及风险大小,为控制和消除苯的职业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六省市苯暴露现状分析选择苯生产量大、危害严重的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和福建省共六个省市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各省市辖区内接苯企业分布及浓度监测数据。从六省市中选择2个重点接苯地区(天津市、江苏省),分析苯作业工人血液学指标的改变。2.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2.1接苯企业现场调查与浓度监测选择天津市及山东省共三家接苯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和浓度监测。工人佩戴被动式空气采样器一个工作班,并收集班后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苯的浓度。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尿中苯代谢产物苯巯基尿酸(S-PMA)和反,反-式粘糠酸(t,t-MA)的浓度。2.2建立基于我国苯队列研究的线性多阶模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分析我国苯队列研究的白血病发病数据,获得基于外暴露浓度的线性多阶模型。根据山东省两家接苯企业98名苯作业工人个体空气苯检测浓度与尿中S-PMA和t,t-MA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调整吸烟),建立基于内暴露浓度(S-PMA和t,t-MA)的线性多阶模型。2.3苯的致癌风险评估利用线性多阶模型及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致癌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六省市重点接苯行业(行业前五名)以及山东和天津三家接苯企业苯作业工人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2.4非致癌风险评估利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EPA非致癌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山东省两家接苯企业苯作业工人的非致癌风险。结果:1.六省市苯暴露现状分析结果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的3111家接苯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大部分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TWA)小于 2 mg/m3(96.9%)。六省市部分行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存在较高浓度的苯暴露(≥6 mg/m3)。天津市和江苏省接苯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苯作业工人白细胞计数小于4×109/L(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下限)的比例分别为4.9%和3.3%,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2×109/L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天津市白细胞计数<4×109/L的工人主要分布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江苏省则主要分布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地区苯作业工人的白细胞计数或血小板计数表现为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降低(P值均小于0.001)。2.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2.1接苯企业的浓度监测结果天津市1家接苯企业(20名工人)两次空气苯浓度监测结果分别为:0.48±0.75 mg/m3和1.60±3.36 mg/m3,其中第一次有10人未检出空气苯,但这10人两次尿中代谢产物浓度未见显着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山东省2家接苯企业(98名工人)三次监测平均空气苯浓度为:11.81±33.09 mg/m3,有73.5%的工人所在接苯岗位空气苯浓度≤6 mg/m3。工人尿中S-PMA和t,t-MA浓度均与空气苯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65及0.62,P值均小于0.001)。2.2基于我国苯队列研究的线性多阶模型通过我国苯队列研究(74828名苯作业工人和35805名对照组工人)白血病发病数据,获得基于外暴露浓度的线性多阶模型:P(d)=2.65×10-4+(1-2.65×10-4)[1-exp(-2.51 × 10-6CTWAI)]。(P(d):致癌风险,CTWA:空气苯浓度,T:苯作业工龄)。根据山东省98名苯作业工人内、外暴露浓·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基于内暴露浓度的线性多阶模型。2.3苯的致癌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基于外暴露浓度的线性多阶模型,六省市接苯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行业的工人在当前浓度(<1 mg/m3)下持续工作40年后的终生致癌风险为3.11-3.32×10-4;山东省两家企业苯作业工人的终生致癌风险为2.75-7.15×10-4。天津市10名空气苯浓度未检出但尿代谢物检出的工人,根据基于S-PMA和t,t-MA的线性多阶模型计算的终生致癌风险分别为3.35×10-4和3.33 ×10-4。根据EPA致癌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山东省两家企业各车间工作岗位致癌风险为0.33-40.2×10-4。根据S-PMA和t,t-MA推算的外暴露浓度,天津市10名空气苯浓度未检出但尿代谢物检出的工人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22-7.99×10-4和2.19-7.78 ×10-4。以上两个致癌风险模型评估各接苯行业及企业当前浓度下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可接受致癌风险的下限1× 10-5。2.4苯的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根据EPA非致癌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山东省两家接苯企业各岗位苯作业工人的风险均在中等风险及以上。结论:我国整体苯暴露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工作场所中空气苯浓度超过了苯的职业接触限值。空气苯浓度低于1 mg/m3,持续暴露40年的致癌风险不可接受。内暴露浓度相对稳定,对于评估低浓度下的职业健康风险可能更有应用前景。
黄磊[2](2021)在《热表面PMMA粉尘层堆积引燃特性及阻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燃粉尘由于生产或者管理不当等原因将可能沉积在工业设备或管道的高温热表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引起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小热表面粉尘堆积引燃的危险性,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立足于研究热表面PMMA粉尘层在不同条件下的着火行为,揭示粉尘粒径、粉尘层直径以及粉尘层厚度对着火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KHCO3和ABC粉对PMMA粉尘层的阻燃作用,并揭示其阻燃机理,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PMMA热解生成包括C2H4、CO和MMA在内的多种可燃成分,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在点火源作用下可引起粉尘燃烧。更细的粉尘粒子表面反应更密集,热解温度更低,同时点火延迟时间更短。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粉尘层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减小。(2)PMMA粉尘层点火延迟时间以及临界加热温度随着粉尘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粉尘层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气体扩散深度增加,造成可燃气体无法有效扩散,最终导致点火延迟时间的增加。对于10 mm厚粉尘层,100 nm、5μm和30μm PMMA的临界加热温度分别为330℃、300℃和320℃。当粉尘层厚度增加到30 mm,100 nm、5μm和30μm PMMA粉尘层的临界加热温度分别增加30℃、80℃和110℃。(3)粉尘层直径的增加对粉尘层内的传热以及热解过程有一定影响。当粉尘层直径由50 mm增加到100 mm,粉尘层内温度变化微小,同时环境温度有小幅下降,导致可燃气体燃烧下限有所升高,最终粉尘层点火延迟时间增加小于7.5%。(4)KHCO3和ABC可以有效延长PMMA粉尘层的点火延迟时间并提高粉尘层的临界加热温度,其中ABC的阻燃效果要优于KHCO3。对于10 mm厚5μm和30μm PMMA粉尘层,当加热温度为400℃时,40%的KHCO3可使5μm和30μm PMMA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增加288.3%和750%。在加入40%ABC后,5μm PMMA点火延迟时间提高398.3%,而30μm PMMA已经无法被引燃。加入10%KHCO3可使5μm和30μm PMMA的临界加热温度分别增加60℃和40℃,加入10%ABC可使5μm和30μm PMMA临界加热温度分别增加80℃和60℃。(5)KHCO3和ABC分解吸热过程可抑制PMMA热解。KHCO3分解产生大量CO2可以有效稀释PMMA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减小可燃气体浓度,从而延长点火延迟时间甚至阻止粉尘层燃烧。ABC受热分解所产生的P2O5和HPO3可覆盖在粉尘颗粒及凝聚体表面形成致密球壳,阻止了传热传质过程,从而抑制燃烧。
何思琪[3](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万千[4](2021)在《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重金属和有机磷阻燃剂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重金属和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是电子废弃物中最主要的两类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随着中国规模化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快速发展,拆解车间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正规化的电子废弃物拆解活动对车间室内环境造成的含量水平、污染特征以及拆解工人的暴露风险,本文研究了上海某正规电子废弃物拆解厂4类拆解回收车间(手工拆解车间、CRT处理车间、线路板破碎车间和塑料破碎车间)室内灰尘中重金属和OPFRs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同时选取不同微环境(研究生办公室、高校教室、高校宿舍和大型商场)室内灰尘进行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室内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为室内环境治理、污染源的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1)本文采集了手工拆解车间、CRT处理车间、线路板破碎车间和塑料破碎车间室内灰尘进行重金属和OPFRs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类型的拆解回收车间室内灰尘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重金属和OPFRs污染。就重金属污染而言,CRT处理车间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线路板破碎车间和手工拆解车间,而在塑料外壳破碎车间污染程度相对较低;Pb、Cu和Zn是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车间灰尘中的主要污染重金属。就OPFRs污染而言,线路板破碎车间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手工拆解车间和CRT处理车间,塑料外壳破碎车间OPFRs污染相对较轻;在4类拆解回收车间中OPFRs的结构组成差异较小,∑Aryl-OPFRs是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车间室内灰尘中的首要OPFRs,其中TPHP是最主要的OPFRs。(2)本文采集了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车间、研究生办公室、高校教室、高校宿舍、和大型商场室内灰尘进行重金属和OPFRs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类型的微环境中,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车间室内灰尘的重金属和OPFRs污染均最为严重。就重金属污染而言,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中重金属类主要污染物是Pb、Cu、Zn,研究生办公室、高校教室、高校宿舍和大型商场室内以Zn、Ni、Cu、Pb和Cr污染为主;就OPFRs污染而言,∑Aryl-OPFRs是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研究生办公室和高校教室等室内灰尘中的首要OPFRs,∑Cl-OPFRs和∑Aryl-OPFRs是高校宿舍中最主要的OPFRs,∑Alkyl-OPFRs是大型商场中的首要OPFRs。(3)采用US EPA推荐的人体暴露模型,结合适合中国人群的暴露参数,对4类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车间和5类微环境接触人群分别进行重金属和OPFRs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仅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活动导致的重金属暴露对拆解工人既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还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尤其需要重点关注手工拆解车间和CRT处理车间。
吴晨[5](202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文中研究指明制鞋车间使用原料众多,存在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本课题以气相色谱仪为主要分析仪器,研究搭配不同前处理技术及检测器,分析制鞋车间不同类别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应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本文以纯水采集空气中的甲醛,加入2,4-二硝基苯肼衍生后进行萃取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pH=6和60℃水浴条件下衍生30 min效果最好。本方法考察了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检出限和最低检出浓度、样品中甲醛加标回收率等指标。实验表明:该方法选择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取代目前广为应用的分光光度法。2.制鞋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制鞋车间空气中DMF和DMA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考察了色谱柱种类、检测器类型、热解吸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采用FFAP为色谱柱、NPD为检测器、280℃为热解吸温度。计算了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解吸效率、最低检出质量和最低检出浓度。与国标法对比,应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实验灵敏度。同时,实验还对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3.制鞋车间空气中的17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制鞋车间空气中常见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着重考察了热解吸温度和色谱柱温度对检测的影响,与国标法中的溶剂解吸法相比,该方法测定检出限显着降低,检出多种微量物质,适用于制鞋车间空气中上述十七种物质的测定。
卢燕[6](2021)在《北江清远段多氯代烃和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北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主要河流之一。其中北江清远段流经英德和清远等地。近年来,清远的经济发展快速,工业和农业活动增多,环境问题引发关注。为了研究当前北江流域清远段的环境问题,我们在2015年8月采集北江流域的沉积物和鱼组织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检测多氯代烃(PCHs)和有机磷阻燃剂(OPFRs)的浓度,探究北江清远段沉积物和鱼组织中目标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评估它们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为系统了解北江流域清远段中PCHs和OPFRs的污染现状和潜在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PCHs在北江流域沉积物和野生鱼体中均有检出,在沉积物中的检出频率为82%-100%,在鱼组织样品中的检出频率为79%-100%。六氯丁二烯(HCBD)和六氯苯(HCB)浓度与水果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化学生产数量以及工业气体总排放量有一定相关性,五氯苯甲醚(PCA)含量与纺织企业数量有弱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1,2,4-三氯苯(TCB)和其他PCHs有明显的分离,结合污染物浓度与其对应Log Kow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CB的额外来源可能是较多氯原子取代的氯苯还原脱氯作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目标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均无明显风险。OPFRs在沉积物中均有检出,检出频率为85%-100%,主要污染物为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BOEP)、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TEHP)和磷酸三苯酯(TPHP)。部分OPFRs在鱼组织样品中检出,检出频率为66%-97%,主要污染物为磷酸三乙酯(TEP)。通过与研究区域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的分布与工业和农业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不同OPFRs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TBOEP、TCPP、TEHP和TPHP的污染物含量受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影响,暗示着电子垃圾拆解厂是这些OPFRs的污染来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某些采样点中TPHP对水生生物造成中风险和高风险,而乙基己基磷酸二苯酯(EHDPP)和TBOEP残留则造成中风险,其余OPFRs对水生生物无明显风险。此外,OPFRs经鱼类摄入对人体健康未产生风险。PCHs是已经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或各国优控清单的污染物,而OPFRs是新兴的阻燃剂。本研究结果可提供PCHs在我国流域污染现状的证据,对已有OPFRs的污染数据进行更新,为后续的毒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周昊[7](2021)在《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和生产原料,已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职业性苯暴露的危害主要是长时间低剂量暴露引发的慢性中毒和短时间高剂量暴露引发的急性中毒。常通过呼吸道吸入及接触皮肤吸收进入生物体内引起损害。多年来,我国一直以监测空气中苯浓度作为评价苯暴露量。苯职业暴露矩阵可对缺乏职业监测数据的苯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可分析不同职业及工种间的苯暴露水平的差异,也可分析苯暴露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于生物个体的苯职业暴露史,利用苯职业暴露矩阵可对生物个体的瞬时暴露水平及累积暴露量进行估值,进而评估个体暴露量。本研究旨在构建我国不同行业的苯职业暴露矩阵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查验系统。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暴露风险水平的评估及职业危害的监控等提供数据支撑。职业性苯暴露可引起造血系统为主的多种疾病,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利用公开数据库中不同职业性苯暴露水平的工人的外周血中的lnc RNAs和m RNAs表达谱进行鉴定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筛选可能在苯暴露致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认识苯及苯的代谢物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以期寻找职业性苯暴露的早期监测和预警的潜在靶点。肿瘤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分泌增殖因子使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失调。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类型的差别和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互作的不同使微环境中癌症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较大。本研究应用RNA-seq数据集的遗传和临床特征,利用ESTIMATE和CIBERSORT描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互相作用,评估免疫细胞群与预后结果之间的关系,建立最佳的DLBCL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测预后模型,为阐明职业性苯暴露致白血病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苯职业暴露矩阵,筛选可能在苯暴露致病过程中关键基因,建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后预测模型三个阶段研究,阐述职业性苯暴露风险、致病机制和个性化预后预测。第一部分研究通过收集1949年至2018年间涵盖66个职业和91个工种的共计5807条苯职业暴露环境监测数据,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数据(短时间暴露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工作,其中暴露的时间趋势为固定效应变量,而暴露的工种和厂区则作为随机效应变量。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确定最优模型结构,并利用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图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最后,利用全部数据集拟合最终模型并构建特定时间-职业和工种的苯职业暴露矩阵。第二部分研究收集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苯职业暴露数据集(GSE5073718),该数据集包括4例慢性苯中毒患者、3名苯作业工人(苯暴露组)和3名未接触苯的健康对照者。获取数据集中lnc RNA和m RNA表达谱,采用R软件limma软件包筛选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基因集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识别出显着富集在生物过程(process progression,BP)和KEGG通路的基因集,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通过检索相互作用基因的搜索工具STRING 10.5在线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第三部分研究收集TCGA网站中229名DLBCL患者全转录组测序的数据。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算法估计22种浸润免疫细胞的数量。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惩罚性回归分析和列线图模型来构建和评估预后免疫评分PIS模型,以进行整体生存预测。通过GSEA生成了免疫基因预后评分IGPS,并在独立的GSE10846数据集中应用Cox回归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通过不断优化模型结构,本研究确定出两种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基于全部数据集进行最终参数的输出,在苯的短时间暴露浓度模型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模型中,工种和厂区变量的方差之和分别占总方差的94.76%和67.92%。苯的短时间暴露水平在1982年之前呈线性下降趋势,之后又出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且多数职业和工种的苯暴露浓度均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10 mg/m3)。对于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而言,其总体变化趋势为2007年之前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而后各年间浓度水平趋于平稳,直到2016年各职业的暴露水平又再次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对暴露行业整体而言,大部分职业和工种的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仍处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以下(6 mg/m3)。2.苯中毒组有222个基因上调,苯暴露组有21个基因上调。苯中毒组和苯暴露组中以下基因表现出同向变化趋势:KCNJ15、CXCR1、PI3、LINC02597、CYP4F3、ALPL、KRT237。在苯暴露组表达上调的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也表现出上调趋势,其中KCNJ15、CXCR1、CYP4F3、KRT23最为明显。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免疫反应、防御反应、和炎症应答生物学过程。蛋白互作的关键蛋白对比分析发现,CXCR1、CCR2、STAT3和PIK3CD为苯暴露致病风险的关键基因。3.Kaplan–Meier曲线分析和对数秩检验发现DLBCL中TME中活化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比例较高的病例表现出明显较短的总存活率(P<0.001),而静息NK细胞更能代表患者的TME理想结果(P=0.001)。活化的和静止的NK细胞是DLBC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HR为1.72(95%CI[1.20-2.48];P=0.001)和0.53(95%CI[0.37-0.76];P=0.005)。预后不良与DLBCL样本中活化的NK细胞的TME浸润增加和静息NK细胞的TME数目减少有关。应用LASSO法对五种免疫细胞建立了DLBCL患者的个性化风险预后预测模型。五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活化和静止的NK细胞、Tregs、以及M0和M2巨噬细胞)来建立微环境免疫评分PIS模型,将DLBCL患者分为两个风险组,高PIS组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HR=2.16(95%CI,[1.33-3.50];P=0.002)。并应用8个基因的HR进行加权建立了以IGPS为独立影响因素(HR:2.14,95%CI[1.40-3.28])的预后模型,该模型在验证数据集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免疫评分及其相关结果的差异归因于参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八个特定免疫基因。结论:本研究构建出的职业暴露矩阵可作为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苯暴露评价的暴露浓度数据库,用于职业性苯暴露的风险评估和卫生监管。不同苯暴露水平下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KCNJ15、CXCR1、PI3、LINC02597、CYP4F3、ALPL、KRT237在苯暴露组和苯中毒组均显着上调。而KCNJ15、CXCR1CYP4F3、KRT237基因上调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应答有关。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互作影响D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和分子特征,与基于NK细胞、Tregs和巨噬细胞的PIS模型相比,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特征的预后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张玉秀[8](2020)在《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文中认为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一方面是处理工艺中搅拌、曝气等操作和蒸发的作用,有毒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污水中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活性污泥中吸附并富集了部分有毒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与疏水性多环芳烃化合物,成为二次污染物。由此而言,污水处理厂既是污染治理单位,又是污染产生单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比如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和逸散有待解决,并在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污染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其危害。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对工业废水尤其是焦化废水进行研究与讨论,迄今为止,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规律尚未了解。本论文基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A/O/O)中水相、气相中VOCs的分布特征,首次估算了我国焦化废水处理行业的VOCs排放当量和总排放量,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产生的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程度,指出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现场的工作人员存在癌症和非癌症风险,明确了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大气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的分配行为以及VOCs的去向,讨论了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原位污染控制的对策,减少VOCs的排放。本论文结论如下:(1)通过焦化废水A/O/O工艺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和气相的分布特征,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排放量,研究发现:在各处理单元中共检测出17种气态VOCs,主要是苯系物、卤代烃和氯代苯化合物;在逸散的VOCs中,苯的浓度最高,达180.49μg m-3;气态VOCs的浓度范围为28.56-857.86μg m-3,大小顺序为:原水池>厌氧池>脱氨塔>前段好氧池>后段好氧池>外排池,与工艺特征有关;该焦化废水处理厂VOCs的总排放速率为1773.42 g d-1,可估算VOCs的年排放量为0.65 t,排放当量为1.18 g m-3,根据中国每年产生约3.4×108 m3焦化废水量,可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年排放量约为402 t。(2)根据VOCs在气相、水相、污泥相的浓度水平、分配行为和传质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各相中苯系物浓度之间以及它们与总苯系物浓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随着废水的处理,废水中COD、TOC逐渐降低,VOCs水相浓度逐渐降低,VOCs气相浓度也降低;焦化废水中总苯系物的浓度达397.19μg L-1,水相中苯系物浓度随着工艺的处理呈现下降趋势。VOCs的归趋主要包括挥发、污泥吸附、生物降解、随出水外排等4种途径,苯系物进水总质量负荷为594.30 g d-1,出水排放为66.47 g d-1(占11.18%),随外排污泥去除的有123.28 g d-1(占20.74%),挥发、降解共占68.07%,苯系物的总去除率为88.82%。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有水相VOCs浓度、曝气量、VOCs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温、停留时间等。原位污染控制对策有尽量减少曝气量、对高负荷排量处理单元加盖密封并收集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以降低废水中VOCs浓度等,实现VOCs的减排。(3)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性法(MIR)估算臭氧生成潜势(OFP),采用SOAP法估算了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数据表明,废水处理区的平均OFP水平(1136.27±154.11μg m-3)高于WHO提出的100μg m-3的空气质量指南,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化合物是间二甲苯(36.0%)、甲苯(20.8%)、对二甲苯(13.5%)、邻二甲苯(10.6%)、苯乙烯(6.8%)和苯(5.3%)。所排放的气态VOCs中,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分别是苯乙烯、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4)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单元中VOCs的排放引起的健康风险。在各个废水处理单元中,与气态VOCs相关的致癌风险在3.0×10-5-7.8×10-4之间,高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公众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1×10-6);原水池逸散的苯系物引起的非致癌风险最高,苯的非癌风险HR为3.008,超过1,存在确定的非癌症风险。由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可知,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厂工作的员工存在苯的暴露风险,包括癌症风险和非癌风险。
陈兵,滕冲[9](2020)在《南通市某区小微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南通市通州区部分小微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况,为相关部门制订基本职业卫生公共服务政策、全面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选取辖区内涉及方案中重点行业和重点危害因素的3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30家小微企业均未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其余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执行率为43.3%~96.7%;在职业病危害申报、劳动者培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四项指标方面,小型企业均明显高于微型企业(P <0.05)。矽尘(总粉尘)、矽尘(呼吸性粉尘)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8 mg/m3、0.32 mg/m3,合格率分别为57.1%、89.8%。苯、甲苯浓度检测合格率为100%,二甲苯合格率为97.0%。64个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超标率为68.8%。30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20人,体检244人,体检率58.1%;检出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2人,未检出疑似职业病。小型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高于微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该辖区小微企业职业病危害比较严峻,尤其是微型企业。须不断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进一步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
刘业业[10](2020)在《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我国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承担着国际社会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石油炼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进污染减排的背景下,石油炼制行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石化行业于2017年被纳入第一阶段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油品质量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此形势下,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形势下,精准的掌握企业碳排放水平、充分的了解环境影响关键环节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不能从根源解析环境影响关键环节的问题,对石油炼制工业过程层面的碳排放碳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弥补了目前碳排放体系核算结果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工业过程及排放气体四个角度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采用“生产系统-生产装置-生产单元-排放节点”四层分级的方法对石油炼制过程碳排放源进行了识别并归类,建立了物料衡算-实测法的企业层面过程碳排放精准核算方法,并对我国中等规模炼油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源归类为燃料燃烧源、工艺尾气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电力热力源。核算方法的精准性体现在:增加了对油气回收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的碳排放核算,增加了非CO2形式碳排放核算,电力碳排放系数考虑了清洁电力的影响,对燃料燃烧源、生产过程无组织VOCs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更为准确。案例应用核算结果为:该中等规模炼油企业碳排放系数核算为0.30t CO2eq/t原油;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常减压、油品储存及柴油加氢装置是全厂主要贡献过程;逸散源碳排放占全厂总碳排放的6.84%;非CO2形式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13.76%。对不同核算方法比较分析结果为:《石化指南》、《省级指南》、《2006年IPCC指南》核算结果分别低于本方法11.11%、55.27%、80.93%,未核算逸散排放源及未核算催化剂烧焦源是主要原因;《排查指南》法核算生产装置无组织源VOCs排放系数为本文核算方法的31.82%;采用实测法对催化剂烧焦源核算结果仅为本方法核算结果的7.3%。(2)从工业过程角度提出行业层面石油炼制碳排放核算方法,可弥补现有基于排放类别核算结果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对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了行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识别了行业碳减排重点。分别从工业过程及排放类别角度构建了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基于排放类别方法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2000-2017年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系数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行业碳排放特征,采用LMDI模型量化了加工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排放系数对碳增量的贡献。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量逐年增高,尚未到达拐点;2000-2017年,行业碳排放系数呈现“先抑后扬”特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对碳减排有积极效果,产业链的延深是导致行业碳排放系数“上扬”的原因;要实现国家承诺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石油炼制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碳减排。加工规模对碳增量的促进作用逐年降低,但仍是导致行业碳增量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已成为继加工规模后的第二大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开始起到促进碳排放的作用,目前提升能源效率的手段已逐渐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寻求更有效的能源效率提高途径迫在眉睫;能源结构对碳增量的贡献相对较小,能源结构因素对碳减排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碳排放因子对年均碳增量的贡献不够明显,效应值皆为负值;碳排放因子对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不明显。(3)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工业过程层面对典型石油炼制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价,弥补了基于具体石油产品开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石油炼制整体环境影响现状、不能从源头解析关键影响环节的不足。基于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中等规模典型企业工业过程层面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明确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识别主要贡献装置及物质、从源头解析主要装置的关键环节,并从单位原料综合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工业过程环境影响水平。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依次是臭氧耗竭、气候变化、人类毒性、细颗粒物形成、光化学氧化、水体酸性化、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及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方面的影响更明显。对整个炼油企业来说,原油的开采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从工业过程层面来说,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常减压、柴油加氢、油品储存、循环冷却系统是造成石油炼制环境影响的主要过程;VOCs的现场排放、炼厂气燃烧、电力热力的使用、辅剂的生产及使用、循环水的冷却及油料空冷水冷过程是造成以上装置环境影响的四个关键环节,也是石油炼制行业今后控制的重点;导致以上环节贡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料性质、生产工艺、油品储存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刨除各生产装置原料加工量的影响来看,柴油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含苯抽提)、MTBE、延迟焦化、常减压的环境影响依次减小;氢气的使用是拉开柴油加氢与其它装置距离的主要原因。(4)创新性的构建了基于工业过程的企业及行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数据统计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基于排放类别统计石油炼制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现状,从工业过程角度构建了与上文企业行业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相对应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并根据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VOCs减排及提高能源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形式设计了企业内部碳排放台账及对外统计报表两种类型;碳排放台账记录了企业内部碳排放核算所需的最原始数据,包括全厂及各工业过程两个维度,便于互相验证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对外统计报表则为统一的格式,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下发给企业,该报表主要用于提供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所需数据,包括体现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总体信息的总表及提供各工业过程不同碳排放类别核算过程信息的分表。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以工业过程为基本统计单元,并根据原料/流程/技术及规模对各工业过程进一步分类,统计内容包括子类别下各工业过程行业层面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信息。对于石油炼制VOCs减排方面,从安装在线监测、收集去除效率双重控制、加严VOCs排放标准、及时更新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政府如何监管提供了建议。对于能源利用方面,从优化装置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拓展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包括逐步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比重、进一步提高加氢工艺在二次加工占比、加强转化或淘汰小规模装置力度、进一步挖掘炼化一体化在装置之间及装置与系统之间提高能源效率的优势、提高清洁电力及天然气比重等。
二、皮件生产加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三苯”检测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件生产加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三苯”检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低浓度苯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一) 六省市苯暴露现状分析结果 |
(二) 苯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低浓度苯暴露的健康损害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热表面PMMA粉尘层堆积引燃特性及阻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粉尘堆积燃烧敏感性研究 |
1.2.2 粉尘层阻燃方式及机理 |
1.3 前人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系统及实验材料 |
2.1 引言 |
2.2 半封闭粉尘层加热引燃装置 |
2.2.1 电加热系统 |
2.2.2 温度控制系统及点火系统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 实验材料 |
2.3.1 粒径分布及形貌分析 |
2.3.2 热解特性分析 |
2.3.3 PMMA热力学参数分析 |
2.4 实验流程 |
3 粉尘层堆积引燃特性差异 |
3.1 引言 |
3.2 粉尘层引燃行为及原理 |
3.2.1 粉尘层引燃行为 |
3.2.2 PMMA热解产物分析 |
3.3 粉尘层内温度分布数值计算 |
3.3.1 控制方程 |
3.3.2 边界及初始条件 |
3.3.3 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 |
3.3.4 敏感性分析 |
3.4 粉尘粒径对引燃特性的影响 |
3.5 粉尘层厚度对引燃特性的影响 |
3.6 粉尘层直径对引燃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KHCO_3和ABC对 PMMA粉尘层阻燃特性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阻燃剂对粉尘层引燃特性的影响 |
4.3 粉尘层燃烧凝聚相产物分析 |
4.4 热稳定性及气相产物分析 |
4.5 阻燃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检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
2.2.3 目标模式——泰勒 |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3.1.1 针对性原则 |
3.1.2 以学生为本 |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SWOT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 |
3.3.2 试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量表 |
3.4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
4.1.1 学校环境分析 |
4.1.2 学生需求分析 |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
5.2 教学方法 |
5.2.1 演示法 |
5.2.2 讲授法 |
5.2.3 合作学习法 |
5.2.4 情境教学法 |
5.2.5 案例教学法 |
5.2.6 小组讨论法 |
5.3 课例分析 |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
6.3.3 访谈结果分析 |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促进学生发展 |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
7.2 思考与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重金属和有机磷阻燃剂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废弃物污染现状 |
1.2 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3 室内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污染现状 |
1.4 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 |
1.4.1 重金属的健康风险 |
1.4.2 有机磷阻燃剂的健康风险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 样品采集 |
2.2.1 采样区域和地点 |
2.2.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重金属的提取 |
2.3.2 有机磷阻燃剂的提取 |
2.4 仪器分析 |
2.4.1 重金属的分析 |
2.4.2 有机磷阻燃剂的分析 |
2.5 质量控制与保证QA/QC |
2.5.1 重金属的检测 |
2.5.2 有机磷阻燃剂的检测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3.1 基于不同拆解回收车间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1 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变化 |
3.1.2 重金属组成的空间变化 |
3.1.3 拆解回收车间灰尘中重金属的迁移状况 |
3.2 基于不同微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1 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变化 |
3.2.2 重金属组成的空间变化 |
3.3 不同微环境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3.3.1 评价模型 |
3.3.2 污染评价 |
3.4 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
4.1 基于不同拆解回收车间有机磷阻燃剂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1 有机磷阻燃剂浓度的空间变化 |
4.1.2 有机磷阻燃剂组成的空间变化 |
4.1.3 拆解车间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的迁移状况 |
4.2 基于不同微环境有机磷阻燃剂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1 有机磷阻燃剂浓度的空间变化 |
4.2.2 有机磷阻燃剂组成的空间变化 |
4.3 室内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的相关性分析 |
4.4 室内灰尘中重金属和有机磷阻燃剂的来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1 人体暴露模型 |
5.2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5.2.1 非致癌风险评价 |
5.2.2 致癌风险评价 |
5.3 有机磷阻燃剂人体暴露评估与健康风险评价 |
5.3.1 有机磷阻燃剂的暴露水平 |
5.3.2 非致癌风险 |
5.3.3 致癌风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制鞋车间常见有毒有害物质 |
1.2.1 空气有毒有害物质 |
1.2.2 非空气有毒有害物质 |
1.3 制鞋车间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3.1 制鞋车间空气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3.2 制鞋车间非空气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4 色谱分析技术 |
1.4.1 衍生色谱法 |
1.4.2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
1.5 本文的立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耗材 |
2.2.2 试剂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标准溶液配制与处理 |
2.2.5 气相色谱仪检测条件 |
2.3 结果讨论 |
2.3.1 实验条件选择 |
2.3.2 衍生产物谱图 |
2.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2.3.4 实际样品甲醛检测与回收率实验 |
2.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DM和DMA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耗材 |
3.2.2 试剂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标准溶液配制 |
3.2.5 气相色谱仪测试条件 |
3.2.6 热解吸仪测试条件 |
3.3 结果讨论 |
3.3.1 实验条件选择 |
3.3.2 DMF和DMA气相色谱图 |
3.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3.3.4 实际样品检测与解吸效率实验 |
3.3.5 污染来源的分析 |
3.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17种挥发性有机物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耗材 |
4.2.2 试剂 |
4.2.3 样品前处理 |
4.2.4 标准溶液配制 |
4.2.5 气相色谱仪测试条件 |
4.2.6 热解吸仪测试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条件选择 |
4.3.2 有机物谱图及分离度 |
4.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4.3.4 实际样品检测与解吸效率实验 |
4.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北江清远段多氯代烃和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概述 |
1.2 多氯代烃污染物 |
1.2.1 多氯代烃污染物的概述 |
1.2.2 多氯代烃污染物的污染现状 |
1.2.3 多氯代烃污染物的毒性 |
1.3 有机磷阻燃剂 |
1.3.1 有机磷阻燃剂的概述 |
1.3.2 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现状 |
1.3.3 有机磷阻燃剂的毒性 |
1.4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的处理 |
2.3.1 试剂与材料 |
2.3.2 实验设备 |
2.3.3 样品的提取和纯化 |
2.3.4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2.3.5 质量控制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多氯代烃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
3.1 前言 |
3.2 多氯代烃污染物在不同环境基质中的污染特征 |
3.3 北江清远段空间分布 |
3.4 风险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 |
4.1 前言 |
4.2 有机磷酸酯在不同环境基质的污染特征 |
4.3 北江清远段空间分布 |
4.4 风险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性 |
5.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7)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及查验系统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2 职业监测数据收集 |
2.3 苯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
2.4 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数据描述 |
3.2 职业暴露矩阵 |
3.2.1 苯短时间暴露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
3.2.2 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
3.3 职业暴露矩阵评价 |
3.4 职业暴露矩阵查验系统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基于数据库的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分子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基本特征 |
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4 差异表达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2.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6 基因集富集分析 |
2.7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
3 结果 |
3.1 不同苯暴露水平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
3.2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分析 |
3.3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
3.4 基因集富集分析 |
3.5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评分模型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基因表达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RNA-seq来源的表达数据的预处理 |
2.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模型构建 |
2.2.1 ESTIMATE计算肿瘤纯度 |
2.2.2 CIBERSORT计算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的概况 |
2.2.3 LASSO回归模型套索模型免疫分数的建立 |
2.3 DLBCL免疫细胞浸润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
2.3.1 DLBCL免疫分数的nomogram建立 |
2.3.2 DLBCL免疫分数的nomogram验证 |
2.4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 |
2.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6 预后分析 |
2.7 GEO独立数据集验证 |
3 结果 |
3.1 TCGADLBCL患者的基本信息 |
3.2 DLBCL中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的概况和预后 |
3.3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在DLBCL的预后价值 |
3.4 建立DLBCL的预后免疫评分模型 |
3.5 DLBCL免疫评分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3.6 识别PIS相关的生物学影响 |
3.7 PIS的生物学功能和关键基因 |
3.8 GSE10846 数据集中的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职业性苯暴露的风险评价方法及危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焦化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2.2 焦化废水的特征 |
1.2.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3 VOCs的特点和排放 |
1.3.1 VOCs的定义 |
1.3.2 VOCs的种类和性质 |
1.3.3 VOCs的危害 |
1.3.4 VOCs的排放源 |
1.3.5 VOCs的排放规范 |
1.4 废水处理厂中的VOCs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废水中VOCs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4.3 液面上VOCs气体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5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
1.5.1 预处理技术 |
1.5.2 生物处理技术 |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和特征 |
2.1 引言 |
2.2 焦化废水处理厂 |
2.2.1 基本情况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工程设计参数和构筑物参数 |
2.3 A/O/O工艺处理过程 |
2.3.1 预处理阶段 |
2.3.2 生物处理阶段 |
2.4 各阶段水质特征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水质分析检测 |
2.4.3 水质特征分析 |
第3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水相VOCs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试剂材料 |
3.2.2 采样方法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相中苯系物的分布 |
3.3.2 污泥中苯系物的含量 |
3.3.3 苯系物的去除效果 |
3.3.4 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 |
3.3.5 水相苯系物、COD和 TOC的浓度变化 |
3.3.6 水相和污泥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气态VOCs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和方法 |
4.2.1 仪器、试剂材料 |
4.2.2 采样方法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气态 VOCs 的分布特征 |
4.3.2 VOCs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
4.3.3 气态VOCs与 COD、TOC之间的关系 |
4.3.4 气相和水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4.3.5 理论恶臭浓度 |
4.3.6 排放速率的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 VOCs 的气液传质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双膜理论 |
5.2.2 双阻力模型 |
5.2.3 去除机制 |
5.2.4 污染物的传质通量 |
5.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5.4 影响VOCs排放的因素 |
5.4.1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
5.4.2 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3 有机物浓度的影响 |
5.4.4 处理工艺的影响 |
5.5 质量平衡分析 |
5.5.1 质量平衡分析方法 |
5.5.2 质量平衡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VOCs排放的健康风险评价和污染评价 |
6.1 引言 |
6.2 毒性和污染评价方法 |
6.2.1 挥发性有机物的毒性 |
6.2.2 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3 非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4 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6.2.5 二次气溶胶形成潜势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癌症风险评价 |
6.3.2 非癌症风险评价 |
6.3.3 臭氧生成潜势 |
6.3.4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 |
6.3.5 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南通市某区小微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调查方法 |
1.2.2 现场采样及测试 |
1.2.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
2.4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
3 讨论 |
(10)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
1.2.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3 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 |
2.1 研究范围 |
2.1.1 产业结构 |
2.1.2 企业类型 |
2.1.3 工业过程 |
2.1.4 排放气体 |
2.2 工业过程碳排放源识别及归类 |
2.2.1 排放源识别 |
2.2.2 排放源归类 |
2.3 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
2.3.1 燃料燃烧源 |
2.3.2 工艺尾气源 |
2.3.3 逸散排放源 |
2.3.4 废物处理源 |
2.3.5 间接排放源 |
2.3.6 方法分析 |
2.4 案例应用 |
2.4.1 案例介绍 |
2.4.2 数据收集 |
2.4.3 核算结果 |
2.4.4 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年际变化分析 |
3.1 核算方法 |
3.1.1 基于工业过程核算方法 |
3.1.2 基于排放类别核算方法 |
3.1.3 核算方法优劣势分析 |
3.2 数据收集 |
3.2.1 燃料燃烧源 |
3.2.2 工艺尾气源 |
3.2.3 逸散源 |
3.2.4 电力热力源 |
3.2.5 行业工业增加值 |
3.3 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
3.3.1 核算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
3.4.1 方法原理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程的石油炼制企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范围及目标 |
4.2 清单分析 |
4.3 评价方法 |
4.3.1 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2 单位综合环境影响 |
4.4 评价结果 |
4.4.1 主要影响类别分析 |
4.4.2 重点贡献环节识别 |
4.4.3 关键贡献物质分析 |
4.4.4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
4.4.5 敏感性分析 |
4.5 不确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及污染减排建议 |
5.1 企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1.1 碳排放台账统计内容 |
5.1.2 碳排放统计报表内容 |
5.2 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3 污染物减排建议 |
5.3.1 VOCs减排建议 |
5.3.2 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6.3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皮件生产加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三苯”检测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浓度苯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D]. 朱福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热表面PMMA粉尘层堆积引燃特性及阻燃研究[D]. 黄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重金属和有机磷阻燃剂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D]. 万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 [5]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D]. 吴晨. 扬州大学, 2021(08)
- [6]北江清远段多氯代烃和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研究[D]. 卢燕.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7]职业性苯暴露矩阵建立及生物效应因子的研究[D]. 周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8]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D]. 张玉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
- [9]南通市某区小微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J]. 陈兵,滕冲.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05)
- [10]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D]. 刘业业. 山东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