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中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论文_赵晶晶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中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论文_赵晶晶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更新条件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不再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而成为城市重要资源和特色,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和西安市的城市更新现状入手,采用实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结合其他省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西安市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使西安文化遗产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西安; 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既可以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更加完整、安全和协调的保护环境,使其恢复生机或呈现新貌,又可能因为无序及不科学、不合理的更新措施,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消失,甚至是本体的破坏,从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也可使其成为促进城市更新、恢复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环。

一、介绍城市更新的概念及内容

1、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存在着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在解决了自身问题的同时,改善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实际上,城市从产生开始,就不断进行着更新,维持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则是在工业革命后才逐渐被提出并开始研究的。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城市恢复活力,推动社会进步。早期的城市更新主要是对城市客观存在的实体进行改造,包括对城市破败地区的推倒重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新建,以及对现有建筑的修缮改造等。随着对城市发展认识的深入,城市更新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涉及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等非物质环境的改造和延续。

2、西安市的城市更新

西安市已有3 000 多年的建城历史,无论是在唐迁都之前作为都城,还是后来作为王城或者府城,城市更新都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城市发展需要,西安市在这漫长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先后采用了6 种城市更新模式。虽然这些城市更新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尚有区别,但其对现代的城市更新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西安市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是从建国后才开始的,而进入21 世纪后,面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需求,西安市在第4 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围绕城市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遗产和谐共生的理念,采取新旧分治的方法,在老城继续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以恢复核心区“唐皇城”的历史风貌为前提,整合特色空间、凸显传统格局、营造文化环境,提升和改善城墙内的环境质量。外迁行政中心,疏散居住人口,使其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充沛的城市活力。

二、研究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措施、生存环境及发展空间

1、循序渐进的保护过程与灵活多样的更新模式

历史文化遗产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科学艺术等信息,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地不断加深,而相应的保护理念、技术和措施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变化而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步进行保护,避免跨越式、破坏性、急功近利式的保护方式。正如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保护,第1 次和第2 次相隔7年,第3 次发掘又时隔24 年,这样做的原因正是为了更好地对兵马俑进行保护。只有在条件成熟或者新的理念和技术出现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发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要受到城市更新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因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应根据保护的需要合理选择城市更新的模式,以灵活多变的更新方式,科学严谨的规划理念,使得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的更新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2、严格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以及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需要以其特有的环境作为依托,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来保护其生存环境,包括了传承人的生存环境,艺术、技艺的传播环境和传统习俗的文化环境等众多方面。以贵州为例,贵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活于各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护它们,就要对作为其载体的整个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贵州从生态区建设、古镇的保护规划、地方法规的建设、传承人的认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利用、民族村寨的保护等多方面入手,积累经验,探索方法,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保护,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保护已有的生存环境以外,在城市更新中还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在城市这个平台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目前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经济状况堪忧,大多仅能勉强糊口,尚不足以养家,更谈不上发财致富。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如向传承人发放专项津贴、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等。在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可以通过官方正规教育体系进行专业培训,打造畅通的人才输送渠道,弥补专业人才缺乏的不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开去。

3、建立健全规范保护制度,注重法制建设,加强保护意识

宣传力度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它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的保护措施、稳定的资金保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城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中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安全和持续的保护状态,并且逐步以更为科学的理念指导保护,以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如对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在针对其自身特点和开放旅游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后实施了相关干预措施,并于2003 年出台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洞窟的保护压力,使莫高窟的洞窟内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澳门以《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作出相应的规定,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保护意识,真正做到在经济利益面前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市民和公共场所散发宣传材料,在各类新闻媒体常年开设专题栏目,宣传普及遗产保护的理念和知识,把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让普通百姓从身边做起,加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认同,使得保护能够落实到实处和细处。

三、结语

总之,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既保存了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又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更新并不一定是一对矛盾体,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够获得双赢的结果,而这正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生存及发展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2]吴宏岐,严艳. 古都西安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新世纪城市更新战略[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18(4): 25 -37.

[3]于江. 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探讨[J]. 上海城市规划, 2009(5): 54 -58.

[4]赵峥.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以澳门为例[J]. 城市,2009(9): 63 -66.

论文作者:赵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中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论文_赵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