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和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思考论文_陈天华1,夏艳龙2

1.身份证号:33900519890513XXXX 浙江杭州 3100002.身份证号:34082719880124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对建立和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问题进行了思考,文章从措施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内容入手,进一步介绍了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特点,并分析了建立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内容;特点;建立原则;完善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建筑得到兴建,但随之产生的,是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采暖制冷等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建立建筑环境评价体系也成为必然措施。

一、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内容

在建筑环境评价体系中,保证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是一大重点,具体来说,要求对屋顶、门、窗户、地基等的构造、所用材料的性能及耗能情况进行全面把握。房屋建筑的面积、整体朝向和空间布局都是评价体系中需要关注的对象,比如在前期的房屋设计阶段,要考虑到空间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以朝向、采光为例,应该使其对太阳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尽量降低能源损耗;对于室内装修来说,装修时常用的胶合板、涂料、油漆、粘结剂等材料,对人体健康有害,要纳入环境评价体系之内;此外,在施工建设阶段的废物排放方面,需要针对废物的科学处理和有效回收利用采取措施,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二、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特点

1、多人性和科学性

“多人性”指的是在构建建筑环境评价体系时,需要由多个领域专家和多名决策者共同参与,形成结论,保证体系的科学、实用性。而一个建筑体系中,对环境性能的评价,不只是局限在环境、资源、生态和设备损益等方面,还牵涉美学、艺术和生理学领域的知识。因此,必须群策群力,综合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通过全面专业测评,得到可靠的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环境评价不能只针对某个单一的指标,必须兼顾其他因素,实现全面考察。

2、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

评价体系的“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指的是评价对象是多元的、其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对这些对象进行评价也就表现出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价,要求同时完成能源科学、建筑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评价任务。

3、评价目的具有动态性

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基本目的的,然而不同客户的需求有别,因此对相关建筑的评价也就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是评价标准的动态性和非唯一性特征。比如,部分顾客更注重室内布局和环境的舒适性,在建筑评价过程中,就会将室内环境作为主要评价对象;而部分客户希望用较少的金钱换取更大的效益,在评价时就要尤其注意成本、质量与舒适度的关系。

三、建立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现代社会,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因此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要以绿色环保作为重要原则,对建筑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结构图如下)。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及群众居住偏好,对资源进行科学统筹和利用,在资源充分利用和损耗之间求取平衡。

2、技术合理性原则

现代化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如果评价标准过高,则难以在现实中顺利实施,也会使得技术发展无法满足需求;而如果盲目降低标准,就会使得评价体系的监督实效大打折扣,造成迁就技术和资源的被动局面。因此,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实际,对技术进行恰当地利用。

3、地域性原则

结合当前国内建立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实际看,许多单位对国外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成果借鉴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建筑状况和地理特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质相对稳定,大量的居民集中居住在高层建筑和住宅楼内;从资源消耗看,住宅区内使用最多的燃料依然是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问题会长期存在;加上国内住宅二次装修频率高、建筑以钢筋水泥土混合浇筑形式为主,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建筑环境评价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措施

1、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

建筑施工阶段的许多材料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必须检测污染物项目、合格指标等,加强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加大施工材料性能指标测试力度。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机构需要经过部门计量认证和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机构、设备、管理制度、人员、检测环境的考核,在取得资质认可后,从事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工作。

2、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监控

加强过程监控,可以使施工过程真正起到节约能源、降低损耗、控制污染的作用,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或高科技工具,可以强化这一作用的实现。同时,加快研究推广一批以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建筑节能性。由于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主要产生于装修阶段,家庭居室装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固体废物,应当

按照房产管理部门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位置、方式和时间进行堆放和清运,家庭居室装修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厂名、厂址等,保证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消防标准。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装修材料进行进场检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装修材料。

3、构造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

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管理到位、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员工行为、提升其环保意识的重要工具。在构建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控制废物和污染物的合理排放,保证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立和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问题的思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内容和特点——多人性和科学性、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评价目的具有动态性;把握建立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合理性原则、地域性原则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措施,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监控,构造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建筑技术.2005,36(3):168.

[2]伍培,廖莎莎,周玉礼,游永生.对建立和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学咨询,2009(17).

[3]黄仲德.浅析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6).

论文作者:陈天华1,夏艳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对建立和完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的思考论文_陈天华1,夏艳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