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论文_徐庆中,范永璞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论文_徐庆中,范永璞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人们对供电的稳定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智能变电站诞生了。对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备很多的优势,然而机遇和挑战并存,由于其中采用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这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保持不断地充实知识,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朝着更好的方向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变电站的发展趋势,在消耗更少资源的前提下,更是维护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比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具有特殊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提供数据信息的途径得到大大拓宽,与此同时,部分设备的维护和安装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②继电保护装置有灵活性高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多条线路和多台设备需要调试,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和特点,面对不同装置采取合适的调试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稳定运行,从而保障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2.1、线路继电保护

线路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内具有重要作用。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性监控,了解智能变电站实际情况情况,一旦智能变电站出现故障,线路继电保护可以采取相对应解决措施,对智能变电站故障进行防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在智能变电站线路上安装测控装置,测控装置主要作用就是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测控装置会将所测控到的结果传输到网络体系内,继电保护就可以按照测控装置所检测到的结果,对智能变电站下达针对性继电保护指令。

2.2、变压器继电保护

变压器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内,承担着过程保护职责。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内,在后备部分安装中可以采取集中安装模式,进而充分发挥出变压器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内保护作用。变压器继电保护在运行时,核心模块为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模式需要与电缆相互连接,同时与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非电量保护模块就会进入到跳闸状态下,传输跳闸指令,能够有效缓解智能变电站在不良因素干扰下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保证变压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2.3、母联继电保护

母联继电保护与线路继电保护较为相似,但是母线继电保护由于母线分段性能原因,母联继电保护性质更加简单,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内具有重要作用。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优化措施

3.1、安全性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都是IEC61850标准体系的,但是因为其为统一发布,所以可以说是处于完全透明的网络环境中。因此,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大大增加,极大的降低了信息的安全性。所以为了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有必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由于在IEC61850标准体系中,并没有对安全性做详细的规定,所以在进行优化的时候要结合以往的运行管理经验,在安全防护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

3.2、可靠性优化

发展到目前为止,智能化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且保护结构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较多,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也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供电网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保护结构中电力电子设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运行设计方案的中的应用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将外界因素的影响作用控制到最小范围,严禁信息不同步及电磁兼容等问题发生,保障保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3、实时性优化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实时性,但是在设计保护结构的时候,设计工作通常会受合并器链路传播时延、交换机交换时延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影响变电站数字化互感器的传输效果,导致传输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根据经验总结以及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造成数字式互感器采样值传输抖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合并器排队与交换机的转发,因此要进行相应的优化。

3.4、同步性优化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正常运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数据同步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步性问题即合并单元进行数据采样信号的输出时会附带相应的时间信息,该同步传输可以有效缩减电气量相位与幅值间误差,因此数据的同步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优化,保证数据的同步性,使其能够在相同时间点内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避免因为同步信号丢失而引起的数据误差。

3.5、就地化间隔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中,当需要进行继电保护设备安装时,需要将其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附件,这样可以充分地遵循就地化原则,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事故发生时继电保护设备反应时间,而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在当前新型一体化微机线路铺设时,通常都需要与变压器保护措施同时进行,并结合现场被保护设备的合理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平稳性,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另外,当前新型保护装置通常采用的都是电缆采集数据的方式,利用数字化处理时不仅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分配和调配时能够充分地借助于计算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启动,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3.6、规范设备的接口设置

目前,我国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所购进的电气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基本上是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尽管从国外购进的电气设备其具有非常高的先进性,但是这些设备的设计理念都是按照本国家的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为原则的,其接口的位置以及形状也是按照本国的机器设备设计的,与我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相关人员在购进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依此为依据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适当减少电气设备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接口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数量以及对接口进行优化后,不仅能减少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操作步骤,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能使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提升。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变电站建设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迄今为止,电网建设正沿着智能化的道路不断前行,与此同时,我国变电站工程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智能变电站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都比传统变电站有着更大的优势。在其一路发展的历程中,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继电保护装置,所以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静,信鹏飞.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12.

[2]韩海山,王莉.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98.

[3]李伟.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18(16):49.

[4]刘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49.

[5]蓝应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管窥[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168.

[6]卢孟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论文作者:徐庆中,范永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论文_徐庆中,范永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