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鹏[1](2021)在《虞世南及其诗文研究》文中指出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初唐着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在书法上继承了书圣王羲之的真传,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为贞观时期的一代名臣,太宗盛赞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由于唐太宗的推崇,虞世南曾是四大家中最知名者,唐代及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兴盛抑欧扬虞。但虞体后来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首先是他的传世作品相对较少;再就是虞体呈现柔中带刚的风格,初学者往往不易取法;也有人认为虞体对书圣王羲之继承过多,个性风格不够鲜明。但有时这种风格上的不鲜明也许恰恰就是他的特色,虞体师从了王羲之字体,反映的就是虞世南本人的风格,其中蕴含着道家的清静无为,抱朴守拙。纵观后世各种文学史着作,对于虞世南的文学成就评价和定位往往有所忽视,大体只将其看作一般的初唐宫廷诗人,甚至将他看成沿袭齐梁诗风的代言人,但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虞世南诗歌的新变意义,评价和定位有所改观。虞世南经历了隋唐之际的历史转变,南北文化开始交融整合,他的诗文创作也留下了时代的投影,产生了新变的气象。但是,总体而言,当前对于虞世南的文学成就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本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起,虞世南诗文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主要考察虞世南的家族渊源,虞氏历六朝传承不绝,一直是江东知名的望族,虞世南的先人很早就奠定了优良的家风传统,虞氏族人继承先人遗志,并在各朝将家风不断发扬光大。第二章主要考察虞世南的生平事迹,他先后经历了求学、出仕两个主要人生阶段。虞世南早期拜名师的经历,奠定了他辉煌成就的坚实根基。在仕途上,虞世南历仕三朝,经历了宦海浮沉以及改朝换代的历史巨变。入唐后,虞世南得遇明主唐太宗,二人保持了师友相处的君臣关系。第三章考察虞世南的交游,虞世南经历三代,和南北士人多有交游,促进他思想和创作上对南北文化的融合吸收。他的书法杰作《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同时也是文学名篇,因涉及存疑问题本章予以考辨。第四章是虞世南诗歌研究,将虞世南诗歌分门别类,概括揭示了各类作品思想、艺术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虞世南诗风上的特征。虞世南诗歌一定程度上革除了齐梁余绪,体现出合南北诗风之所长,在婉缛的主导风格外,尚有刚健、壮丽等多样性诗风。第五章为虞世南文与赋的研究,分析文、赋各类作品的特色,其文章体现出对经史的熟谙,具有蕴涵丰富的赡博特征。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简要论述虞世南诗文的价值和地位。
郑玉敏[2](2021)在《李德林、李百药诗文研究》文中提出李德林、李百药父子二人作为易代文人在隋和初唐文学史上颇负盛名。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使得他们的诗文创作在艺术风格上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又因二人作为隋唐时期汉中房支的代表人物,家族内部传承的文学教育和思想教育决定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相似性和继承性。文章以李德林和李百药的诗歌和文赋为节分别叙述,在对家族家风和家学探讨的前提下,分析李德林、李百药父子二人的文学创作。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考察李德林、李百药生平经历和文集流传情况。是章主要对李德林和李百药的生卒年和仕宦经历进行论述,在对二人文集流传进行梳理时,考察佚文。李德林现存诏十二、敕文六、册文二、书二、策一、墓志二、碑铭一、序和论各一、诗歌六首。李百药现存文章十八篇,涉及颂、表、铭、赋、疏、奏、碑等多种文体,诗二十九首,有佚文《省躬赋》《郎茂碑》《郎颖碑》等。第二部分论述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家族文化特征。李德林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李百药历仕隋、唐二朝。作为父子又同为易代文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父子二人并未有明显的遗民情结,反而是积极适应新王朝的出现。李德林家族因唐代定着房的政治举措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被归为赵郡李氏汉中房支,这个攀附关系在当时是得到官方的认可。在家风家学上李德林一支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博览经史典籍,精通阴阳学且擅长诗文创作。第三部分研究李德林、李百药父子二人的诗歌。二李现存诗歌数量较少,李百药存诗二十九首,李德林仅存六首。李德林诗歌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乐府诗,二是对新王朝颂赞的颂德诗和描写与宴场合的宴游诗,三是写景诗和咏物诗。李百药诗歌的题材更为丰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奉和宴游诗、宫体诗、咏物诗和乐府诗。父子二人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似性,乃二人共同的家族内部文学传承和后天相似的学习环境所致。父子二人出身于山东士族,博览经史,熟读典籍,家族内部的文化传承和史书编撰经历使得二人的诗歌充满历史的沉淀,用典自然,且多取史书中的典故,诗歌的历史情怀和颂德主调十分明显,歌功颂德内容较多。与同时期的许氏父子对比,可知,李德林、李百药父子二人的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在题材内容方面,二人都较为丰富,但李百药涉及的题材远多于李德林,其次李德林五言诗歌篇幅自由、无固定格式,李百药五言诗歌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五言四句和五言八句上,在诗风方面,李德林诗歌具有北朝诗歌刚贞质朴的气质,不过多追求华丽的辞藻,李百药入唐前的诗歌意境深远,颇有北朝诗歌古朴的气质,但入唐之后的诗歌华美典丽,多工于描摹,雕琢词句,完全不及他入唐前的诗歌。第四部分研究二人的文章。李百药现存赋三篇,李德林有《思春赋》,但已佚,故这里主要对李百药赋的思想内容进行大致分析。《赞道赋》归属讽喻类,《鹦鹉赋》属于鸟兽类,《笙赋》属于音乐赋,李百药赋中的颂赞之意和教化劝诫色彩明显。李德林和李百药在仕途上均取得较高的成就,任职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朝廷公文,二人的朝廷公文中有明显的天命思想,李德林的朝廷公文气势沛然,李百药的则多温厚真挚。父子二人的书序颂论文多流畅之美,碑铭墓志则以真情见长。
岳伟[3](2019)在《虞世南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虞世南(558--638)历仕三朝,是由陈、隋入唐的重要人物,被唐太宗称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被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政要·任贤》载:“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可见其地位甚高,深受同侪推崇。虞世南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且后世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书法领域,然而对于虞世南这样一位由南朝过渡至唐且地位甚高的文人而言,研究似不够全面。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虞世南的诗文进行系统研究,试图还原其“文学之宗”的文学地位。本文绪论部分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虞世南研究现状,包括人格、书法、诗文等方面。第一章是对虞世南其人其事进行介绍,笔者以“君子”人格定位虞世南,择其主要生平事迹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对虞世南的着述情况进行考述,结合数种虞世南诗文材料,梳理虞世南着述情况,重点是对诗文的梳理。第三章是虞世南诗歌研究,笔者首先对存疑作品进行考辨,再对现存虞世南32首诗歌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分析其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第四章是虞世南文研究,笔者从文学的角度对虞世南文进行论述,以期对其人其文有更加真实、客观的认识。第五章是探讨虞世南诗歌的后世接受情况,包括后世对其诗歌的艺术接受与唐代以来选本、类书中的选评情况。
胡敬霞[4](2018)在《《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姚虞氏家族历来为余姚大族,邑人治学有声望者多出自虞氏。从三国吴虞翻至唐初虞世南,尤其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虞姓硕儒辈出,着作颇丰,有学术着作62种965卷,内容涉及经学、史学、诸子学、天文学、历法学、书法学、金石学等。虞氏家族着述大多散佚,余姚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搜集虞氏家族诗文编纂成《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收录了三国至唐初虞氏家族成员所作的诗、文、序跋等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目前学界对虞氏家族宗族文化、地域家族文化做了一些研究,但对其家族文学作品研究甚少。本文分为上、下编两个部分,对余姚虞氏家族以及《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进行研究和论述。上编部分,主要分三章论述余姚虞氏家族的发展过程、家族文化、家族文学着作、文学内容、创作特色等内容。下编部分,主要为文本的注释,以余姚市图书馆编纂的《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为底本,并参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三国志》等相关的文献材料,对《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做全面、细致的校勘和整理。同时,对诗文中的疑难字词、名物制度、典故史实、引语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对《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勘和注释,将会有助于分析和研究虞氏家族文化,为更深层次、全面研究余姚虞氏家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又因虞氏家族文学作品中较多涉及礼学,又可为魏晋南朝时期礼学研究添砖添瓦。
马雁晶[5](2016)在《秦府十八学士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府十八学士是秦王李世民开文学馆时引进的贤士,分别是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等。武德七年,薛收卒,刘孝孙成为十八学士之一。武德、贞观年间,十八学士是唐太宗一统天下和建设新朝的智库,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与太宗共同缔造了辉煌的贞观之治。十八学士的重要的政治历史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学者们从史学角度研究十八学士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但关于他们文学创作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十八学士文学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料记载勾勒出十八学士的生平经历、仕宦履历,重点集中于对十八学士诗文的逐篇分析,继而深入探讨十八学士文学与唐太宗及初唐文学的联系,为十八学士文学的影响与意义寻求正确的历史定位。第一章概述十八学士研究的基本状况,从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两方面来进行探讨。第二章是十八学士诗歌研究,以虞世南、褚亮、许敬宗、刘孝孙、蔡允恭和于志宁六人为主,整理出《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并以个人列传的形式,对每篇诗歌进行赏析。第三章是十八学士文章研究,以虞世南、褚亮、刘孝孙、许敬宗、于志宁、房玄龄、杜如晦、薛收、孔颖达、陆德明十人为主,整理出《全唐文》中收录的文章,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赏析。第四章就十八学士文学与唐太宗、十八学士文学与初唐文学两个议题进行探讨。十八学士文学与唐太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文学作品的一半以上是应制之作,也就是奉和太宗而作;十八学士与太宗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似的风貌;十八学士与太宗的文学理念也相同,要求文学复归风雅。十八学士文学是初唐文学的先导,他们的文学创作实践为初唐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们的文学理论倡导也为初唐文学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张璐[6](2015)在《李百药及其《北齐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齐书》是贞观史臣李百药结合其父李德林的《齐史》以及王劭的编年体《齐志》编撰而成,是现存关于北齐历史的最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北齐书》在史学成就和文学建树上虽不及中国史学名着“前四史”,但是较为真实而完整地记述了北齐一代历史,成为中国二十四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本,对于连缀中国古代历史的完整性以及后人了解研究北齐社会和中国当时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篇论文以《北齐书》及其作者李百药为研究对象,力求较为完整地展示《北齐书》的整体风貌及其艺术价值。绪论部分对选题《李百药及其<北齐书>研究》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阐述,并阐明论文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全文结构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北齐书》作者李百药的生平及其家世进行考证。对其家风、家学及李百药本人的生平及其仕宦经历进行梳理考证。以期后文对李百药《北齐书》文学性及思想性的研究做到有据可依,知人论事。第二章是对李百药《北齐书》成书环境进行分析,首先就《北齐书》成书于重史、修史并以史鉴古知今的初唐史学语境进行探讨。其次唐初重文骋才的文学氛围以及作者李百药的文人身份使得《北齐书》虽为史书却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第三章论述《北齐书》的思想价值取向。《北齐书》出自儒臣李百药之手,因此着作中呈现出典型的尊王道、重儒学的历史观;作品中华夷互化的开放性和君权神授的唯心性并存。第四章从《北齐书》的写人叙事技巧、语言艺术风格上详细分析《北齐书》的艺术特色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第五章主要是从《北齐书·文苑传序》中来探讨李百药的文学思想,分别从文学功能论、内容形式说、审美缘情观以及创作实践论四个方面结合李百药的诗歌创作做出具体分析。
成妮妮[7](2014)在《中晚唐颂圣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颂圣诗,简言之即歌颂皇帝的诗歌,主要指颂扬皇帝德行、恩泽与太平盛世的诗歌。中晚唐颂圣诗即在中晚唐时期(766—907)所作的歌颂皇帝的诗歌。据笔者粗略统计,中晚唐的颂圣诗有近900首。中晚唐颂圣诗产生的文化背景有:皇权政治的影响、儒学思想的折射、前代颂圣之风的传承、文人仕途所需和宫廷文化的涵育。在中晚唐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以及颂圣诗独特性的影响下,诗人们的创作心态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有真心歌颂,有曲意奉承,也有应诗歌体式要求而颂。中晚唐颂圣诗从诗人类型上分,可分为皇帝本人、朝臣百官、应试诗人或平民百姓、诗僧所作。其中有男性、女性所作,当面颂扬、其他场合颂扬,顺境、逆境所作,错综复杂,各有特色。从颂圣的内容上分,有颂太平盛世与人民安康,颂帝王德行、才能、(战)功绩,颂宫廷馆阁、大好河山与建筑,颂国力强盛、外交密切、民族关系和谐与文化兴盛(文学、石经、孔教、音乐、舞蹈、体育等)。从颂的体裁上分,有古体诗(三言、四言、杂言等),绝句(五、七言),律诗(五、七言、长排)等。中晚唐颂圣诗包含了祥瑞、帝王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意象(龙、龟、庆云、武帝、汉帝等)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与政治色彩。中晚唐颂圣诗中创作手法多种多样,风格迥异,极具艺术特色。它继承了一惯固定的模式: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套路、题目基本一致;宫廷之作破题、描景、歌功颂德程式化结构;应试之作意趣贫乏,押韵对称,辞藻华丽。艺术手法有:表达方式多样化、修辞手法的大力铺设、表现技巧的精心雕琢。语言呈现出高贵、典雅的特色,处处弥漫着帝王富贵之词、恩义仁德之词、嘉祥福瑞之词、太平之词与万岁欢颂之声。
陈雪[8](2011)在《初唐文人乐府诗研究》文中提出初唐乐府诗在乐府诗发展中独具特色,但是历代学者在研究乐府诗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本文主要就乐府诗在初唐的特色展开论述,还原初唐乐府诗应有的历史和文学地位。作为“诗之一体”的初唐乐府诗,在文体具备的唐代一直被模糊定义,没有呈现出自己鲜明的地位,在律诗歌行大放光彩的时代,乐府诗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初唐文坛,由于传统研究视野和既定观点的影响,乐府诗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关注。本文主要是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对初唐乐府诗展开论述,从郊庙歌辞、旧题乐府诗、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进行研究,比较全面地把握初唐乐府诗的概貌,以期在乐府诗的发展中给初唐乐府诗一个恰当合理的定位。
鞠丹凤[9](2007)在《初、盛唐代应制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制诗在唐代到了顶峰,但是历来对应制诗的研究很少,而且多持否定态度。到目前为止,除宇文所安的《初唐诗》外,尚未出现一部对初唐宫廷诗进行全面研究的专着。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也开始了关注,出现了许多或针对某一位作家、或针对某一朝的作家、或从诗歌的格律入手来对应制诗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对重新认识应制诗做出了贡献。这些对本文都是启发,本文将从应制诗的内容、应制诗的特点及功用、应制诗的流变过程考察应制诗,从而希望重新评价与认识应制诗。
李军[10](2002)在《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虞世南、李百药皆为由陈隋入唐的前代遗臣、唐初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 ,其创作既有着初唐绮艳柔靡宫廷诗风的鲜明特点 ,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其的突破和超越 ,成为初唐诗风变革的先声 ,对唐初文学的健康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虞世南及其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虞世南家族世系述论 |
第一节 汉魏时期的余姚虞氏 |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余姚虞氏 |
第三节 南朝时期的余姚虞氏 |
一、宋齐时期的余姚虞氏 |
二、梁陈时期的余姚虞氏 |
第二章 虞世南生平事迹述考 |
第一节 转益多师 |
第二节 仕宦经历 |
一、陈隋时期 |
二、初唐时期 |
第三节 君臣之谊 |
一、辅政师友 |
二、志趣知音 |
三、忠直谏臣 |
第三章 虞世南的交游事迹 |
第一节 虞世南陈代交游 |
第二节 虞世南隋代交游 |
第三节 虞世南唐代交游 |
一、武德时期 |
二、贞观时期 |
三、虞世南与唐太宗的交游 |
第四章 虞世南诗歌论析 |
第一节 应制诗 |
第二节 咏物诗 |
第三节 边塞诗 |
第四节 咏怀诗 |
第五节 虞世南诗歌风格论略 |
一、诗风婉缛的主体特征 |
二、刚健之风 |
三、壮丽之风 |
第五章 虞世南的文与赋 |
第一节 赋 |
第二节 议论文 |
一、疏论等 |
二、表奏 |
三、书论文 |
第三节 叙事文 |
一、碑铭墓志 |
二、哀册文 |
三、文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虞世南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李德林、李百药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德林、李百药生平及诗文集状况考察 |
第一节 李德林、李百药生平述略 |
(一)李德林生平述略 |
(二)李百药生平述略 |
第二节 李德林、李百药文集的流传与辑佚考辨 |
(一)《李德林集》的流传与辑佚 |
(二)《李百药集》的流传与辑佚 |
第二章 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家族文化特征论述 |
第一节 北齐至唐初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
(一)北朝社会发展情况简论 |
(二)隋及初唐时期的文学发展和社会环境 |
(三)易代文人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隋唐赵郡李氏汉中房支文化特征 |
(一)重视儒家“礼”“孝”的培养 |
(二)研读经学和史学典籍擅长诗文创作 |
(三)精通阴阳学 |
第三章 李德林、李百药诗歌研究 |
第一节 二李诗歌题材内容述略 |
(一)李德林诗歌题材内容 |
(二)李百药诗歌题材内容 |
第二节 二李诗歌的异同 |
(一)二李诗歌中的历史情怀和颂德主调 |
(二)李氏父子诗歌与许氏父子诗歌的对比 |
第四章 李德林、李百药文、赋研究 |
第一节 李百药赋中的颂美教化 |
第二节 二李朝廷公文述略 |
(一)李德林:气势沛然 |
(二)李百药:温厚真挚 |
(三)二李朝廷公文中的天命思想 |
第三节 书序颂论和碑铭墓志研究 |
(一)书序颂论中的流畅之美 |
(二)碑铭墓志中的真挚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3)虞世南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一章 虞世南生平与人格述要 |
第一节 生平事迹 |
一 幼承家学 |
二 转益多师 |
三 仕宦经历 |
第二节 君子人格 |
一 文德之士 |
二 忠直之臣 |
三 孝悌之民 |
第二章 虞世南着述考略 |
第一节 虞世南的着述 |
第二节 虞世南的诗文 |
一 虞世南诗文集叙录 |
二 两种类书、选集中的诗文 |
第三节 虞世南诗文校勘举例 |
第三章 虞世南的诗歌 |
第一节 作品考辨 |
一 存疑作品 |
二 诗歌创作时间 |
第二节 诗歌类说 |
一 应制诗 |
二 抒怀诗 |
三 咏物诗 |
第三节 诗歌新变 |
一 诗风之变 |
二 诗意之新 |
三 诗之格律 |
第四章 虞世南的文章 |
第一节 虞文概况 |
第二节 虞世南文类说 |
一 赋 |
二 议论文 |
三 叙事文 |
第五章 虞世南的诗歌接受 |
第一节 诗歌的艺术接受 |
一 用意象 |
二 用成句 |
第二节 诗歌的后世选评 |
一 元代以前的诗歌选本 |
二 明清两代的诗歌选本 |
结语 |
主要征引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虞世南诗文图录 |
(4)《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余姚虞氏家族的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汉魏时期余姚虞氏家族的发展 |
一、汉魏时期余姚虞氏家族世系简述 |
二、余姚虞氏家族的崛起---以虞翻为中心 |
第二节 两晋时期余姚虞氏家族的发展 |
一、两晋时期余姚虞氏家族世系简述 |
二、余姚虞氏家族的兴盛---以虞潭为中心 |
第三节 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的发展 |
一、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世系简述 |
二、余姚虞氏家族的衰微 |
第二章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文化 |
第一节 虞氏家族成员的交游活动 |
一、与皇室成员的政治交游 |
二、与世家名士的社会交游 |
第二节 余姚虞氏家族的家学与家风 |
一、服膺儒学兼治诸经的家学 |
二、忠义孝悌兼重教育的家风 |
第三章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文学研究 |
第一节 魏晋南朝时期虞氏家族着述概况 |
一、魏晋时期虞氏家族着述统计 |
二、南朝时期虞氏家族着述统计 |
第二节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诗歌研究 |
一、送别赠答诗 |
二、写景咏物诗 |
三、边塞征战诗 |
四、乐府诗 |
第三节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文章研究 |
一、散文 |
二、书信文 |
第四节 魏晋南朝时期余姚虞氏家族文学特色 |
一、语言平实,结构严谨 |
二、以儒治世,引经据典 |
三、论及时事,天下为责 |
结语 |
下编 |
《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注凡例 |
虞翻 |
奏上《易》注 |
上书吴主权 |
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因 |
追与客书 |
与丁固同僚书 |
与徐陵书 |
与士仁书 |
与所亲书 |
与某书 |
与弟书 |
虞耸 |
弯天论 |
与族子察书 |
虞潭 |
公除祭表 |
父母乖离议 |
悼杨皇后宜配食武帝议 |
公除祺祭论 |
虞喜 |
吴纲二嫡妻议 |
答访四府君迁主 |
答或问旧君服 |
答孔瑚问庶子为人后其妻为本舅姑服 |
又答孔瑚问玄孙之妇传重 |
难贺循论父未殡而祖父死服 |
安天论 |
中山王睦立(?)庙论 |
释滞 |
通疑 |
释疑 |
孙讨逆杀于吉事《江表传》所载不实 |
吴主推五德之运以为土行用未祖辰腊 |
韦昭《吴书》不为丞相孙邵立传 |
吴主论郊祀 |
诸葛恪不受吕岱戒 |
虞预 |
请秘府布纸表 |
上疏请简良将 |
上书请举贤才 |
父母乖离议 |
致雨议 |
奏记会稽太守庾琛 |
与丞相王导笺 |
与从叔父书 |
晋书宣帝述 |
虞愿 |
祀孝武、昭后二庙议 |
郊祀议 |
虞龢 |
上明帝论书表 |
郊配用牛数议 |
四时讲武献牲议 |
宣贵妃立庙议 |
宣贵妃袝庙议 |
昭太后袝庙议 |
皇太子纳征议 |
皇帝幸东宫作鼓吹议 |
虞通之 |
赠傅昭诗 |
为江敦让尚公主表 |
明堂颂 |
虞玩之 |
陈时事表 |
黄籍革弊表 |
上表告退 |
虞悰 |
引疾上表 |
虞炎 |
玉阶怨 |
饯谢文学离别诗 |
咏帘诗 |
奉和竟陵王经刘巘墓下诗 |
郊坛瓦屋议 |
鲍照集序 |
虞羲 |
巫山高 |
自君之出矣 |
敬赠萧谘议诗 |
送友人上湘 |
咏霍将军北伐 |
数名 |
见江边竹 |
春郊 |
咏秋月 |
橘诗 |
望雪 |
送别 |
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 |
与萧令王仆射书为袁彖求谥 |
虞骞 |
登钟山下峰望诗 |
游潮山悲古冢诗 |
寻沈剡夕至嵊亭诗 |
视月诗 |
拟雨诗 |
虞僧虬 |
断景慈证母事启 |
虞荔 |
鼎录序 |
梁同泰寺刹下铭 |
虞寄 |
谏陈宝应书 |
虞绰 |
于婺州被囚诗 |
大鸟铭(并序) |
虞世基 |
出塞二首(和杨素) |
其一 |
其二 |
四时白经歌二首(和炀帝) |
江都夏 |
长安秋 |
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
汴水早发应令诗 |
秋日赠王中舍诗 |
在南接北使诗 |
奉和望海诗 |
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 |
赋得石诗 |
衡阳王斋阁奏妓诗 |
奉和幸太原辇上作应诏诗 |
初渡江诗 |
零落桐诗 |
晚飞乌诗 |
入关诗 |
赋得戏燕俱宿诗 |
讲武赋(并序) |
章服议 |
元德太子哀册文 |
左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姚恭公墓志铭(并序) |
虞世南 |
从军行二首 |
其一 |
其二 |
拟饮马长城窟 |
结客少年场行 |
怨歌行 |
中妇织流黄 |
门有车马客 |
飞来双白鹤 |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
赋得吴都 |
赋得慎罚 |
奉和咏日午 |
发营逢雨应诏 |
赋得临池竹应制 |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
侍宴归雁堂 |
凌晨早朝 |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
初晴应教 |
春夜 |
咏舞 |
咏萤 |
蝉 |
秋雁 |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
追从銮舆夕顿戏下 |
奉和至寿春应令 |
奉和幸江都应诏 |
奉和献岁宴宫臣 |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
应诏嘲司花女 |
白鹿赋 |
秋赋 |
狮子赋 |
琵琶赋 |
上山陵封事 |
论山陵疏 |
谏猎疏 |
破邪论序 |
书旨述 |
笔髓论 |
叙体 |
辨应 |
指意 |
释真 |
释行 |
释草 |
契妙 |
劝学篇 |
孔子庙堂碑 |
高祖神尧皇帝哀册文 |
文德皇后哀册文 |
大龙泉寺碑 |
辑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秦府十八学士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十八学士诗歌研究 |
第一节 五绝名臣虞世南 |
第二节 江南文士褚亮 |
第三节 文馆诗人许敬宗 |
第四节 其他诗人 |
第五节 十八学士诗概论 |
第二章 十八学士文章研究 |
第一节 江左文士虞世南、褚亮、刘孝孙 |
第二节 台阁文人许敬宗 |
第三节 忠直谏臣于志宁 |
第四节 贤相名臣房玄龄、杜如晦、薛收 |
第五节 儒史大家陆德明、孔颖达、姚思廉 |
第六节 十八学士文概说 |
第三章 十八学士文学概说 |
第一节 十八学士文学与唐太宗 |
第二节 十八学士文学与初唐文学 |
结语 |
附录 |
参考 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李百药及其《北齐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百药及其《北齐书》考辨 |
一、家风家学考 |
二、生平仕宦考 |
第二章 《北齐书》成书环境略论 |
一、唐修八史及初唐史学语境 |
二、重文骋才的文学氛围 |
第三章 《北齐书》思想取向 |
一、天命与人事共存的历史观 |
二、融合开放的民族观 |
第四章 论《北齐书》的艺术性 |
一、《北齐书》的人物塑造 |
二、《北齐书》的语言艺术 |
第五章 从《北齐书》看李百药的文学思想 |
一、“达显幽之情明天人之际”的文学功能 |
二、“雅道”兴邦“淫声”亡国的内容选择 |
三、“文之所起情发于中”的审美观照 |
四、“生知”“先觉”与“劳心所能至”的创作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中晚唐颂圣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中晚唐颂圣诗及其形成渊源 |
二、 中晚唐颂圣诗界定 |
三、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五、 研究思路 |
六、 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晚唐颂圣诗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皇权政治的必然产物 |
第二节 儒学思想的折射 |
第三节 前代颂圣风气的传承 |
第四节 文人仕途所需 |
第五节 宫廷文化的涵育 |
第二章 中晚唐颂圣诗人的创作心态 |
第一节 曲意奉承 |
第二节 真心颂扬 |
第三节 诗歌体式内在要求对作者创作心态的规约 |
第三章 中晚唐颂圣诗的类型 |
第一节 诗人类型视角下的划分 |
一、 皇帝本人所作 |
二、 朝臣百官所作 |
三、 平民所作 |
四、 诗僧所作 |
第二节 所颂内容层面下的归类 |
一、 颂太平盛世与人民安康 |
二、 颂帝王德行、才能、(战)功绩 |
三、 颂宫廷馆阁、大好河山与建筑 |
四、 颂国力强盛、外交密切、民族关系和谐 |
五、 颂文化兴盛 |
第三节 诗歌体裁角度下的分类 |
一、 古体诗 |
二、 近体诗 |
第四章 中晚唐颂圣诗中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 |
第一节 多种祥瑞所蕴育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 |
一、 祥瑞隐含的文化意蕴 |
二、 祥瑞的代表意象 |
第二节 帝王内涵及其表现 |
一、 帝王文化内涵 |
二、 帝王意蕴的表现 |
第五章 中晚唐颂圣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继承一贯固定的模式 |
第二节 中晚唐颂圣诗艺术手法举隅 |
一、 表达方式多样化 |
二、 修辞手法的大力铺衬 |
三、 表现技巧的精心雕琢 |
第三节 中晚唐颂圣诗之语言特色 |
一、 华丽富贵之词 |
二、 恩义仁德之词 |
三、 嘉祥符瑞与帝王之词 |
四、 太平之词与“万岁、欢颂”之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初唐文人乐府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初唐乐府诗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课题的选取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一章 初唐文人的郊庙歌辞创作 |
第一节 与郊庙歌辞相关涉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 高层创作群体与雅正的歌辞内容 |
第三节 郊庙歌辞的体式特征 |
第二章 初唐文人的旧题乐府诗创作(上) |
第一节 初唐文人拟作旧题乐府诗低迷的原因 |
第二节 乐府曲辞本身的精神主旨与各自表现 |
一、乐府曲辞拟作传统的稳固性 |
二、各类曲辞的视野唤起与风貌显现 |
第三节 初唐文人拟作旧题乐府曲辞的特点 |
一、文人拟作曲辞的集中性和不均衡性 |
二、时代变迁中的靠拢传统与回归当下 |
第三章 初唐文人的旧题乐府诗创作(下) |
第一节 发展着的诗歌样式 |
第二节 初唐前期:太宗朝旧题乐府诗创作 |
一、彰显“声气”的唐音之始 |
二、试析《饮马长城窟》曲题 |
第三节 初唐后期:高宗武后朝的乐府诗创作 |
一、袭用曲题的本义,模拟主题的固有情感 |
二、生发新意,情感抒发多元化 |
三、改变曲辞原有传统,另立新的主旨 |
第四节 初唐旧题乐府诗的诗风沿袭与形式特征 |
一、承袭前代的文风 |
二、形式上的沿袭 |
三、初唐文人乐府诗的体式新变 |
第四章 初唐文人的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创作 |
第一节 初唐文人的近代曲辞 |
一、曲辞的功利色彩鲜明 |
二、辞采浓艳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初唐新乐府辞:“唐世新歌”的原始风貌 |
一、属于初唐的新乐府诗 |
二、初唐新乐府诗的体式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初、盛唐代应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初、盛唐代应制诗内容 |
1. 侍宴应制 |
2. 游幸应制 |
3. 节日应制 |
4. 咏物应制 |
5. 送别应制 |
二、初、盛唐应制诗的特点及功用 |
1. 唐代应制诗题目的特点 |
2. 应制诗的结构特点 |
3. “典实富艳”的风格 |
4. 应制诗的娱乐性与功利性 |
三、初、盛唐应制诗风格流变及原因 |
(一) 唐代应制诗分期 |
1. 唐代初期应制诗——贞观时期应制诗 |
2. 唐代应制诗全盛期——高宗至中宗年间应制诗 |
3. 唐代应制诗走向没落的时期——玄宗及以后的应制诗 |
(二) 初、盛唐应制诗风格流变 |
1. 由束缚到“自由” |
2. 体格逐渐走向“风骨” |
3. 格律逐渐走向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虞世南及其诗文研究[D]. 张志鹏.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李德林、李百药诗文研究[D]. 郑玉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虞世南诗文研究[D]. 岳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注[D]. 胡敬霞. 广西大学, 2018(12)
- [5]秦府十八学士文学研究[D]. 马雁晶. 吉林大学, 2016(10)
- [6]李百药及其《北齐书》研究[D]. 张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7]中晚唐颂圣诗研究[D]. 成妮妮. 陕西理工学院, 2014(06)
- [8]初唐文人乐府诗研究[D]. 陈雪.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9]初、盛唐代应制诗研究[D]. 鞠丹凤.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10]初唐宫廷诗风变革的先声——虞世南、李百药诗简论[J]. 李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